接待室里的空气像是凝固的、浑浊的胶体,沉重地压在李成栋的胸口。王磊那双酷似其父、却又冰冷得如同深渊的眼睛,像两枚钉子,将他钉在原地。那句“亲自带我去档案库”的要求,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的探寻意味,如同一条毒蛇缠绕上他的脖颈。
“这……”李成栋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试图在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个合乎身份的、略带为难的表情,“王磊同志,查阅档案有严格的程序和权限规定,即使是分管领导,也不能随意……”
“程序我已经履行了。”王磊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打断了他的推诿,带着一种早已洞悉一切的笃定,“我的申请报告,昨天下午就通过机要通道送达贵局办公室,上面有清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公章,以及市委宣传部的批注意见。按照贵局规定,此类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志编纂申请,分管接收征集处的副馆长具有优先审核和协助调阅权限。”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而您,李副馆长,现在正好分管接收征集处,不是吗?”
李成栋的心猛地一沉。对方不仅知道他的新职务,连具体分工都摸得一清二楚!而且动作如此之快,在他报到之前就已经把申请递了进来,显然是有备而来,步步紧逼。那份申请报告,此刻恐怕已经静静地躺在了他那间新办公室的某个角落,或者更糟,已经摆在了孙局长的案头。
他感到一种被无形之手扼住的窒息感。拒绝?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一个刚上任的副馆长,第一天就阻挠地方志编纂这种正当的、甚至有上级批文的档案利用申请?传出去,只会显得他无能、推诿,甚至心里有鬼。
“好……好吧。”李成栋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既然是正规申请,又有地方上的需要,我们理应配合。你稍等,我去取一下钥匙和相关手续。”他必须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空间,哪怕只是片刻。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接待室,冰冷的空气灌入肺部,才让他稍微缓过一口气。回到三楼那间昏暗的办公室,他反手锁上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急促地喘息着。冷汗已经浸透了他的衬衫内衬。他冲到办公桌前,果然,在一叠新送来的待阅文件中,最上面一份就是盖着鲜红公章的《关于调阅七四年清源河特大洪水相关原始档案的申请》,申请人:清源市地方志办公室,王磊。申请事项后面,罗列着长长一串需要查阅的卷宗目录,每一项都像一把小锤,敲击在他紧绷的神经上。
他抓起电话,想再拨郑国富的号码,手指却僵在半空。关机。依旧是关机。一种巨大的、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郑国富出事了?还是……他不敢想下去。他颓然地放下话筒,目光落在桌角那把冰冷的、黄铜制的档案库专用钥匙上。那钥匙的形状,像一把开启地狱之门的凶器。
别无选择。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钥匙和那份沉重的申请报告,再次走向接待室。
王磊依旧站在那里,像一尊沉默的、等待审判的雕像。看到李成栋手里的钥匙和文件,他冰冷的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走吧。”李成栋的声音低沉。
档案库在主楼的地下。沿着一条坡度平缓的水泥坡道向下,空气骤然变得更加阴冷、潮湿。那股旧纸张、油墨、防蛀药水和岁月尘埃混合的独特气味,浓烈得几乎令人作呕,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属于历史的冰冷气息。巨大的铁灰色密集架如同钢铁丛林,一排排沉默地矗立在昏暗的灯光下,顶天立地,一眼望不到尽头。架子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蓝色的卷宗盒,像无数只沉默的眼睛,注视着闯入者。恒温恒湿系统发出低沉的、持续不断的嗡鸣,如同巨兽沉睡时的呼吸,在这片寂静的坟墓里回荡,更添几分压抑。
偶尔有穿着深色工装、戴着口罩和白纱手套的工作人员推着小推车无声地走过,车轮在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轻微的、令人心悸的滚动声。他们如同幽灵,对李成栋和王磊的经过视若无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王磊跟在李成栋身后半步,步伐稳定,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像一台精密的扫描仪,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他的存在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冰冷的压迫感,让李成栋后背的肌肉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李成栋凭借记忆和墙上的索引指示牌,在如同迷宫般的密集架间穿行。七四年的卷宗,按照年代和事件类别,存放在最深处的一个区域。这里的光线更加昏暗,空气也更加凝滞。终于,他在一排标着“1974年 - 水利/灾害/事故”的架子前停下。
“就是这排了。”李成栋的声音在空旷的库房里显得格外空洞。他拿出钥匙,打开密集架侧面的锁扣,沉重的铁架发出“嘎吱”一声轻响,被他缓缓拉开一条缝隙。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