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官场褶皱 > 第129章 安置房的褶皱

官场褶皱 第129章 安置房的褶皱

作者:喜欢木管的黄泉教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4:51:02

赵立春的倒台如同一场席卷全省官场的超级风暴。省纪委雷霆万钧的通报措辞严厉,措辞严厉,字字诛心:“利用职权,深度介入私营企业经营,为特定关系企业承揽工程大开绿灯,违规干预设备研发与销售,纵容甚至参与非法盗采国家矿产资源,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其深远…” 随之而来的,是省矿务集团、矿务局系统乃至更上层级的一连串剧烈震荡和人事更迭。长山矿务局,这个风暴最初酝酿的漩涡中心,反而在惊涛骇浪中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暂时的平静。

但这种平静,更像是激流在礁石下形成的巨大回旋,表面波澜不惊,深处暗流涌动。旧有的权力结构被彻底打碎,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省里空降的矿务局局长还在熟悉情况,几位副局长各怀心思,郑毅作为“硕果仅存”的局领导,暂时主持日常工作。他脸上那种惯常的阴沉似乎被一种刻意维持的“沉稳”所取代,仿佛一夜之间洗尽铅华,成了力挽狂澜的砥柱中流。他频繁地召开“稳定思想、凝聚共识、恢复生产”的会议,讲话稿里充满了“汲取教训”、“轻装上阵”、“向前看”的字眼。

矿务局大会议室里,郑毅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回荡,沉稳而富有感染力:

“……同志们,长山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痛定思痛,我们要深刻反思,更要放下包袱,团结一致向前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稳定!是恢复!是保障矿工兄弟们的切身利益!特别是‘11·7’矿难和西三事故遇难、伤残矿工家属的安置工作,必须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要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抚平创伤,看到希望!”

他特意提高了音量,目光扫过台下:“为此,局班子研究决定,正式启动‘矿工之家’安置房二期工程!在原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标准!选址就定在矿区南坡,那里阳光充足,环境清幽!这是局里对遇难、伤残矿工兄弟最大的关怀!也是我们告别伤痛、开启新生的象征!”

台下响起了稀稀拉拉、配合性的掌声。郑毅脸上露出“悲悯而坚定”的神色,继续道:“为了确保项目公平公正、高效廉洁,我们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承建单位!招标工作由周铁山同志牵头,基建、财务、工会等部门全力配合!务必做到阳光透明,把好事办好!”

坐在角落的王磊,微微抬起了眼皮。郑毅这番话,滴水不漏,冠冕堂皇。关怀遇难矿工,推进安置房,这几乎是当前政治最正确、也最能凝聚人心和转移视线的事情。周铁山被推到台前负责招标,更像是一种安抚和试探——安抚周铁山这个在风暴中饱受冲击的矿长,试探他是否愿意在新的格局下“合作”。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郑毅特意叫住了周铁山和王磊。

“铁山同志,”郑毅脸上带着“推心置腹”的神情,拍了拍周铁山的肩膀,“安置房项目,意义重大,责任也重大。你是老矿长,熟悉情况,威望也高,由你牵头,大家都放心。一定要把好关,选好队伍,不能再出任何纰漏了!”他语重心长,仿佛将千斤重担托付。

周铁山脸色依旧憔悴,眼神复杂,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干涩:“我…尽力。”

郑毅又转向王磊,脸上笑容依旧,眼神却深不见底:“王专员,你是省里派来的安全特派员,也是我们矿上的定海神针。安置房建设,安全是底线!质量安全,施工安全,一样都不能放松!你的监督指导,至关重要啊!有什么情况,随时跟我,跟铁山同志沟通!”

王磊只是微微颔首,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没有多余的话。郑毅的表演,他看在眼里。这安置房项目,与其说是关怀,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诱饵,一个重新编织权力网络、转移视线、甚至漂白某些东西的绝佳机会。在赵立春风暴的余波中,在旧账被清算的真空期,没有什么比一个打着“抚恤矿工”旗号的大工程更能名正言顺地调动资源、分配利益了。

特派专员办公室。窗台上的虎皮兰依旧挺立,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泽。王磊没有看郑毅送来的安置房项目规划书。他的目光落在桌面上摊开的几份文件上。

一份是孙强送来的最新井下监测报告:西三崩塌区域应力趋于稳定,但核心区依旧危险,复勘工作困难重重。那份被深埋的“穿山甲”罪证,短期内无法重见天日。

另一份,是省纪委工作组发来的情况通报:赵立春案牵涉面广,深挖细查仍在进行,但短期内难以直接触及长山矿的具体人和事。工作组重心已部分转向其他关联领域。

还有一份,是矿务局工会提交的、关于“11·7”矿难及西三事故遇难、伤残矿工家庭现状的走访汇总报告。报告里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一声声对“安置”的期盼。

王磊的手指,无意识地拂过报告上那些名字。张桂芬,老林的遗孀,住在矿区边缘漏雨的平房里。李三娃的爹,在西三冒顶中砸断了腿,失去了工作能力,医药费报销拖了大半年…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名字,在巨大的伤痛和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喘息。郑毅口中的“关怀”,对他们而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房子,是活下去的希望。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矿务局工会负责走访工作的老干事刘大姐,一个五十多岁、风风火火的女人。她脸上带着忧色,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按着手印的纸。

“王专员,没打扰您吧?”刘大姐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紧张,“有…有点情况,我觉得…得跟您反映一下。”

“刘大姐,请坐。”王磊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刘大姐没坐,把手里那叠纸放在王磊桌上:“这是最近走访那些遇难、伤残矿工家庭,他们签的‘安置意向确认书’…按局里要求,统计他们是要房还是要钱补偿…”她顿了顿,脸上露出愤懑,“可…可不少家属跟我反映,这两天…有人私下找他们谈话了!”

“谈话?”王磊目光一凝。

“嗯!”刘大姐用力点头,“不是我们工会的人!也不是街道的!那些人…说话很客气,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劝他们选‘一次性货币补偿’,别要安置房!说什么安置房在南坡,离矿区远,生活不方便,孩子上学难…又说建房周期长,变数多,不如拿钱实在,想买哪里买哪里…甚至…甚至暗示,选了要房的,以后局里有什么帮扶政策,可能就轮不上了…”

王磊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这手段,太熟悉了!软硬兼施,分化瓦解!利用矿工家属信息不对称和弱势地位,诱使他们放弃未来更稳定、价值更高的安置房产权,选择看似“实在”但极易被消耗、被盘剥的一次性现金!其目的,不言而喻——减少安置房需求,为后续在工程上“做文章”腾挪空间!

“都是哪些人?”王磊的声音低沉沙哑。

“家属们也说不清具体是谁…只说看着像干部模样…开着小车…”刘大姐皱着眉头回忆,“哦!对了!有个家属说,她好像看到…看到钱伟明以前的那个司机小陈了!虽然戴着口罩帽子,但那走路的姿势她认得!钱伟明出事前,小陈总开车送东西去她家!”

钱伟明的司机!一个已经随主子倒台、本该消失的小角色,此刻却鬼魅般地出现在矿工家属身边“做工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钱伟明虽倒,但他背后的关系网,他留下的某些“资源”和“路径”,并未被完全斩断!有人,正在利用这些残余的触手,悄悄伸向最脆弱、最需要关怀的矿工家属!

“这些确认书…”王磊拿起那叠按着红手印的纸。

“我…我暂时压下来了!”刘大姐连忙说,“我说要等局里统一政策解读!不能急着签!但…但王专员,我担心压不住太久…有些家属…真的被说动了…”

王磊看着纸上那些鲜红的手印,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此刻却成了某些人眼中可以随意摆弄的筹码。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矿区南坡的方向,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地。郑毅规划的“矿工之家”,还停留在精美的规划图上。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基建科临时负责人的号码(原科长刘正国已被带走)。

“安置房项目…一期工程…招标文件…存档…全部…调来。”王磊的声音沙哑却清晰,“现在。”

他放下电话,目光重新投向窗外。赵立春的风暴看似远去,但在这片承载着血泪和希望的土地上,新的褶皱正在形成。这次,褶皱隐藏在“关怀”的名义下,包裹着“安置”的糖衣,其内核,依旧是肮脏的权力与利益的交易。郑毅想用安置房项目来填补权力真空,转移视线,甚至洗白某些东西。但王磊知道,矿工的血泪筑不起某些人的通天塔。他手中那叠按着红手印的确认书,就是撕开这层新褶皱的第一道口子。而那份即将送来的、三年前的安置房一期招标文件,或许就是揭开所有伪装的钥匙。安全的路,不仅要通向地底深处,更要守护好那些在阳光下、本应得到安宁的家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