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完剑,感受着体内圆融流转的灵力与“流霜”、“炎魄”传来的亲昵反馈。
谢楚歌的心却并未完全沉浸在力量提升的喜悦中。
一个更深层次的、关于自身道路的困惑,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他收剑入囊,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打坐体悟,而是径直下了流云峰,朝着主峰白景耀通常所在的剑阁方向走去。
剑阁内,白景耀正于蒲团上静坐调息,周身剑气内敛,如同沉睡的冰川。
感应到谢楚歌的气息靠近,他缓缓睁开眼,冰蓝色的眼眸中并无意外,仿佛早已料到他会来。
“大师兄。”
谢楚歌步入剑阁,行礼后,并未如往常般站立,而是有些随意地在白景耀对面的一个蒲团上坐了下来,眉头微蹙,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迷茫。
白景耀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催促。
沉默了片刻,谢楚歌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白景耀,问出了一个与他如今金丹修为、宗门三师兄身份似乎极不相符的问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自我怀疑:
“大师兄,我是不是……心太软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将内心深处那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角落袒露出来:
“我修炼至今,与人争斗,多是迫不得已,或是擂台切磋。
我……我好像从来没主动杀过什么人,甚至……连重创致残都几乎没有。”
他的脑海中闪过秘境中的遭遇,闪过五宗大比擂台上的对手。
他总是下意识地留手,寻找制胜而非致命的机会。
系统分析的无数种对敌方案中,那些一击毙命的选项总是被他第一时间排除。
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杀伐随心的修仙世界。
他接受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努力提升实力以求自保。
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横亘着一道来自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文明体系的底线——那是浸染在骨子里的,对生命的敬畏,对“不能违法犯罪”尤其是杀人的潜意识禁令。
“我明白这个世界很残酷,对敌人仁慈可能就是对自己残忍。”
谢楚歌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困惑,
“可我……就是下意识地……做不到。我这样,是不是不适合修仙?
会不会有一天,因为这份‘心软’,害了自己,甚至……连累宗门?”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向他人袒露这份深藏的不安。
他拥有系统,拥有三颗金丹,拥有无限潜力,但内核深处,他依然是那个来自现代、信奉规则与秩序的灵魂。
这份“软弱”,在危机四伏的修仙界,让他感到格格不入,甚至自我怀疑。
白景耀静静地听着,冰蓝色的眼眸中没有任何讥讽或轻视,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了然。
他早就察觉到自己这个师弟身上有种异于常人的“干净”,并非不谙世事的天真,而是一种源于本心的、对某些界限的坚守。
他没有立刻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反问道:“你挥剑时,心中有何?”
谢楚歌一怔,下意识回答:
“守护……想守护的人,守护宗门,也守护……我自己的道。”
“你的道,包含杀戮吗?”白景耀的声音平静无波。
“不包含。”
谢楚歌回答得很快,也很坚定。他的道,是解析,是平衡,是超越,是探索万物之理,而非屠戮众生。
“既然如此,为何要以他人之道,来衡量己身?”
白景耀的目光如同冰镜,映照出谢楚歌内心的波澜,
“修仙之路,万千法门。有人以杀证道,踏着尸山血海前行;
有人以情入道,缠绵悱恻间堪破红尘;亦有人以仁心济世,功德加身羽化登仙。”
他的语气依旧冷淡,却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力量:
“不妄动杀念,非是软弱,而是你心有所持,道有所循。
这并非缺陷,而是你的选择,是你的‘道心’澄澈之处。”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云海翻腾:
“修仙界确然残酷,但残酷并非其全部。力量,是用来贯彻自身意志。
守护心中珍视之物,而非沦为被杀戮**驱使的野兽。
你能在力量增长的同时,依旧守住这份‘不杀’的底线,其难度,远胜于肆意妄为。”
他转过身,看向若有所思的谢楚歌,眼神锐利如剑:
“你需要做的,并非改变这份‘心软’,而是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
强大到足以让你在面对任何困境时,都能有‘不杀’而解决问题的底气和能力。
强大到能让你的‘不杀’,成为一种令人敬畏的选择,而非无奈的软弱。”
“记住,”白景耀的声音斩钉截铁,“持剑为何,比如何持剑,更重要。”
一番话,如同洪钟大吕,在谢楚歌心中轰然回响。
他之前的困惑,在于用这个世界的普遍标准来衡量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异类”,是个“弱者”。
但大师兄却告诉他,他的“不杀”并非软弱,而是他自身道路的选择,甚至是一种更艰难、更需要力量来支撑的坚守!
是啊,他为什么要用别人的标准来否定自己?
他的力量,应该用来守护,用来探索,用来实现自己的道,而不是用来迎合某种“修仙者必须心狠手辣”的刻板印象。
想通了这一点,谢楚歌只觉得心中豁然开朗,那股自我怀疑的阴霾瞬间消散了大半。他站起身,对着白景耀深深一揖:
“多谢大师兄点拨!楚歌明白了。”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明亮。他依然会保留那份来自异世的底线,但这不再是他的枷锁,而是他道心的一部分。
他会变得更强,强到足以让这份“仁慈”,成为他独有的、不容侵犯的力量象征。
看着师弟眼中重燃的光彩,白景耀微微颔首。
或许,正是这份与众不同的“心软”与坚守,才让这个师弟,在他眼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值得他一次次破例,一次次纵容。
毕竟,在这条漫长的修仙路上,能始终记得自己为何出发的人,并不多。
而他,愿意护着这颗难得的、澄澈的道心,让它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