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575章 蒙学技能课实践,校园里的新活力

景和十年冬的清晨,凉州蒙学的操场上飘着淡淡的霜气,却挡不住孩子们的热情——三十多个穿着青色校服的孩子,正围着学堂后面的小农田,听农桑课先生张大叔讲解如何辨认冬小麦。“大家看,这叶子窄窄的、颜色深绿的,就是冬小麦,它能扛住冬天的低温,等明年春天就会抽穗……”张大叔蹲下身,轻轻拨开麦苗,让孩子们看清根部的分蘖,“咱们燕云的百姓靠种地过日子,认清楚庄稼,以后才能帮家里干活,也知道粮食来得多不容易。”

孩子们凑得紧紧的,有的蹲下来闻麦苗的味道,有的伸手轻轻摸叶子,七嘴八舌地提问:“张大叔,麦苗冬天会冻坏吗?”“什么时候才能收小麦呀?”张大叔耐心地一一解答,还特意选了几株长势好的麦苗,让孩子们轮流观察。来自附近村庄的小男孩石头,家里种着三亩小麦,以前跟着爹娘下地,只知道帮着浇水,现在听先生讲完,才明白麦苗要“冬藏春长”,他兴奋地说:“原来小麦这么厉害!我回家要跟爹说,今年冬天不用给麦苗盖草帘,它自己能扛冻!”

这是燕云蒙学新增的“技能实践课”场景。自秋季开学后,苏清鸢根据燕云的实际情况,在蒙学课程里加入了农桑实践课和手工课,每周各两节——农桑课结合季节特点,教孩子们辨认作物、学习播种浇水、了解农具使用;手工课则从简单的编织、折纸开始,逐步教孩子们制作竹篮、布偶、香囊,既锻炼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如今寒冬已至,农桑课虽不能大面积播种,却成了“庄稼认评课”“田间管理课”;手工课则因室内操作方便,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程。

凉州蒙学的手工课教室,总能传出叽叽喳喳的讨论声。这天下午,孩子们要学习用彩线编织布偶,课桌上摆着五颜六色的粗棉线、剪刀和填充用的碎布条。手工课先生李婶先拿起线团,演示基础的“平针编织法”:“大家先把两根线固定在木板上,像编麻花辫一样交叉绕,慢慢就能织出布片,再把布片缝成小口袋,填上碎布,就是布偶的身子啦。”

孩子们听得认真,拿起线团跟着学。一年级的小女孩妞妞,手指细细的,刚开始总把线绕错,急得鼻尖冒汗。李婶走过去,握着她的小手,一步步教她绕线、交叉、拉紧:“别急,慢慢来,线要拉得匀,才能织得平。”妞妞跟着练了几遍,终于织出了一小片布,她举起来给同桌看,眼睛亮晶晶的:“你看!我织出来了!”同桌小明也举着自己织得歪歪扭扭的布片,笑着说:“我的也快好了,咱们一起做布偶吧!”

教室里,有的孩子选了红色的线织布偶的衣服,有的用黑色的线缝眼睛,还有的在布偶身上绣简单的花纹。石头选了跟自家棉袄一样颜色的蓝色线,打算织一个“小农夫”布偶,他一边织一边念叨:“要给布偶织个小帽子,再缝个小锄头,像我爹一样。”孩子们的手法虽然生疏,织出的布偶有的歪了耳朵,有的缝错了眼睛,但每个都充满了童真,教室里满是线团的清香和孩子们的笑声。

苏清鸢这日正好来凉州蒙学巡查,刚走到手工课教室门口,就被里面的热闹吸引。妞妞看到她,立刻举起自己刚做好的布偶,跑过去奶声奶气地说:“王妃娘娘,这个布偶送给您!我织了好久,它有大大的眼睛,还穿着粉色的衣服!”苏清鸢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接过布偶——布偶的身子有点歪,眼睛是用黑纽扣缝的,却透着可爱的笨拙,她笑着摸了摸妞妞的头:“真好看!谢谢你,这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以后还要编更多好看的布偶吗?”妞妞用力点头:“要!我还要给爹娘编,给弟弟编!”

技能实践课不仅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充满活力,还把这份活力带回了家。蓟州蒙学的小男孩阿木,在农桑课上学了如何给蔬菜浇水、松土,回家后每天都主动帮爹娘打理菜园。他娘笑着说:“以前叫他干活总偷懒,现在每天放学都先去菜园转一圈,还说‘先生教的,浇水要浇在根部,不能浇在叶子上’,比我们还懂行!”

凉州蒙学的小女孩小桃,在手工课上学了编竹篮,回家后用家里的旧竹条,编了一个小小的菜篮,送给奶奶装针线。奶奶把竹篮放在床头,逢人就拿出来看:“这是我孙女编的,你看编得多好,比集市上买的还结实!”小桃听了,更爱手工课了,每天都盼着上课,想编更多的竹篮送给家人。

先生们也明显感觉到,自从开设了技能实践课,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以前上经史课,总有孩子走神、做小动作,现在孩子们知道,认真听完经史课,就能去上实践课,上课专注多了。蓟州蒙学的李秀才说:“以前教‘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只能死记硬背,现在上了农桑课,他们亲眼看到庄稼长得不容易,再读这句诗,就能明白意思了,背书也快多了。”

手工课先生李婶也有同感:“孩子们上手工课要用到算术,比如算编布偶需要多少线,编竹篮需要多少竹条,慢慢就觉得算术不枯燥了,上算术课的时候,提问都能积极回答。”

冬至那天,凉州蒙学还举办了“技能成果展”,孩子们把自己在实践课上学到的东西都展示了出来——小农田里的冬小麦长势喜人,教室里摆着孩子们编的竹篮、布偶、香囊,还有他们画的庄稼图。家长们来参观时,看到孩子们的成果,都忍不住称赞:“没想到娃们在学堂里不仅能读书,还能学这么多本事!”

苏清鸢看着展台上的成果,又看了看操场上追着玩的孩子们,心中满是欣慰。技能课的开设,就像给蒙学注入了一股新活力,让孩子们在读书之外,找到了更多乐趣,也学到了能用到生活里的本事。她跟身边的先生们说:“以后我们还要丰富技能课的内容,春天教孩子们播种,夏天教他们辨认草药,秋天教他们收庄稼,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成为既懂知识、又会生活的好孩子。”

夕阳西下,孩子们背着书包放学,有的手里拿着自己编的布偶,有的跟爹娘说着农桑课上学到的知识,校园里的笑声和讨论声,随着晚风飘向远方。这份在实践中诞生的活力,不仅让蒙学变得更热闹,也让燕云的未来,充满了更生动、更坚实的希望。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