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55章 外伤诊治显能,口碑渐起乡邻间

入夏后的青溪镇,日头一天比一天烈,镇口码头和集市上却依旧热闹。挑夫们扛着沉甸甸的货物穿梭在街巷,农妇们挎着装满蔬菜的篮子赶早集,田间地头的村民们弯腰劳作,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这般忙碌景象里,磕磕碰碰的外伤成了常事——挑夫扛货时被扁担磨破肩膀,农妇割菜时被镰刀划伤手指,孩童爬树时摔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苏清鸢跟着空间医书钻研时,早就留意到“外伤诊治”的篇章。书中不仅详细记载了止血、清创、包扎的步骤,还收录了许多针对不同外伤的草药配方,比如用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外敷能消炎止痛,用接骨木搭配红花熬药能活血化瘀,再加上她之前制作止血散积累的经验,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又省钱的外伤处理方法。她还特意在空间里多种了些治疗外伤的草药,晒干后存放在家里的柜子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天午后,苏清鸢正在院子里晾晒草药,就见村里的李大叔急匆匆地跑进来,喘着粗气说:“清鸢,不好了!镇上的挑夫老陈摔了,膝盖磕了个大口子,血流不止,你快去看看吧!”

苏清鸢心里一紧,连忙放下手里的活,拿起药箱就跟着李大叔往镇上跑。老陈是青溪镇有名的挑夫,为人憨厚老实,家里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和生病的老母亲,全家就靠他扛货赚钱。赶到老陈家时,院子里围了不少邻居,老陈躺在门板上,脸色苍白,右腿膝盖处的裤子被划开一个大口子,伤口深可见骨,鲜血把裤腿都浸透了,旁边还扔着几块沾满血的布条,他疼得牙关紧咬,额头上满是冷汗。

“怎么不去仁心堂?”苏清鸢一边问,一边快速打开药箱。旁边的邻居叹着气说:“去了,周老先生说伤口得缝合,抓药加换药得要二两银子,老陈舍不得,说啥也不肯治,硬撑着回来了。”

苏清鸢心里发酸,二两银子对老陈来说,是半个月的收入,他哪里舍得花在自己身上。她不再多言,立刻动手处理伤口:先用煮沸过的温水,小心翼翼地冲洗掉伤口上的泥沙和血迹,又用干净的棉布蘸着烈酒给伤口周围消毒——酒精碰到伤口时,老陈疼得浑身发抖,苏清鸢一边轻声安慰“忍一忍,很快就好”,一边加快手上的动作。

消毒完毕,她取出自制的止血散,均匀地撒在伤口上,又从药箱里拿出几片晒干的蒲公英和马齿苋,用捣药杵快速捣烂,混合着少量灵泉水调成糊状,敷在止血散外面,最后用撕成条的干净麻布,一圈圈仔细包扎好,松紧度刚好能固定伤口,又不会勒得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这是活血化瘀的药方,你去仁心堂抓药,让周老先生按这个剂量熬,每天早晚各喝一次,能帮着伤口愈合,还能缓解骨头的疼痛。”苏清鸢写完药方递给老陈的妻子,又叮嘱道,“这几天让老陈好好躺着,别下床走动,每天我来给他换一次药,饮食上多吃点鸡蛋、瘦肉,补充气血。”

老陈妻子接过药方,眼眶通红:“清鸢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苏清鸢笑着摇摇头:“别客气,好好照顾老陈,有啥问题随时来找我。”

从那天起,苏清鸢每天都会准时去老陈家换药。起初,老陈还担心伤口愈合慢,影响赚钱,可看着苏清鸢每次换药都小心翼翼,伤口一天比一天好转——第三天,渗血就止住了,红肿也消了不少;第七天,伤口边缘开始长出新的肉芽;到了第九天,纱布拆开时,伤口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痂,轻轻碰一下也不疼了。

第十天早上,苏清鸢刚到老陈家,就见老陈拄着拐杖站在院子里,脸上带着笑容:“清鸢姑娘,你看!我能走路了!伤口一点都不疼了!”他说着,还慢慢走了两步,虽然动作有些迟缓,却已经能正常活动。苏清鸢检查了伤口,确认愈合良好,笑着说:“恢复得不错,再养几天就能正常扛活了,不过刚开始别挑太重的货,循序渐进。”

当天下午,老陈就提着一筐刚挖的红薯,乐呵呵地来到苏家:“清鸢姑娘,这是自家地里种的红薯,甜着呢,你收下尝尝!你这医术真是太神了,比镇上的大夫还厉害,花的钱还不到仁心堂的十分之一,真是救了我们家啊!”

苏清鸢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红薯,笑着说:“大叔,你太客气了,能帮上忙就好。”

老陈的事很快就在青溪镇传开了。挑夫们最先知道消息,纷纷跑来向老陈打听,得知苏清鸢治外伤又好又便宜,以后再遇到磕碰,都不再死扛着,而是直接来找苏清鸢。有个叫张强的挑夫,扛货时被扁担磨破了肩膀,还引发了感染,红肿流脓,苏清鸢用盐水给他清创后,敷上自制的消炎草药膏,每天换药,五天就好了;还有个叫刘婶的农妇,割麦子时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手掌,伤口又深又长,苏清鸢用止血散止血后,用针线(经过消毒)简单缝合,再敷上草药,半个月就愈合了,一点都不影响干农活。

不仅是镇上的人,周边村落的乡亲也听说了苏清鸢的医术。邻村有个叫小石头的少年,爬树掏鸟窝时摔了下来,胳膊摔断了,疼得直哭,家里人带着他去仁心堂,周老先生说接骨加休养得要五两银子,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后来听说苏清鸢能治外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找她。

苏清鸢仔细检查了小石头的胳膊,确认是小臂骨折,没有伤到骨头错位太严重。她先让两个大人按住小石头的身体,自己则双手握住他的胳膊,找准位置,快速用力将骨头复位——只听“咔哒”一声,小石头疼得哭了出来,却也瞬间感觉胳膊松快了不少。接着,苏清鸢用夹板固定好胳膊,又开了活血化瘀的药方,叮嘱他家人每天给孩子熬药,还特意用空间里的接骨木和红花,熬了药膏让他们带回家外敷。

每隔三天,苏清鸢就会去邻村给小石头复查,调整夹板的松紧度。一个月后,夹板拆开时,小石头的胳膊已经能正常活动了,他还兴奋地给苏清鸢表演爬树(被家人制止),笑着说:“清鸢姐姐,你太厉害了!我的胳膊一点都不疼了!”小石头的父母感动得不行,特意杀了家里的老母鸡,提着来感谢苏清鸢。

渐渐地,来找苏清鸢看外伤的人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挑夫、农妇,到后来的商贩、孩童,甚至还有镇上商铺的掌柜。她每天都要接待好几个人,却从没有一丝不耐烦,不管是多小的伤口,都会仔细处理,还会耐心叮嘱注意事项。遇到家里困难的乡亲,她不仅不收药钱,还会主动送些草药;有人硬要塞钱,她也只收成本价,绝不会多要一分。

有一次,镇上布庄的王掌柜不小心被货架砸伤了脚,脚踝肿得像个馒头,疼得不能走路。他派人请苏清鸢去诊治,苏清鸢用红花、艾叶熬水给他泡脚,又外敷消肿药膏,每天都去布庄换药。王掌柜过意不去,要给她一两银子作为酬劳,苏清鸢却只收了二十文钱,笑着说:“王掌柜,药材不值钱,主要是手工活,二十文就够了。”王掌柜又惊又佩,逢人就说:“苏清鸢姑娘不仅医术好,人品更好,真是难得的好人!”

久而久之,苏清鸢在乡邻间的口碑越来越响。大家都说,青溪镇出了个“能治病的好姑娘”,医术精湛,收费公道,待人温和。甚至有人特意从十几里外的村子赶来,就为了让她看一眼外伤;仁心堂的周伯昌,也常常对来抓药的人说:“要是有外伤,去找苏清鸢姑娘,她的手艺,比我年轻时还好!”

这天傍晚,苏清鸢忙完最后一个病人,坐在院子里休息。林氏端来一碗凉茶,笑着说:“鸢儿,你现在可是咱们青溪镇的名人了,每天来找你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累坏了吧?”苏清鸢接过凉茶,喝了一口,笑着说:“不累,能帮到大家,我心里高兴。”

苏明玥也凑过来说:“姐姐,昨天我去镇上买绣线,大家都在夸你呢,说你是‘活菩萨’!”苏明轩更是骄傲地说:“姐姐最厉害了!以后我也要跟姐姐学医术,帮大家治病!”

看着家人欣慰的笑容,听着远处传来的乡亲们的欢声笑语,苏清鸢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自己的医术还在不断进步,未来还能帮到更多人。而这份被乡亲们信任和需要的感觉,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初心——用空间医书里的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守护好身边每个人的健康,让大家都能在平淡的日子里,少些病痛的烦恼,多些安稳的幸福。

夕阳渐渐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苏家小院里,映着院子里晾晒的草药,也映着苏清鸢脸上温柔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怀着这份仁心,带着家人的支持,带着乡亲们的信任,她一定能走得更远,帮到更多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