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312章 用现代理念帮萧玦解民生难题

入夏后的京城,雨水渐渐多了起来。一场淅淅沥沥的雨过后,驿馆庭院的青石板路上积了浅浅的水洼,倒映着枝头翠绿的梧桐叶。苏清鸢正坐在窗前,就着天光研读萧玦送她的那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让她不时停下笔,在一旁的宣纸上记录下自己的见解。

“苏姑娘,萧公子来了。”驿馆伙计的声音打破了庭院的宁静。苏清鸢抬头,只见萧玦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庭院门口,月白色的锦袍下摆沾了些许泥点,显然是冒雨赶来的。

“怎么冒雨过来了?快进来避避。”苏清鸢连忙起身,接过萧玦手中的伞,又拿了块干净的布巾递给他。

萧玦擦了擦脸上的水珠,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刚从户部回来,想起你之前说对封地的民生情况感兴趣,就顺路过来了。”他在桌前坐下,端起苏清鸢倒的热茶,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最近封地那边出了些麻烦——入夏后雨水多,流民聚居的地方卫生条件差,已经开始出现零星的瘟疫病例;而且流民手里的农具大多破旧,就算分到了荒地,也很难种出粮食,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出大问题。”

苏清鸢的心猛地一沉。她虽未去过萧玦的封地,却也知道流民聚居地的情况——几十上百人挤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吃喝拉撒都在一处,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一旦有一人感染瘟疫,很容易快速蔓延;再加上农具落后,就算流民想靠耕种谋生,也往往事倍功半,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民生危机,还可能影响封地的稳定。

“殿下,您别着急,或许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解决。”苏清鸢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她来自现代,对卫生防疫和农具改良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认知,这些或许能帮上萧玦的忙。

“哦?你有什么想法?”萧玦眼前一亮,连忙放下茶杯,专注地看着苏清鸢。他知道苏清鸢不仅医术高明,还常有一些新奇却实用的想法,之前的巫蛊案线索就是最好的例子。

“首先是卫生防疫。”苏清鸢拿起笔,在宣纸上画出流民聚居地的简易示意图,“流民聚居地之所以容易闹瘟疫,主要是因为卫生条件太差。我们可以在聚居地外围统一修建公厕,规定所有人必须去公厕如厕,禁止在草棚附近随地大小便;同时,派人每天将公厕的粪便清理到远离聚居地的地方深埋,避免污水渗透污染水源。”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必须要求流民喝烧开的水,不能直接喝河水或井水——很多瘟疫都是通过不干净的水源传播的。可以在聚居地中央搭建几个大灶台,派专人负责烧开水,供流民免费取用;还有垃圾,要设立专门的垃圾集中点,每天傍晚将垃圾收集起来,在远离聚居地的地方焚烧处理,这样既能减少蚊虫滋生,又能防止垃圾腐烂产生病菌。”

萧玦看着宣纸上的示意图,又听着苏清鸢条理清晰的建议,眼中满是惊讶和认可:“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却很有道理!之前我们只想着给流民送药、隔离病人,却没想到从源头改善卫生条件才是关键。若是能按你说的做,想必能有效减少瘟疫的传播。”

“不止这些。”苏清鸢又补充道,“还可以让太医院派几位医官去封地,教流民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比如勤洗手、勤晒被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上报;另外,定期在聚居地喷洒石灰水,石灰水有消毒的作用,也能减少病菌滋生。”

萧玦连连点头,立刻让人取来纸笔,将苏清鸢的建议一一记录下来,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这些防疫措施我会立刻让人去落实,接下来再说说农具的事吧——流民手里的农具确实是个大问题,很多犁杖都已经断了木柄,锄头也磨得没了刃,根本没法耕种。”

苏清鸢放下手中的笔,走到桌前,拿起一张空白的宣纸,认真地画了起来。她画的是现代的曲辕犁——这种犁是唐代发明的,比现在普遍使用的直辕犁更轻便、更省力,而且能调节犁铧的深度,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耕作效率能提高一倍以上。

“殿下,您看这个。”苏清鸢将画好的图纸递给萧玦,指着上面的结构解释道,“这叫曲辕犁,和现在用的直辕犁不一样。它的犁辕是弯曲的,不用像直辕犁那样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一头牛就够了,而且更省力;犁铧的角度可以调节,遇到坚硬的土壤就调深一点,遇到松软的土壤就调浅一点,非常灵活。”

她又在图纸上标注出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你看,这里是犁壁,比普通犁壁更大,能更好地将土翻起来,让庄稼长得更茁壮;这里是犁评,转动犁评就能调节犁铧的深度,操作很简单,就算是没种过地的流民,教几遍也能学会。”

萧玦拿着图纸,越看越激动。他从小在京城长大,也去过封地的农田,深知直辕犁的弊端——不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耕作效率还低。而苏清鸢画的曲辕犁,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还能大大提高耕作效率,若是能推广开来,流民就算只有少量农具,也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清鸢,你这想法太绝妙了!”萧玦忍不住赞叹道,“有了这曲辕犁,封地的粮食产量肯定能大幅提高,流民也能更快地安定下来。只是……这曲辕犁的制作难度大吗?封地的铁匠能做得出来吗?”

“不难。”苏清鸢笑着说,“曲辕犁的各个部件都是用普通的木头和铁打造的,我已经在图纸上标注了各个部件的尺寸和比例,只要让铁匠按照图纸制作,很快就能做出样品。到时候可以先在一小块地里试用,看看效果,再批量制作分发给流民。”

萧玦紧紧握着手中的图纸,心里满是感激和欣赏。他原本以为封地的民生难题很难解决,甚至已经做好了向朝廷请求支援的准备,却没想到苏清鸢仅凭两个简单的建议,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这些建议不仅实用,还充满了智慧,让他不得不佩服苏清鸢的远见卓识。

“清鸢,真是太谢谢你了。”萧玦看着苏清鸢,眼底满是温柔,“若不是你,我还不知道要在封地的民生问题上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你不仅医术高明,还懂这么多民生治理的方法,真是难得。”

“殿下过奖了。”苏清鸢脸颊微微发烫,轻声说,“这些只是我偶然从一些古籍上看到的方法,没想到能帮到您。其实民生问题的关键,就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解决他们最迫切的困难——流民需要的是安全的居住环境和能谋生的工具,我们只要解决了这两点,其他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萧玦深深点头,对苏清鸢的话深表认同。他看着眼前的女子,不仅有着医者的仁心,还有着政治家的远见,这样的女子,无论出身如何,都值得他珍惜和守护。

“我这就派人将防疫措施和曲辕犁图纸送到封地,让他们立刻落实。”萧玦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等封地那边有了结果,我再第一时间告诉你。”

“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苏清鸢笑着说。

萧玦又叮嘱了苏清鸢几句注意身体的话,才匆匆离去。看着萧玦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苏清鸢的心里既温暖又欣慰。她没想到,自己从现代带来的知识,竟然能在这个时代帮到萧玦,帮到那些苦难的流民。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清鸢一边在太医院为百姓诊治,一边关注着萧玦封地的情况。萧玦也时常派人来向她汇报进展——公厕和灶台很快就搭建好了,流民们刚开始还不太习惯,在医官的耐心教导下,渐渐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曲辕犁的样品也制作完成了,在试种的田地里,一头牛拉着曲辕犁,比两头牛拉着直辕犁还快,耕作出来的土地也更松软,流民们看了都纷纷称赞。

一个月后,萧玦亲自来到驿馆,脸上满是喜悦:“清鸢,好消息!封地的瘟疫已经得到了控制,再也没有新增病例;曲辕犁也批量制作好了,分发给流民后,他们种的庄稼长得比往年好太多了,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能比去年翻一倍!”

苏清鸢听到这个消息,也由衷地为萧玦感到高兴:“太好了!这样一来,流民就能安定下来,封地的民生问题也能得到解决了。”

“这都是你的功劳。”萧玦看着苏清鸢,眼底满是欣赏,“若不是你提出的防疫措施和曲辕犁改良建议,封地不可能这么快就有好转。我已经向陛下上奏,将你的功劳禀报给了陛下,陛下也对你赞不绝口,说要亲自召见你,赏赐你黄金和绸缎。”

“不用了,殿下。”苏清鸢连忙摆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能帮到封地的百姓,我就已经很开心了,不需要什么赏赐。”

萧玦看着苏清鸢真诚的模样,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和她在一起的决心。他知道,苏清鸢从来都不是一个贪图名利的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百姓的关爱和对家国的责任。这样的女子,值得他用一生去守护。

“好,我尊重你的想法。”萧玦笑着说,“不过,我还是要好好谢谢你。等封地的事情彻底稳定下来,我带你去封地看看,让你看看你帮助过的流民,看看你改良的曲辕犁种出来的庄稼。”

苏清鸢点了点头,眼底满是期待。她知道,经过这件事,她和萧玦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他们不仅是曾经的故人,还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是彼此心中最重要的人。虽然未来还有身份的差距和宫廷的礼教需要面对,但她相信,只要他们一起努力,总有一天,能跨越所有障碍,携手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