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107章 周伯昌的举荐

秋高气爽,正是青溪镇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清鸢药膳坊”里,氤氲的热气混合着药材的清香,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阿巧正麻利地给一位熟客打包“百合莲子安神粥”,脸上挂着惯有的甜美笑容,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张婶,您慢走,记得按时喝啊,保管您晚上睡得香!”

阿珍则在灶台前忙碌着,砂锅里的“人参枸杞乌鸡汤”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浓郁的香气引得路过的客人频频侧目。

苏清鸢坐在柜台后,一边整理着账本,一边思索着。随着天气转凉,她正考虑推出几款新的温补药膳,比如当归羊肉汤、黄芪炖排骨之类的,应该会很受欢迎。

就在这时,店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略显沉重的喘息。苏清鸢抬头一看,只见周伯昌周大夫正快步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发白,额头上还渗着细密的汗珠,神色显得十分焦急。

周伯昌是青溪镇有名的老中医,在镇上开了一家“回春堂”药铺。苏清鸢刚到青溪镇时,曾因采购药材与他打过几次交道。周伯昌见苏清鸢虽是年轻女子,却对药材和医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便对她多了几分欣赏和关照。

“周伯伯,您怎么来了?快请坐!”苏清鸢连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顺手拿起一旁的毛巾递给他,“看您这满头大汗的,是不是出什么急事了?”

阿巧和阿珍也注意到了周伯昌的异样,停下手中的活,关切地看了过来。

周伯昌接过毛巾,胡乱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却没有坐下,只是急促地说道:“清鸢啊,出大事了!我这次来,是有件十万火急的事情想求你帮忙!”

他的语气十分急切,甚至带着一丝恳求,这让苏清鸢心中一紧。她认识周伯昌这么久,还从未见过他如此失态。

“周伯伯您别着急,慢慢说。”苏清鸢扶着他的胳膊,将他引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又给她倒了一杯凉茶,“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不会推辞。”

周伯昌喝了一口凉茶,稍微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呼吸,但脸上的焦急之色丝毫未减。他看着苏清鸢,眼神中充满了期盼和担忧。

“清鸢啊,你医术高明,尤其是在药膳调理方面更是有独到之处,这一点我是知道的。”周伯昌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是这样的,咱们青溪县县令大人的小女儿,今年才五岁,得了一种顽固性的哮喘病。这病已经有一年多了,反复发作,十分难治。”

“县令大人为了给女儿治病,四处寻访名医,甚至还特意派人去了一趟府城,请了府城里最有名的儿科大夫来诊治。可无论是吃汤药还是扎针灸,效果都不理想。孩子的病情时好时坏,一到换季或者天气变冷,就容易发作。发作起来的时候,呼吸急促,憋得满脸通红,看着就让人心疼。”

苏清鸢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哮喘是一种很棘手的病症,尤其是在古代,医疗条件有限,想要根治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患者还是县令的女儿,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就在昨天晚上,县令大人的小女儿哮喘又突然发作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府城来的大夫也束手无策,只是开了些缓解症状的汤药,让县令大人做好最坏的打算。”周伯昌的声音有些沉重,“县令大人急得团团转,府里上下都乱成了一团。”

“我昨天下午去县城办事,正好遇到了县令大人的管家,听他说了这件事。我当时就想到了你,清鸢。”周伯昌看着苏清鸢,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你之前用药膳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或许你有办法能救救县令大人的女儿。所以我就斗胆,把你的本事跟县令大人提了提。”

“县令大人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你这么年轻,又是个女子。但他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就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想见见你,让你去府里给孩子看看。”周伯昌说完,紧紧地盯着苏清鸢,紧张地等待着她的回答,“清鸢啊,这件事关系到一条人命,而且对方还是县令大人,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也很冒险。如果你觉得为难,我也不会勉强你的。”

苏清鸢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她完全没想到,周伯昌竟然会把她举荐给县令。这确实是个棘手的差事。一方面,哮喘病难治,尤其是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情况下,她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治好。万一治不好,甚至出了什么意外,以县令的权势,她和她的药膳坊都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另一方面,她是一名医生(虽然是前世的),救死扶伤是她的天职。一想到那个五岁的小女孩在病痛中挣扎的样子,她就无法置之不理。而且周伯昌如此信任她,举荐她,她也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苏清鸢沉默了片刻,心中反复权衡着利弊。她想起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种种经历,想起了“清鸢药膳坊”的点点滴滴。她知道,自己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退缩。

“周伯伯,”苏清鸢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既然您举荐了我,我定当尽力。虽然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治好,但我会尽我所能,为那个孩子诊断治疗。”

周伯昌听到苏清鸢的回答,脸上的焦急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惊喜和欣慰。他激动地抓住苏清鸢的手:“太好了!清鸢,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就知道你不会推辞的!县令大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不过,周伯伯,”苏清鸢冷静地说道,“我有几个条件,希望您能转告县令大人。第一,我去给孩子治病,只负责诊断和开出药膳配方,具体的药材采购和药膳制作,需要由我亲自挑选和监督,确保药材的品质和制作的规范性。第二,在治疗期间,孩子的饮食和作息必须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任何人都不能干涉。第三,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现了任何意外情况,希望县令大人能理解,不要迁怒于我和我的药膳坊。”

这些条件是苏清鸢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她必须确保自己在治疗过程中有足够的自主权,同时也为自己和药膳坊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周伯昌点了点头:“你的这些条件很合理,我会一字不差地转告县令大人的。我相信县令大人为了孩子的病,一定会答应的。”

“那好,”苏清鸢说道,“我们现在就去县城吗?”

“是的,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走。”周伯昌站起身,“我已经叫好了马车,就在外面等着。”

苏清鸢点了点头,转身对阿巧和阿珍吩咐道:“阿巧,阿珍,我要去县城一趟,店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阿巧,你负责照看前堂的生意,一定要热情招待客人,仔细记账。阿珍,你负责后厨的药膳制作,严格按照配方来,不能出任何差错。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等我回来再说。”

“姑娘您放心去吧,店里的事情我们会处理好的!”阿巧和阿珍齐声回答。她们虽然不知道苏清鸢去县城做什么,但看周伯昌焦急的样子和苏清鸢严肃的神情,就知道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

苏清鸢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柜台里的药材和成品,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跟着周伯昌走出了药膳坊。

店门口,一辆装饰还算体面的马车正停在那里。车夫见周伯昌和苏清鸢出来了,连忙上前打开了车门。

“清鸢,快上车吧!”周伯昌率先登上马车,对苏清鸢说道。

苏清鸢深吸一口气,弯腰钻进了马车。马车缓缓启动,朝着青溪县城的方向驶去。

坐在颠簸的马车里,苏清鸢的心情有些复杂。她既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她不知道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用自己的医术,去尽力救治那个素未谋面的小女孩。

马车行驶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抵达了青溪县城。县城比青溪镇繁华得多,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马车穿过几条热闹的街道,最终停在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宅院前。

宅院的大门高大雄伟,朱红色的大门上钉着一排排铜钉,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青溪县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口站着两个身着官服的衙役,神情严肃。

周伯昌先下了马车,对衙役说道:“劳烦二位通传一下,就说‘回春堂’的周伯昌,带着苏清鸢姑娘前来拜见县令大人。”

其中一个衙役看了看周伯昌和马车上的苏清鸢,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了宅院。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出来,正是县令大人的管家李福。李福看到周伯昌,连忙上前拱手道:“周大夫,您可算来了!县令大人已经在里面等您很久了!”

他的目光落在苏清鸢身上,看到苏清鸢如此年轻,还是个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疑虑,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客气地说道:“这位就是苏姑娘吧?快请进!”

周伯昌和苏清鸢跟着李福走进了宅院。宅院很大,布局严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颇有一番江南园林的韵味。两人穿过几座庭院,来到了一座名为“静尘轩”的院落前。

“县令大人就在里面,二位请进吧。”李福停下脚步,对着里面喊道,“大人,周大夫和苏姑娘来了。”

“进来吧。”一个威严而略带疲惫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苏清鸢跟着周伯昌走进了房间。房间里布置得简洁而典雅,正对着门口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但眼神却十分锐利,不怒自威,想必就是青溪县的县令大人。

在县令大人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穿着华丽的妇人,眼圈红肿,脸上满是泪痕,显然是为女儿的病情担忧不已。她应该就是县令夫人。

房间的角落里,还站着几个丫鬟和仆妇,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喘一口。

“草民周伯昌,见过县令大人,夫人。”周伯昌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苏清鸢也跟着行了一礼:“民女苏清鸢,见过县令大人,夫人。”

县令大人摆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免礼吧。周大夫,这位就是你说的苏清鸢姑娘?”他的目光落在苏清鸢身上,带着审视和探究。

“回大人,正是。”周伯昌连忙回答,“苏姑娘医术精湛,尤其擅长用药膳调理身体,治好过不少疑难杂症。草民斗胆举荐,希望能对小姐的病情有所帮助。”

县令大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了苏清鸢一眼。他心中依旧有些疑虑,这么一个年轻的女子,真的能治好他女儿的病吗?但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苏姑娘,”县令大人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我的小女儿就在内室,还请你去看看吧。”

“是,大人。”苏清鸢应道。

县令夫人连忙站起身,领着苏清鸢走进了内室。内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一个小女孩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而困难,胸口起伏得很厉害。她的嘴唇发紫,眉头紧紧地皱着,看起来十分痛苦。

苏清鸢连忙走上前,仔细观察着小女孩的症状。她伸出手,轻轻搭在小女孩的手腕上,感受着她的脉象。脉象浮而无力,显然是正气不足,邪气外侵。

她又看了看小女孩的舌苔,舌苔薄白而腻,说明体内有痰湿。结合小女孩呼吸急促、喘息有声的症状,苏清鸢基本判断出,这是由于肺脾气虚,痰湿内阻引起的顽固性哮喘。

要治疗这种哮喘,不能只治标,更要治本。需要通过药膳调理,补肺健脾,化痰祛湿,增强孩子的体质,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控制病情。

苏清鸢站起身,对焦急等待的县令大人和夫人说道:“大人,夫人,小姐的病情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这是由于肺脾气虚,痰湿内阻所致。想要治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可以为小姐开出一个药膳调理的方子,但需要你们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执行。”

县令大人和夫人听到苏清鸢有办法,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县令大人连忙说道:“苏姑娘,只要能治好小女的病,我们一定严格按照你的要求来做。你需要什么药材,尽管开口,我们马上让人去采购。”

“药材方面,我需要亲自挑选,确保品质。”苏清鸢说道,“而且有些特殊的药材,可能需要去府城或者更繁华的地方才能买到。另外,在饮食上,小姐需要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作息也要规律,不能熬夜,避免着凉。”

“好,好,我们都记住了!”县令夫人连忙点头,生怕漏掉一个字。

苏清鸢点了点头,开始提笔写药膳配方。她根据小女孩的体质和病情,精心调配了一个以补肺健脾、化痰祛湿为主的药膳方子,里面包含了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杏仁、百合、莲子等多种药材。

她将写好的方子递给县令大人,详细解释了每种药材的功效和用法,以及药膳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个方子需要每天服用一剂,早晚各一次。我会每隔三天来一次县城,根据小姐的病情变化,调整方子的配比。”苏清鸢说道,“只要坚持下去,小姐的病情一定会有所好转的。”

县令大人接过方子,仔细看了一遍,虽然他不懂医术,但从方子的配伍和苏清鸢的解释中,能感受到她的专业和用心。他对苏清鸢的信任感又增加了几分。

“苏姑娘,真是太感谢你了!”县令大人站起身,对着苏清鸢深深鞠了一躬,“如果小女能痊愈,我一定重谢!”

“大人言重了。”苏清鸢连忙扶起他,“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从县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周伯昌看着苏清鸢,欣慰地说:“清鸢,你今天做得很好。县令大人对你很满意,我相信你一定能治好小姐的病。”

苏清鸢笑了笑:“周伯伯,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治疗过程还很漫长,我会尽力的。”

马车缓缓驶回青溪镇,苏清鸢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县城,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县令女儿的病。这不仅是为了不负周伯昌的举荐和县令的信任,更是为了那个在病痛中挣扎的小女孩。

她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