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窃国之诡 > 第16章 立旗易鼎,暗涌惊雷.

窃国之诡 第16章 立旗易鼎,暗涌惊雷.

作者:沈修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4:26:27

第十六章:立旗易鼎,暗涌惊雷

临渊城的血色黎明,并未随着城头旗帜的更换而迅速褪去。

当那面玄底银纹的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时,城内残余的抵抗零星而绝望。忠于原城守的少量亲兵、部分在混乱中试图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以及一些尚未搞清楚状况、本能抗拒任何改变的胥吏,仍在城市的角落里制造着噪音与血腥。

然而,这些噪音,很快便被更高效、更冷酷的铁血手段所镇压。

陈枭的身影,成为了这座新生城池的梦魇与支柱。他并未换下那身被血与火浸染得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衣甲,提着那柄已经砍出缺口的朴刀,如同索命的阎罗,行走在残破的街巷之间。他的命令简洁而致命:

“持械者,杀!”

“聚众不散者,杀!”

“冲击粮仓、武库、官署者,杀!”

“趁乱奸淫掳掠者,杀!”

没有审判,没有宽恕。只有最直接的暴力,用以终结暴力。一队队由原流民青壮中挑选出的、暂时由陈枭直接指挥的“执法队”,跟随着他,如同剃刀般刮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颗颗头颅被悬挂在刚刚平息下来的城门附近,用最直观的方式,宣告着旧秩序的彻底崩塌,以及新秩序的残酷诞生。

血腥味,混杂着烟火气,在临渊城上空凝聚不散。

但在这片血腥之下,某种新的东西正在萌芽。

李璟的意志,通过陈枭之口,以及那些被悄然安插进入关键位置的、最早被李璟“点拨”过的文士胥吏,开始渗透进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首先被稳定的是粮仓。在陈枭的刀锋庇护下,几名精通算学的文吏带着人手,迅速接管了城守府和几家大户的粮仓。他们没有急于开仓放粮,而是先进行严格的清点与封锁。随后,以“按丁授粮,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始有限度地发放口粮。同时,征发民夫,修缮城墙、清理街道、焚烧尸体以防瘟疫,所有参与劳作的人,都能获得额外的粮食补给。

这一手,立刻将大量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的流民和原住民,转化为了维持城市运转的有效劳力。混乱的根源之一——生存危机,被暂时扼住。

其次,是对武库的彻底掌控。所有缴获的兵甲、弓弩被统一登记造册,除了装备陈枭直属的亲卫以及表现最悍勇、忠诚度经过初步考验的那批“老兵”,其余全部封存,钥匙由陈枭亲自掌管。武力,必须牢牢掌握在最核心的手中。

最后,便是官署体系的“换血”与“驯化”。原城守府的属官、胥吏,凡有抵抗或明显不合作者,下场与那些乱兵无异。而剩下的人,则在一种无形的恐惧与新生的希望交织中,被强行纳入新的管理体系。李璟通过那些“自己人”,颁布了第一条正式政令——《安民告示》。

告示并未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用最直白的语言,宣告了临渊城易主,新主为“玄”。强调了“玄主”将保障所有守法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厉镇压一切破坏秩序的行为,并承诺在局势稳定后,将分配土地,减免赋税。

这薄薄的一张纸,贴在残破的城墙和街口,它所传递的信息,比千军万马更具力量。它给了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们一个明确的信号——杀戮或许会暂时持续,但秩序终将回归,并且,可能带来更好的生活。

一种微妙的情绪开始在城中蔓延。从最初的恐惧,到麻木,再到一丝丝不敢置信的期待。

……

就在陈枭于临渊城内大刀阔斧地梳理内政、巩固城防的同时,关于临渊城事变的消息,正以比瘟疫更快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辐射开去。

距离临渊城最近的三河县县令,是在当天下午收到溃兵报告的。当时他正在后衙品茗,听到“数万流民攻陷临渊,城守王大人殉国,乱匪打出了‘玄’字旗号”的消息时,他手中的景德镇瓷杯“啪嚓”一声落地,摔得粉碎。

“玄……玄旗?”县令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是哪路反王?还是……还是哪家勋贵造反了?”

他不敢怠慢,一面火速下令紧闭县城四门,全城戒严,征调所有乡勇民壮上城防守;一面派出加急信使,分别送往郡城、以及……直接通往京师的安国公府。安国公府的三小姐,正是已故城守王扒皮的正室夫人。

几乎在同一时间,临渊郡的郡守府也收到了消息。

相比於三河县令的惊慌失措,郡守张启明显得更为老辣,但也更加震怒。

“废物!王扒皮这个废物!数万流民就能攻陷他重兵把守的临渊城?他平日里克扣军饷、喝兵血的本事都喂了狗吗?!”张郡守将手中的急报狠狠摔在堂下跪着的信使脸上。

他胸口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玄字旗……查!给本官彻查!这‘玄’字背后,究竟是哪方神圣?是白莲余孽?还是摩尼妖人?亦或是……朝中某些人的手,伸得太长了!”

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临渊城不仅是郡内大城,更是连接南北漕运的重要节点,税收重地。此地一失,不仅他的政绩要大打折扣,更可能引来朝廷的雷霆震怒,甚至……若这股乱匪势力坐大,他项上人头能否保住都是问题。

“传令!”张郡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即刻起,全郡进入战时状态!命令各县紧闭城门,严防死守!征调郡兵,以及下辖各县团练,由郡尉统一节制,火速开赴临渊,务必在乱匪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剿灭!”

“还有,”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立刻行文监天司驻郡观察使,请他们派人协助!这‘玄’字旗号,透着邪性,恐怕非是寻常乱匪,或有妖人作祟!”

一道道命令从郡守府发出,整个临渊郡的战争机器,开始笨重而缓慢地启动起来。

……

消息传至京城,所引起的波澜,远非地方所能比拟。

首先接到消息的,并非朝廷的正式渠道,而是五皇子府上。

一名浑身风尘、做商人打扮的密探,跪在五皇子李琮面前,低声禀报着。

“……殿下,临渊城已于三日前夜间易主。城守王仁贵确认身亡。乱民首领不明,但城头已改换‘玄’字大旗。据溃兵所言,匪首乃一黑衣持刀巨汉,悍勇无匹,于万军之中阵斩王仁贵。其麾下乱民亦经初步整编,号‘玄甲军’。”

五皇子李琮,此刻正站在书房的窗边,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他听完密探的汇报,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玄字旗?”他轻声咀嚼着这三个字,目光投向窗外阴沉沉的天空,“我这九弟……还真是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能在永巷那等绝地,将手伸出宫墙,遥控千里之外的流民,攻陷一座大城……”

他转过身,看着地上的密探:“监天司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殿下,监天司似乎比我们更早收到消息。昨日已有两名执事秘密出京,方向疑似临渊。另外,安国公府今日府门紧闭,似有异动。”

“安国公那个老家伙,死了女婿,怕是坐不住了。”李琮冷笑一声,“他最好能有点用,替我那好九弟多吸引些火力。”

他踱步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却迟迟没有落下。

“立旗易鼎……这是正式向天下宣告他的存在了。”李琮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也好。这潭水越浑,于我越有利。传令下去,我们的人,暂时按兵不动。暗中给安国公府和监天司行个方便,但要确保,火不能烧到我们身上。”

“是!”密探领命,悄然退下。

书房内重归寂静。五皇子看着雪白的宣纸,最终在上面写下一个大大的“玄”字。

墨迹淋漓,宛若游龙。

他盯着这个字,嘴角的笑意逐渐扩大,带着一丝冰冷的兴奋。

“李璟啊李璟,你终于不再隐忍了。就让为兄看看,你这面‘玄’字旗,能在这即将倾覆的天下,撑多久?”

……

安国公府。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后堂灵位前,安国公赵匡胤须发皆张,一把将手中的茶杯砸在地上,碎片四溅。

“查!给老夫查!到底是谁?!是谁敢杀我赵匡胤的女婿!是谁敢打这狗屁的‘玄’字旗!”他的怒吼声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下方跪倒一片家将、幕僚,无人敢抬头。

“父亲息怒。”一旁,一个身着素缟、面容姣好但眼神怨毒的中年美妇——正是王扒皮的遗孀,安国公的三小姐赵氏,她泣声道,“定是那伙天杀的流寇!您一定要为夫君报仇啊!要将那些乱匪千刀万剐!还有那背后的主使,绝不能放过!”

“主使?当然有主使!”安国公喘着粗气,眼中凶光毕露,“流民岂能成此气候?这‘玄’字,定是有人故弄玄虚!老夫不管他是哪路牛鬼蛇神,敢动我赵家的人,就要有被诛灭九族的觉悟!”

他猛地看向下首一名全身披挂的家将首领:“赵武!”

“末将在!”那家将首领轰然应诺。

“点齐府中精锐家将三百人!持我手令,去城外庄子上,再调一千私兵!由你统领,即刻奔赴临渊!”安国公语气森寒,“我不要你攻城,你给我把临渊围起来!一只苍蝇也不许放出去!同时,给我查清那‘玄’字旗的底细!待郡兵一到,里应外合,给老夫碾碎他们!”

“末将领命!”赵武抱拳,转身大步离去,甲叶铿锵作响。

安国公又看向一名文士模样的幕僚:“给兵部李侍郎去信,就说临渊乱匪势大,恐有妖人蛊惑,请朝廷速发大军征剿!再给宫里递个话,让贵妃娘娘在陛下面前,多多进言!”

一道道充满私仇与怒火的命令,从安国公府发出,如同毒蛇出洞,直指临渊。

……

皇城,监天司。

幽暗的观星塔顶层,依旧是那间静室。

灰袍人站在巨大的星图前,目光落在其中一颗骤然亮起、并微微泛着诡异黑光的星辰上。那颗星辰所在的位置,正对应着帝国的东南方向,临渊郡的所在。

他的身后,恭敬地站着两名身着银白色法衣的执事。

“观察使大人,临渊郡急报。‘种子’已破土,立‘玄’字旗,据临渊城。”一名执事低声禀报。

灰袍人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问道:“气运走势如何?”

“回大人,临渊城及其周边地域,原本散乱稀薄的气运,正在向城中快速汇聚,形成一股新的、带着强烈‘吞噬’与‘诡变’特性的气运漩涡。其色玄黑,其形……似玺非玺,似龙非龙,难以名状。”

“吞噬与诡变……果然是那条路。”灰袍人声音里听不出喜怒,“玄天门那边有何反应?”

“玄天门驻新朝国师府已有察觉,派出了两名外门执事前往查探。预计三日内可抵达临渊郡。”

“两名外门执事?呵,看来玄天门并未真正重视,只当是寻常妖孽作乱。”灰袍人轻笑一声,“也好,让我们这位‘种子’,先陪他们玩玩。”

他顿了顿,吩咐道:“让我们的人撤回来,不必再近距离监视,以免被那‘种子’察觉,反遭不测。转为外围观察,记录其势力扩张模式、气运吞噬特性,以及与各方势力交锋的所有细节。”

“是!”两名执事齐声应道。

其中一人犹豫了一下,问道:“大人,是否需要向司正禀报?”

灰袍人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司正正在闭关,推演天机变数。此事尚未到惊动他老人家的地步。一切,按既定章程办。我们只需确保,这变数,在掌控之内即可。”

执事不再多言,躬身退下。

静室内,再次只剩下灰袍人一人。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那颗泛着黑光的星辰上,指尖有微光流转。

“李璟……你的‘玄’,能否在这四面楚歌中,真正易鼎而立呢?老夫,拭目以待。”

……

永巷,废宫深处。

李璟盘坐在冰冷的蒲团上,周身气息如同深潭,幽深难测。

在他的感知中,那源自千里之外临渊城的气运反馈,正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汇入他丹田内那方虚幻的“窃运天玺”之中。

这气流,与之前单纯窃取个人气运时截然不同。它更庞杂,更厚重,带着万民祈愿的微鸣,带着土地城池的沉凝,也带着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

天玺之上,那模糊的纹路似乎清晰了一丝,散发出的乌光也愈发深邃。

他“看”到了陈枭的铁血镇压,看到了粮仓前的有序排队,看到了城头更换的岗哨,也看到了那面在风中傲然挺立的“玄”字大旗。

同时,他也隐隐感知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与压力——郡兵的调动,安国公府的私仇,监天司若有若无的窥探,乃至……来自冥冥之中,某些更高层次存在的注视。

这些压力,如同无形的枷锁,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试图将他刚刚燃起的火焰扼杀。

李璟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那两点幽暗的火焰不仅未曾被这重重压力压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炽烈。

他摊开手掌,掌心上方,一丝极其微弱的玄黑色气运如同小蛇般游动,散发出吞噬一切的渴望。

“来吧。”

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寂的宫殿中回荡,冰冷而坚定。

“让这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看是你们将这火焰扑灭,还是我这火焰……将这腐朽的天地,烧出一个窟窿!”

---

(第十六章 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