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477章 谍网急报东南乱

军机处官员冲进勤政殿时,手中捧着一块用油纸包裹的残片。他脚步急促,额角带汗,声音压得低却清晰:“陛下,泉州港打捞出的半块令牌已送至,请陛下过目。”

裴砚站在沙盘前,手指还停在东莱港的位置。他没有回头,只道:“呈上来。”

沈知微站在一旁,目光落在那油纸包上。她记得半个时辰前那封梅花印信——**春尽江南,月照双城**。八个字像一根线,牵出了此刻这半块残牌。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是盯着那官员将油纸一层层揭开。

残牌露出一角,黑褐色,边缘焦裂,像是被火燎过。正中一个“水”字偏旁刻得极深,笔画末端有细微回钩,是前朝永安年间的特制刀法。

“可辨认出原字?”裴砚问。

“尚不能确定。”军机处官员低头,“但据兵部老档记载,‘水’旁多用于前朝海军建制。此形制与靖海水营所用令牌最为相似。”

沈知微眼神微动。

靖海水营——那是裴昭生母家族掌管的最后一支私兵。永安九年覆灭于泉州外海,全军沉船,无一生还。若这块残牌真属其物,说明有人挖出了旧日遗骸,还敢公然示警。

她走近沙盘,指尖点在泉州港外一处暗礁区。“这里曾是靖海水营最后驻泊地。”她说,“若有人重拾旧旗,必以此地为据点。”

裴砚终于转过身,拿起那半块残牌翻看。他的指节粗粝,摩挲过刻痕时停了片刻。“谁送来的?”他问。

“沉船无人,仅见此物卡在船舱夹层。”军机处官员答,“渔船发现后上报,经军机处验明属实才敢呈报。”

殿内一时安静。

烛火映在沙盘上,照出海岸线蜿蜒如蛇。沈知微看着那条线,脑中闪过昨夜那封信上的八字。她悄然闭眼,心镜系统启动。

三秒倒计时开始。

她扫向军机处官员。画面闪现——“只盼此事别牵连到我……上次递错情报被训斥半月。”

她睁开眼。此人胆小,但未藏奸。

再看向裴砚。系统无法读取帝王心声,冰冷提示音响起:【目标不可探测】。

她收回视线,心中已有判断。

这不是偶然发现,而是刻意投放。对方不怕朝廷知道,甚至希望朝廷追查。真正的目的,或许是引大军南下,制造空虚,另有所图。

“陛下。”她开口,“东南多年太平,百姓安居,若有叛乱,必非自发。此牌出现,极可能是有人借前朝名号聚众,实则另有所谋。”

裴砚盯着她,“你认为不宜出兵?”

“不是不出兵。”她说,“是不能大动干戈。若派重兵压境,一则劳民伤财,二则可能正中对方下怀——他们要的就是我们自乱阵脚。”

她指向沙盘中的几处小港:“不如先遣精锐小队,以巡查海防为名,潜入泉州、漳州一带查探。摸清是否有集兵迹象,再定剿抚之策。”

殿外传来更鼓声,三响。

兵部尚书刚到,听罢皱眉:“贵妃所言虽稳,但若延误战机,恐养虎为患。”

沈知微不慌不忙,“大人担忧的是贼势壮大,可眼下连贼在何处都未查明。贸然调兵,只会惊扰百姓,反倒让真正居心叵测者趁乱而起。”

她顿了顿,“况且,这块牌为何偏偏现在出现?北境刚有和亲之议,这边就冒出前朝遗物。两者时间太近,未必无关。”

裴砚沉默良久,手指轻敲龙案。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裴昭虽已伏诛,但余党未清。那些人若想翻盘,必选朝廷最不易反应之处动手。东南富庶,又是海运要道,一旦生乱,粮盐漕运皆受制。

“传内阁大学士、兵部侍郎即刻入殿议事。”他下令。

军机处官员领命退下。

不过片刻,数名重臣鱼贯而入。有人主张立即调三万水师南下,封锁海域;有人则担心激起民变,建议先派文官安抚。

争论声不断。

沈知微坐在侧位,静静听着。待众人稍歇,她再度启用心镜系统,依次扫过几位大臣。

第一位——“若战事拖久,寒门出身的将领难立功,正好压制他们。”

第二位——“我家侄儿在福建任参将,若能参与平乱,前途可期。”

第三位——“只要不动国库银钱,如何都好。”

她垂眸,心中了然。

这些人各怀心思,唯独无人真正关心东南百姓是否会遭战火波及。

她起身,声音不高,却让殿内安静下来。

“诸位大人,我们讨论的是平乱,不是争利。”她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若调三万人马,每日耗粮千石,福建本地能否供给?沿海渔民靠海吃饭,若全面封港,他们吃什么?”

几位大臣面露迟疑。

她继续道:“与其兴师动众,不如先探后动。派百人精锐,伪装商队或渔户,深入沿海村落查访。若有集兵、囤械、私铸兵器等迹象,立刻回报。待证据确凿,再调主力围剿,方能一击制敌。”

兵部侍郎冷笑:“百人?够做什么?万一遇伏,全军覆没。”

“正因为怕伏击,才不能派大军。”她直视对方,“敌人若设陷阱,正是等着我们倾巢而出。小队灵活,进退自如,反而安全。”

裴砚一直未语。此时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目光从泉州一路扫到福州。

“贵妃所言,合乎情理。”他说,“先探后剿,稳而不躁。传令下去,由军机处挑选可信之人,三日内出发,务必将东南沿海动静尽数查明。”

众臣默然。

有人还想开口,却被同僚拉住。

沈知微退回原位,指尖轻轻划过袖口绣纹。她知道,这一策看似保守,实则最狠——不让敌人看出朝廷反应,才能逼他们自己露出破绽。

军机处官员上前记录圣谕,手有些抖。他写完最后一行,抬头问:“若发现叛迹,是否可当场擒拿?”

裴砚看了沈知微一眼。

她摇头:“不可轻举妄动。只需记下人员、地点、联络方式,原样回报。我们要的不是抓几个人,是挖出整张网。”

“是。”官员应下,退至殿角候命。

殿内只剩三人仍在。

沈知微走到沙盘边,重新拿起一面小旗。这一次,她插在了漳州外海的一座孤岛上。

“这里是旧时靖海水营补给点。”她说,“若有残部存续,必会重访此处。”

裴砚走过来,站她身旁。“你觉得,背后是谁?”

“不清楚。”她说,“但敢用前朝令牌,说明他们需要名分。要么是旧部余孽,要么是借壳之人。”

她停顿一下,“无论哪种,都不会只满足于藏身海上。”

裴砚点头。他知道她在暗示什么。

东南一旦失控,漕运断绝,京城粮价必涨。民心浮动,朝局动荡,那时便是某些人出手的最佳时机。

“等谍网回报。”他说。

沈知微应了一声,目光仍停留在沙盘上。

她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发间白玉簪。簪子冰凉,像昨夜那颗初升的星。

外面风势渐强,吹得窗棂轻响。

军机处官员忽然快步上前,手里拿着一封新报:“陛下!泉州急递!今日清晨,当地渔民在岸边捡到一只漂流木箱,内有一幅地图,标记多处港口,且……”

他声音微颤,“图上盖着一枚朱印,印文为‘复海’二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