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392章 医馆免费济?仁政入人心

药碗边沿的褐色汁液渗进石缝,转瞬不见。沈知微脚步未停,只将目光收回,继续向前走。

她回到凤仪宫时天已近午,案上堆着各地医馆报来的折子。有州府称药材不足,有县衙说郎中不肯下乡,字里行间皆是推诿。她翻开一本,见某地竟写“百姓惯于病死,突施良药反恐生乱”,指节在纸面轻叩两下,随即唤来内侍:“传话太医院,三日内拟出《医官派驻章程》,凡拒赴偏远者,削籍除名。”

话音刚落,又一快报送至——北方三州大雪封道,冻毙已有百人。她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几处村落位置,那里正是去年疫病重灾区。若此时再起寒症,必成大患。

她闭眼,默念:“心镜系统,启用。”

冰冷声音响起:“使用次数 1,冷却开始计时。”

她召见户部郎中,那人躬身立于殿外回廊,面上恭敬,心中却道:“拖到开春,这事自然就没人提了。”

沈知微睁眼,转身提笔拟旨:调国库陈棉十万匹、粮五十万石北运;令各地医馆即刻开设冻伤专诊,费用由朝廷专款列支;命监察御史巡行地方,查办敷衍官员。

内侍接过急递火速送往政事堂。她坐回案前,打开《民生簿》新册,写下第一条:“正月十八,雪灾起,赈令发。”

裴砚是在傍晚得知消息的。他从御书房出来,手里拿着刚批完的赈灾折子,一路走向京兆第一医馆。

街上行人不多,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医馆门口却排着长队,老少男女蜷缩在檐下,有人裹着破布,有人抱着昏睡的孩子。门内灯火通明,几个穿青袍的郎中来回奔走,桌上摆满药罐银针。

裴砚没有声张,只站在角落静静看着。

一名孩童高烧不退,牙关紧咬,母亲跪在地上哭求。主诊医者迅速施针,片刻后孩子喘息渐稳。裴砚走上前,蹲下身,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低声问:“还怕针吗?”

孩子睁开眼,虚弱摇头。

那母亲猛然认出他,慌忙要跪。裴砚抬手扶住,说了句“不必”,便站起身往里走。

诊堂深处,一位白发老妪拄着拐杖慢慢挪过来。她手里捧着个香囊,布面粗糙,针脚歪斜,上面用红丝线绣着两个字——“仁后”。

她抬头望着裴砚,声音发颤:“陛下……这香囊,请您替我交给皇后娘娘。她让我们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我孙儿昨儿才捡回一条命……我没别的能耐,只会绣这个。”

裴砚接过香囊,仔细看了许久,然后递给身旁内侍:“收好,回宫交给皇后。这比玉玺更重。”

他走出医馆时,夜色已深。街边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映着墙上新挂的布幡,写着“仁后”二字。有人在低声议论:“听说北边也开了医馆,连山沟里的村子都有郎中去瞧病。”“可不是,我表弟在沧州,昨儿领了药,分文未取。”

裴砚没回头,只把手揣进袖中,加快脚步往宫里去。

沈知微还在灯下看折子。她拆开一份来自浙东的急报,说当地医馆三日接诊八百余人,其中半数为妇孺,小儿痘症已有三人痊愈。她放下纸,揉了揉眉心。

内侍进来,双手奉上那个香囊。

她拿在手里,触感粗粝,显然不是出自绣坊,而是普通人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她没说话,只是轻轻摩挲了一下布面,然后放在案角。

第二日清晨,她召见几位寒门医者。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袍,背着药箱入宫,站在殿中有些局促。

一人上前禀报:“启禀娘娘,我们昨夜接到调令,今早便启程去北地。路上带了二十斤干草药,怕雪大耽误救治。”

另一人接道:“河北那边已有郎中连夜赶路,有人骑马摔了跤,爬起来继续走。”

沈知微听着,忽然别过脸去。她抬手扶了下鬓发,指尖微微发抖。

“你们……都是自愿去的?”

“是。”几人齐声答。

“为何?”

“因为我们也曾是看不起病的人。”为首那人低头,“小时候娘病死在路边,就因抓不起一副药。如今能救人,是我们的福分。”

沈知微缓缓坐下,眼眶发热。她想起自己重生那夜,躺在柴房冷地上,浑身发烫却无人问津。那时她发誓要活下去,要掌控权力,要让那些踩她的人付出代价。

可现在,她发现还有另一种活法。

她开口,声音有些哑:“非我施仁,乃天下共守生道。”

午后,她命太医院呈报《全国医馆救治实录》。册子送来时厚厚一叠,记录详尽:一年来诊疗逾百万人次,死亡率下降四成,小儿痘症存活率翻倍,南方瘴疠之地疫情受控。

她将册子放进匣中,准备明日早朝呈交。

裴砚那边也已准备好。他亲自把“民生册”放在龙案最显眼的位置,旁边压着北地传来的第一批捷报:已有三千人接受诊治,无一死亡。

宗室老臣们在朝会上依旧不开口,但眼神阴沉。有人低声讥讽:“耗财养懒民,迟早拖垮国库。”也有人说:“这些百姓得了便宜,以后谁还存钱防病?”

沈知微听见了,没反驳。她知道,言语争不过事实。

第三日早朝,裴砚起身,当众翻开“民生册”。

“此乃朕与皇后,共书之史。”他说。

百官低头,无人再语。

散朝后,沈知微回到凤仪宫。她打开妆匣,取出一支旧木簪。那是她重生之初戴的东西,朴素无华,却陪她走过最暗的日子。如今她不再需要它来伪装温婉,也不必靠它掩饰锋芒。

她把木簪放进去,合上盖子。

窗外,百姓仍在挂灯笼。一条长街灯火通明,像一条流动的河。有孩子举着纸片跑过,上面写着“我也能看病了”,后面跟着笑闹声。

她站了一会儿,转身继续看折子。

裴砚批完最后一份赈灾令,起身离开御书房。他手里还攥着那个香囊,一路走向凤仪宫方向。

寒门医者们的马车已经出发,在颠簸的雪夜里向北疾驰。一人坐在车厢角落,怀里紧紧抱着药箱,另一只手握着一张地图,上面标着沿途所有村落的名字。

病患孩童在母亲怀中熟睡,嘴角带着浅笑。

沈知微翻过一页奏报,看见一行字:

“川北村医李三,昨夜冒雪步行三十里,救活两名冻僵农夫。”

她提笔,在名字旁画了个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