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146章 销弩换城,女主立粮策安民

晨光微亮,沈知微在宫人搀扶下步入金殿时,指尖仍残留着昨夜炉火的余温。她未着盛装,只披了件深青织金斗篷,发间白玉簪斜插,神色平静如常。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镜系统尚在冷却,三炷香内无法再启。

裴砚已在御座上就位,朝臣列班肃立。北狄使节立于殿中,灰褐皮袍未换,脸上堆着笑意,目光却频频扫向案台——那里,那具“和平弩”已被重新组装,静静横卧。

礼部尚书出列,声音洪亮:“北狄遣使求和,献神器为信物,恳请陛下纳其诚意,许以互市之约。”

沈知微缓步上前,在御阶右侧站定。她不看那使者,只低声对裴砚道:“今日试弩,若不出十步便断弦偏箭,便是他们自取其辱。”

裴砚颔首,抬手示意工匠上前演示。

工匠小心翼翼拉弓搭箭,弓弦刚满,便听“嘣”的一声脆响,箭矢未及离膛,弓臂已从中断裂,箭头歪斜坠地。满殿哗然。

沈知微迈步上前,俯身拾起断裂的弓片,指尖轻抚断口处粗糙裂痕,冷声道:“此弦非铁丝缠绞,而是劣质丝线拼接,受力不过百斤。若真用于战场,一射即毁。”她抬头看向使节,“贵使昨日称此弩‘射程三百步,穿甲如纸’,敢问,是欺我大周无人,还是欺天命可瞒?”

使节脸色一变,强辩道:“定是搬运途中受损!我北狄匠人精工细作,岂会造此劣器?”

“受损?”沈知微冷笑,挥手命内侍捧上木匣,取出一根备用丝弦,“这根弦,正是昨夜入库时从原弩上拆下的。你可愿当众比对?”

工匠接过两根弦并排摆放,粗细色泽截然不同。原弦暗黄松散,新弦乌黑紧实。

“你们调包了!”使者怒喝,声音陡然拔高,“这是栽赃!”

“调包?”沈知微目光如刃,“那为何这根断弦内侧,刻有北狄王族狼首徽记,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取首者,赏万户’?”

她将断片高举,让两侧大臣皆能看清。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兵部侍郎当即出列:“确系北狄私刻军功令,唯有刺杀任务才会启用此等密令!”

使节踉跄后退一步,额头渗出冷汗。

沈知微步步逼近:“你说求和,却献弑君之器;你说诚意,却藏灭国之谋。昨夜你心中所念——‘撤军是第一步,半月后大军南下’,你以为无人知晓?”

使节浑身一震,瞳孔骤缩。

他没说话,但呼吸乱了节奏,手指不受控地抽搐了一下。

沈知微不再追问,转身面向群臣:“此弩非礼,乃战书。北狄表面求和,实则欲借我边防空虚之际,一举南侵。若今日我们轻信其言,明日烽火便燃至腹地。”

朝堂一片寂静。

主和派官员低头不语,主战派则握紧袖中拳头,眼中燃起怒火。

就在此时,殿外脚步声急促,禁军统领押着一名黑衣人入内,扔在地上。那人满脸血污,手腕被铁链锁住。

“回禀陛下,此人今晨潜入兵器库,试图更换弩机核心部件,被影鸦当场擒获。”

沈知微蹲下身,盯着那人:“说,谁派你来的?”

黑衣人咬牙不语。

她淡淡道:“不说也无妨。昨夜他站在殿角,曾默念‘若弩不成,便改用毒茶’。如今你来修弩,恰好印证了他的计划。”

使节猛然抬头,惊骇欲绝。

沈知微站起身,直视他:“你带来的茶具,是否已混入慢性毒粉?只需三日,饮者便会咳血而亡。你想等和议达成后再动手,让我大周在毫无防备之下失首中枢,对不对?”

使节嘴唇颤抖,终于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我……我不是使臣……”他声音嘶哑,“我是裴昭旧部,奉命联络北狄,只为制造开战借口,逼陛下陷入内外交困……粮荒已久,北狄撑不下去了,只能铤而走险……”

满殿震惊。

沈知微沉默片刻,忽然转身走向御案,取出一份户部密报,摊开朗读:“北狄境内,去冬大雪封草,牛羊冻毙八成;春来旱灾蔓延,三郡颗粒无收。二月间已有村落易子而食,边境流民逾十万。”

她合上奏报,语气转缓:“你们不是想打仗,是活不下去。”

使节伏地不起,肩头微微抖动。

沈知微走到他面前,伸手扶起:“若你继续隐瞒,我大周必倾兵北伐,届时饿殍遍野,妇孺皆斩。但若你愿代北狄王请罪,并接受我之条件,尚有一线生机。”

使节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第一,销毁所有‘和平弩’图纸与成品,交出参与阴谋的工匠名录;第二,归还十年前侵占我雁北三城——苍云、临河、石渠;第三,签署‘百年不战盟约’,违者天下共讨。”

她顿了顿:“作为回报,我大周将以市价三成,售粮十万石,分批运入北境,助尔等渡过难关。”

使节怔住:“这……这条件……”

“苛刻?”沈知微冷笑,“可若我不提,你们等来的只会是刀兵。三城地处要冲,十年来扼我边贸咽喉,如今尽数收回,已是宽待。至于粮食——”她盯着他,“是我给百姓的恩,不是给你们王庭的赏。”

使节久久不语,终是重重叩首:“我……愿签。”

沈知微回头看向裴砚。

裴砚凝视她良久,缓缓点头。

诏书即刻拟就,墨迹未干。使节在盟约上按下血印,双手颤抖。

沈知微命人取来一块厚重石碑,当场刻下八字:**销弩换城,以粮止战**。

百姓代表被召至殿外广场,听闻朝廷不仅识破阴谋,反以粮换和,无不感激涕零。有人高呼:“皇后救我性命!”随即跪拜,连叩三首。人群骚动,呼声如潮,传入殿中,震动梁柱。

沈知微立于高台,望着下方攒动的人头,忽觉肋骨处传来一阵钝痛,像是有砂石在体内碾磨。产后未愈,又连番运用心神,身体早已超负荷。

她不动声色,只将左手轻轻压在腰侧,撑住身形。

一名老农挤到最前,颤声道:“娘娘,这些年边境年年打仗,田都荒了……我家小子死在前年守城战里,尸骨都没抢回来……如今能安生种地,老天有眼啊!”

沈知微看着他沟壑纵横的脸,轻声道:“三城收回后,我会派工部重修水渠,减免五年赋税,让你们能把种子种进土里。”

老人泪流满面,再度跪下。

她转头对户部尚书道:“即日起,调集江南仓粮,优先装船北运。沿途设粥棚,每一石粮入境,必须登记造册,不得克扣。”

“是!”

又对兵部道:“三日后派使团护送首批粮队出关,同时接管三城防务。城墙上,给我立碑——‘大周永据,擅入者诛’。”

众人领命而去。

殿内渐空,只剩她一人立于中央。

裴砚走下御座,站到她身旁:“你刚才说了那么多话,一句也没提自己。”

她笑了笑:“我说的每一句,都是为了承熙将来不用上战场。”

他看着她苍白的脸色,眉头微皱:“你还能撑多久?”

“到事情做完为止。”她说完,扶着栏杆缓步走下台阶。

忽然,她脚步一顿。

远处宫门方向,一辆马车正缓缓驶出。帘布掀开一角,露出使节疲惫的脸。他手中紧紧抱着那份盟约,仿佛那是唯一的生路。

沈知微眯起眼,脑海中闪过昨夜风雪中那道消失的黑影——原来并非刺客,而是传递消息的信使。

她低声对身旁宦官道:“盯住他。若他敢私自更改国书内容,或与境外密使接触,立刻拿下。”

宦官领命退下。

她重新挺直背脊,望向北方。

那里曾战火连年,尸骨成山。如今风雪初歇,阳光破云而出,照在新立的石碑上,字迹清晰如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