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5章 王命难测,暗流汹涌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第45章 王命难测,暗流汹涌

作者:道之起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8:55:48

公元前205年 汉·汉王三年 \/ 西楚·霸王三年 农历四月初一

涅阳城头,硝烟虽散,血腥未远。李凌(19岁)独立于残破的雉堞旁,眺望着钟离昧败军遁逃的东南方向,面色沉静,目光深邃。初升的朝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玄甲上的血污与尘灰在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怀中那枚“祖龙魂佩”传来持续而微弱的温热感,仿佛在提醒他,这场胜利的背后,潜藏着更深的危机。

“将军。”娄敬(新投,年龄约四旬)缓步走上城头,来到李凌身后,声音低沉,“阵亡将士已妥善安葬,伤者皆得医治。缴获之楚军兵甲辎重已清点入库,涅阳府库余财,亦按将军吩咐,半数犒军,半数用以抚恤城中受战火波及之百姓。民心……暂安。”

李凌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颔首:“有劳先生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涅阳一战,虽胜,却是惨胜。尤其是玄甲营的损失,让他心头滴血。那不仅仅是士兵,更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系统资源打造的核心力量。

“王命之事,将军作何打算?”娄敬沉默片刻,终是问出了这个悬在所有人头顶的问题。刘邦的那封诏书,看似嘉奖,实则索要水泥秘法,其背后的猜忌与掌控欲,不言而喻。

李凌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城内正在清理废墟、修复城墙的军民,最终落在娄敬脸上:“先生以为,凌当如何?”

娄敬沉吟道:“王命不可违,然国之重器,亦不可轻授。刘邦、萧何皆雄主能臣,其索要秘法,一为强军,二为……制衡。若将军尽献之,则失却立足之奇技;若抗命不遵,则授人以柄,坐实‘其心叵测’之谗言。两难之境也。”

“故,韩兄‘亲赴荥阳,面陈演示’之策,乃当前唯一可行之缓兵之计,亦是……破局之机。”李凌接口道,眼中闪过一丝锐芒,“然,赴荥阳非是请罪,更非献宝。而是展示实力,争取主动。”

“将军之意是?”

“其一,示之以诚,亦示之以威。”李凌声音平稳,“我将亲携少量水泥成品及改良农具、军械图样赴荥阳,当面演示其效,彰显此物于固国防、利民生之巨大价值,表明凌绝无藏私之心,一切所为,皆为强汉抗楚。然,核心技术之精要,尤以水泥之精确配比、立窑之火候掌控、弩机滑轮之精密构造,此乃万千次试验所得,非口传身教不能掌握。我可允诺为少府工匠培训指导,然此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以南阳为根基,徐徐图之。如此,既全了王命,亦保根本。”

娄敬眼中精光一闪:“妙!如此一来,主动权便部分回到了将军手中。刘邦、萧何欲得此技,便不得不倚重将军,至少短期内,不敢过于相逼。”

“其二,”李凌继续道,“借机索要,以退为进。我可借此行,向汉王痛陈南阳近日连番恶战之损失,将士之疲敝,粮秣之匮乏,以及……楚贼‘影傀’潜伏之患。奏请汉王增拨粮饷、兵员,乃至……准许南阳暂缓上缴赋税,以便休养生息,全力应对范增之阴谋。将南阳之困局,提升至关乎荥阳侧翼安全之战略高度。”

“此乃捆绑之术!”娄敬抚掌轻叹,“将南阳之利与汉王之危捆绑,将技术输出与资源输入挂钩!将军虽年少,然洞悉人心、深谙权术,敬佩服!”

李凌微微摇头:“非是权术,乃自保求生尔。其三,”他声音压低,“窥探中枢,广结善缘。荥阳乃汉王行在,重臣云集。此行亦是良机,可借此观察朝堂动向,结交潜在盟友,至少,摸清萧何丞相对我之真实态度,以及……那萧文密报背后,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萧何乃至汉王的授意。”

娄敬神色肃然:“此去荥阳,恐非坦途。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将军虽智勇,然根基尚浅,需万分谨慎。”

“我明白。”李凌点头,“故,宛城根基,绝不可失。在我离开期间,需有万全之安排。”

正说话间,韩信(约25-26岁)、陈平(约30岁)、王陵(约四旬年纪)三人联袂登上城头。王陵身上征尘未洗,显然刚从追击钟离昧的前线返回。

“将军,钟离昧残部已被逐出南阳郡界,遁入汝南方向,短期内应无力再犯。”王陵禀报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未能全歼敌军。

“辛苦了。”李凌拍拍他的肩膀,“钟离昧骁勇,能将其驱离,已是大功。”

韩信接口道:“然,其败退之时,队伍中似有数名非军旅打扮之人接应,身手矫健,遁入山林后便消失无踪。恐……便是‘影傀’之核心人物。”

果然!李凌与娄敬对视一眼,心中了然。程邈虽死,然“影傀”未除,其组织比想象中更为隐秘难缠。

“陈先生,宛城内部清理如何?”李凌看向陈平。

陈平面色凝重:“程邈党羽,明面上已肃清。然其自杀太过干脆,许多线索随之断绝。那名失踪的仓曹吏,如同人间蒸发,暗卫搜遍全城,亦未发现其踪迹。下官怀疑,其或有极为隐秘的通道,早已逃离宛城。此外,萧文已于昨日奉召离开宛城,返回荥阳,其行色匆匆,似有心虚之态。”

内患未靖,强敌环伺,王命又至……李凌感到肩上的压力如山般沉重。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眼前四位核心班底,沉声道:“诸位,汉王诏书已至,召我赴荥阳面陈‘奇器’之事。我意已决,不日便将启程。”

众人闻言,神色皆是一凛。

“此行吉凶未卜,宛城乃我等根基,绝不容有失。我走之后,宛城军政大事,便托付于诸位了!”

“请将军吩咐!”四人齐齐躬身。

“韩兄!”李凌首先看向韩信。

“在。”

“我命你为留府参军,总摄南阳军政,代行将军职权!宛城防务、军队操练、应对楚军袭扰,一应事宜,皆由你决断!”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波动,旋即恢复平静,拱手道:“信,领命。必竭尽全力,保南阳无虞。”

李凌此举,无疑是将最大的权力交给了韩信,这是莫大的信任,亦是巨大的考验。

“王都尉!”

“末将在!”

“你辅佐韩参军,主管郡兵及四境巡防,清剿残余楚谍,确保境内安宁!”

“诺!末将定辅佐韩参军,万死不辞!”

“陈先生!”

“下官在!”

“你总揽内部监察、情报搜集与反谍事宜!继续深挖‘影傀’线索,监控所有可疑人员,尤其是与程邈、萧文有过接触者!若有异动,准你先斩后奏!”

“遵命!下官必让宵小无所遁形!”

“娄先生!”

“敬在!”

“你负责民政、财政及招贤馆事宜!安抚百姓,鼓励农耕,管理仓廪,并继续为我招揽各方人才。宛城稳定,后勤无忧,方为前线之保障!”

“敬,必不负所托!”

权力分工,条理清晰,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韩信总揽全局,王陵掌军,陈平掌谍,娄敬掌民,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留守架构。

四人再次躬身:“我等必同心协力,固守根基,恭候将军归来!”

李凌点点头,心中稍安。有这四人在,只要内部不乱,外部楚军短期内应无法对宛城造成致命威胁。

“赵老四!”他唤道。

“末将在!”一直侍立在远处的赵老四立刻上前。

“玄甲营损失,即刻从全军精锐中择优补充,恢复五百满编!由你统带,加紧操练!另,精选一百名最忠诚悍勇之士,随我赴荥阳!”

“诺!”赵老四眼中闪过激动与决绝。将军赴龙潭虎穴,他誓死相随!

安排妥当,李凌让众人各自去忙,独自留下韩信。

“韩兄,”李凌看着这位历史上功高震主、结局凄凉的兵仙,语气诚恳,“宛城交给你,我放心。然,朝堂之事,诡谲更胜战场。我此去荥阳,若有……若有万一,宛城诸事,便全赖兄长了。必要时,可……自行决断。”最后四字,意味深长。

韩信深深看了李凌一眼,缓缓道:“将军以国士待信,信必以国士报之。荥阳虽险,然将军非常人,自有天命庇佑。信在宛城,静候佳音。”

两人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数日后,宛城将军府。

李凌即将启程。府衙前,百名玄甲锐卒肃立,甲胄鲜明,杀气凛然。十辆大车装载着进献的贡品、水泥成品样本、新式耒耜、以及部分军械改良图纸。

李凌一身便服,与留守四人做最后交代。

“赴荥阳之奏章,已以六百里加急发出。我将于途中‘偶遇’汉王使者,一同前往。”李凌对娄敬道。

“将军放心,奏章言辞恳切,分寸得当。”娄敬点头。

“匠作监那边,继续生产水泥,优先加固宛城、涅阳城防。其余技术,暂缓推广,一切待我归来再议。”

“明白。”

“若……若荥阳有变,或我久无音讯,”李凌压低声音,对陈平道,“可启动‘暗线’,通过巴蜀商路,与汉中联络。”这是他预留的一条极其隐秘的退路。

“下官谨记。”

一切交代完毕,李凌翻身上马。

“出发!”

车队缓缓启动,向着西北方向,踏上了前往荥阳的未知旅程。

就在李凌离开宛城的同一天。

南阳郡与南郡交界的莽莽群山中,一处人迹罕至的隐秘山谷。

那名从宛城消失的仓曹吏(属性预估:敏捷75 ,隐匿特长),正恭敬地跪在一个背对着他的、笼罩在黑色斗篷中的身影前。

“主上,程邈已死,线索已断。李凌已中计,前往荥阳。一切按计划进行。”仓曹吏的声音毫无感情。

黑袍人缓缓转身,脸上戴着一副狰狞的青铜鬼面,声音嘶哑低沉,仿佛金石摩擦:“很好……荥阳,才是他的葬身之地。范增老儿的棋盘,该由我们‘影傀’来执子了……通知‘赤蛇’,启动‘惊蛰’计划。”

“诺!”仓曹吏身影一晃,再次融入阴影之中,消失不见。

黑袍鬼面人抬头,望向北方,面具下的目光,冰冷而残酷。

“李凌……紫霄神帝?哼,这盘千年之棋,你,不过是颗刚刚落下的棋子罢了……”

与此同时,荥阳,汉王行宫。

刘邦(属性预估:【刘邦,体质65,力量60,敏捷62,智力89,政治93,魅力95,幸运99 】)正与萧何(属性预估:【萧何,体质60,力量55,敏捷58,智力95,政治98,魅力85,幸运??】)对坐弈棋。

“丞相,李凌那小子的奏章,你怎么看?”刘邦落下一子,看似随意地问道。

萧何沉吟片刻,缓缓落子:“少年英杰,战功赫赫,更兼……似有奇能。然,其势渐成,羽翼渐丰,又远离中枢……陛下不可不察。”

“哦?”刘邦挑眉,“你是说,他真有异心?”

“非必异心,然……其器可用,其心难测。”萧何淡淡道,“水泥之物,若真如其所述,乃国之利器。然,利器在手,需握于陛下掌中。此番其来荥阳,正可观其行,察其心。陛下当恩威并施,既嘉其功,亦……敲打其志。”

刘邦哈哈一笑:“还是丞相老成谋国!那就让这小子来吧!让俺看看,他到底是真龙,还是……一条养不熟的豺狼!”

笑声中,却透着一丝冰冷的寒意。

三方势力,各自布局。李凌的荥阳之行,从一开始,便已置身于巨大的风暴眼之中。而他怀中那枚“祖龙魂佩”的温热,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四月,祖凌公(19岁)纳韩信、娄敬之谋,决意亲赴荥阳,以应王命。行前,公周密部署,以韩信总摄军政,王陵掌军,陈平掌谍,娄敬掌民,四人同心,固守根本。公携水泥样本、农具、军械图样及百名玄甲锐士西行,明为面陈演示,实为展示实力、争取主动、窥探中枢。然,‘影傀’之主谋于暗处启动‘惊蛰’之毒计,范增、刘邦亦各怀心思。公之荥阳行,步步杀机,然公毅然前往,初显雄主担当与魄力。”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三年春,横野将军凌入朝。” (按:正史记载极其简略,隐去大量细节)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伪主(刘邦)索要神法,帝乃携神工之器(水泥),亲赴伪都(荥阳)。临行,帝于宛城布下四柱(韩、王、陈、娄),稳圣基。然魔首(影傀之主)启动‘惊蛰’毒谋,欲害帝于途中。伪主与奸相(萧何)亦心怀叵测。帝明知山有魔,偏向魔山行,此乃圣心无畏,直面魔考之始。”

* 野史·楚汉秘闻·荥阳之约:“闻李凌赴荥阳,携奇物甚众。刘邦于宫中设宴,席间令凌演示水泥之能,凌以水合粉,顷刻成石,举座皆惊。刘邦大喜,然萧何私语曰:‘此子能造此物,焉知不能造他物以覆社稷?’刘邦默然。又闻范增得知凌离宛城,大笑曰:‘孺子入彀矣!’遂遣使携重金入荥阳,欲行反间之计。影傀之‘惊蛰’,亦悄然启动,目标直指李凌。”

(第四十五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