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6章 双韩定记,南阳新象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第36章 双韩定记,南阳新象

作者:道之起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8:55:48

公元前205年 汉·汉王三年 \/ 西楚·霸王三年 农历二月廿一

宛城将军府深处,一间僻静的厢房内,灯火如豆。李凌(19岁)与韩信(约25-26岁)相对而坐,中间摊开着那幅标注着“影月”据点与“赤魄丹”流向的羊皮地图,以及陈平(约30岁)整理出的关于程邈(40岁左右)、周珂(30岁左右)的详细观察记录。空气凝重,窗外细雨淅沥,更添几分肃杀。

“韩兄,”李凌指尖点在地图上几个被红圈标注的位置,“程邈精于律法经济,深得萧丞相赏识,其提出的‘平准均输’之策,确是治国良方,看似毫无破绽。周珂孤僻怪异,身怀异技,却有传递密信之嫌,行为激进。此二人,一静一动,一显一隐,孰为‘影傀’?亦或……皆是?”

韩信(属性预估:【韩信,体质60,力量65,敏捷75,智力95,政治70,魅力80,幸运??,特长:兵权谋、洞察、练兵】)目光沉静地扫过卷宗,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拿起那枚从周珂处截获、用药水显影后的纸团,仔细端详片刻,又轻轻嗅了嗅。

“此纸药味虽淡,却透着一股‘凝神草’的基底,此草罕见,多生于楚地云梦泽畔,有安神定惊之效,亦……可做密写药引。”他声音平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程邈袖染松烟墨,周珂指带器械茧,皆指向楚地。然,此皆可伪造。”

他抬起眼,看向李凌:“为将者,不可惑于表象。‘影傀’若如此易露行藏,焉能得范增信重,潜伏至萧何门下?孙礼之躁,周珂之诡,程邈之稳,或皆为迷障。其真正目的,恐非单纯传递情报或破坏新政。”

李凌心中一动:“兄台之意是?”

“其志不在小。”韩信手指敲了敲地图上宛城的位置,“离间君臣,毁你根基,令汉王自断臂膀,方为上策。新政推行,你权威日重,已招猜忌。若此时,你大力清查萧何所派之人,尤其是程邈这等干吏,无论结果如何,必与萧何生出嫌隙。若再有人推波助澜,谗言直达汉王……”他顿了顿,意味深长,“纵你无罪,亦难免疏远。此乃攻心之上计。”

李凌背心一凉,瞬间豁然开朗!110点的政治属性在韩信的提点下飞速运转。是啊,若自己贸然对程邈、周珂下手,无论成败,都会得罪萧何,甚至让刘邦怀疑自己排除异己、拥兵自重!范增和“赤蛇”的真正杀招,或许根本不在刺杀破坏,而在于这无形中的离间之计!

“好毒辣的算计!”李凌深吸一口气,“若非兄台点醒,凌几堕其彀中!然则,如今敌暗我明,其计已施,我当如何应对?总不能放任‘影傀’潜伏左右,伺机而动吧?”

韩信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智珠在握的笑意:“彼欲乱我,我自稳如泰山。彼欲离间,我偏示之以诚。彼藏于暗处,我便……请君入瓮,自露马脚。”

“计将安出?”李凌身体前倾,虚心求教。

韩信压低声音,从容道出计划:

“其一,明升暗降,置于闲散。程邈确有才干,周珂亦有过人之处。将军可奏请曹参将军,以‘人尽其才’为由,擢升程邈为郡守府律学博士,专司教授郡中子弟律法、培训文吏;调周珂入匠作监档案库,负责整理、修复古籍图册。此二者,位尊而权轻,远离机要,既可示朝廷以重用萧何门生之意,又可将其置于我等可控之地,静观其变。”

“其二,外松内紧,张网以待。对其监控,不仅不能放松,反需加强,然手段需更隐秘。可遣心腹,伪装成求学士子、工匠学徒,接近二人,观察其言行交往。尤其注意,其与孙礼等其余文吏,以及与郡府旧吏、豪强之间,可有异常接触。”

“其三,将计就计,反饵钓鱼。”韩信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彼既欲得情报,我便予之。可故意泄露些许‘机密’,如虚假的粮草囤积点、兵力布防调整(需与真实部署相反)、乃至……将军您的行程安排。通过不同渠道,真假混杂,透露给不同嫌疑对象。观其反应,察其传递,必能寻其破绽,揪其联络上线!”

“其四,釜底抽薪,固本培元。将军当借新政之势,大力提拔本地寒门才干之士,充实郡府各曹,逐步替换那些可能与‘影月’有牵连的旧吏。同时,对王陵将军麾下、以及曹参将军军中,亦需暗中排查,谨防‘夜枭’之类人物渗透。自身根基稳固,则外邪难侵。”

四条计策,环环相扣,既有应对眼前危局的权谋,更有着眼长远的布局,将政治手腕与军事谋略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韩信高达95点的智力与深不可测的韬略。

李凌听得心潮澎湃,叹服不已:“兄台真乃神人也!此策大善!凌即刻便依计行事!”

【叮!聆听绝世兵家指点,领悟谋略精髓,“智力”经验大幅提升!“政治”经验大幅提升!】

【获得临时状态:“韬光养晦”(小幅提升计谋成功率,降低被洞察意图的概率)】

系统的提示适时响起。

计议已定,李凌雷厉风行,次日便依韩信之策,一一部署。

他首先拜会曹参(属性预估:【曹参,体质70,力量72,敏捷65,智力68,政治62,魅力65,幸运??】),以“萧丞相门下皆大才,需量才施用,以显朝廷恩典”为由,提出对程邈、周珂的“擢升”建议。曹参虽觉有些突然,但见李凌态度诚恳,且职位确是清贵显要,利于安抚人心,便欣然同意,并以联军主帅名义行文任命。

程邈接到任命时,神色平静如常,只是深深看了李凌一眼,恭敬领命,并无丝毫异样。周珂则依旧那副孤僻模样,默默接受了调令。

与此同时,在陈平、栓子(23岁)的精心安排下,数名机敏的玄甲锐卒化身学子、工匠,以请教律法、查阅古籍为名,开始频繁出入程邈授课的学舍和周珂管理的档案库,暗中观察记录。另一面,赵老四(28岁)则按照韩信之计,精心炮制了几份真假难辨的“机密”军情,通过不同渠道,似无意地泄露出去。

新政的推行,在李凌的强力主导和韩信的策略加持下,非但没有因“影傀”的潜在威胁而停滞,反而更加迅猛高效。

清查户籍、推行联保的工作全面铺开,南阳全境的人口、土地数据被迅速理清,隐藏的流民、黑户被登记造册,社会秩序为之一新。过程中虽有小股豪强暗中阻挠,但在王陵(约四旬年纪)郡兵的铁腕弹压和李凌的精准打击下,很快便土崩瓦解。

管制战略物资的命令被严格执行。各关卡要隘增派了精锐士卒,对往来商旅的检查细致入微,数批试图走私生铁、药材(尤其是炼制“赤魄丹”所需之物)的商队被查获,人赃并获,公开处置,极大震慑了不法之徒,也切断了“影月”商会重要的物资渠道。

整顿驿传、更换验传的制度也顺利推行。新的通行证制作精良,难以仿造,并且需要与户籍联保信息核对,有效控制了人员流动,使得敌方细作的活动空间被大幅压缩。

鼓励告奸的政令之下,民众被发动起来,每日都有大量线索汇集到郡府,由陈平带领专门小组甄别处理。虽不乏诬告陷害之事,但也确实挖出了几个隐藏颇深的“影月”外围组织,缴获了不少财物。

短短半月有余,南阳郡面貌焕然一新。吏治清明,治安好转,民心渐附,商贸在经历初期的阵痛后,因秩序建立反而更加繁荣。郡库税收增加,粮草储备日益充盈。郡兵与玄甲军的操练更加刻苦,军容士气旺盛。

这一系列变化,曹参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虽对李凌某些过于强硬的手段(如严厉打击豪强)略有微词,但对其成效却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的将军,不仅善战,更善治政,实乃难得的大才。他对李凌的信任与支持,也随之加深。

这一日,曹参特意设宴,只请了李凌与王陵二人。

席间,曹参举杯感慨:“凌霄啊,老夫昔日只知你勇猛善战,今日方知你治国之才亦不遑多让!南阳如今政通人和,军备整肃,皆你之功!汉王得你,实乃天幸!”

李凌举杯谦逊道:“将军过誉!此非凌一人之功,乃曹将军坐镇威慑,王都尉鼎力相助,全军将士用命,乃至南阳百姓渴望安定之心所共成。凌不过因势利导,略尽绵力罢了。”

王陵大笑:“凌霄不必过谦!你这‘因势利导’,可是雷霆万钧啊!那些往日作威作福的豪强,如今可是老实多了!来,老夫敬你一杯!”

三人相视而笑,气氛融洽。曹参沉吟片刻,又道:“如今南阳已定,龙且新败,短期内应无力再犯。然荥阳前线,陛下与项羽对峙正紧,压力巨大。老夫不日或将率主力北返,增援荥阳。这南阳防务,便要靠凌霄与陵公多多费心了。”

李凌与王陵神色一凛,齐声道:“末将等必竭尽全力,守住南阳,不负陛下与将军重托!”

“好!”曹参点头,“有二位在,老夫放心。此外,萧丞相处,老夫亦会修书一封,具言凌霄之功,及南阳新政之效,以安朝廷之心。”

李凌心中明了,这是曹参在主动帮自己化解朝中可能的非议,连忙称谢。此举也意味着,曹参已真正将李凌视为可托付重任的心腹大将。

宴后,李凌回到府中,将曹参即将北返的消息告知韩信。

韩信并不意外,淡然道:“曹参北返,乃意料中事。南阳暂安,然楚汉之争主战场仍在荥阳、成皋一线。将军当下之要务,乃是在曹参离去后,独力支撑南阳局面,继续肃清内患,巩固根基,练兵积粮,以备楚军再次来犯。同时……与萧何、与汉王维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李凌深以为然。他深知,自己虽暂握南阳大权,但根基尚浅,离不开刘邦集团的支持。与萧何的关系,必须妥善处理。

正思索间,陈平来报:“将军,按韩先生之计,那几份‘诱饵’已放出。监控发现,程邈处暂无异常,依旧每日授课着述,然其夜间所用香料,似乎略有变化,正在查验。周珂处……其于昨夜子时,曾悄然于档案库后院焚烧了一些纸张灰烬,内容不明。此外,孙礼近日与郡府一名仓曹吏过往甚密,似在打探粮仓虚实。”

鱼儿似乎开始试探诱饵了!

李凌眼中精光一闪:“继续监视!尤其注意那仓曹吏!我要知道孙礼到底想打听什么!”

“诺!”

就在此时,亲卫送来一封来自荥阳的密信,火漆上印着留侯张良的独特标记。

李凌精神一振,连忙拆开。信中,张良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凌南阳大捷、肃清内奸之功,并告知汉王闻讯后大喜,已决意正式擢升李凌为横野将军(较讨逆将军更高),并增食邑。随后,笔锋一转,提醒李凌需警惕范增离间之计,处理萧何门生一事需格外谨慎,建议以“羁縻重用,暗中观察”为上,并附上了一些他对“影月”商会近期动向的分析判断,认为其重心可能正转向破坏汉军粮道。

张良的信,与韩信的判断、以及眼前的局势,惊人地吻合!

李凌心中大定,有张良在朝中暗中支持,自己应对起来便更有底气。他立刻提笔回信,向张良详细汇报了南阳近况、自己的应对策略(隐去韩信存在,只言自身领悟),以及对“影月”动向的担忧。

放下笔,李凌长舒一口气。内有韩信献策,外有张良呼应,自身实力不断增长,纵有“影傀”潜伏,纵有范增毒计,又何足道哉?

他走到窗前,雨已停歇,夜空如洗,繁星点点。南阳这座古城,在他的治理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而隐藏在这片宁静之下的暗战,也仍在继续。

“影傀”……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藏得多深,只要你敢动,我就一定能抓住你!李凌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的光芒。

新的挑战即将来临,但他已做好准备。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二月,祖凌公(19岁)纳韩信之谋,明升程邈、周珂,暗收其权,广布疑阵,静待‘影傀’自现。南阳新政大行,户籍清,商旅通,民心附,仓廪实,军容盛。曹参将北归,深倚公与王陵,许为奏功。公虽年少,然纵横捭阖,智计深沉,已具雄主之姿。暗战未休,然公已握胜算。”

* 官方史·汉书·曹参传:“参留南阳数月,凌政通人和,参乃引军还荥阳。” (按:正史记载简略)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纳星君韩信之策,显圣智,升妖人程、周于虚位,削其权柄,布天网地罗。南阳大治,万民称颂。曹参见之,叹服帝能,乃安心北归。帝虽居凡尘,然运筹帷幄,已具神帝之风。”

* 野史·楚汉秘闻·南阳治绩:“闻李凌治南阳,用韩信的计,法令严苛,然成效卓着。豪强慑服,盗贼屏息,路不拾遗。程邈、周珂等文吏,虽得高位,然权柄尽失,郁郁不得志。或云凌借此架空萧何影响力,然其政绩斐然,刘邦亦无言。曹参北返时,谓凌曰:‘南阳交予汝,吾无后顾之忧矣。’”

(第三十六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