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01章 秣马厉兵,暗蓄雷霆

公元前191年 汉前少帝二年 农历九月至十月

北地的深秋,是一年中最具壮丽与肃杀之气的时节。天宇澄澈如洗,显得异常高远,阳光失去了夏日的灼热,变得明亮而清冷,倾泻在广袤无垠的高原上。原野间,夏日的葱茏已被一片辉煌的金黄所取代,粟黍皆已成熟,沉甸甸的穗头低垂,在渐起的秋风中形成连绵起伏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醇厚香气,预示着连续第四个丰年已成定局。湟水水量虽不及盛夏,却更加清澈平稳,如同一条玉带,蜿蜒穿过这片即将迎来丰收的沃土。狄道城外,收割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农人们磨利镰刀,检修车辆,脸上洋溢着期盼与喜悦。官道上,郡府组织的运粮车队开始频繁调动,一派繁忙景象。然而,在这片丰收在望的祥和之下,靖王李凌及其核心僚属的心头,却笼罩着一层远比秋霜更为凛冽的寒意。去岁冬季击退匈奴稽鬻部试探性进攻的经历,以及今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关于稽鬻在河西走廊加速整合势力、厉兵秣马的种种情报,都清晰地表明:北地郡面临的并非疥癣之疾,而是一场即将到来的、关乎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秋收的丰硕成果,固然是抵御外侮的强大物质基础,但若不能将这些粮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将丰收的喜悦转化为同仇敌忾的斗志,那么再多的粮食,也终将成为他人觊觎的肥肉。因此,李凌决意,在这个秋天,不仅要圆满完成秋收,更要借助丰收带来的充沛人力物力,全面加速战备进程,对外更加积极地搜集情报、构筑纵深防御,对内深化动员、锤炼精兵,将“未雨绸缪”之策推向深入,真正达到“秣马厉兵,暗蓄雷霆”的战略态势,静待那场不可避免的风暴来临。

九月初,秋高气爽,正是开镰收割的最佳时机。李凌在王府议事厅,召集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都尉高顺,举行秋收战备联席会议。厅内气氛严肃,与窗外丰收的喜悦形成微妙对比。

“王爷,各县禀报,粟黍皆已黄熟,近日天气晴好,正宜收割。”周勃首先禀报,语气中带着惯有的沉稳,“郡府已令各曹署全力配合,确保收割、运输、晾晒、入库井然有序。今岁产量,据估测,较去岁稳中有升,库府充盈可期。”

高顺随即呈上军情:“末将麾下斥候最新回报,稽鬻主力仍在河西,但其派出的游骑侦哨,活动范围明显扩大,最近已出现在距我边境不足二百里的野马川一带。其意在窥我秋收虚实,以及我军布防。另,据降胡及商队传言,稽鬻今秋大肆征集各部青壮,编练新军,并囤积箭矢皮革,其南下之意,已如箭在弦上。”

公孙阙补充情报分析:“子通亦得类似讯息。稽鬻压服河西诸部手段酷烈,然反抗未绝。其急于南侵,或为以战养战,转移内部矛盾。长安方面,仍无新的动向,王太后与皇帝(刘恭)似相安无事,辅政大臣专注于内政。此于我北地,仍是机遇窗口。”

李凌静听完毕,目光沉静地扫过悬挂的西北边境详图,手指最终重重地点在代表稽鬻王庭和其近期游骑活动区域的位置上。

“丰收在望,强敌环伺。此诚我北地存亡兴衰之秋也。”李凌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秋收,乃天赐之利,亦为招祸之由。稽鬻磨刀霍霍,岂会坐视我安然收获?故,今岁秋收,非同往常,须与战备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他站起身,走向地图,详细部署道:

“所谓‘秣马厉兵’,其一,乃借秋收之机,‘全民皆兵’,强化边境警戒与纵深防御。高顺将军,即日起,边境巡逻斥候,数量加倍,范围延伸至三百里外,务必掌握稽鬻主力动向。秋收期间,所有临近边境的屯田、村落,实行‘军民联防’。收割队伍以青壮为主,配备简易锣鼓、号角为警讯,附近必有郡兵小队巡逻策应。收割时间、路线需统一规划,避免过于分散。在边境至狄道之间的险要隘口,利用秋收间隙,增派兵力,抢修简易工事,如壕沟、拒马、石垒,构成第二道防线。收割完毕之地,可坚壁清野,不给胡骑留下任何可掠之物。”

“其二,乃‘趁丰扩军,精练劲旅’。勃兄,秋收后,民间粮足,壮丁闲暇。可颁布‘特募令’,以优厚粮饷为饵,额外招募三千敢战之士,编为‘效节营’,由高顺将军亲自选拔军官,严格操练,专司野战迎敌。此事可公开进行,示我保境安民之决心。同时,此前‘以工代赈’暗蓄之‘工程营’中,择优者转为正式郡兵,充实各营。军械打造,尤其是箭矢、弩机,要利用秋后农闲,工匠全力以赴,日夜赶工,务求储备充足。”

“其三,子通先生,情报与外交,需更加‘主动进取’。除常规侦伺外,可派遣死士,设法混入稽鬻王庭或其主要部落,探听其具体南侵时间、路线、兵力。对河西那些备受稽鬻压榨的羌胡部落,可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兵甲粮秣,鼓动其袭扰稽鬻后方,或在其南侵时倒戈。即便不成,亦可扰其心神。对更西方的西域城邦,亦可遣使携重礼交好,宣扬汉威,至少使其在稽鬻与我之间保持中立。”

【系统提示:宿主面对迫在眉睫的大规模军事威胁,采取“以攻为守、主动备战”的积极策略,将季节性生产活动与战争准备高度融合,旨在最大限度动员潜力、掌握战场主动权,展现出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卓越的战争组织能力… 宿主状态:于大战前夕沉着布局,将物质优势转化为综合军事实力,通过内外联动构筑立体防御体系,展现其作为杰出军事统帅的谋略与魄力…】

李凌的命令迅速化为北地郡雷厉风行的行动。九月中旬,秋收全面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边境地区的田间地头,除了忙碌的农人,还多了许多顶盔贯甲、持戈巡逻的郡兵身影。收割队伍组织有序,青壮男子在前收割,妇孺老弱在后搬运打捆,一旦远处烽燧升起预警烟尘,或有斥候飞马来报,整个队伍便能迅速在郡兵掩护下,撤往最近的堡寨。高顺亲自坐镇前线,调度兵马,边境线上战马嘶鸣,斥候往来不绝,气氛紧张而有序。后方,新兵的招募点前排起了长队,丰厚的粮饷和保家卫国的号召,吸引了大量精壮青年踊跃参军。工匠营里炉火日夜不熄,打造兵器的叮当声连绵不断。

公孙阙派出的精干探子,化装成商贩、牧民甚至奴隶,冒着极大的风险,向河西深处渗透。一些与北地暗通款曲的羌胡小部落,收到了汉地送来的紧缺物资和鼓励信,反抗的火种在稽鬻的铁蹄下悄然孕育。

十月上旬,秋收进入尾声,大部分的粮食已安全入库,田野里只剩下整齐的秸秆。北地郡在紧张的氛围中,成功完成了这次“战斗中的秋收”,军民士气因成功的协同行动而更加高涨。然而,就在此时,公孙阙通过一条极其隐秘的渠道,收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密报:稽鬻已定下南侵之期,就在今岁初冬,第一场大雪降临之后!其计划动员控弦之士五万余,兵分两路,主力直扑北地郡,偏师牵制朔方,意图一举攻克狄道,掠夺北地丰盈的仓廪,并以北地为跳板,进一步寇掠关中!消息来源极其可靠,但传递过程险象环生。

与此同时,高顺的斥候也证实,稽鬻本部及附庸部落的兵马正在向几个预定集结地调动,规模空前。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凌在密室中听取这份密报时,脸色凝重如铁。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终于……要来了。”他喃喃道,目光扫过周勃、公孙阙、高顺三人,“稽鬻选择初雪后进兵,意在利用雪天隐蔽行军,并趁我冬防未固之际发动突袭。其兵力五万,乃匈奴近年来最大规模用兵,志在必得。”

高顺慨然请战:“王爷!兵来将挡!我北地军经数年锤炼,粮秣充足,城池坚固,未必怕他!末将愿亲率精锐,据险而守,定叫胡骑有来无回!”

周勃忧心道:“敌众我寡,需早作万全准备。狄道城防需立即加强,周边百姓需尽快疏散安置,粮草物资需重新调配。”

公孙阙则道:“是否……需向朝廷急报求援?”

李凌沉吟片刻,决然道:“朝廷远在千里,且内政纷扰,援军未必能及时赶到,即便赶到,亦恐生掣肘。我北地安危,终须靠自己!此刻求援,反易动摇军心,且予稽鬻可乘之机。”

他站起身,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传令!北地郡即刻起,进入全面临战状态!一切政务、军事,皆以抗击匈奴入侵为最高准则!”

“高顺将军!依预定方案,全面调整部署!主力收缩至狄道及周边核心堡垒,依托坚城利弩,层层防御。效节营等新兵,加紧操练,尽快形成战力。多备火箭、滚木、擂石,检查所有城防设施。派出小股精锐,前出至边境要隘,迟滞敌军,摸清其具体进攻路线!”

“勃兄!立即组织狄道城外三十里内百姓,携带必要物资,迁入城中或指定堡寨安置!城内实行战时管制,统一调配粮食物资,设立粥棚,安抚民心。动员全城民夫,协助守城,加固城防!”

“子通先生!动用一切手段,严密监控稽鬻军动向,务求消息准确及时。继续联络河西反稽鬻势力,告知其我军决心,望其伺机而动,即便不能正面助战,袭扰粮道亦可!对朔方方向,保持警惕,知会虫达我军备战情况,促其协防,然不可尽信!”

“此外,”李凌目光深邃,“将我北地决心抗战之消息,巧妙散播出去。我要让稽鬻知道,他面对的,不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而是一块崩碎其满口牙的铁板!也要让北地军民知道,退无可退,唯有死战,方能求生!”

十月的北地,秋风萧瑟,寒意渐浓。狄道城内,气氛紧张而有序。军队调动频繁,城头守军增加了数倍,滚木擂石堆积如山。百姓们虽心怀恐惧,但在官府的组织下,搬迁、囤粮、参与城防准备,并未出现大的慌乱。一种同仇敌忾、誓死守土的情绪在悄然蔓延。

李凌日夜坐镇王府,听取各方汇报,签发命令。他深知,这将是他穿越以来,面临的最大一次考验。北地数年的经营,家族未来的命运,都将在这场即将到来的血战中见分晓。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西方逐渐阴沉的天际线,心中默念:雷霆将至,我北地已秣马厉兵,严阵以待!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二年秋,匈奴稽鬻将寇边,北地靖王凌勒兵严守。”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二年九十月,凌公得稽鬻将大举南侵密报,遂定‘秣马厉兵,暗蓄雷霆’之策。借秋收行军民联防,固边备;募劲卒扩军,精训练;广遣侦骑探敌情,结羌胡扰敌后。及敌期定,公令北地全面临战,收民入堡,誓众坚守,静待胡骑。”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胡酋倾巢来犯,上帝令圣域全民皆兵,坚壁清野,广布耳目,圣城凛然不可犯。”

* 北地秘录·凌公备胡死战:“稽鬻大军压境,李凌决意独立抗敌,全面动员,北地军民同仇敌忾,誓与狄道共存亡。”

(第三百零一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