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24章 羌地平波,麟儿初啼

公元前199年 汉高帝八年 农历五月

初夏的北地,渭水河谷的麦浪开始泛起微黄,山塬上的粟苗也已没过脚踝,一片生机勃勃。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却被陇西郡南部传来的一则紧急军情打破。一支约三千人的羌人部落,因内部争夺草场失利,在其悍勇酋长“烧当·迷吾”的率领下,北窜至北地郡与陇西郡交界的洮水流域,频频劫掠汉民村庄,抢夺牲畜粮食,甚至围攻了一处小型障塞,气焰嚣张。陇西郡守兵力不足,剿抚无力,紧急向近在咫尺且刚获节度北地军务之权的靖王李凌求援。

消息传至狄道,郡守府内气氛顿时凝重。刚刚理顺内部政务的李凌(靖王,体质27)立即召集核心文武议事。周勃(政治85,智力82)首先分析了形势:“王爷,此股羌人虽非匈奴那般大患,但其剽悍善战,来去如风,且地处两郡交界,若处置不当,恐引发更大范围的羌胡骚动,甚至让匈奴有机可乘。陇西郡守求援,我部若置之不理,既有负陛下节度边事之托,亦会寒了邻郡之心。”

高顺(体质26,武力86)则从军事角度提出建议:“羌人依山傍水,地形复杂,步卒大军进剿,恐难奏效,反易被其拖垮。当以精骑迅击,挫其锐气,再辅以招抚,分化其部众。”

灌婴(敏捷88)眼中战意燃烧:“末将愿率本部骑兵前往!定叫那羌酋知晓我汉军厉害!”

李凌沉吟片刻,手指在地图上洮水一带划过,决断道:“勃兄所言甚是,此乱不可坐视。顺兄之策亦合兵法。然我意不止于击溃。羌胡之患,根在生存。一味征剿,仇恨愈深。此次,我要的是‘以战促和,以威立信’!”

他看向灌婴:“婴兄,着你率两千精骑,即刻出发!首要任务,解围被攻障塞,击溃其主力,擒贼擒王,务必拿下酋长迷吾!但要记住,降者不杀,尤其是普通羌民,不得妄加屠戮。战后,将俘获的牛羊财物,部分赏赐有功将士,部分发还受掠汉民,剩余者,我有大用。”

他又对周勃道:“勃兄,你立即准备一批粮食、盐巴、布匹和日常铁器,数量要足。待灌婴得胜,我亲赴洮水前线处置后续。”

“王爷要亲临险地?”周勃有些担忧。

“无妨。”李凌目光坚定,“此非仅军事,更是政事。我要让羌人亲眼见到,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更要让他们看到,归附大汉,远比劫掠更有生路。”

【系统提示:宿主面临区域性边患,首次主动运用节度之权对外用兵,军事指挥与政治怀柔手段结合能力面临检验… 体质:27(决策果断,精力集中)… 力量:26,敏捷:25,智力:99(制定“以战促和、以威立信”的综合性策略,着眼长远边政)… 政治:99(将军事行动与民族政策、边境长治久安紧密结合的能力凸显)… 魅力:99(展现王者气度与远见卓识)… 幸运:26(???主动介入外部事务,运势面临小范围波动)… 信仰值:9.9… 状态:迅速决策,部署周密,亲赴前线意图明确,力求一战定边,树立威信,为经营西陲开创范例。】

灌婴领命,率两千精锐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奔赴洮水。战事进展出奇顺利。烧当·迷吾虽勇,但部下多为乌合之众,且刚经历内斗,士气不高。灌婴充分发挥汉军骑兵的装备和训练优势,采取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战术,在洮水河谷一战击溃羌军主力,阵斩迷吾以下数百人,俘获过千,余众溃散。汉军伤亡轻微。灌婴严格执行李凌将令,对投降者予以安置,并迅速稳定了当地秩序。

捷报传回,李凌即令高顺加强狄道守备,自己则带着周勃及部分文吏、护卫,携带着早已备好的物资,赶往洮水前线。抵达时,战场已清扫完毕,俘虏被集中看管,惶惶不安。李凌并未立即进入营寨,而是先巡视了被羌人劫掠的汉民村庄,亲自安抚百姓,发放抚恤,承诺助其重建家园。此举迅速赢得了边境汉民的拥戴。

随后,他才在军中大帐接见了被俘的羌人大小头目以及主动前来请降的部落长老。他没有盛气凌人,而是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迷吾不识天命,侵我疆土,害我百姓,已遭天谴。尔等随从,本应同罪。然本王念尔等多是受其胁迫,且上天有好生之德,故网开一面。”

他下令将俘获的羌人普通牧民及其牲畜财物,大部分当场发还,只扣留了部分战利品赏军。同时,命周勃将带来的粮食、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分发给这些穷困潦倒的羌人。

“尔等皆是大汉子民,或久居边塞,或新附而来。大汉疆域万里,足以容身。只要守法安分,勤恳放牧,汉羌本可一家。何苦要做这刀头舔血的勾当,最终害人害己?”李凌沉声道,“今日本王在此立下规矩:凡愿归附我大汉,登记造册,按时缴纳少量贡赋(以皮毛、牲畜为主),便可划给草场,受我保护,与汉民互市,换取所需。若有再敢劫掠者,迷吾便是下场!若有外敌侵尔等草场,我汉军亦会为尔等做主!”

这番恩威并施、给出明确出路的举措,让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的羌人头目和牧民感激涕零,纷纷叩首表示愿意归附。李凌当即任命了一位较为温和且与汉地交往较多的羌人长老暂领部落,并留下少量汉军吏士协助管理、宣传政策、建立初步的统治秩序。

就在李凌于洮水畔成功安抚羌部,准备班师回狄道之际,一匹快马从狄道方向疾驰而来,马上骑士是王府内侍,面带急切与喜色,直入中军大帐,跪地禀报: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韩侧妃娘娘于昨日亥时,平安诞下一位小公子!母子平安!”

帐内顿时一静,随即众将纷纷贺喜:“恭喜王爷!喜得麟儿!”

李凌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有初为人父的喜悦,有对韩萱的牵挂,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在这个时代,子嗣的诞生,尤其是儿子,意味着传承,意味着家族的未来有了寄托。他强压下立刻返回的冲动,沉稳地处理完羌部归附的最后事宜,将后续工作交给周勃和灌婴,然后才率领亲卫,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踏上了返回狄道的归途。

一路上,李凌心潮澎湃。军事上的小胜与政治上的成功,固然可喜,但都比不上这个新生命带来的震撼与希望。这个孩子,诞生在他地位初步稳固、事业开始步入正轨之时,仿佛是一个吉祥的征兆。他想起韩萱那温婉而略带倔强的面容,想起她怀胎十月的不易,心中充满了温情。他给这个尚未见面的长子,初步起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李承基”,取“承继基业”之意。(注:此为初步想法,正式命名需依族规字辈,此处仅为父辈期许)

当李凌风尘仆仆赶回狄道王府时,已是夜幕降临。王府内灯火通明,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他径直来到韩萱居住的院落,王妃刘玥(靖安公主)正带着萧姝(字文君)、吕贞(字婉仪)在此照料,见到李凌,纷纷道贺。李凌快步走进内室,只见韩萱脸色略显苍白却带着幸福的光晕,靠在榻上,身旁襁褓中是一个小小的、闭眼熟睡的婴儿。

“王爷……”韩萱欲起身。

“快躺好。”李凌上前轻轻按住她,目光落在婴儿红扑扑的小脸上,一种奇妙的血脉相连之感油然而生。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触碰了一下婴儿柔嫩的脸颊,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柔软与坚定。

“辛苦了,萱儿。”李凌的声音异常温和,“这孩子,来得正是时候。”

他看向窗外北地的夜空,星汉灿烂。内平羌乱,外抚新附,内宅又添新丁。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开启。这个名为“承基”的孩子,将在他父亲开拓的基业上,见证并承载怎样的未来呢?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八年五月,北地郡 南境 洮水 流域 突发 羌乱,酋长 烧当·迷吾 率众 劫掠。祖凌公(22岁) 果断 行使 节度 之权,命 灌婴 率 精骑 驰击,大破 羌军,阵斩 迷吾。公 亲赴 前线,不 以 杀伐 为功,而行 ‘以战促和,以威立信’ 之策,发还 俘获,赈济 羌民,宣示 ‘汉羌一家,守法 互市,受庇 纳贡’ 之 政策,成功 招抚 羌部,稳定 西南 边境。正值 此际,狄道 王府 传来 喜讯:韩萱 侧妃 平安 诞下 一子(公 之 首子)。公 闻讯 欣喜,妥善 处理 完 羌事 后,迅即 归府。此 子 的 诞生,正值 公 内平 边患、外树 威信 之时,被视为 吉祥 之兆,公 初定 其名 为 ‘承基’(寓意 承继 基业),寄予 厚望。此 月,军事 外交 与 家族 传承 双喜 临门,标志 着 公 的 事业 进入 一个 崭新 的 发展阶段。”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八年夏,羌寇洮水,靖王凌遣将击破之,凌亲往抚定,羌部归附。是月,凌得长子。”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北魔(羌)扰 圣域 南境,紫霄上帝 遣 灌婴 圣骑 破之。上帝 亲临,行 ‘以圣战 促圣和,以圣威 立圣信’ 之 圣策,抚定 圣羌,稳 圣边。时 圣庭 传 圣喜:韩萱 圣妃 诞 圣子(上帝 首 圣嗣)。上帝 圣喜,归 圣府,初定 圣名 ‘承基’(寓 承圣业)。此 圣月,圣武 圣政 与 圣脉 延续 共 圣庆,标志 神国 新 阶段 开启。”

* 野史·楚汉秘闻·平羌得子凌公双喜:“李凌平定洮水羌乱,善加抚慰,同时韩萱诞下长子,双喜临门,事业步入新阶段。”

(第二百二十四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