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06章 边衅骤起,锋芒初试

公元前201年 汉·高帝二年 农历三月至四月

春意渐浓,渭水河谷的积雪消融殆尽,露出底下新绿的草芽。狄道城外的田野里,农夫们正抓紧春耕的最后时机,挥汗如雨,期盼着夏秋能有个好收成,彻底摆脱饥馑的阴影。郡守府内,李凌(体质27)刚刚审阅完周勃(政治85,智力82)精心拟就的、回复朝廷要求核查户口兵甲的奏章副本。奏章措辞严谨,数据“翔实”地突出了北地的贫瘠与困顿,忠顺之心跃然纸上,李凌看后微微颔首,吩咐用印发出。

然而,这份旨在“示弱”的文书墨迹未干,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由远及近,打破了春日午后的宁静。一名浑身浴血、甲胄破损的斥候,被两名守军搀扶着,踉跄冲入郡守府,直奔李凌书房。

“王……王爷!紧急军情!”斥候气息奄奄,却强撑着单膝跪地,手中高举着一枚沾满泥污的令箭,“灌婴将军令卑职……死战突围……回报!三日前,匈奴左大都尉率精骑五千,突袭我陇西郡最东端的临羌障(虚构地名,位于陇西郡东部边境)!守障司马力战殉国,障城……失守!匈奴正纵兵劫掠周边乡邑,兵锋似有西进之意!”

此言一出,书房内空气骤然凝固。周勃脸色一变,看向李凌。

李凌瞳孔微缩,但脸上并未出现惊慌,他快步上前,扶起斥候,沉声道:“详细说来!敌军兵力、装备、战法如何?灌婴将军现在何处?”

斥候喘息着答道:“匈奴骑兵约五千,皆轻甲快马,弓马娴熟,来去如风。他们趁黎明薄雾突袭,先用火箭覆盖障城,继而蜂拥而上。灌婴将军闻讯后,已亲率三千骑兵驰援,但距临羌障尚有百里之遥,特命卑职先行回报,请王爷定夺!”

【系统提示:宿主遭遇突发边境军事冲突,应急决策与战术指挥能力受到考验… 体质:27… 力量:26,敏捷:25,智力:97(迅速分析敌情并制定反击策略)… 政治:99(评估边境冲突对北地与新朝关系的影响)… 魅力:99… 幸运:26(???危机中暗藏机遇)… 信仰值:9.9… 状态:临危不乱,迅速研判局势,果断部署反击,并权衡军事行动的政治后果。】

“五千骑……左大都尉……”李凌眼中寒光一闪,“看来是冒顿放出来试探的恶犬,想看看我汉朝边郡的斤两,顺便捞些过冬的损失。”他瞬间做出判断,这不是大规模入侵的前奏,而是一次蓄意的挑衅和掳掠。

“勃兄!”李凌转向周勃,语速快而清晰,“立即飞马传令高顺,着他点齐城内机动兵力两千(不含正在秘密训练的精锐),多带强弩劲弓,火速东进,与灌婴部汇合,受灌婴节制!”

“再令陇西郡守(非李凌直接下属,但属北地防区协调范围),紧闭各处城障,坚壁清野,绝不可再分兵浪战,徒增伤亡!”

“同时,以八百里加急,向洛阳朝廷奏报!内容要明确:匈奴犯边,临羌障失守,守将殉国,百姓遭戮。臣李凌已遣灌婴、高顺率部迎敌,定当竭力收复失地,驱除胡虏,然敌势猖獗,恳请朝廷关注北疆安危!”

周勃迅速记下要点,迟疑道:“王爷,刚发出示弱的奏章,又报此急讯,是否……”

李凌断然道:“此一时彼一时!示弱是为长远安宁,遭侵则必须亮剑!要让朝廷知道,我北地并非一味懦弱,面对外侮,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反击!这仗,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打出我北地军的威风,让匈奴知道疼,也让朝廷看到我们的价值!”

“诺!勃明白了!”周勃凛然领命,立刻转身安排信使,一时间,郡守府内马蹄声再次响起,一道道命令飞速传出。

数日后,陇西郡东部边境。灌婴(敏捷88)率领的三千骑兵与高顺(体质26,武力86)带来的两千步卒成功会师。灌婴为主将,高顺为副。面对五千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硬碰硬并非上策。灌婴与高顺仔细勘察地形后,定下了一条诱敌深入的计策。

他们故意派出一支数百人的车队,装载着少许粮草和财物,由少量骑兵护送,沿着一条山谷缓缓而行,做出向后方转运物资的假象。同时,主力部队则埋伏在山谷两侧的高地密林之中,强弩上弦,滚木礌石准备就绪。

那匈奴左大都尉连日劫掠,缴获颇丰,气焰正盛。探马回报发现汉军“辎重”车队,且护卫薄弱,果然中计,认为这是块送到嘴边的肥肉,立即率领大部骑兵,呼啸着冲入山谷,企图一举截获。

待匈奴骑兵大部分进入伏击圈,谷口早已埋伏好的灌婴亲率精骑突然杀出,截断其退路。两侧山崖上,高顺一声令下,汉军箭矢如同飞蝗般倾泻而下,滚木礌石轰隆隆砸下,顿时将匈奴骑兵阵型打乱,人仰马翻。

匈奴人猝不及防,陷入混乱。左大都尉试图组织反击,但山谷狭窄,骑兵无法展开冲锋优势。灌婴看准时机,率骑兵从谷口猛冲进去,与被困的匈奴骑兵展开近身肉搏。高顺亦指挥步卒从两侧山坡压下,分割包围。

战斗从午后持续到黄昏,汉军凭借地利、弩箭和严密的配合,大获全胜。斩首匈奴骑兵逾千级,俘获数百,缴获战马、兵器无数。那位左大都尉在亲兵拼死保护下,带着不足千骑的残部,狼狈不堪地逃出山谷,向北方草原遁去。汉军亦伤亡数百,但相比战果,代价可谓轻微。

捷报传回狄道,军民振奋。这是新朝建立后,北地军对匈奴的第一次正面胜仗,意义非凡。李凌闻讯,虽感欣慰,却并未得意忘形。他亲自前往伤兵营探望伤员,厚恤阵亡将士家属,并下令将大部分缴获分赏有功将士。

同时,他再次向洛阳上表,详细奏报此次“临羌大捷”的经过,盛赞灌婴、高顺及将士用命之功,但语气依旧谦逊,将胜利归功于陛下天威、将士效死,并再次强调北地依旧面临巨大边防压力,需要朝廷持续支持。

很快,朝廷的嘉奖诏书便到了。刘邦对北地军此次胜利大加赞赏,擢升灌婴为“中郎将”,高顺为“都尉”,赏赐金银布帛,并勉励李凌继续为国守边。这道诏书,无疑进一步巩固了李凌在北地的地位,也向天下表明了新朝对边功的重视。

经此一役,北地军心士气大振,对匈奴的畏怯心理一扫而空。灌婴、高顺的声望也随之提高。李凌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军队建设,尤其是骑兵的训练和弩箭的配备。他深知,与匈奴的较量,这仅仅是个开始。那位逃走的左大都尉,以及其背后的冒顿单于,绝不会善罢甘休。

“临羌大捷”的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般传开。不仅稳定了北地乃至陇西的民心,也让周边郡国对这位年轻的昭武王刮目相看。一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开始向北地郡迁徙,寻求庇护。北地,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正逐渐展现出其作为汉室西陲屏藩的价值与力量。

春日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狄道城头,那面崭新的“汉”字大旗迎风招展。城下,刚刚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军队正在休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与硝烟味。李凌站在城楼上,远眺东方,目光深邃。一次边境冲突的胜利,并未让他放松警惕,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北地这把剑,已经初试锋芒,接下来,该如何在这盘巨大的棋局中落下更关键的棋子,需要他更加深思熟虑。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二年三至四月,匈奴 左大都尉 率 五千骑 突袭 陇西 临羌障,边衅 骤起。祖凌公(21岁) 临危 不乱,果断 遣 灌婴 高顺 率军 迎击,并 急报 朝廷。灌 高 二将 设伏 山谷,大破 匈奴,斩首 千余,获 ‘临羌大捷’。公 冷静 处理 胜果,厚恤 将士,谦逊 上表。此役 不仅 振奋 北地 军心 民心,亦 获 朝廷 嘉奖,灌婴 升 中郎将,高顺 升 都尉。北地 之 军威 初显,其 作为 汉室 西陲 屏藩 的 战略 价值 得以 凸显,为 后续 应对 更大 规模 的 边患 奠定 了 基础。”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二年春,匈奴寇陇西,昭武王凌遣将灌婴、高顺击破之,获临羌大捷。”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北魔(匈奴)左大都尉 犯 圣边 临羌障。紫霄上帝 显 圣睿,急遣 圣将 灌婴 高顺 迎战,并 报 圣庭。二 圣将 设 圣伏,大败 魔军,获 ‘临羌圣捷’。上帝 妥处 圣果,抚恤 圣兵,谦上 圣表。此 圣战 扬 圣域 军威,获 人皇 嘉奖,灌婴 晋 圣中将,高顺 晋 圣都尉。神国 之 圣武 初彰,其 ‘圣藩’ 之 圣值 获 肯定,为 未来 圣战 立 圣基。”

* 野史·楚汉秘闻·临羌捷凌公扬威:“匈奴犯边,李凌果断派灌婴高顺迎战,设伏大胜,获临羌大捷,既振军心,又获朝廷赏识,北地军威始显。”

(第二百零六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