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3年 汉·汉王五年 / 西楚·霸王五年 农历九月下旬至十月下旬
狄道城下的初次交锋,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骄狂的龙且(武力92)。他意识到,这座看似残破的孤城,其守军意志之坚韧、防御之有序,远非他最初预想的那般不堪一击。首战受挫,非但未能摧垮守军,反而让楚军自身锐气受挫,士气略显低迷。龙且虽暴戾,却并非全然无谋的莽夫,他强压下立即发动更猛烈攻势的冲动,决定改变策略,意图通过长期的围困和不断的消耗,拖垮北地军本就拮据的物资和疲惫的神经。
楚军的营寨,如同铁桶般,将狄道城围得水泄不通。龙且采纳了钟离昧(武力88)的建议,采取了“深沟高垒,长期围困,辅以不间断袭扰”的战术。数万楚军士卒日夜不停地挖掘壕沟,加固营垒,彻底切断了狄道与外界的陆路联系。同时,楚军骑兵分成数队,昼夜不停地在城外巡弋,猎杀任何试图出入的汉军信使或斥候,并时不时地对城墙发起小规模的佯攻或夜袭,弓弩冷箭时常突至,让守军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不得安宁。
狄道城内,压力骤增。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物资的日益匮乏。尽管战前有所储备,但城中军民数量庞大,每日消耗的粮草、箭矢、药材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原本可支撑四个月的存粮,在严格的配给制度下,也显得捉襟见肘。市面上的粮食价格飞涨,若非官府强力弹压并开仓平粜,早已引发混乱。守城器械的消耗更是惊人,滚木礌石需要拆毁城内无人居住的房屋补充,箭矢的制造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工匠们日夜赶工,眼眶深陷。
郡守府石室内,气氛凝重。李凌(体质24)每日听取着各方的禀报,眉头越锁越紧。
“王爷,城内存粮,按目前配给,仅能维持两月有余。箭矢库存已消耗近三成,补充困难。伤兵营人满为患,药材短缺。”负责后勤的郡丞声音沙哑地汇报着。
高顺(体质25,武力85恢复中)拄着剑,面色沉毅:“王爷,楚军日夜骚扰,将士们疲于奔命,虽士气未堕,但体力消耗极大。龙且老贼,是想活活耗死我们!”
李凌沉默片刻,指尖在沙盘上狄道城的位置轻轻敲击着。围城战,打的就是消耗,拼的就是意志。
“传令,”李凌的声音冷静而坚定,“第一,粮草配给再减一成,从明日起,本王与王妃及所有官吏,饮食与士卒同例。向城中大户晓以利害,劝其捐出存粮,官府以日后田赋抵扣,或授予其子弟官职。”
“第二,箭矢制造,优先保障弓弩所用轻箭。重箭、火箭可适当减少。组织城中妇孺,收集楚军射入城中的箭矢,修复再利用。滚木礌石,可拆毁部分废弃官署建筑,但民宅暂不动。”
“第三,伤兵救治,竭尽全力。令淳于意先生统筹所有医官、郎中,集中用药。可尝试用本地草药替代稀缺药材。”
“第四,守城轮换。将守军分为三班,一班守城,一班休整,一班作为预备队,应对突发情况。务必保证士卒有起码的休息时间。”
“第五,”李凌目光锐利地看向高顺,“敬志,挑选军中善射且胆大心细者,组成‘猎杀队’,专司狙杀城外楚军军官、斥候及弓弩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让龙且也知道,靠近狄道城墙,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高顺眼中精光一闪:“末将明白!这就去办!”
【系统提示:宿主面临长期围城消耗战,资源管理能力与逆境领导力提升… 政治:86(应对物资短缺与内部压力)… 智力:87(制定针对性反制策略)… 魅力:91(与军民同甘共苦,威望提升)… 信仰值:9.6(绝境中信念愈发纯粹凝聚)… 状态:冷静应对围困,多措并举稳定内部,积极寻求破局之机。】
命令迅速得到执行。李凌与刘玥(昭武王妃)率先垂范,每日饮食极为简朴,与普通士卒无异,此举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民心。城中大户在官府劝说和形势逼迫下,也纷纷捐出部分存粮。新的轮守制度让士卒得到了喘息之机。而高顺组织的“猎杀队”很快发挥了作用,这些神射手依托城垛掩护,精准狙杀了不少耀武扬威的楚军低级军官和射手,给楚军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使其不敢过于靠近城墙。
然而,龙且的耐心也在消耗。围城月余,狄道城依旧岿然不动,反而自己的小股部队不断被狙杀,粮草消耗巨大,来自彭城项羽的催促也越来越急。他决定加大压力。
十月初,龙且开始驱使俘获的北地百姓和军中辅兵,在弓箭手掩护下,填平部分壕沟,将攻城器械推进到更近的距离。同时,他下令加大投石机的轰击力度和频率,不再吝啬石弹,日夜不停地轰击城墙,尤其集中攻击之前受损的区段。
“轰!轰!轰!”巨大的石块和燃烧的火球,持续不断地砸在城墙上,发出沉闷而恐怖的巨响。城墙剧烈震颤,垛口被砸碎,城墙被轰塌,守军不得不冒着石雨抢修工事,伤亡开始增加。一段之前被匈奴投石机损坏、后来加固的城墙,在连续轰击下,开始出现巨大的裂缝,摇摇欲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