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73章 白纸黑字定规矩,文气作保乡绅服!

王明远那深深的一揖,像是一柄重锤,敲在了在场所有乡绅的心上。

他这一拜,拜的不是林凡这个人,而是拜服于一种他们从未见过,却又不得不承认其强大的新秩序。

旧有的骄傲,在实实在在的碾压面前,碎了一地。

林凡没有去扶他。

他受了这一拜,受得心安理得。

他转身走到一旁的书案前,那里还摆放着文会时用剩的笔墨纸砚。

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一张崭新的白宣,铺在案上,然后取过一根狼毫,轻轻蘸了蘸墨。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看着他。

他要写什么?

是那能让土地起死回生的药方吗?

林凡落笔了。

他的动作不快,一笔一划,清晰而有力。

但他写的,却不是什么农事秘方,而是一行行条款。

“青阳县农事互助契书。”

王明远凑近了些,将这七个字,一字一字地念了出来,声音干涩。

契书?

钱乡绅等人也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

只见林凡笔走龙令,一条条规矩,清晰地呈现在纸上。

“第一条:凡立契者,家中私塾,即日起,须向本县贫寒子弟敞开。每岁,取学子十名,束修全免,与自家子弟同窗共读,不得慢待。”

“第二条:凡立契者,须遵林教习所授之法,改良田地。所得增产之粮,售卖之价,不得高于市价八成。”

“第三条:凡立契者,每岁秋收之后,须将增产之粮一成,缴入县学‘农务堂’,用以支持农学研究,改良器物,嘉奖优异学子。”

“第四条:立契者若有违背,其名下所有田产,三年之内,地力尽失,颗粒无收。”

一条,又一条。

林凡将方才口述的条件,写得更加细致,更加严苛。

尤其是最后一条,简直就是一道恶毒的诅咒,看得一众乡绅眼皮狂跳。

“林教习……这……”钱乡绅的脸色有些发白,“这第四条,未免也太……”

“这不是诅咒,是规矩。”

林凡放下笔,拿起那张墨迹未干的契书,轻轻吹了吹。

“我传你们的法子,能让地活过来。我自然,也有法子让地再死过去。”

他的语气很淡,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寒意从脚底板升起。

这少年,根本就没想过跟他们讲道理。

他是在用一种他们无法抗拒的力量,强行制定一个新的游戏规则。

王明远死死地盯着那张纸,他的胸膛剧烈起伏。

他想反驳,想斥责这简直是霸王条款,是巧取豪夺。

可话到嘴边,却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因为他很清楚,林凡说的,是真的。

他能让周平那样的木讷孩子写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能让李二牛画出精准的河道图,自然也能让他们的地,变成废土。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他们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这契书,只约束你们,也约束我。”

林凡话锋一转。

他重新拿起笔,在契书的末尾,又添上了一句。

“第五条:立契之后,林凡须尽心竭力,授‘格物’之法,助各家田地恢复地力,增产增收。若有藏私,或法子无效,林凡自废文宫,永世不得为儒。”

自废文宫!

这四个字,让陈望夫子都变了脸色。

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文宫就是身家性命,是毕生修为所系。

自废文宫,比杀了他还要残忍!

王明远和一众乡绅,全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林凡竟然会加上这么一条,将自己也逼上了绝路。

这已经不是一份契约了。

这是一场赌上双方身家性命的豪赌!

“现在,谁愿意在这份契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林凡将契书放在桌案中央,又将一支笔,放在了旁边。

他的动作,像是在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

现场一片寂静。

所有乡绅都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挣扎与犹豫。

签,意味着将家族未来的命运,交到了一个少年的手里,接受他那些近乎苛刻的规矩。

不签,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祖辈传下来的良田,在自己手里变成荒地。

王明远死死地攥着拳头,指甲都陷进了肉里。

他想到了自己那几百亩半死不活的田地,想到了家中子孙日渐萎靡的学业,又想到了今日文会上,县学学生们那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旧的路,已经走不通了。

再固执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他忽然松开了拳头,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走到书案前,没有半分迟疑,拿起了那支笔。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明远。”

当他最后一笔落下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那张平平无奇的宣纸上,“王明远”三个字,竟微微亮起一道白光。

与此同时,王明远感到一股温和却又无法抗拒的力量,从纸上传来,顺着笔杆,涌入他的体内,与他的文宫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

他感觉到,自己和这张契书之间,仿佛多了一道无形的枷锁。

他毫不怀疑,若是自己违背了上面的条款,那第四条的内容,会立刻应验。

“这……这是……文道契约!”

王明远失声惊呼,脸上充满了震撼。

他只在一些古老的典籍上,看到过关于“文道契约”的记载。

据说上古圣贤,可以言出法随,一纸契约,便能沟通天地,约束万物。

他一直以为那只是传说,没想到今日,竟亲眼见证了!

有了王明远的带头,剩下的乡绅们,再无犹豫。

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钱有福。”

“孙大贵。”

“李三才。”

……

每签下一个名字,契书上的光芒便明亮一分。

当最后一个乡绅签完,整张契书已经散发出淡淡的毫光,纸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活了过来,充满了某种玄奥的律动。

林凡拿起契书,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将契书交到陈望夫子手中。

“老师,此契书,由县学‘农务堂’保管。劳烦您做个见证。”

陈望夫子双手接过,只觉得这薄薄一张纸,重若千钧。

他看着林凡,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自己的这个弟子,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他不仅是在教书育人,他是在用文道的力量,重塑整个青阳县的根基!

“诸位。”

林凡转身,面向签完字的众人。

“契约已立,现在,我便将这‘药方’,传授给你们。”

他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

那是一本薄薄的册子。

册子里,没有深奥的经义,也没有玄妙的法术。

有的,只是最朴素的图画和文字。

“此法,名为‘轮作休耕法’。”

“土地与人一样,耕作一年,便需休养。强行催谷,只会耗尽地力。”

“你们的地,病根在于,连年种植水稻,土中某种菁华,已被耗尽。我称之为‘氮’。”

“解法很简单。今年秋收后,将田地分为三份。一份休耕,让其自然恢复。一份,改种豆类。豆类植物的根部,有一种‘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里,反哺地力。”

“最后一份,可以种植苜蓿、紫云英等草植,来年开春,将其直接翻入田中,此为‘绿肥’,其效用,远胜豆饼。”

“三年一轮,循环往复,土地便可永葆生机,产量也会逐年递增。”

林凡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耳边。

他讲的每一个字,都通俗易懂。

王明远等人,一开始还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氮”,什么“根瘤菌”,闻所未闻。

但听到后面,他们渐渐明白了。

这不就是老农们偶尔会念叨的“种一年歇一年”的道理吗?

只是,林凡将这个朴素的道理,总结、提炼,变成了一套系统、详尽,且有理有据的方法论!

这就是“格物致知”?

将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探究明白,然后用来指导实践?

王明远捧着那本册子,如获至宝。

他感觉自己眼前,一扇全新的大门,被缓缓推开了。

“林……林教习……”

那钱乡绅激动得满脸通红,搓着手,忽然问了一句。

“您这个……文道契约,实在是太……太神奇了!”

“敢问,这法子,除了能用在种地上,还能……还能用在别处吗?”

他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显然是动了别的心思。

林凡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当然可以。”

“契约的根本,在于‘规矩’二字。只要是需要定规矩的地方,它就能派上用场。”

林凡往前走了一步,看着远处县衙的方向,那里,府学来的人,应该已经安顿好了。

他缓缓开口。

“比如,用它和县令大人,定一个青阳县未来十年发展的总规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