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52章 老夫子拍案而起,一言喝退卫道儒!

马远的话,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池塘,整个讲堂的空气都凝固了。

闭门思过三月,抄写《圣人训》百遍!

这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不仅是严厉的惩罚,更是一种奇耻大辱,等同于昭告全县,此人思想偏激,已入歧途。

所有人的视线,都从盛怒的马远,转向了那个风暴中心的青衫少年。

有的人幸灾乐祸,等着看这个声名鹊起的“天才”如何收场。

有的人面露忧色,觉得林凡太过孟浪,触怒了教谕,前途堪忧。

郑谦紧紧攥着拳头,几次想站起来说些什么,却又被马远那不容置喙的威势压了回去。

讲堂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林凡迎着马远的逼视,神情未变,他正要开口应下这场辩会。

“马教谕,好大的官威啊。”

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讲台一侧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直静坐旁听的陈望夫子,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

他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一双老眼,此刻却清亮得吓人,直视着马远。

“陈夫子?”马远一愣,显然没料到这个在县学里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老秀才会出头。

他皱了皱眉:“陈夫子,此乃县学教化之事,此子妖言惑众,动摇文道根基,我身为教谕,拨乱反正,理所应当!”

“拨乱反正?”陈望夫子冷笑一声,他缓步走上讲台,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我倒想请教马教谕,何为‘正’?何为‘乱’?”

“圣人之言为正!违背圣人之言,便是乱!”马远答得斩钉截铁。

“好一个圣人之言!”陈望夫子猛地一拍讲台,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震得所有人心里一哆嗦。

“那老夫也请教马教谕,圣人可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马远脸色微微一变。

陈望夫子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声音陡然拔高。

“林凡,他是在‘思’!他是在学后而思!他把他从书本上学到的道理,和他亲身平定流民暴乱的经历相结合,去思考,去求证!这正是圣人倡导的为学之道!”

“你,身为教谕,不鼓励学子勤思好问,反而因其提出一点与旧说不同的见解,便要扣上‘妖言惑众’的大帽子,还要罚他闭门抄书!”

陈望夫子伸出手指,直指马远。

“我看,真正想让文道变成一潭死水的,不是林凡,而是你这种固步自封,不容半点新声的所谓‘卫道者’!”

这番话,字字句句,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讲堂里,针落可闻。

马远被骂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读了一辈子书,何曾受过这等当面的斥责。

他强辩道:“他……他那是胡思乱想!是邪路!他说文气源于民心,这不是将我等读书人与凡夫俗子混为一谈吗?简直是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陈望夫子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仰头笑了两声,笑声里满是讥讽。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是国之根本!《礼记》亦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个‘天下’,是谁的天下?不就是万民的天下吗!”

“林凡所言,虽显稚嫩,却暗合了圣人‘以民为本’的至理!他不是在贬低读书人,他是在提醒我们,我辈读书人,胸中浩然之气,若不能与这国之根本、天下万民产生共鸣,那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马远,你读了一辈子圣贤书,难道就只读出了高高在上的傲慢,读忘了圣人‘民贵君轻’的教诲吗?!”

“你……”马远被这一连串引经据典的质问,逼得连连后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发现,自己竟完全无法反驳。

陈望夫子说的每一句,都出自经典,都是他无法否认的圣人之言。

他只是从未想过,这些话,还能被如此解读,还能用来支撑林凡那套“歪理邪说”。

整个讲堂的学子,都看傻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锋芒毕露的陈望夫子。

在他们印象里,这位老夫子,只是个教些基础蒙学,性情温和的老人。

谁能想到,他胸中竟藏着如此浩瀚的学识与雷霆万钧的气势。

林凡站在台下,望着自己老师那并不高大,此刻却无比挺拔的背影,一股暖流在胸中激荡。

他知道,老师这是在用自己一生的清誉,为他这个学生铺路。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陈望手和马远,同时深深一躬。

“夫子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而后,他转向面色铁青的马远,语气平静却清晰。

“马教谕,三日后的文道辩会,学生接下了。”

此言一出,马远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顺着台阶下。

“好!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当着全县所有读书人的面,我倒要看看,你这套理论,究竟是经世济民的真知,还是哗众取宠的邪说!”

马远撂下狠话,再也待不下去,拂袖而去,背影显得狼狈不堪。

讲堂内的压抑气氛,瞬间消散。

郑谦快步走到林凡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满是兴奋与敬佩。

“林兄,陈夫子,你们……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三日后,我定为你摇旗呐喊!”

其余的学子们,也纷纷围了上来,看向林凡和陈望夫子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全然的敬服。

陈望夫子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走到林凡面前,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弟子,眼神温和。

“跟我来。”

说罢,他便转身,朝着县学深处的藏书阁走去。

林凡没有多问,快步跟上。

师徒二人一前一后,穿过庭院,来到那座散发着墨香与岁月气息的两层小楼前。

陈望夫子推开厚重的木门,带着林凡走上二楼。

这里的藏书,比一楼要稀少得多,但每一本,都用上好的楠木书匣装着,显然是珍本。

陈望夫子走到最里面的一个书架前,从最高处,小心翼翼地取下一个尘封已久的书匣。

他吹去上面的浮尘,打开匣盖,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卷竹简。

那竹简的材质非竹非木,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淡黄色,编绳早已朽坏,但竹片本身却完好无损。

“这是……?”林凡能感受到,这卷竹简上,附着着一股极为古老而深沉的气息。

“先贤手札。”

陈望夫子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追忆与郑重。

“数百年前,一位文道前辈,也曾有过与你类似的想法,并游历天下,试图求证。这上面,记录了他一生的心血与困惑。”

他将那卷沉甸甸的竹简,交到林凡手中。

“辩会之上,要折服那些人,光有道理不够,还要有传承。去吧,把它看完。三日之后,你要让整个青阳县都明白,文道之路,不止一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