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305章 老儒三观碎,此卷当封圣!

弥封院内堂,气氛沉凝如铁。

这里是同考官的阅卷之所,与外间初审官们的嘈杂不同,此地安静得能听见灯花爆裂的轻响。

端坐在此的,无一不是从翰林院、国子监精挑细选出的饱学之士,个个眼高于顶,腹有诗书。

他们见过的锦绣文章,比寻常读书人一辈子读过的书都多。

“唉,又是一篇无病呻吟之作。”

国子监博士周延年放下手中的一份誊录卷,揉了揉发酸的眉心,语气里满是失望。

“辞藻倒是华丽,可惜,言之无物,如同沙上建塔,风一吹就散了。”

旁边,一位翰林院学士也摇头叹息:“如今的举子,越发急功近利,只知堆砌辞藻,揣摩上意,却忘了文章的根本,在于‘言志’,在于‘载道’。”

几位同考官纷纷附和,言语间,是对当今文风日下的痛心疾首。

他们,是大乾文坛的守门人。

任何想要跃过龙门的卷子,都必须先经过他们这道最严苛的关隘。

就在这时。

“哐当——!”

内堂的门,被人从外面粗暴地撞开。

众人眉头一皱,齐齐望去。

只见翰林院典簿刘复礼,披头散发,衣襟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双目赤红,状若疯魔。

他手中,死死地捧着一份卷子,像是捧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放肆!”

周延年勃然大怒,一拍桌案,站起身来。

“刘复礼!此乃阅卷重地,你如此失态,成何体统!”

刘复礼却对他的呵斥充耳不闻,他只是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穿过人群,直勾勾地盯着坐在上首的,本次同考官之首,翰林院侍读学士,孙承宗。

“孙学士!找到了!我找到了!”

他的声音嘶哑,尖锐,充满了极致的激动与恐惧。

“疯言疯语!来人,将他拖下去!”周延年怒道。

“等等。”

孙承宗开口了。

他年过六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向来以严苛着称。

他看出了刘复礼神情中的不对劲。

那不是单纯的疯癫,而是一种被巨大神迹冲击后,凡人失魂落魄的模样。

“什么东西,拿过来。”孙承宗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刘复礼一个激灵,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踉跄着上前,将那份被他冷汗浸得有些发潮的卷子,用颤抖的双手,呈了上去。

“圣……圣卷……”

他吐出这两个字,便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圣卷?”

内堂中的所有同考官,都发出了嗤笑。

何其狂妄!

自大乾立朝以来,谁的文章敢称“圣”?

孙承宗也是眉头紧锁,带着一丝不悦,接过了卷子。

入手,微温。

他心中有些诧异,但并未在意,展开了卷宗。

《为生民立命疏》。

六个字,如五座山,轰然压入眼帘。

孙承宗的瞳孔,几不可查地收缩了一下。

他身旁的周延年冷哼一声:“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看看,是何等狂生,敢发此宏愿!”

孙承宗没有说话,目光下移。

“臣闻,天道高远,然其本在人……”

只是一句。

孙承宗脸上的不悦,凝固了。

他那双阅卷无数,早已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泛起了一丝波澜。

这文字,没有技巧。

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最高的技巧。

它不讲道理,它本身就是道理!

孙承宗不受控制地,继续看了下去。

当“饥者食,寒者衣,劳者歇,冤者白。此四者,即为天心!”这十六个字,清晰地映入他的视网膜时。

他握着卷子的手,猛地一紧!

纸张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嘎吱”声。

他感觉自己的文宫,那座由“礼、法、序”构建而成的坚固城池,被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狠狠砸中!

城墙,在龟裂!

“孙学士?”

周延年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好奇地凑了过来。

只看了一眼,周延年的呼吸,也骤然停滞。

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

“这……这……胡言乱语!一派胡言!”他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声叫了起来。

可他的声音里,却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剧烈的颤抖。

更多的同考官围了上来。

然后,内堂之中,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剩下,一声声愈发粗重的喘息。

“均田亩……”

“革吏治……”

“开民智……”

这三策,如三柄开天巨斧,一斧,斩向世家的根基!一斧,劈向官僚的骨血!一斧,凿向圣道的垄断!

在场的每一个人,非富即贵,本身就是这个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

这篇文章,在要他们的命!

他们本该愤怒,本该将这份卷子撕得粉碎,再将写下它的狂徒碎尸万段!

可是,他们做不到。

因为,在这三策之下,还有一行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非水,民心是舟,君为舟上人!”

当看到这句话时。

“噗通!”

一位年迈的博士,双腿一软,竟直接跪倒在地。

他不是被吓的。

他是被这煌煌大道,压得,站不直身子!

孙承宗的身体,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地摇晃。

他的嘴唇发白,喃喃自语:“错了吗……我们……真的错了吗……”

他毕生所学,毕生所信奉的道,在这份卷子面前,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这是一种信仰崩塌的,极致痛苦!

他强撑着,翻开了第二页。

诗赋。

《赋得“上京繁华”》。

当看到这首诗时,孙承宗先是一愣。

随即,他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了天灵盖,猛然抬头,与身边同样惊骇欲绝的周延年对视了一眼。

他们同时想起了三天前,那覆盖了整个京城,洗涤了万千心灵的……

万家灯火图!

人间道音!

原来……是他!

原来,那不是神佛显灵!

那是一位考生,在号舍之中,以笔为刀,画地为天!

这个认知,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这些老学究们高傲的神经。

他们再也顾不上什么体统,什么威严,疯了一般,抢着去看那首诗。

“长街十里,走卒贩夫之声,织成俗世之春。”

“一碗浊酒,可饮尽风霜。半盏残灯,能照亮归人。”

“……愿以此身,化作石桥,渡尽苍生,共赏此春。”

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有,最动人的力量。

这首诗,与那篇策论,是同一个“道”的一体两面!

一个,是“立命”的宏愿!

一个,是“守望”的慈悲!

看完。

内堂之中,死寂得可怕。

落针可闻。

许久。

“啪!”

孙承宗一掌,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之上!

他须发皆张,老脸涨得通红,那双浑浊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如同回光返照。

他没有怒。

他是在,狂喜!

是在,朝圣!

“奇才!”

他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声,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此非凡才,乃经天纬地之才!”

“此非文章,乃传世圣言!”

吼完,他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坐倒。

可他的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那份卷子,眼神狂热。

“快!”

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命令。

“将此卷,呈送主考官大人!”

“不!此卷,非顾阁老与崔尚书可判!”

孙承宗猛地站起,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此卷,当由陛下……亲判!”

“此子,当为我大乾……封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