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262章 天下皆敌?不,这是我的第一支援军!

林凡一纸拜帖,约战大儒郑玄经。

此事如同一块巨石砸入京城这潭深水,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惊涛骇浪。

整个京城文坛,彻底沸腾了。

“狂妄!竖子狂妄至极!”

“郑公乃当世大儒,文坛泰斗,他一个黄口小儿,有何资格与郑公论道?”

“这是挑衅!这是对我等所有读书人的公然挑衅!”

“不知天高地厚,自取其辱!”

国子监内,群情激奋。那些平日里自视甚高的监生们,感觉自己的脸面被林凡狠狠踩在了脚下。

挑战郑玄经,就等于是在挑战他们所信奉的整个道统。

一时间,无数篇声讨林凡的文章雪片般飞出,张贴在京城各处的茶楼酒肆,将他描绘成一个欺世盗名、图谋不轨的文坛败类。

俊才馆外,那条原本就冷清的巷子,此刻更是死寂。

偶尔有路人经过,都会远远绕开,投来鄙夷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仿佛这里是什么不祥之地。

老张这几日连门都不敢出,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他看着院中那个依旧气定神闲,每日煮茶、看书、打坐的年轻公子,心中愈发焦急。

这哪里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分明是已经被巨浪淹没,却浑然不觉。

然而,当整个京城的主流声音都在唾弃林凡之时,一些微弱却坚定的暗流,正在冰冷的河床之下,悄然涌动。

这天夜里,三更已过。

林凡刚结束打坐,调理完体内那股因外界压力而愈发凝练的文气。

一阵极轻微的“叩叩”声,从院门处响起。

声音很轻,像是夜风吹过门环,若非林凡五感敏锐,几乎无法察觉。

老张早已睡下。

林凡起身,无声无息地来到门后。

他没有开门,只是静静地站着。

门外的人似乎也极有耐心,不再敲击,只是安静地等待。

片刻之后,一张薄薄的信笺,从门缝底下,被缓缓推了进来。

信笺是素色的,没有任何标识。

林凡弯腰拾起。

信纸上,只有一行清隽有力的小楷。

“郑公好辩,尤善引经据典,以势压人。其道,在‘礼’而不在‘理’。其门生三千,辩者有七,以陈思明为首,此人善偷换概念,诡辩之术,不可不防。”

没有署名,没有称谓。

只有一段直指核心的提醒。

林凡看着这行字,平静的眼眸中,终于泛起一丝波澜。

这不是试探,不是拉拢。

这是一种纯粹的,来自同道中人的善意。

对方深知郑玄经的为人与手段,寥寥数语,便点出了其辩论的关键。

“以势压人”、“在‘礼’而不在‘理’”,八个字,一针见血。

林凡将信纸凑到烛火前,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这京城,终究不是铁板一块。

有固守腐朽的老人,自然也有心向光明的新芽。

他正思索间,另一阵更轻微的响动,从院墙的另一侧传来。

林凡目光一凝,身形一晃,已如鬼魅般出现在院墙的阴影下。

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学子,正笨拙地翻过墙头,落地时还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

紧接着,又有两三个身影,接二连三地翻了进来。

他们都穿着国子监的监生服,脸上带着紧张、激动与一丝做贼心虚的窘迫。

为首的那个学子,正是之前在听雨轩为林凡辩解过几句,却被众人讥讽的年轻人,名叫周子谦。

看到墙角阴影里悄然站立的林凡,四人吓了一跳,连忙躬身行礼,声音都有些发颤。

“林……林解元,我等冒昧深夜来访,还望恕罪!”

林凡从阴影中走出,月光洒在他身上,神色平静无波。

“翻墙而入,确实冒昧。”

周子谦的脸瞬间涨红,窘迫道:“我等……我等也是无奈。如今俊才馆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若我等从正门拜访,明日便会被逐出监学,前途尽毁。”

“但……但我等实在不忿!”另一个学子激动地接口道,“郑公他们,固步自封,不闻窗外疾苦!我等读过先生的《罪京行》,亦知先生在南城的义举!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所为!”

“开启民智,何错之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何错之有?”

“我等虽人微言轻,却愿为先生奔走一二!哪怕只是将先生的道理,多说与一人听,也是好的!”

他们的话语,带着年轻人的热血与冲动,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们看着林凡,眼中燃烧着崇拜与敬仰的火焰。

这与南城百姓那种质朴的感激不同。

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共鸣,是“道”的追随。

林凡静静地听着。

他能感受到,从这几个年轻人身上,升腾起一股股虽然微弱,却无比精纯的文气,汇入自己的文宫。

这股文气,带着昂扬的锐气与希望。

他心中那片因杀戮而凝结的冰冷,仿佛被这几簇火苗,融化了一角。

原来,这条路,我并非踽踽独行。

林凡的眼神柔和了下来。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问道:“你们可知,何为‘格物’?”

四人一愣,周子谦下意识地回答:“《大学》有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我问的,不是经义。”林凡打断了他。

他指着院中的那口井,缓缓道:“井水浑浊,人饮之易病。以砂石木炭滤之,则水清。探究其理,便是‘格物’。”

他又指着天上的月亮。

“月有阴晴圆缺,潮有涨落起伏。探究其间的关联,亦是‘格物’。”

“圣人之道,并非只在故纸堆中。它在天地万物之间,在一饮一啄之内。”

“郑公他们,将‘道’束之高阁,奉为神明,不容凡人触碰。而我之道,是让这‘道’,回归人间。”

林凡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道惊雷,在四个年轻学子的脑海中炸响。

格物……

原来“格物”还可以这样解释!

将圣人大道,与这天地万物,与这民生日常,联系在一起!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却又让人感觉豁然开朗!

四人呆立当场,眼中原有的崇拜,迅速蜕变成了狂热的信服。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通往圣贤大道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林凡看着他们震撼的模样,没有再多说。

思想的种子,已经种下。

他转身,重新望向国子监的方向,那里在夜色中像一头匍匐的巨兽。

“回去吧。”他轻声道,“三日之后,来听我论道。”

周子谦四人如梦初醒,对着林凡深深一揖,眼中的光芒,前所未有的明亮。

“先生,我等,明白了!”

他们再次笨拙地翻墙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小院重归寂静。

林凡负手而立,感受着体内那股因清流相助、学子归心而变得更加厚重、更加昂扬的民心文气。

他知道,这京城之中,像那封信的主人,像周子谦这样的,绝非少数。

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是深埋在土里,等待春雷的种子。

而三日后的那场论道,便是他为这个时代,唤来的第一声春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