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245章 天子脚下的第一课:当一枚安分的棋子!

马车汇入京城的主干道,像是溪流汇入了江海,只能被动地随着人潮向前。

老张的惊叹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乡下人初入皇城的局促与紧张,他紧紧攥着缰绳,生怕刮碰到旁边任何一辆看似普通的马车。

因为他发现,在这里,哪怕是一辆拉货的板车,那赶车的车夫都可能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绸衫,眼神里透着一股“爷在天子脚下”的傲气。

林凡收敛了所有外放的感知,将心神沉入文宫,静静地安抚着那微微发烫的“万家书”。

他就像一块投入江河的石头,任由周围喧嚣的红尘冲刷,自身却沉静如初。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在一处朱漆大门前停下。

这里并非闹市,而是一条清幽的巷子,巷口有甲士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整条巷子里,坐落着十余座规格相似的宅院。

“林公子,到了。”老张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林凡下车,抬头望去。

门楣上没有牌匾,但大门两侧的石狮子雕刻得威武不凡,朱红色的木门上,铜制的门环擦得锃亮。

这便是礼部为各省解元准备的临时居所,名为“俊才馆”。

说是“馆”,实则是一座座独立的院落,既给了这些天之骄子足够的体面,又巧妙地将他们集中看管了起来。

一名身穿青色吏服,在此等候多时的小吏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

“敢问可是江南解元,林凡林公子?”

“正是在下。”林凡颔首。

“下官乃礼部主客司吏员,奉命在此恭候林解元。您的院子已经备好,请随我来。”

小吏躬身引路,态度恭敬却不显谄媚,一切都透着京城官场特有的,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院子是两进的格局,虽然不大,但打扫得一尘不染,亭台、花木、书房、卧房一应俱全,甚至还配了两名手脚麻利的仆役。

比起林凡在青阳县的居所,这里无疑要奢华太多。

但林凡走在其中,却感觉不到半分“家”的暖意。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规整,精致,却也冰冷,缺乏生气。

这不像是一个家。

更像一个为即将上架的珍贵货物,准备的华美展柜。

“林公子,您先安顿。按照惯例,稍后会有翰林院的前辈前来拜访,为您引荐一二,讲解些京中事宜。”小吏交代完,便行礼告退。

老张将马车安置妥当,看着这偌大的院子,搓着手,有些手足无措。

“公子,这……这京城的排场,可真大。咱们就住这儿?”

“暂时的。”林凡的目光落在书房那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桌上,淡淡道,“老张,你也累了,去歇着吧。记住,在这院里,少说,多看。”

“诶,小的明白!”老张重重点头。

林凡独自走进书房,推开窗。

窗外,是京城特有的,高远而灰蒙蒙的天空。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真正的棋局,开始了。

他没有等待太久。

约莫一炷香后,院门外传来了通报声。

“翰林院修撰,周明志周大人,前来拜会林解元。”

林凡整理了一下衣冠,亲自走到院中相迎。

来者约莫三十许,身穿一身天青色的翰林官服,面容白净,留着三缕清须,眼神温润,带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这是一个让人第一眼便会心生好感的读书人。

“晚生林凡,见过周大人。”林凡躬身行礼,姿态不卑不亢。

“林解元不必多礼。”周明志笑着虚扶一把,目光在林凡身上打量了一圈,赞道,“早就听闻今科江南解元,文采风流,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英才,气度不凡。”

他的声音温和,像是春风拂面。

但在林凡的感知中,这位周大人温润的文气之下,却缠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与那“官气法网”同源的冰冷丝线。

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

他更是这座巨大机器的一部分。

“周大人谬赞,晚生愧不敢当。”林凡将他引入书房,奉上香茗。

两人分宾主落座。

周明志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先品了一口茶,目光扫过书房的陈设,最后落在林凡身上,才缓缓开口。

“林解元,你初入京城,想必对这里还有些陌生。本部堂今日前来,一是奉上官之命,代表朝廷欢迎天下俊才;二,也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你闲聊几句,提点一二。”

“晚生洗耳恭听。”林凡神色恭敬。

周明志满意地点了点头,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也压低了几分。

“这第一桩,便是交友。”

“京城不同于地方,王公贵胄,高官显宦,多如过江之鲫。哪些门能去,哪些人能见,这里面学问很大。我辈读书人,当有风骨,却也不可过于清高。切记,春闱之前,莫要轻易拜谒部堂大员,更不要随意参与各家府邸的宴请。静心读书,才是正道。”

林凡心中了然。

这番话,表面是说要安心备考,实则是警告他不要试图去攀附权贵,站错队伍。

“多谢周大人提点,晚生明白。”

周明志看着他平静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继续道:

“这第二桩,是文会。”

“京城的文会,名目繁多。但与金陵等地的吟风弄月不同,京城的每一次大型文会,背后都或多或少,有些说不清的背景。有些诗,可以作;有些文章,却写不得。尤其……是那些针砭时弊,议论朝政的文字,在结果出来之前,一字一句,都可能成为你的催命符。”

他说话的时候,目光紧紧盯着林凡的眼睛。

林凡心中一凛。

这才是真正的警告。

他想起了那位十年前的状元郎。

他这是在提醒自己,收起在金陵乡试时那一身锋芒,不要试图在这片文气的沼泽里,掀起任何波澜。

你的才华,可以是敲门砖,也可以是断头刀。

“晚生此来,只为科考,不敢妄议国事。”林凡垂下眼帘,声音平稳。

“如此最好。”周明志的语气放松下来,端起茶杯,像是说起了家常。

“这第三桩嘛,也算不得什么规矩,只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他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悠悠道:“林解元乃江南解元,才名远播,想必已经有不少人,对你很感兴趣。他们会观察你,试探你,评估你。你要做的,不是去回应他们,而是做好你自己。”

“做好一个……安分的,聪明的,等待朝廷遴选的举子。”

话音落下,周明志将茶杯放下,发出一声轻响。

书房内,一时寂静。

这三条“规矩”,层层递进,如三道无形的枷锁,精准地套向了每一个初入京城的,有才华更有野心的举子。

不要站队。

不要出头。

不要乱动。

做一枚安安静静的棋子,等待棋手将你拾起。

这便是京城给他们的,第一份见面礼。

许久,林凡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诚恳的微笑。

“周大人的金玉良言,晚生铭记于心。今日若非大人提点,林凡险些便要行差踏错了。”

周明志看着他清澈的眼神,和他脸上那份恰到好处的感激,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觉得,这个江南解元,很聪明。

是个懂得“规矩”的人。

“孺子可教。”他站起身,“好了,话已至此,本部堂就不多打扰你温书了。若有何难处,可去翰林院寻我。”

“恭送周大人。”

林凡将周明志送到院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他脸上的笑容,缓缓敛去。

转身回到书房,他重新坐回窗前,目光再次投向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规矩?

他低声呢喃,嘴角却勾起一抹无人能懂的弧度。

如果我此行,就是为了打破规矩而来呢?

这位周大人,和他背后的那些人,恐怕要失望了。

他摊开手掌,那枚来自青阳县,刻着“平安”二字的粗糙木牌,静静地躺在掌心,带着一丝温热。

他不是来做棋子的。

他是来……掀了这棋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