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215章 雅集落幕风波起,旧友重逢诉苦衷

醉仙楼的喧闹散去,金陵城的夜色笼罩平安小筑。林凡回到住处,老张早已将院门虚掩,屋里燃着一盏油灯。雅集上的胜利,并没有让他心生波澜,只是让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这金陵城深处涌动的暗流。

“公子,您回来了。”老张迎上前,脸上挂满喜悦。

林凡点头,放下手中的书册。

“那帮世家子弟,这下该消停了吧。”老张低声嘟囔,替林凡感到扬眉吐气。

林凡轻笑一声,没有多言。他明白,这只是暂时平息了一场小风波,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坐在石桌旁,重新拿起那卷陈修远赠予的书,翻阅着京城文坛的格局与人物。

第二日清晨,林凡刚用完早饭,院门便传来几下轻叩。老张去开门,只见门外立着三名身穿儒衫的年轻人。他们衣着虽不华贵,却也整洁,眉宇间透着书卷气。

“请问,这里可是林凡林解元林凡住处?”为首的青年拱手询问,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老张瞅了瞅他们,见不像是世家的人,便客气地回道:“正是。几位是?”

“在下李明,这位是陈浩,还有这位是赵峰。我们皆是青州府城学子,曾与林解元有过一面之缘。”李明介绍着,脸上喜色难掩。

林凡听到青州府城,心中一动,起身走向门口。

“原来是李兄、陈兄、赵兄!”林凡拱手,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他认出这几人,是在青州府城乡试时结识的同窗,虽未深交,却也彼此欣赏。

三人见到林凡,连忙躬身行礼:“恭贺林解元高中魁首,雅集显圣,名震金陵!”

“三位兄台言重了,快请进。”林凡侧身让开,将三人请入院中。

老张搬来凳子,又泡上几杯热茶。

“林兄,你可真是让吾等大开眼界啊!”陈浩感慨地说,他想起雅集上林凡笔墨生辉的场景,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是啊,那文气点化,简直闻所未闻。金陵城那些自诩清高的才子,这下可算吃了瘪。”赵峰也跟着说,语气里满是快意。

林凡淡然一笑:“不过是些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倒是三位兄台,别来无恙?”

李明摇了摇头,脸上笑容收敛了几分:“我们倒是还好。只是……自从林兄离去,青州府城的气氛,却不如往日了。”

林凡闻言,神色微敛:“哦?此话怎讲?”

李明叹了口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林兄在青阳县推行新政,造福一方百姓,吾等皆有耳闻。当时府城上下,也曾掀起一股学习林兄之风,不少同窗都希望能将所学用于实处。”

“可世事艰难。”陈浩接过话头,语气低沉,“我们几人回到各自县里,也曾想做些改变。比如推广一些新的耕种方法,或是建议县令大人减免赋税,修缮水利。”

“结果呢?”林凡轻声问,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赵峰苦笑一声:“结果便是处处碰壁。县衙里的胥吏,大多是当地豪绅的亲戚故旧,他们对此不屑一顾,甚至暗中作梗。”

“我们去拜访乡里贤达,希望得到支持,可那些人,不是说我们‘异想天开’,便是劝我们‘莫要多管闲事’。”李明接着说,语气中充满无奈,“百姓们呢,他们不是不苦,而是苦得麻木了,不敢反抗,更不敢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我所处的县城,去年秋收前遭遇旱灾。”陈浩眼神黯淡,“百姓颗粒无收,本就艰难。可县令大人,却只想着如何向朝廷报灾,以求减免自己的责任,对百姓的实际困难,却视而不见。”

“我们递上状纸,言明旱情严重,请求开仓放粮,结果状纸被扔了出来,人还被训斥了一顿,说我们扰乱地方。”赵峰补充道,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林凡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他想起白杨村的见闻,那时当地老人的悲苦,此刻又在这些旧友的口中,以另一种形式重现。他曾以为,青阳县的成功,能为其他地方带来一些希望,可现在看来,那仅仅是冰山一角。

“我曾亲眼见到,有农户为了交不起税,把唯一的耕牛卖了,一家老小,只能靠野菜度日。”李明的声音有些沙哑,“还有村里的年轻人,被逼无奈,只能背井离乡,去府城做苦力,可到了府城,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三人的话,像一把把无形的刀,切割着林凡的心。他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那是一种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力感,一种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却无能为力的煎熬。

“这些情况,我也有所耳闻。”林凡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抹沉重,“白杨村的百姓,所经历的,与你们所说的,何其相似。”

他将自己在白杨村的遭遇,简要地告诉了三人。当听到张大户在河上修坝,断绝百姓生路时,三人无不义愤填膺。

“官绅勾结,鱼肉百姓,这等行径,简直令人发指!”陈浩拍案而起。

“可我们又能如何?”赵峰叹了口气,重新坐下,“我们只是个小小的秀才,连举人都不是,人微言轻,连县令都见不着,又如何去与那些权贵抗衡?”

一时间,院子里陷入沉寂。金陵城的晨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林凡看着眼前的三位旧友,他们眼中的光,虽然被现实磨砺得黯淡了一些,却并未完全熄灭。那份忧国忧民的心,那份想要为百姓做事的初心,依然在他们心中跳动。

“三位兄台,你们所说的困境,我都听明白了。”林凡打破沉默,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穿透力,“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那些旧有的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习惯了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自然不愿看到任何改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若千千万万个‘微不足道’汇聚起来,便能形成一股洪流。今日我入金陵,所求的,并非一己之私,而是希望能够为这天下,为百姓,争一个更好的未来。”

“你们在地方上所做的努力,即便暂时没有看到成效,也绝不是徒劳。至少,你们让百姓感受到了,还有人在为他们奔走,还有人在为他们呐喊。”林凡接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便是一点微光,也能照亮前行的路。”

李明、陈浩、赵峰三人,听着林凡的话,原本低落的情绪,渐渐被点燃。他们望着林凡,这个昔日的同窗,如今已是解元,可他身上那份为民请命的初心,却从未改变,反而更加炽烈。

“林兄所言极是。”李明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起来,“是我们太过悲观了。既然林兄能在金陵城站稳脚跟,那我们这些在地方上的,更不能轻言放弃。”

“是啊!待林兄入京,定能面见圣上,将这些百姓的苦楚,地方的困境,尽数告知圣听!”陈浩也说,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林凡摆了摆手:“面见圣上,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金陵城的水,比你们想象的还要深。世家大族,盘根错节。但三位兄台放心,我既然来了金陵,便不会坐视不理。”

他看向三人,语气郑重:“你们在地方上所遇到的困难,所收集到的民生疾苦,对我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信息。日后若有任何消息,或是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通过书信告知我。”

“我虽身在金陵,却心系天下。我等读书人,当以笔墨为刀,以文气为剑,为这天下百姓,开辟一条太平之路!”

三人闻言,皆起身,对着林凡深深一拜。

“林兄大义!吾等定当谨记!”

林凡扶起他们,心中涌过一股暖流。有这些志同道合的旧友相助,他的路,便不再孤单。

“你们在府城,可有听说过,关于水利方面,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林凡忽然问,“譬如,有无像白杨村那般,因水利被阻,导致民生艰难的案例?”

李明略一沉思,眉宇间浮现出一丝疑惑:“水利……林兄缘何突然问起这个?倒是听说,府城西北方向,有一处名为‘龙泉河’的支流,近些年水量锐减,下游农田灌溉受阻。不过,那并非人为,而是上游山石塌方,堵塞了河道。”

“山石塌方?”林凡重复了一句,若有所思。

“是啊,前两年就有人去勘察过,说是塌方规模不小,清理起来耗费巨大,府城一直推脱,没有着手处理。”陈浩说。

林凡点头,没有再多问。他心中,却已悄然记下了“龙泉河”这个名字。看来,即便是天灾,也可能隐藏着**的影子。他知道,要破这金陵棋局,不仅要与人斗,更要与这世道斗。而这些旧友带来的消息,或许就是他下一步的线索。

“三位兄台,今日相聚,甚是快慰。”林凡拱手,“待我金陵之事稍定,定当登门拜访,再与诸位把酒言欢。”

三人也拱手告辞,带着重新燃起的希望,离开了平安小筑。

林凡送走旧友,回到院中,重新坐下。他看着手中的书册,又回想起旧友们所说的困境,以及那条被山石塌方堵塞的龙泉河。他知道,这条河,或许会是他下一步行动的切入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