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202章 策论惊世引异象,考官争论为哪般?

林凡的笔尖在考卷上游走,墨迹如活物般,在纸面铺陈开来。他没有刻意雕琢词藻,下笔即是胸中丘壑,字字句句皆是真情实感与所思所悟。

他从金陵城的繁华与城西的贫瘠写起,写城门兵丁的傲慢,写文德街学子的空谈,更写白杨村的凋敝和青龙山的匪患。那些在他脑海中盘旋的景象,此刻尽数化为笔下的墨痕。他指出,金陵之弊,在于上层之浮华,在于对民间疾苦的漠视,在于“规矩”之森严,已然将城内城外分割成两个世界。

笔走龙蛇间,文宫星海内的文气随之奔涌而出,不再是温润的涓涓细流,而是化作一股磅礴的力量,灌注笔端。考棚内,一股无形的暖意开始弥漫,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他将“格物致知”的理念融入其中,提出治国安邦之道,并非只在纸上谈兵,更需躬身实践。他写到,要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要革除旧弊,破除那些阻碍发展的“规矩”;要重视“器物之用”,兴水利,改农桑,发展生产,而非一味空谈。

笔势渐疾,文气愈盛。考棚外的学子们,只觉得一阵阵清风拂过,精神为之一振,思绪也变得清晰。一些人下意识地抬头,却只看到贡院高大的屋檐,并无异样。

然而,在林凡的考棚内,异象已然显现。他笔下的墨迹,不再是平面的文字,竟隐隐有光华流转。那股文气,在考棚上方缓缓凝聚,形成一道浅金色的光幕。光幕中,隐约可见农夫荷锄耕作的场景,有水车吱呀作响,引水灌溉,甚至有铁匠铺里火星四溅,打制农具的画面。这些景象,如海市蜃楼般,不断变幻,又渐渐融入策论之中。

这并非寻常文章所能引发的异象,而是文气凝练到极致,与天地共鸣的显化。

林凡笔锋一转,写到:治国安邦,当以民为本,以实为先。革故鼎新,方能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将所有见闻、所有思索、所有胸中抱负,尽数倾泻在这篇策论之上。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字,笔尖离开纸面时,考棚上方的光幕瞬间消散,化作一道金光,没入他体内。文宫星海随之轰鸣,文气再度升华,一股磅礴的力量在他体内流淌。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仿佛完成了某种使命。

他将考卷平整地放在桌上,深吸一口气,心头一片澄澈。

很快,收卷的考官走到林凡的考棚。那考官接过考卷,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起初并未在意。然而,当他看到策论开篇的几句话时,眉峰微挑。再往下看,他脸上的表情逐渐凝固,原先的漫不经心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惊愕取代。他甚至忘了收下一份考卷,只是捧着林凡的策论,快步走向阅卷房。

阅卷房内,数十位考官正襟危坐,桌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考卷。主考官,翰林院大学士陈修远,正闭目养神。他身旁坐着几位副主考,皆是饱学之士。

“陈大人,诸位大人!”那收卷的考官推门而入,语气急促,打破了阅卷房的宁静。他将手中的考卷高高举起,“下官方才收得一份考卷,其文气之盛,见解之独到,实属平生罕见!”

陈修远缓缓睁开眼睛,他看看那考官激动的模样,又看看他手中那份平平无奇的考卷,眉宇间掠过一丝疑惑。

一位副主考接过考卷,随意翻开,可只看了几行,他的身子便猛地前倾,面色由平静转为凝重,再转为惊骇。

“好一个‘金陵之弊,在于上层之浮华,在于对民间疾苦的漠视’!”他低声呢喃,声音里满是震动。

其他考官听闻,纷纷凑过来。当他们看到策论中的内容时,阅卷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这……这何止是策论,分明是一篇檄文!”一位老考官拍案而起,脸上表情复杂。他既惊叹于文章的犀利,又隐隐觉得不安。

“‘格物致知’,以实为先,重视‘器物之用’?”另一位考官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这等言论,未免太过离经叛道!文章中竟无多少引经据典,反而多是市井见闻,岂能登大雅之堂?”

“非也!非也!”先前那位副主考反驳,“此策论虽不拘泥于陈词滥调,却字字珠玑,直指要害!其文气之充沛,更是我等平生所见!方才收卷之时,据那兵丁所说,此考生考棚上空,甚至有文气化形异象!”

“文气化形?”陈修远终于开口,他接过那份考卷,目光落在林凡的名字——青阳县林凡——上,随后,他一字一句地开始阅读。

阅卷房内,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主考官的评判。陈修远每读一句,神色便深沉一分。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仿佛要透过那墨迹,看到文章背后那颗敢于直言、敢于求索的心。

他读到林凡对金陵城弊病的剖析,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对“革故鼎新”的呼吁。他读到那些朴实无华却力透纸背的文字,读到那些凝聚着实践与思索的真知灼见。

“‘大道至简在人间’……‘敢问诸君何为新,莫非只在纸上谈’?”陈修远轻声念出策论中的几句,声音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考官们,阅卷房内,那些争论声渐渐平息。他手中的策论,仿佛有千钧之力,沉甸甸的。

“此文,是经世致用之典范。”陈修远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其思想之深邃,见解之超前,远非那些堆砌辞藻、空谈玄理的文章可比。”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一分肃穆:“至于其‘离经叛道’之说……我倒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新’意。金陵城已然沉疴日久,若无这般破局之策,何来未来?”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一位与李家素有渊源的考官便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陈大人,此言差矣!此子文章,虽有几分锐气,却言语狂妄,直指朝廷,更有甚者,对金陵世家多有不敬之词。若将其拔擢,恐会引来非议,甚至动摇金陵文坛的根基啊!”

陈修远没有直接回应,他只是看着手中的考卷,那份名为《论金陵城之弊,兼谈治国安邦之道》的策论,此刻在他眼中,已不再是一份普通的考卷。

他知道,这份策论,必然会在金陵城中掀起滔天巨浪,甚至可能动摇整个金陵文坛的格局。他,作为主考官,将如何定夺这份“惊世”之作?这将直接影响到林凡的命运,也影响到他陈修远,以及整个金陵乡试的公正性。

陈修远将考卷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深邃,他需要做出一个决定,一个足以影响金陵未来的决定。他抬头看向窗外,贡院上空,一道若隐若现的文气,正朝着远方飘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