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200章 金陵城大考前夜,暗流汹涌!

翌日清晨,林凡从浅眠中醒来。窗外,金陵城的喧嚣已然升腾,将平安小筑这方小院包裹。他没有急着起身,而是躺在床上,感受着窗外传来的阵阵声响。那些声音,交织着市井的嘈杂与学子的议论,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向他缓缓收拢。

他回想起昨日的决定,要拜访一个能让他看清棋局的人。然而,细想之下,金陵城的“规矩”深不可测,贸然拜访特定人物,反而可能暴露意图,引来更多麻烦。他需要的是更广阔、更隐秘的视角。

老张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掩不住眼中的精光。“公子,您醒了。”他将一碗热粥放在桌上,“我昨夜又去跑了几家茶馆酒楼,听到了不少新鲜事。”

林凡起身,接过粥碗,示意老张坐下。“说来听听。”

“这金陵城里,关于乡试的传闻,当真是一日一个样。”老张压低了声音,“有人说,此次主考官,与李家素有渊源,对金陵本地学子多有照顾。还有人传言,某些考题,已经在小范围流传,只有背景深厚的学子才能提前知晓。”

林凡喝了一口粥,眉毛微不可察地动了动。这些传闻,看似捕风捉影,实则暗含深意。

“更有人说,李家公子李文轩,昨日在墨香阁雅集上,被一个来自青阳县的秀才,用几句诗词堵得哑口无言。现在,那些与李家交好的文人,都在暗中散布消息,说那秀才言语狂妄,其心可诛,意图在乡试中搅局。”老张越说越气愤,“他们这是明摆着要给公子您扣帽子,让考官们对您生出偏见啊!”

林凡放下粥碗,脸上没有一丝波澜。他早料到李家不会善罢甘休,这些流言蜚语,不过是他们惯用的手段。

“他们越是如此,便越说明,我昨日的话,确实触动了他们。”林凡轻声说,“这些流言,你无需理会。继续打探,但不必刻意追寻这些针对我的传闻。你只需留意那些与乡试真正相关的消息,尤其是考官的动向,以及考场周边的异常。”

老张点点头,心中对林凡的沉稳,又多了几分敬佩。

用过早饭,林凡没有直接出门。他坐在书桌前,摊开一张白纸,却没有落笔。他闭上眼,将老张带回来的消息,以及他自己昨日在文德街的观察,在脑海中一一梳理。

金陵城就像一座巨大的棋盘,而乡试,就是棋盘上最重要的一环。李家、宋家、王家,这些世家大族,便是棋局中的执棋者。他们不仅掌控着金陵的权势,更试图掌控金陵的“文脉”。

他昨日的几句诗,无异于直接掀开了这层遮羞布,戳破了那些才子的虚伪与傲慢。这自然会引来反噬。但他要的,正是这种反噬。只有搅动这潭死水,才能让真正的“格物之道”得以显现。

午后,林凡走出平安小筑,没有去热闹的文德街,而是朝着城西更深处的巷子走去。他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信步而行,感受着金陵城最真实的一面。

这里的街道狭窄而幽深,两旁是低矮的民居。孩童在巷子里追逐嬉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混合着泥土与青苔的气息,充满了勃勃生机。

他看到一位老妪坐在家门口,手中拿着针线,缝补着一件破旧的衣裳。她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平和。他看到一个年轻的木匠,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雕刻着一块木头,每一凿每一刻,都带着专注与力量。

这些景象,与文德街的浮华,与墨香阁里的空谈,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体内的文宫星海,在这份朴实与生机的影响下,原本因外界压力而略显滞涩的运转,此刻变得流畅起来。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他体内缓缓流淌,温润而绵长。

他最后停在了一家不起眼的旧书铺前。书铺门脸不大,招牌也有些褪色,里面堆满了发黄的旧书,散发着一股独特的书墨与尘埃混合的气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坐在柜台后,慢悠悠地翻阅着一本线装古籍。

林凡走进书铺,没有说话,只是随手拿起一本泛黄的游记。老者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浑浊的眼睛里,并没有寻常商人的精明,反而透着一股看透世事的淡然。

“这位公子,可是来寻书?”老者嗓音沙哑。

林凡摇摇头,“只是随意看看。”他指了指手中那本游记,“这本游记,可有记载金陵城,百年来的风土人情?”

老者笑了笑,“金陵城风云变幻,百年光阴,寻常游记,又怎能尽数载入?它只记了些皮毛罢了。”

他顿了顿,又说:“金陵城啊,就像这旧书铺里的书,表面看去,琳琅满目,各有所长。可内里,却有它的规矩。有些书,即便再好,也只能蒙尘。有些书,即便平庸,却能摆在显眼处,引人追捧。”

林凡的心头为之一动。他放下游记,走到柜台前,拱手一礼:“老先生,在下初到金陵,对这些规矩,尚不甚明了。不知老先生可否指点一二?”

老者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指了指窗外,那条依然热闹却略显陈旧的巷子。

“公子可曾留意,这巷子里,为何少有外地人来赶考?”

林凡沉思片刻,“或许是嫌这里偏僻,不似城中繁华?”

老者摇摇头,笑容中带着几分深意:“非也。金陵城,规矩比天大。那些大户人家的子弟,从出生便已在棋盘上落子。他们有私塾,有名师,有父辈的荫庇。乡试对他们而言,是锦上添花。而对那些外来的寒门学子,乡试是搏一个翻身的机会。可这翻身,又谈何容易?”

“城中的客栈,为何住满?是真住满,还是不愿接纳那些‘不合规矩’之人?”老者声音更低,“墨香阁的雅集,为何只谈风花雪月,不论民生疾苦?因为那些谈论民生之人,是会被视为异类的。他们所要维护的,是他们自己精心编织的‘规矩’。”

老者合上手中的古籍,看向林凡,目光中多了一分赞许。“公子昨日在墨香阁的诗,老朽也略有耳闻。能在那样的场合,说出那样的话,可见公子并非寻常学子。只是,金陵城的棋盘,远比公子想象的要大。那些执棋者,不会允许有人,轻易掀翻他们的棋局。”

林凡再次拱手:“多谢老先生指点,晚辈受教了。”

他离开了旧书铺,心中一片清明。老者的话,没有直接告诉他任何内幕,却如同点破迷雾的灯火,让他对金陵城的“规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规矩,不仅是表面的傲慢与轻视,更是根植于世家大族利益之中的,一套森严的筛选机制。

夜幕降临,整个金陵城被华灯点缀,远处的贡院方向,灯火通明,那是无数考官和胥吏正在为明日的乡试做最后的准备。

林凡回到平安小筑,房间里的油灯已点亮。他坐在书桌前,摊开一张空白的考卷式纸张。他没有拿起笔,只是静静地看着。

外面的喧嚣,仿佛都在这一刻远去,只剩下他与这张白纸。

乡试,不只是文章的较量,更是力量与意志的对撞。他能感觉到,体内文宫星海中的文气,在这一天的观察与沉淀下,变得更加凝练。它不再是单纯的浩瀚,而是多了一种锋锐,一种随时可以破局而出的锋锐。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没有丝毫紧张,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期待。

明日,金陵乡试,第一场,将考什么?谁,又会是他的第一个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