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20章 知州压不住,县令要翻天!

大牢里那股子混杂着霉味与绝望的气息,似乎被王丞哲身上陡然升起的气势冲淡了不少。

他不再是那个在天平两端痛苦摇摆的年轻官员,而是变成了一柄出了鞘,便再无回头的利剑。

张捕头看着自家大人,方才因退兵而凉下去的血,又一次在血管里奔涌起来。

“大人,您……您这是要……”

“我要审案。”

王丞哲的回答简单明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审一个明明白白,天下人都能看到的案子。”

他伸出手指,点在桌上那滩已经快要干涸的水迹上,那个由林凡画出的,简陋的鱼形符号。

“李家把官仓的账本做得天衣无缝,是因为他们笃定,我们只会去查官仓。”

他的声音很沉,每一个字都敲在张捕头和林凡的心上。

“可如果,真正的交易,根本就不记在官仓的账上呢?”

张捕头一凛。

“大人的意思是……黑账?”

“没错。”王丞哲看向林凡,“这图,这记号,就是找到那本黑账的唯一线索。”

林凡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他当时只是凭着一股求生的本能,将那个无意中瞥见的符号死死记在心里,却从未想过其中关窍。

“周三,鱼……”林凡苦苦思索,“草民实在想不出,这鱼,到底代表什么。”

“想不出,就去查。”王丞哲转向张捕头,下达了命令。

“从现在起,你亲自带人,把青阳县所有带‘鱼’字的地方,所有姓‘余’、姓‘于’的关键人物,都给我暗中摸排一遍!”

“记住,要快,要隐秘!不能让李家察觉到半点风声!”

“是!”张捕头抱拳领命,眼中精光大盛。

这才是他熟悉的那个杀伐果断的县令大人!

“还有。”王丞哲叫住正要转身离去的张捕头,补充了一句,“去把李承风给我好生‘看护’起来。”

“公审之前,他不能有任何闪失,更不能让他跟李家的任何人接触。”

张捕头嘿嘿一笑,脸上的横肉都透着一股子兴奋。

“大人放心,属下明白!保证让他吃好喝好,就是一步也离不开咱们的视线!”

张捕头大步流星地去了。

牢房里,只剩下王丞哲和林凡两人。

王丞哲重新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冷茶。

“林凡。”

“草民在。”

“我已将你的诗,连同案情,一并快马送往了青州府学,呈交刘祭酒。”

王丞哲看着他,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我不知道刘祭酒会作何反应,也不知道这封信,会不会石沉大海。”

“我还将李家意图谋反的罪状,送往了按察使司。”

“我同样不知道,这封状纸,会不会被当成一张废纸,压在某个书吏的卷宗底下。”

他将自己能走的路,能做的挣扎,毫无保留地摊开在了林凡面前。

“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剩下的,就看三日后的公审了。”

“本官,将我的官声,我的前程,全都压在了你这个案子上。”

“你,莫要让本官失望。”

林凡闻言,心头剧震。

他猛地从草堆上站起,对着王丞哲,郑重其事地跪了下去,磕了一个响头。

“大人再造之恩,林凡粉身碎骨,亦不敢忘!”

“我不要你粉身碎骨。”王丞哲将他扶起,“我要你活着,堂堂正正地走出这县衙大门。”

“我要你,亲眼看着,这青阳县的天,到底姓什么!”

……

县衙大堂。

那面蒙尘已久的“明镜高悬”匾额,被小吏们擦拭得锃亮,重新挂回了正堂中央。

一纸告示,贴满了青阳县的大街小巷。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三日后,县衙将于县前广场,公开审理林凡一案,所有百姓,皆可旁听。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青阳县,都沸腾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茶楼酒肆里议论纷纷。

那股由《石灰吟》点燃的民意之火,被这纸告示彻底浇上了一勺滚油。

人人都在期待着三日后的那场大戏。

而作为风暴中心的李家,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李府,书房。

上好的龙涎香在兽首铜炉里燃着,却压不住满屋的阴沉气息。

李家家主,李绍元,一个年过半百,面容儒雅的中年人,正用一块丝绸,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古玉如意。

他的面前,跪着一个管家,正将县衙的动静,一五一十地汇报。

“……王丞哲不仅要公审,还把少爷关进了县衙大牢,说是要……要保护起来。”

管家的声音都在发抖。

“啪!”

李绍元手中的古玉如意,被重重地拍在紫檀木桌上。

他脸上那份儒雅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触犯了权威的暴怒。

“好!好一个王丞哲!好一个不知死活的愣头青!”

他怒极反笑。

“他以为,凭着一群泥腿子的鼓噪声,凭着一首酸诗,就能翻了天不成?”

“他以为,知州大人的信,是用来给他擦屁股的废纸吗?”

“老爷,我们现在怎么办?”管家战战兢兢地问。

“怎么办?”李绍元冷笑一声,“一个毛头小子,给了他台阶他不下,非要往刀口上撞,那就成全他!”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几个来回,眼神愈发阴冷。

“去,备一份厚礼,我要亲自去县衙,会一会我们这位爱民如子的王大人。”

“我倒要当面问问他,他这县令的乌纱帽,到底还想不想要!”

一个时辰后。

王丞哲正在后堂书房,对着那张青阳县地图,研究着张捕头刚刚送来的第一份排查报告。

报告上,几个带“鱼”字的酒楼、商号都被划掉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大人,李家家主,李绍元求见。”

一名衙役在门外通报。

来了。

王丞哲放下手中的报告,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他整理了一下官袍,平静地开口。

“请他到正堂奉茶。”

县衙正堂,气氛肃杀。

王丞哲高坐堂上,李绍元则站在堂下,他身后跟着两名家丁,手里捧着两个沉甸甸的红漆木盒。

“王大人,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李绍元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仿佛不是来问罪,而是来拜访老友。

“李家主客气了。”王丞哲面无表情,“不知李家主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呵呵,也没什么大事。”李绍元挥了挥手,让家丁将木盒呈上。

“听闻县衙最近手头紧张,王大人又勤于政务,李某特备了些许薄礼,为大人分忧,也算是为我青阳县的安定,尽一份绵薄之力。”

木盒打开,一盒是金灿灿的金条,另一盒,是几株品相极佳的百年老参。

**裸的收买。

王丞哲看着那两盒东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李家主的‘心意’,本官心领了。”

“只是,这案子,本官还是要审。”

李绍元脸上的笑容,终于一点点凝固了。

他死死盯着王丞哲,语气也冷了下来。

“王大人,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但太过锋芒毕露,容易伤到自己。”

“知州大人的信,想必大人已经看过了。稳定,才是我青阳县的头等大事。”

“为了一个不相干的穷酸书生,得罪整个青阳县的乡绅,寒了知州大人的心,值得吗?”

这是威胁。

王丞哲忽然笑了。

他从怀里,慢慢掏出那封被他揉皱又抚平的信纸,随手扔在了面前的惊堂木旁。

“李家主说的是这封信吗?”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李绍元,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堂。

“本官告诉你,在我王丞哲这里,公道,比天大!”

“别说是一封知州的信,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这案子,我也审定了!”

李绍元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指着王丞哲,气得浑身发抖。

“你……你……好!王丞哲,你有种!”

“我李家在青阳县立足百年,还从未见过你这般狂妄的东西!”

他猛地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走到大堂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回过头,脸上带着一抹狰狞的笑意。

“王大人,你可知道,这青阳县,每日有上万张嘴要吃饭。”

“而所有运进城的粮食,走的,都是我李家的漕运码头。”

“三日后,就是漕船到港的日子,和你的公审,是同一天。”

“本官倒是很想看看,到时候,是来看你审案的百姓多,还是去码头抢粮的饥民多!”

说完,他发出一阵冷笑,带着人,扬长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