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198章 书生文会初露锋芒,金陵才子要吃瘪!

翌日清晨,金陵城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林凡早早起身,洗漱完毕。他换上那身略显朴素的儒衫,将书箱里的经义重新整理了一遍。老张已经出门,按照林凡的吩咐,去城里打探消息了。平安小筑的早饭是简单的粥和小菜,林凡慢条斯理地用完。他没有急着出门,而是坐在书桌前,将窗外巷子里传来的市井声响,一一纳入耳中。

他昨日便已察觉,金陵城虽大,但其脉络却并不复杂。城西是寻常百姓与小商贩的聚居地,生活气息浓郁。而文德街所在的城中区域,则处处透着一股书卷气与权贵的气息。他来金陵,不为避世,更不为争名夺利,他要做的,是看清这张由“规矩”编织而成的巨网。

辰时刚过,雾气散去,阳光洒满街巷。林凡起身,走出平安小筑,沿着来时的路,朝文德街方向走去。一路上,他放慢了脚步,细致地观察着街边的一切。那些华丽的牌坊,高耸的酒楼,还有路上行人的谈吐举止,都成了他获取信息的来源。他发现,金陵城的人们,似乎更喜欢用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身份,如同层层叠叠的迷雾。

当他再次踏上文德街时,这里已是人声鼎沸。墨香阁前,更是人头攒动,不少学子正围在门口,似乎在议论着什么。林凡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走到斜对面的茶楼,再次寻了昨日的位置坐下。他要了一壶清茶,目光投向墨香阁。

茶楼里,今日的客人比昨日多了些。几个身着锦袍的年轻学子,正高声谈笑。他们的对话,很快引起了林凡的注意。

“今日墨香阁有雅集,听闻李家的小公子李文轩也会到场。”一人压低声音,却难掩激动。

“李文轩?那可是金陵城年轻一辈的翘楚,诗才了得,听说已是举人功名在身!”另一人接话,语气满是艳羡。

“何止是举人,他可是被誉为最有希望夺得今科状元之人。有李家在背后支持,再加之他自身才华,前途不可限量啊。”

“是啊,此次雅集,恐怕是为他乡试造势。若能得他指点一二,此生足矣。”

雅集?林凡端着茶杯,心头微动。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能近距离观察金陵文坛的“规矩”与“正宗”。他放下茶杯,结了账,朝着墨香阁的方向走去。

墨香阁今日确实不同寻常。大门敞开,铺子里比平日热闹许多。二楼的雅间,隐约传来阵阵说笑声。林凡走进墨香阁,没有直接上楼,而是装作挑选书籍,在书架间穿梭。他耳力敏锐,将二楼传来的只言片语,一一收纳。

“……今科乡试在即,诸位同窗皆是人中龙凤。今日雅集,以文会友,诸位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个温和而有力的声音传来,想必是雅集的组织者。

“文轩兄过谦了,我等不过是陪衬而已。今日能聆听文轩兄的高论,已是幸事。”有人恭维。

林凡循着声音,悄无声息地走到二楼楼梯口。他没有贸然上去,只是站在拐角处,透过雕花木栏的缝隙,观察着雅间内的情况。雅间里坐着十多位年轻学子,个个衣冠楚楚,气度不凡。正中坐着一位锦衣华服的青年,面容俊朗,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天生的骄傲,想必就是李文轩。

雅集的气氛热烈,学子们轮番吟诗作赋,谈古论今。他们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却总让林凡觉得少了些什么。那些诗词,多是风花雪月,咏物言志,却鲜有触及人间疾苦,或探讨治世之道。

正当一位学子摇头晃脑地念完一首描绘秋景的诗时,李文轩轻轻拍手,微笑着说:“此诗意境深远,用词考究,足见兄台功底。只是……若能再多几分气魄,或许更佳。”

那学子闻言,脸上闪过一抹羞愧,连忙拱手称是。

就在这时,一位眼尖的学子,无意间瞥见了楼梯口站着的林凡。他先是一怔,随后皱了皱眉头,低声对身边的人耳语了几句。很快,几道不善的目光,便投向了林凡。

李文轩也顺着众人的目光望来。他看到林凡那身普通的儒衫,以及他略显清瘦的身形,脸上温和的笑容淡了几分。

“这位兄台,可是来参加雅集?”李文轩的声音平稳,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视。

林凡从容走出,对着雅间内的众人微微拱手:“在下青阳县林凡,偶然路过,听闻此处有雅集,一时好奇,不请自来,还望诸位海涵。”

“青阳县?”雅间里顿时响起几声轻笑。一个学子更是毫不掩饰地开口:“青阳县那等偏僻之地,竟也有人来金陵赶考?恕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过此地出过什么名士。”

“是啊,金陵文会,素来都是汇聚天下才俊。青阳县……莫不是连府试都未曾通过的寒门子弟?”另一个学子语气轻蔑,引得周围又一阵低笑。

老张昨日所言的“傲气”,此刻便活生生地展现在林凡面前。他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看着那些嘲讽的脸。

李文轩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打量着林凡,眼中闪过一丝探究。他没有直接嘲讽,而是用一种“指点”的语气说:“兄台既然来了,那便是缘分。今日雅集,正以‘新’为题,诸位皆以诗词或策论论‘新意’。不知林兄可有高见?”

这是明摆着的刁难。在场的都是金陵城的才子,对“新”的理解,无非是词藻新颖,立意独特。一个来自偏远小县的学子,如何在这些饱读诗书的世家子弟面前,论出“新意”?

林凡微微一笑,没有推辞。他环视一周,将雅间里或轻蔑、或看好戏、或探究的目光,尽数收入眼底。

“论‘新’?”林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在下以为,‘新’非独指词藻文章。天地万物,日新月异。大道之行,亦在‘革故鼎新’。若固守旧制,墨守成规,纵有锦绣文章,也难免落于俗套,终成无用之学。”

他的话,让雅间里的气氛为之一滞。那些学子们脸上的轻蔑,渐渐转为不解和一丝不悦。这番言论,分明是在暗指他们所追求的华美文章,是“无用之学”。

“放肆!”一位学子猛地拍案而起,“你一介无名之辈,竟敢在此大放厥词,污蔑我等所学?!”

李文轩没有阻止,只是饶有趣味地看着林凡,似乎想看他如何应对。

林凡没有理会那学子,他只是向前走了两步,目光扫过窗外熙攘的街道,然后又落回雅间内的众人身上。

“何为新?”林凡轻声说,仿佛在自问自答,“在下初到金陵,见城门兵丁傲慢,街上学子自矜。城外百姓温饱难继,城内高楼林立。我所见之‘新’,不是华丽辞藻,而是……”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缓吐出几句诗。

“莫道浮华遮望眼,一叶障目不见天。

寒门夜读灯如豆,不识人间几多难。”

这诗句一出,雅间里瞬间鸦雀无声。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艰深的典故,却字字珠玑,直指人心。它没有描绘风花雪月,而是直接道出了金陵城内外的巨大反差,以及那些身处高位的学子,对民间疾苦的漠视。

李文轩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他原本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彻底凝固。他盯着林凡,眼中再无轻视,只剩下难以置信的震惊。

“你……”那拍案而起的学子,指着林凡,却半天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他只觉得胸口像是被重锤击中,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林凡没有停下,他继续道。

“世间万物皆格物,大道至简在人间。

敢问诸君何为新,莫非只在纸上谈?”

后两句,更是如惊雷一般,在雅间内炸响。它不仅驳斥了之前那些学子对“新”的狭隘理解,更直接点出了他们“只在纸上谈兵”的虚伪。

雅间内,死寂一片。所有人都呆滞地看着林凡,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来自“偏僻之地”的年轻书生。他的诗,没有半分雕琢,却字字如刀,句句见血,直剖金陵文坛的浮华与空洞。

李文轩猛地站起身,他死死地盯着林凡,脸上神色复杂。有震惊,有愤怒,更有深藏的忌惮。他原以为,这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乡下秀才,随手便可打发。却不料,对方三言两语,两句诗词,便将整个雅集的气氛,以及在场所有人的傲气,彻底击碎。

林凡却毫不在意众人的反应,他只是对着李文轩,再次拱了拱手。

“金陵城里规矩多,在下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便要离开。

“等一下!”李文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甘,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叫住了他。他缓步走到林凡面前,目光深邃,像要将林凡看穿。

“林兄……”李文轩的声音,此刻已没有了之前的傲气,反而多了一分郑重,“敢问,兄台的‘格物’之道,究竟是何?”

林凡闻言,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李文轩。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李兄若想知晓,不妨去青阳县格物社走上一遭,或可从中窥得一二。”

说完,他便不再停留,径直走下楼梯,消失在墨香阁的大门外。

雅间内,那些原本高傲的学子们,此刻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神情变幻莫测。有人羞愧难当,有人眼中闪烁着嫉妒的火花,更有人,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李文轩站在原地,久久未动。他只觉得,今日的雅集,并非为他造势,反而成了他李文轩,以及整个金陵文坛的……一个笑话。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林凡消失的方向,心中波澜起伏。

“格物社……青阳县……”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仿佛要将它们刻进骨子里。

林凡走出墨香阁,感受着金陵城午后的阳光,心中一片清明。他知道,今日的诗,今日的话,必然会在金陵城中掀起波澜。他已经将第一颗棋子,稳稳地落在了这金陵城的棋盘上。

而他所留下的那句“去青阳县格物社走上一遭”,则像一道无形的引线,已经埋进了某些人的心头。他相信,很快,便会有人循着这道引线,去探寻那所谓的“格物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