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180章 一堂格物惊四座,圣人道理在田间!

府学大儒要亲临王家村学堂听课的消息,像一阵风,一夜之间吹遍了整个青阳县。

王丞哲一宿没睡好,在县衙后堂踱步到天亮,脑子里反复盘算着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手心里全是汗。

王家村的村民们,更是紧张得像是自己家的孩子要考状元。

他们自发地将村里通往学堂的土路,用黄土又垫了一层,还洒了水,生怕一点尘土,唐突了从府城来的贵人。

祠堂改建的学堂里,也被妇人们擦洗得一尘不染,连黑板都用湿布反复擦拭,黑得发亮。

只有林凡,依旧如常。

他早早地起了床,没有去看那些严阵以待的村民,也没有去准备什么华丽的讲稿。

他只是绕着村子,在那些刚刚冒出绿苗的田埂上,走了一圈。

晨曦的微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

巳时,学堂里坐满了孩子。

孩子们今天穿得格外整齐,小脸也洗得干干净净,只是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板,不敢像往常一样交头接耳,气氛有些拘谨。

当郑玄经、陆渊和王丞哲三人走进学堂时,那股无形的压力,让整个屋子里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陆渊的视线,像尺子一样,扫过这间简陋的学堂。

土墙,茅草顶,用木桩和木板钉成的桌椅,处处都透着一股寒酸气。

他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了。

在他看来,传道授业,乃是天下间最庄重之事,岂能在这等鄙陋之地进行?

郑玄经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墙上那些用木炭画的图。

有标注着各种部件的新犁图,有讲解九九乘法表的算筹图,甚至还有一幅画着蝌蚪变成青蛙的简笔画。

粗糙,却充满了生命力。

林凡对着三位大人行了一礼,便走上了那简陋的讲台。

他没有理会陆渊那挑剔的神情,也没有去看郑玄经那探究的表情。

他只是微笑着,看向台下那些紧张的孩子们。

“今天,我们不上新课。”

他的声音,温和而又平静,瞬间就驱散了孩子们心中的紧张。

“我这里,有两样东西,想请大家看一看。”

说着,他从讲台下,拿出了两个陶碗。

左手的碗里,盛着半碗干瘪、泛黄的沙土。

右手的碗里,则是半碗油亮、肥沃的黑土。

他又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捏出一粒金黄饱满的稻种,高高举起,让每个孩子都能看清。

“现在,我手里有一粒种子,我想让它发芽,长大,最后结出更多的粮食。”

“你们说,我应该把它种在哪个碗里?”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道:“黑土里!”

王铁柱的儿子,王小虎,更是扯着嗓子补充了一句:“先生,那黄沙土不长粮食!”

林凡笑了。

“小虎说得对,沙土不长粮食。那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这个问题,孩子们就答不上来了,一个个面面相觑。

林凡也不催促,他走到黑板前,用一截木炭,画出了两个碗。

“我们脚下的土地,和人一样,也是会饿肚子的。”

“这碗黑土,我们给它喂了草木灰,喂了人畜的粪肥,它吃饱了,就有力气,就能让种子吃饱,长得又高又壮。”

“而那碗沙土,什么都没给它吃,它饿着肚子,自然就没力气养活种子了。”

这个解释,浅显直白,孩子们一听就懂了,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一直板着脸的陆渊,此刻的脸色却有些难看。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胡闹!

圣人学堂,岂能公然谈论粪肥这等污秽之物?斯文何在!

他正要出声呵斥,却被郑玄经一个眼神制止了。

郑玄经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静静地听着。

林凡继续说道:“弄明白土地的‘脾气’,知道它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格物’。”

“‘格物’,就是把一个东西,格开来,看清楚它里面的道理。”

他放下陶碗,又问孩子们:“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然后呢?”

一个胆子大的女孩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然后……然后我们就要把这个道理,告诉村里的其他人,让大家都用黑土种地,这样就能打更多粮食了。”

“说得好!”

林凡大声称赞,他走到女孩面前,摸了摸她的头。

“可是,光用嘴巴说,人是会忘记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个道理,永远地传下去,传给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

孩子们又一次沉默了。

林凡拿起木炭,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知”字。

“我们用文字,把这个道理记下来。”

“我们写:‘沃土方能生嘉禾’。这句话,就成了知识。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就成了学问。这个过程,就叫‘致知’。”

“格物,致知。”林凡的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这便是圣人教给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大学问。”

“它不在那些之乎者也的空洞文章里,它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粒种子里。”

这番话,不仅是说给孩子们听的。

更是说给后排那三位大人听的。

王丞哲听得是心潮澎湃,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理解了“格物致知”这四个字的真正分量。

陆渊的脸色,由黑转青,嘴唇紧紧抿着,一言不发。

林凡的这套说辞,环环相扣,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圣人教诲,竟是让他找不到一丝一毫可以辩驳的漏洞。

他将圣人的学问,拉下了神坛,踩进了泥土里。

可偏偏,这泥土里长出来的道理,又是如此的坚实,如此的……有用。

“荒谬!”

陆渊终于还是没忍住,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冰冷。

“林凡!你这是在曲解圣意,亵渎学问!”

“圣人教我们格物致知,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探求天理,明晰道心!岂是为了区区几斗粮食,几车粪肥?”

“你将圣人之学,等同于农夫之术,这是对天下读书人最大的侮辱!”

他声色俱厉,一股属于官员的威压,让前排的孩子们都吓得缩起了脖子。

学堂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林凡没有去看暴怒的陆渊,他的视线,落在了那位从始至终都沉默着的老者身上。

郑玄经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说话,只是迈开步子,走到了讲台前。

他拿起那碗沙土,又拿起那碗黑土,仔细地看了看。

然后,他抬起头,浑浊的老眼看着林凡,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问题。

“老夫只想知道。”

“倘若有一日,天下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易子而食,流离失所。”

“到那时,是陆主事口中的‘天理道心’能让人活命,还是你这碗能长出粮食的黑土,能让人活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