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161章 林凡开班授神技,泥腿也有大出息!

王家村的清晨,是被号子声和锄头破土的声音唤醒的。

新开垦的两百亩荒地,像一块巨大的画布,每天都被添上新的笔触。田垄的线条越来越清晰,灌溉的水渠在晨光下蜿蜒,折射出粼粼的波光。

林凡站在高处,看着这片由人力和汗水浇灌出的奇迹,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

人越来越多,地也越来越广。

他一个人,分身乏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不能让大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一走,这里的一切恐怕又会退回原样。他要的不是一个靠他支撑的盆景,而是一片能自我生长,不断蔓延的森林。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按捺不住。

当日下午,趁着众人歇工的间隙,林凡将几个人叫到了田边的一处空地上。

王铁柱,张铁匠,还有开拓队的队长张三丰。

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几个在开荒和农活中,显露出机灵劲儿的年轻人。

“都坐。”林凡指了指地上的草垛。

几个人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气氛一时有些严肃。

“林案首,您……您这是要?”王铁柱心里七上八下的,率先开口。

林凡没有直接回答,他弯腰从三个不同的地方,抓了三把土,分别放在三块破瓦片上。

一把是河边的沙土,颜色发黄,颗粒粗大。

一把是山脚的黏土,色泽深褐,湿润时黏成一团。

最后一把,则是示范田庄里,用粪肥和草木灰养了许久的沃土,色泽黑亮,松软细腻。

“铁柱大哥,你来看。”林凡指着那三把土,“你觉得,哪把土种庄稼最好?”

“那还用说!”王铁柱不假思索,“肯定是这黑土!油汪汪的,一看就有劲儿!”

林凡笑了笑,又看向张三丰:“三丰队长,你觉得呢?”

张三丰常年在外奔波,见识更广。他上前捻了捻三把土,想了想才回话:“大人,这黑土自然是最好的。但这黏土保水,要是遇上旱天,兴许比沙土更能保命。沙土虽然不存水不存肥,但地气热得快,种些瓜果,熟得倒是要早一些。”

“说得好!”林凡赞许地点头。

他拿起一个水瓢,分别往三块瓦片上浇了同样多的水。

水浇在沙土上,几乎是瞬间就漏光了。

浇在黏土上,则积在表面,许久都渗不下去。

唯有浇在那片沃土上,水不快不慢地渗了进去,整片土都变得湿润,却没有积水,也没有流失。

在场的人,都看呆了。

他们种了一辈子地,却从未有人像这样,把土地的秘密掰开了、揉碎了,摆在他们眼前。

“土地和人一样,有自己的脾气。”林凡的声音不响,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有的土太松,留不住好东西,就像个漏勺。有的土太实,好东西进不去,就像块石头。我们的法子,不管是掺沙子,还是加粪肥草木灰,为的,就是让土地的脾气变好,变得能存水、能存肥,还能透气。”

他没有讲什么深奥的道理,用的全是大白话,是庄稼人一听就懂的比方。

“你们,就是我选出来的,第一批‘学手艺’的人。”林凡环视众人,表情变得郑重,“我不但要你们知道怎么干,我还要你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干。”

“从今天起,王铁柱,你主管全局,要学着怎么调度人,怎么看地分活。”

“张铁匠,你的炉子,不能只打犁,我要你琢磨,怎么让锄头更省力,怎么让镰刀更快。我画图,你来造,我们一起,把十八般农具都给它变个样!”

“张三丰,你的开拓队,是我们的尖刀。开荒,不光是使蛮力。看山、看水、看土、看草,都是学问。这门学问,你要第一个学会,然后教给你的队员。”

一番话,说得在场几人热血沸腾。

他们原以为,自己只是林案首手下的一个管事,一个工匠,一个队长。

可现在,林案首分明是把他们当成了真正的弟子,要将那神仙般的手段,倾囊相授!

这哪里是学手艺,这分明是传道!

“扑通!”

张三丰这个七尺高的汉子,第一个跪了下去,眼眶泛红。

“大人!您这是给俺们指了条通天的路啊!俺张三丰对天发誓,您教的每一个字,俺都拿命去记!要是学不好,俺自己滚出王家村!”

王铁柱和张铁匠也跟着跪下,神情激动,嘴唇哆嗦着,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林凡没有去扶。

他受得起这一跪。

他要的,就是这股子劲头。

接下来的日子,王家村的田间地头,多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林凡常常带着这几个“亲传弟子”,在地里一待就是大半天。

他会指着一种豆科植物,告诉他们,这东西种下去,能让土地自己“喘气回力”,比歇一年地还好。

他会带着他们去挖堆肥的坑,讲解着秸秆、杂草、人畜粪便如何分层堆放,才能“沤”出最好的肥料。

他甚至在张铁匠的炉子边,用木炭在地上画出齿轮和杠杆的草图,讨论着如何制造一种能利用水力的磨坊,或是能把水提到高处的龙骨水车。

这些知识,像一颗颗种子,被林凡亲手种进了这些最朴实的头脑里。

起初,他们只是死记硬背。

渐渐地,他们开始提问,开始争论。

王铁柱会为了水渠应该走直线还是顺着地势拐弯,和张三丰争得面红耳赤。

张铁匠为了一个零件的角度,能把自己关在铺子里两天两夜,出来时满眼血丝,手里却拿着一个崭新的玩意儿。

林凡的文宫之内,那株翠绿的小苗,在这股薪火相传的气韵滋养下,主干悄然间又粗壮了一圈,叶片上的纹路愈发清晰,仿佛蕴含着某种规则与道理。

这天傍晚,一天的“课程”结束。

众人正准备散去,各自吃饭。

张三丰却忽然叫住了林凡,他的表情,带着几分在逃难路上才会有的警觉。

“大人,您留步。”

他把林凡拉到一旁,压低了声音。

“今天下午,我在东边山林那边勘察地形,看到几个人影。”

“他们鬼鬼祟祟的,不像咱们庄子上的人,更不是逃难来的灾民。”

张三丰的眉头紧锁,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那几个人,走路的姿势很稳,下盘扎实,手里都拿着东西,用布包着,长条形的,看着……像是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