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 第106章 老儒究根问文心,麒麟再面临场题!

经世阁内,赵济世洪亮而坚定的声音,仿佛金石之音,涤荡了阁楼中最后一丝疑云。

“传我之令。”

“府试案首林凡,德才兼备,文心如玉,无可争议!”

张主事躬身领命,脸上是劫后余生般的释然与激动,正要转身去传令,将这个最终的、不容置疑的结果宣告出去。

然而,就在此时。

“吱呀——”

阁楼的木门,被人从外面缓缓推开。

一个身影,逆着黎明前最后的一点昏暗天光,走了进来。

来人一身浆洗得发白的旧儒衫,身形清瘦,头发花白,梳理得一丝不苟。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迈步走入,每一步都踏得不疾不徐,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随着他的进入,整个阁楼的气氛,悄然一变。

如果说钱经纶的气场是严峻的刻刀,那么此人带来的,便是一座沉重的石碑。古老,厚重,充满了教条与规矩的压迫感,让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

孙乐山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赵济世也微微蹙起了眉头。

“郑兄?”赵济世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青州府学的总教习,执掌经义戒律的郑玄经。此人是青州文坛出了名的老学究,一生只治经学,将儒家法度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眼里揉不得半点逾矩的沙子。

郑玄经先是对着赵济世三人微微一揖,算是全了礼数,随后,他的视线,才落在了堂中站立的林凡身上。

那视线,没有半分情绪,却比钱经纶之前的审视,更加让人感到无所遁形。

“济世兄,外面闹得满城风雨,郑某,不得不来。”郑玄经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干枯,平板,却字字清晰。

“那些市井流言,不足为信。”赵济世沉声开口,“我等三人,已经亲自验证过,林凡的才学,当得起这个案首。”

“我并非为流言而来。”郑玄经摇了摇头,他绕过林凡,走到了那张摆放着三份试卷的长案前。

他没有碰触卷宗,只是低头看着,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我为这三份卷子而来。”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点了点那份《净心偈》。

“‘心如明镜台,本自无尘埃’。好诗,好心境。此诗,可证其心之清,却不能解其学之杂。”

郑玄经转过身,重新看向林凡,那双浑浊的老眼中,透出一股近乎偏执的探究。

“老夫在府学执教三十年,阅卷无数。见过的天才,如过江之鲫。或擅经义,或长于策论,或精于诗赋。偶有兼通二者,已是凤毛麟角。可从未见过,有人能将三种截然不同的文风与心境,同时臻至化境。”

“你刚才那番‘守、破、立’的言论,老夫在门外,也听见了。”

“说得很好,很圆融。”

“但,文道,不是靠嘴皮子说出来的。那是笔耕不辍,日夜苦修,将心性与学问,一点一滴磨合出来的。”

“老夫依旧不解。”他的语调陡然拔高了一分,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一个人的心,只有一颗。如何能同时修出‘老学究的沉稳’,‘酷吏的狠辣’,与‘先贤的浩瀚’?”

“这三者,根子上是相悖的!除非……”

郑玄经的声音顿住,阁楼里的每一个人,心都提了起来。

“除非,此三者,并非源于你一人之心!”

此言一出,比之前钱经纶的怀疑,更加诛心!

钱经纶怀疑的是“外力”,而郑玄经,直接否定了林凡“文心”的统一性,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他的为学根基!

“郑兄,此言过矣!”孙乐山终于忍不住开口,面带不悦,“我等三人,已然认可,你这是何意?”

“我并无他意。”郑玄经对孙乐山的质问恍若未闻,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林凡,“老夫只为求一个‘真’字。科举乃国之大典,案首为一州文宗,不容许有半分含糊不清之处!”

赵济世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郑玄经在府学地位尊崇,门生故吏遍布青州,他若是不认可,即便今天将案首的文书发出,明日,整个青州府的读书人,都会对这个结果产生质疑。

这,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赵济世心中一叹,他知道,郑玄经的出现,将这件事,推到了一个再无转圜余地的境地。

所有的压力,再一次,汇聚到了林凡的身上。

面对这位老学究近乎苛刻的质问,林凡的神情,却依旧平静。

他对着郑玄经,再次躬身一礼。

“郑大人的疑惑,学生明白。”

“‘守、破、立’,若只是言说,确为空谈。”

“文心之一体,也非辩解可明。”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阁楼中回荡,清晰而沉着。

郑玄经看着他,眼神中的偏执没有丝毫减弱。

“那你,要如何自证?”

林凡抬起头,笑了。

那笑容,干净,纯粹,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

“学生以为,大道至简。”

“既然三位大人与郑大人,都对学生这三种看似矛盾的文风心存疑虑。”

“那学生,便再作一篇。”

“只是这一次……”

林凡环视了一圈案上的三份考卷,最后,将视线定格在郑玄经那张刻板的脸上。

“学生不作诗,不作赋,也不写策论。”

“学生,只写几个字。”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写几个字?

写几个字,如何能证明那三种截然不同的心境与才华,是统一的?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郑玄经的眉头,也皱成了一个川字,他觉得林凡这是在故弄玄虚,甚至是黔驴技穷。

“狂妄!”他冷哼一声。

林凡却不以为意,他走到长案前,铺开一张新的宣纸。

赵济世、孙乐山、钱经纶,三人的视线,都紧紧地跟随着他。他们也完全无法想象,林凡要如何用“几个字”,来化解眼前这个死局。

林凡没有去拿笔。

他只是伸出右手食指,在砚台中,轻轻蘸满了墨汁。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整个人的气息,在这一刻,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前一瞬,他还是那个清朗平和的少年郎。

下一瞬,一股沉凝如山,法度森严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他仿佛化身成了在书斋中枯坐了五十年的老学究,心如古井,不起波澜。

他以指为笔,在宣纸的右上角,写下了一个字。

“儒。”

这个字,一笔一划,皆是法度,工整得如同馆阁体,却又比馆阁体多了一分深入骨髓的沉稳与敬畏。

正是他那份帖经墨义的风格!

字刚写完,他身上的气息,又是一变。

那股沉稳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锋芒毕露,杀伐果断的凌厉!仿佛一个手握权柄,算尽人心的酷吏,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对错。

他用依旧带着墨汁的手指,在宣纸的中间,写下了第二个字。

“法。”

这个字,笔画如刀,转折似剑,字里行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与狠辣,与那篇策论的气息,如出一辙!

在场所有人,呼吸都停滞了。

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在同一个人身上,无缝切换。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写完“法”字,林凡身上的凌厉之气,再次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冲破云霄,囊括四海的浩瀚与雄浑!他仿佛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尊心怀天下的上古先贤,欲要澄清玉宇,再造乾坤!

他抬起手指,用尽最后的墨迹,在宣纸的左下角,写下了第三个字。

“道。”

这个字,笔画飞扬,气势磅礴,仿佛一条欲要挣脱纸面的神龙,带着一股“金猴奋起千钧棒”的无上意志!

正是那篇《平妖赋》的神髓!

三个字。

“儒”,“法”,“道”。

分别占据了宣纸的三个角落,各自展现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与气韵,却又共同构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

林凡收回手指,后退一步,看着自己的作品。

他身上的所有气息都已收敛,又变回了那个平静的少年。

他对着已经完全呆滞的郑玄经,轻声开口。

“儒以守正,法以破局,道以立心。”

“三者,归于一身。”

“这,便是学生的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