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 第266章 高加索和车臣(上)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第266章 高加索和车臣(上)

作者:薇涅拉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02 00:29:26

高加索地区位于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绵延一千多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由西向东,成为南北高加索的分界线。

山脉北侧称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属于俄罗斯

;南侧称为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

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连接处、扼黑海和里海要道,北边是俄罗斯,西南边是土耳其,东南边是伊朗。

由于高加索地区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上成为该地区大国角逐的场所。

此外,高加索地区民族众多,大约有50多个民族。

西部主要有阿迪盖人、卡尔恰伊人、卡巴尔达人和奥塞梯人;东部主要有车臣人和印古什人,以及达吉斯坦的库梅克人,阿瓦尔人和列兹金人,此外还分布着其他一些人数较少的山地民族。

南高加索主要民族分布为:北部是格鲁吉亚人,南面是亚美尼亚人,东面是阿塞拜疆人。

由于高加索地区地形分为平原、山区、高山区。由于山峦叠嶂、地势复杂,许多民族虽近在咫尺,语言却完全不通,民族关系复杂。

古罗马作家普林尼在其《博物志》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说罗马人在高加索地区经商要通过80多名译员来进行。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人口约27万。共和国地处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条很长的边界。

车臣共和国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但是战略位置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

首府格罗兹尼。

苏联解体后的10年内,车臣共和国和俄罗斯军队进行了多次冲突,最终车臣非法武装全军覆没。但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

高加索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形成了车臣独特的历史地理风貌。

车臣人是高加索地区最古老的土着民。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车臣人在平原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在山地放牧、养羊养马等。但由于土地贫瘠,车臣人一般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此外,在山民中还存在着奔袭式的“掠夺经济“,即掠夺别的民族或者过往商人的牛羊财物。对崇尚自由、好战的车臣人而言,掠夺他人财物并不为耻。

与此相对应,车臣人形成了某些自由村社制度。

车臣人的社会形式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由各个大小家庭组成不同的泰普(相当于部落),实行长老制,依照习惯法行事、崇尚“血亲复仇“,即如果某个家族的人被杀了,杀人者或者杀人者的家族里必须有相应的人偿命。

车臣人早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当地脆弱的经济相适应,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低下的情况下保障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长期氏族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十分落后的生产力培育了车臣人‘奔袭式’的谋生方式,造就了车臣人自由自在的和无拘束的散漫风气。

艰苦的生存环境和遭受外来侵略的磨难锻造了车臣人桀骜不驯、剽悍骁勇的民族性格“。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车臣人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受制于人。,

有关车臣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

“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

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

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

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队的蹂躏。

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

16至19世纪,***教开始传入车臣。

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

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开始,车臣人民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的阵营,便缓和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但却与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及哥萨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18世纪末,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第五次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帝国,并控制克里米亚汗国,俄国的势力扩张至北高加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