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06章 夏至烘干与霉粒变异体的围剿

夏至的阳光炽热得像一团火焰,炙烤着黎明新城的每一寸土地,空气里弥漫着干燥的热气,连风都带着温度。收割后的田野里,只剩下整齐的稻茬和玉米秆,而烘干房和粮食仓库则成了联盟最忙碌的地方——刚收割的粮食堆积如山,需要尽快烘干降低含水量,才能安全储存,避免霉变。烘干房的烟囱里冒出淡淡的白烟,机械的轰鸣声日夜不停,队员们顶着烈日,将粮食一袋袋运进烘干房,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干劲。

老周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烘干房旁,手里的“烘干进度监控仪”(老郑用旧时代的温湿度记录仪改装,能实时监控烘干房内的温度、湿度和粮食含水量)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他站在烘干房门口,透过观察窗看着里面的粮食——稻谷在烘干设备的传送带上缓缓移动,热风从四面八方吹过,将水分一点点带走。“目前烘干房的温度稳定在42摄氏度,湿度28%,稻谷的含水量从22%降到了13%,再烘两小时就能达到安全储存标准!”老周兴奋地把数据记在“烘干储存档案”上,页面上还画着烘干设备的示意图,标注着不同粮食的烘干参数,比如玉米的烘干温度要控制在45摄氏度,大豆则是38摄氏度,确保每种粮食都能达到最佳烘干效果。

林墨陪着老周巡查时,远远看到老郑带领机械师团队在烘干房旁加装“烘干尾气处理系统”——这是为了减少烘干过程中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系统由“旋风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组成,能过滤尾气中的粉尘和异味,让排出的尾气达到环保标准。“老郑说,之前的烘干尾气直接排放,会产生大量粉尘,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影响周围的作物生长;加装这套系统后,粉尘去除率能达到95%以上,异味也会大大减少,既环保又能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林墨指着远处的尾气排放口,之前灰蒙蒙的粉尘不见了,排出的尾气变得干净透明,周围的空气也清新了许多。

不远处的粮食仓库里,苏晚晴和陈阳正带领医疗组的队员对烘干后的粮食进行“二次安全检测”——他们用“真菌孢子检测仪”和“重金属检测仪”,对每一批粮食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没有真菌污染和重金属超标。“陈阳,这批玉米的真菌孢子检测为阴性,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安全标准,可以入仓储存!”苏晚晴拿着检测报告,对旁边的仓储队员说,脸上露出放心的笑容。陈阳则在给仓库的地面和墙壁喷洒“防霉消毒水”——这是用次氯酸钠和水按1:100混合制成的,能有效杀灭仓库内的霉菌孢子和细菌,为粮食储存创造安全环境。

河港的老河驾驶着“粮食转运车”在烘干房和仓库之间来回穿梭,车上装满了烘干后的大米和玉米,车厢两侧的“保温层”能防止粮食在转运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老周,这批大米有8000斤,玉米6000斤,已经送到仓库门口了!仓库的通风设备都检查好了吗?可别让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受潮发霉!”老河跳下车,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大声问道。老周连忙回应:“放心吧!仓库的通风设备每小时启动一次,能保持仓库内的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65%以下,绝对不会让粮食受潮!”

然而,这份忙碌的安心在烘干后的第三天被打破。负责仓库粮食抽检的小李,抱着一袋大米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脸色惨白,大米里夹杂着不少发黑发霉的籽粒,有的还长出了绿色的霉斑,用手一捏,霉粒就碎成了粉末,散发着刺鼻的霉味,霉粒周围的健康大米也受到了污染,表面出现了淡淡的霉点。“周叔!墨哥!不好了!粮食发霉了!刚烘干的大米,不到半天就长出了霉,玉米和大豆也有发霉的,霉斑还在扩散,再这样下去,所有储存的粮食都会被污染!”

林墨和老周的心瞬间揪紧——粮食储存过程中一旦霉变,不仅无法食用,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霉菌毒素,若不及时处理,整个仓库的粮食都会被污染,联盟的粮食储备将面临严重危机。两人立刻跟着小李赶往仓库,刚走进仓库大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霉味,仓库里的几堆大米和玉米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霉斑,绿色的霉菌像地毯一样覆盖在粮食表面,让人触目惊心。

“是‘霉粒变异体’!”老周蹲在地上,用镊子夹起一粒发霉的大米,放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这种变异体是一种特殊的霉菌孢子,能在干燥的粮食表面快速萌发,分泌‘霉促素’,加速霉菌生长,还能让霉菌产生的毒素增强十倍;它们能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即使是烘干后的粮食,只要有一粒霉粒,就能在24小时内污染周围的粮食;而且它们耐高温、耐干燥,普通的烘干和消毒措施根本无法杀死,在仓库的环境下,霉菌孢子的存活时间能超过半年;更麻烦的是,被污染的粮食即使去除霉粒,毒素也会残留在健康粮食上,无法食用,只能销毁!”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赶到,她用无菌棉签从霉粒上采集了霉菌样本,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观察,同时用“毒素快速检测卡”对污染的粮食进行检测。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霉菌的菌丝和孢子结构:“这种霉菌是变异的‘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含量极高,远超安全标准,人误食后会严重损害肝脏,甚至致癌;而且霉粒变异体的孢子有一层‘休眠外壳’,在干燥环境下会进入休眠状态,一旦遇到适宜的湿度,就会立刻萌发;更可怕的是,孢子能附着在人的衣服和工具上,扩散到其他仓库和未收割的作物上!”苏晚晴抬起头,语气凝重得像铅块:“必须在72小时内围剿,不然我们的粮食储备会损失过半,甚至可能影响联盟所有人的健康!”

“立刻召开紧急围剿会议!”林墨掏出对讲机,声音坚定得能穿透仓库的霉味,“所有核心成员,十五分钟后到仓库旁的指挥部集合,各据点准备好消毒设备、防霉药剂和隔离物资,不惜一切代价围剿霉粒变异体,保住未被污染的粮食!”

指挥部里,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霉味,所有人的脸色都格外沉重,目光紧紧盯着林墨,等待着他的决策。林墨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霉粒变异体的关键是‘孢子易扩散、毒素难清除、休眠期长’,围剿的核心是‘杀孢子、清毒素、断传播’。老郑,你先说说技术方案!”

老郑立刻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张设备设计图,手指在图上快速滑动:“针对霉粒变异体的特性,我建议改装‘仓库立体消毒系统’,分三个核心模块:一是‘高温蒸汽灭菌模块’,在仓库顶部和四周安装‘高压蒸汽喷头’,能喷出130摄氏度的高温蒸汽,穿透粮堆,杀死深层的霉菌孢子和菌丝,同时不会损伤粮食品质;二是‘紫外线消毒模块’,在仓库内安装‘紫外线杀菌灯阵列’,波长254纳米,能破坏孢子的dNA,防止萌发,每天夜间开启4小时,持续消毒;三是‘负压通风排孢模块’,在仓库的出风口安装‘负压风机’和‘高效空气过滤器’,将仓库内的孢子吸入过滤器,过滤效率达到99.9%,防止孢子扩散到室外;另外,我还能制作‘孢子隔离防护服’,用防水透气的布料制成,外层涂有防孢子吸附涂层,配备防毒面具,防止队员接触孢子和吸入霉味。”

老周听着老郑的方案,立刻补充道:“我和苏医生可以研发‘霉粒灭杀解毒剂’!针对黄曲霉菌和黄曲霉素,成分分三部分:一是‘抗霉益生菌剂’,用乳酸菌和酵母菌按3:2混合,能与黄曲霉菌竞争营养,抑制孢子萌发,同时分解部分毒素;二是‘孢子杀灭剂’,用过氧乙酸稀释到0.5%,能穿透孢子的休眠外壳,杀死孢子和菌丝;三是‘毒素降解剂’,用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按4:1混合,能有效降解黄曲霉素,将毒素含量降到安全标准以下;而且这药剂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使用:一是用高压喷雾器喷洒在粮堆表面和仓库环境,灭杀孢子;二是拌入未被严重污染的粮堆,降解毒素;三是涂抹在工具和防护服上,消毒杀菌,每亩(仓库面积)用量控制在1000毫升,杀菌率能达到99.5%,毒素降解率超过80%。”

赵磊站起身,军靴在地面上磕出清脆的声响,语气果断有力:“巡逻队分成九组!第一组协助老郑安装仓库立体消毒系统和制作孢子隔离防护服,确保今晚所有仓库都能完成消毒设备安装;第二组配合苏医生调制霉粒灭杀解毒剂,给各仓库和污染区配送药剂;第三组负责隔离污染粮食,用密封陶缸将污染的粮食装好,运到焚烧区销毁,运输过程中严格消毒,防止孢子泄漏;第四组负责仓库的全面消毒,先用高温蒸汽灭菌,再用紫外线灯和药剂喷洒,确保无死角;第五组负责未污染粮食的保护,将未被污染的粮食转移到消毒后的备用仓库,用防虫防霉布覆盖;第六组在仓库周围设置‘孢子监测点’,每两小时检测一次空气中的孢子浓度,记录变化;第七组负责人员和工具的消毒,所有进入仓库的人员必须穿隔离防护服,使用后的工具用高温蒸汽和药剂消毒;第八组协助仓储队员对粮堆进行翻倒,让高温蒸汽和药剂能穿透粮堆深层,确保消毒彻底;第九组夜间值守,检查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设备故障导致消毒中断。”

各据点代表的响应迅速而坚定,每个人都知道粮食安全和人员健康的重要性:

- 枫木的老枫:“派30名木工赶制仓库高温蒸汽喷头的支架和备用仓库的隔离挡板,用防火枫木,能抵御高温和药剂腐蚀,现在就开工,四小时内送到仓库;另外制作‘防护服收纳架’,方便队员存放防护服,避免交叉污染!”

- 石滩的老张:“矿工们立刻开采‘硫磺’和‘石灰石’,硫磺用于制作过氧乙酸,石灰石用于调节药剂酸碱度;另外搬运‘乳酸菌’和‘谷胱甘肽’,都是之前储存的优质菌种和药剂,半小时装车,一小时到医疗组实验室!”

- 河港的老河:“调七艘运输船,四艘运送消毒设备零件和隔离物资,两艘配送药剂原料和密封陶缸,一艘专门运输污染粮食到焚烧区,船上加装‘防泄漏装置’,防止运输过程中孢子扩散,现在就开船!”

- 芦苇的老芦:“组织50名队员编织‘防虫防霉布’,用四层芦苇纤维编织,涂有防孢子涂层,覆盖在粮堆上能有效防止孢子落入;同时制作‘消毒擦拭布’,用浸过药剂的芦苇布制成,用于擦拭工具和防护服,两小时送300块过来!”

- 陶窑的老何:“烧‘密封陶缸’,每个能装100公斤污染粮食,缸口加双层橡胶密封圈,确保密封不泄漏;同时烧‘药剂储存陶坛’,抗腐蚀、耐高温,用于存放过氧乙酸,一小时出第一批,优先送污染区!”

- 畜牧的老牧:“派20名队员协助搬运污染粮食,提供‘防火帆布’和‘灭火设备’,确保焚烧过程安全,防止火灾扩散;另外送‘新鲜牧草’到队员休息区,给辛苦的队员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会议结束,所有人都立刻行动起来,仓库周围、机械车间、医疗实验室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在霉粒变异体扩散之前将其围剿。

老郑的团队在机械车间里改装仓库立体消毒系统,小李负责安装高压蒸汽喷头,他小心翼翼地将喷头固定在支架上,调整角度确保能覆盖粮堆的每一个角落:“郑工,喷头的间距50厘米够吗?能保证蒸汽均匀分布吗?”老郑拿着压力表,测试喷头的蒸汽压力:“50厘米刚好,蒸汽压力达到0.8兆帕,能穿透1米深的粮堆,杀死深层的孢子;你再在喷头上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蒸汽温度,低于130摄氏度就自动调节,确保灭菌效果。”小王则在安装紫外线杀菌灯阵列,他将杀菌灯固定在仓库顶部的轨道上,能来回移动,确保消毒无死角:“郑工,杀菌灯的数量够吗?仓库这么大,会不会有消毒盲区?”老郑笑着说:“放心,我计算过,每10平方米装一盏灯,来回移动的范围能覆盖整个仓库,不会有盲区,消毒效果绝对有保障!”

医疗组的临时实验室里,苏晚晴和陈阳正专注地调制霉粒灭杀解毒剂。大陶缸里,过氧乙酸先在温水里稀释,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活化后的菌液,陈阳用搅拌棍快速搅拌,确保益生菌均匀分布;最后倒入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成淡黄色。“陈阳,益生菌的活化时间要够两小时,确保菌种活性;过氧乙酸的浓度一定要精准,每升药剂加5毫升,加太多会损伤粮食,加太少达不到杀孢子效果。”苏晚晴手里拿着ph试纸,检测药剂的酸碱度,试纸显示ph值4.5,刚好能激活益生菌,又能保证过氧乙酸的稳定性。陈阳的额头上满是汗水,手臂因为长时间搅拌而微微发酸,但他丝毫没有停下,眼睛紧紧盯着药剂的状态——只有药剂均匀、无沉淀,才能确保杀菌和解毒效果。

赵磊的第一组队员已经在仓库里安装高温蒸汽喷头和紫外线杀菌灯,他们穿着简易的防护装备,在闷热的仓库里忙碌着,汗水顺着防护装备的缝隙流下,浸湿了里面的衣服:“快!再装两个喷头,这边的粮堆比较厚,需要更多蒸汽!”第二组队员背着高压喷雾器,在仓库里喷洒霉粒灭杀解毒剂,药剂像细雨一样落在粮堆表面和仓库墙壁上,很快就抑制了霉菌的生长,霉味也淡了许多。芦苇据点的队员则在搬运未被污染的粮食,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粮食装袋,用防虫防霉布包裹好,运到备用仓库,每一个动作都格外谨慎,生怕接触到污染的粮食。

当天傍晚,第一批仓库立体消毒系统投入使用。老郑启动高温蒸汽灭菌模块,130摄氏度的高温蒸汽从喷头喷出,弥漫在仓库里,粮堆表面的霉菌很快就被杀死,绿色的霉斑逐渐变成黑色;随后开启紫外线杀菌灯阵列,紫色的光线照亮仓库,进一步破坏残留的孢子。两小时后,苏晚晴用孢子检测仪对仓库内的空气进行检测,孢子浓度降到了安全标准以下,毒素检测也显示阴性。“成功了!”老郑兴奋地大喊,周围的队员们也欢呼起来,之前的沉重气氛一扫而空,仓库里的霉味也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药剂的淡淡清香。

然而,半夜时分,意外发生了——北边仓库的负压风机突然故障,导致仓库内的孢子浓度开始上升,有扩散的迹象。林墨立刻带着老郑赶过去,老郑检查后发现是风机的滤网堵塞,导致风量不足,他迅速更换了新的滤网,重新启动风机:“以后每小时都要检查一次风机的滤网和压力,发现堵塞及时更换;我们再给每台风机配备备用滤网,确保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队员们连夜给所有仓库的负压风机更换了新的滤网,配备了备用滤网,同时加强了夜间值守,确保消毒设备正常运行。

夏至过后的第四天,霉粒变异体的围剿工作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林墨和老周在各仓库检查时,所有仓库的霉菌都已被清除,孢子浓度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未被污染的粮食完好无损,被污染的粮食也已全部销毁,没有出现扩散和人员感染的情况。老周用“粮食品质检测仪”对未被污染的粮食进行检测,大米的整精米率、玉米的容重都没有受到影响,品质依旧优良。“太好了!我们不仅围剿了霉粒变异体,还保住了大部分粮食储备,联盟的粮食安全有保障了!”老周激动地抱住林墨,眼里满是喜悦的泪水,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则在整理围剿资料,将仓库立体消毒系统的改装图纸、霉粒灭杀解毒剂的配方、孢子隔离防护服和防虫防霉布的制作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补充到《粮食储存安全手册》中,还特别标注了“仓库日常消毒流程”和“污染粮食处理规范”,为以后的粮食储存提供全面、安全的指导。“这次我们还发现,霉粒灭杀解毒剂中的益生菌不仅能抑制霉菌,还能改善粮食的口感,经过处理的大米煮出来更香甜,真是意外的收获!”苏晚晴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对林墨说,脸上满是自豪和成就感。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举办了“霉粒围剿胜利庆功宴”,也是“粮食安全守护宴”。后勤组用未被污染的大米煮了香喷喷的白米饭,用玉米做了玉米粥和玉米饼,畜牧据点送来的烤羊肉和炖牛肉摆满了长桌,河港据点带来的鲜鱼做成了清蒸鱼,绿谷的蔬菜炒了好几盘,还有用大豆做的豆腐和豆浆,每个人的碗里都盛满了安全、美味的食物,热气腾腾,香味扑鼻,驱散了之前的紧张和担忧。

老河端着一碗米饭,走到林墨身边,感慨地说:“以前在河港,我们储存粮食全靠简陋的仓库,一到潮湿天气就发霉,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浪费;现在有了联盟的消毒系统、灭杀药剂,还有大家一起围剿,再也不用怕粮食发霉了!明年我们河港也要建一座标准化的粮食仓库,跟着联盟学储存技术,争取让我们的粮食能安全储存更久!”

林墨笑着点头,递给老河一块烤羊肉:“以后我们会把粮食储存技术和防霉方法推广到所有据点,让大家都能安全、长久地储存粮食。接下来,我们要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老周负责建立粮食库存台账,实时监控粮食数量和品质;老郑负责维护烘干和消毒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苏医生负责定期对粮食进行安全检测,防止出现新的污染;另外,我们还要开始准备冬季的粮食分配计划,确保联盟每一个人都能有足够的粮食过冬,让大家都能安心生活,共同建设我们的黎明新城!”

老周也凑过来说:“绿谷种子基地已经开始培育‘抗霉作物品种’,通过基因筛选,提高作物对霉菌的抵抗力,以后从种植源头就能减少霉菌污染;而且我们计划在明年建设一座‘粮食深加工车间’,将粮食加工成面粉、食用油、罐头等,延长保质期,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夜色渐深,食堂里的谈笑声渐渐散去,队员们带着对粮食安全的安心和对未来的期待回到各自的住处。林墨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远处的粮食仓库,月光洒在仓库的屋顶和消毒设备上,泛着淡淡的银光,立体消毒系统和紫外线灯在月光下安静地矗立,像一群守护着粮食安全的卫士。

他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依靠智慧和双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在夏至烘干季被守护下来的粮食,不仅是联盟生存的基石,更是人类重建文明的希望——它们在末日的废土上被安全储存,用饱满的籽粒诉说着联盟的团结与强大。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在这片重生的土地上,人类用科学与勇气,一点点筑牢粮食安全的防线,终会让文明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永远燃烧,照亮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