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92章 立冬储种与噬种变异体的清剿

立冬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黎明新城的田野彻底褪去了绿色,小麦和油菜在防寒毡下进入休眠期,绿谷种子基地的仓库却热闹非凡。这里储存着联盟明年播种所需的所有种子——抗虫水稻种、抗冻小麦种、高产大豆种,还有新培育的“耐寒白菜种”,每一种种子都装在枫木和陶土混合制成的“储种罐”里,罐身上贴着详细的标签,标注着品种、发芽率和储存日期。

老周的身影每天都出现在仓库里,手里的“种子活力检测仪”(老郑用旧时代的种子发芽箱改装,能快速检测种子的呼吸强度,判断活力)成了最珍贵的工具。他从储种罐里取出少量小麦种子,放入检测仪:“呼吸强度每克每小时6.5毫升,活力保持在95%以上!比标准值高5%,只要储存得当,明年春天的发芽率肯定没问题!”他兴奋地把数据记在“种子储存档案”上,档案柜里已经整齐地摆满了各品种的记录册,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

林墨陪着老周巡查仓库时,看到绿谷基地的队员们正在学习“种子分类储存法”——将不同休眠期的种子分开存放,水稻种放在温度5度的冷藏区,小麦种放在温度10度的常温区,大豆种则放在干燥的通风区。“老郑说,他正在改装‘智能储种系统’,以后仓库的温度、湿度和种子活力数据,都能通过对讲机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台,不用再人工检查,节省不少时间。”林墨指着仓库角落的传感器,传感器连接着一根细细的电线,延伸到控制台,屏幕上显示着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一目了然。

不远处的温室里,苏晚晴和陈阳正带领医疗组的队员培育“耐寒白菜苗”——这是为明年春天提前培育的幼苗,温室里安装了老郑改装的“地暖系统”,地面下埋着热水管道,温度稳定在20度,白菜苗翠绿的叶片在温暖的环境中舒展,像一片片小小的翡翠。“这些白菜苗明年春天移栽到田里,比直接播种能提前二十天收获,刚好能填补冬春季节的蔬菜空缺。”苏晚晴拿起一株白菜苗,仔细观察根系:“根系已经长到5厘米,活力很好,再培育半个月,就能移栽到育苗盘里。”

然而,这份平静在下午被骤然打破。负责储种仓库值守的小李,抱着一个打开的储种罐,脸色惨白地跑过来,罐子里的大豆种有一半已经变成粉末,剩下的种子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孔洞里还残留着黑色的虫粪,几只黑色的小虫在粉末里快速爬行。“周叔!墨哥!不好了!种子被虫子吃了!刚检查的大豆种,不到半天就变成这样了,其他储种罐里也发现了虫子!”

林墨和老周的心瞬间沉到谷底——种子是联盟明年播种的希望,一旦被大规模破坏,整个农业生产都会停滞。两人跟着小李冲进储种仓库,眼前的景象让呼吸都变得沉重:近十个储种罐被打开,里面的种子有的变成粉末,有的布满孔洞,仓库地面上散落着黑色的虫粪,几只黑色的小虫正从一个未密封的储种罐里爬出来,体型像芝麻大小,身体呈椭圆形,外壳坚硬,头部有一对锋利的口器,正啃食着掉在地上的种子。

“是‘噬种变异体’!”老周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他用镊子夹起一只小虫,放在放大镜下,“这种变异体专门啃食储存的种子,尤其喜欢大豆、玉米等脂肪含量高的种子;它们能钻进密封的储种罐,靠分泌‘溶壳酶’溶解罐口的密封材料;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极快,在仓库的温湿度环境下,一天就能繁殖一代,一只雌虫能产三百多粒卵,卵藏在种子的孔洞里,普通的筛选根本无法清除!”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赶到,她用试管收集了种子粉末和小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溶壳酶能溶解枫木和陶土的缝隙,让储种罐出现微小的孔洞,虫子就是通过这些孔洞进入的;而且虫子的肠道能分泌一种‘消化酶’,能快速分解种子的胚乳,即使是干燥的种子,也能被消化成粉末;更麻烦的是,这些虫子能在低温环境下存活,冷藏区的水稻种也有被感染的风险!”苏晚晴抬起头,语气凝重:“要是不尽快清剿,不出三天,所有储种罐都会被破坏,明年春天我们将没有种子可播!”

“立刻启动种子保护预案!”林墨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所有核心成员,十五分钟后到储种仓库旁的会议室集合,各据点准备好杀虫设备和密封材料,务必在二十四小时内清剿干净!”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老郑拿着小虫样本,手指在桌面上快速敲击,大脑飞速运转:“噬种变异体的关键是能在密封环境和低温下存活,我们必须创造一个高温、低氧的环境杀死它们!我可以改装‘低温杀虫仓’——用旧冷库改造,先将温度降到零下10度,让虫子进入休眠,再快速升温到50度,杀死虫子和虫卵;同时,在仓内充入氮气,降低氧气浓度,防止种子在高温下氧化;另外,我们还可以制作‘种子过滤机’,用细筛网过滤种子粉末和虫子,保留完好的种子!”

老周立刻补充:“我和苏医生可以研发‘种子保护涂层’!用壳聚糖、薄荷精油和防腐剂按5:3:2的比例混合,壳聚糖能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虫子啃食;薄荷精油能驱赶成虫,防止再次感染;防腐剂则能抑制虫卵孵化;而且这种涂层能溶于水,明年播种前用温水浸泡就能去除,不影响种子发芽!”

赵磊站起身,语气坚定:“巡逻队分成三组!第一组协助老郑改装低温杀虫仓和种子过滤机,确保设备在今晚投入使用;第二组配合老周和苏医生调制种子保护涂层,对完好的种子进行涂层处理;第三组负责储种仓库的彻底消毒,用生石灰水和杀虫剂混合液擦拭地面和货架,清理虫粪和种子粉末;另外,我们会联合各据点的队员,将所有储种罐转移到临时密封区,防止交叉感染!”

各据点代表纷纷响应:

- 陶窑的老何:“我们立刻烧制‘密封陶盖’,在盖口加一层橡胶密封圈,比之前的密封材料更严实,虫子再也钻不进去!”

- 枫木的老枫:“我们派木工赶制种子过滤机的筛网框架,用硬枫木制作,耐用性好,保证今晚就能送到!”

- 河港的老河:“我们船队去下游的废弃氮肥厂,找氮气罐,给低温杀虫仓充氮气,保证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 芦苇的老芦:“我们组织队员编织‘防虫纱布袋’,将涂层后的种子装在袋里,再放进储种罐,双重保护!”

会议结束的瞬间,所有人都像离弦的箭一样行动起来。机械车间里,焊枪的火花彻夜未熄,老郑的团队正在拆解废弃的冷库,小李负责安装加热管:“郑工,加热管的功率够吗?能在一小时内将温度从零下10度升到50度吗?”老郑拿着温度计,一边测试一边说:“放心,我装了十根2000瓦的加热管,配合热风循环系统,升温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度,刚好能杀死虫子又不破坏种子胚乳;小王,你给冷库加装氮气接口,确保氮气能均匀分布!”

医疗组的临时实验室里,苏晚晴和陈阳正带领队员调制种子保护涂层。大陶缸里,壳聚糖粉末被温水溶解,加入薄荷精油后搅拌成透明的糊状,最后倒入防腐剂。“陈阳,注意搅拌时间,至少搅拌三十分钟,确保涂层均匀;薄荷精油的用量要精准,每公斤涂层加30毫升,加太多会让种子有异味,加太少则达不到驱赶效果。”苏晚晴一边用黏度计测量涂层的黏度,一边叮嘱,黏度计显示500厘泊,刚好适合在种子表面形成薄膜。

赵磊的第一组队员已经开始转移储种罐,他们戴着防尘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储种罐搬到临时密封区,每个罐子都用芦苇纱布袋包裹,再用胶带密封接口。“小心点,别碰倒罐子,里面还有完好的种子!”队员们互相提醒着,汗水浸湿了衣服,却没人放慢速度——他们知道,每多耽误一分钟,就有更多种子可能被破坏。

当天傍晚,第一批低温杀虫仓和种子过滤机就投入使用。老郑将受感染的大豆种倒入杀虫仓,关闭仓门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到零下10度,半小时后,又快速升温到50度,同时充入氮气。一小时后,老郑打开仓门,将种子倒入过滤机,筛网过滤掉粉末和虫子,留下的完好种子虽然表面有些褶皱,但胚乳完好。“成功了!”老郑兴奋地大喊,用种子活力检测仪测试,种子活力保持在85%以上,“这些种子还能用!明年播种前用温水浸泡,发芽率不会受影响!”

然而,半夜时分,负责临时密封区值守的队员传来呼叫:“墨哥!密封区的温度太低,部分种子出现冻伤迹象!”林墨立刻带着老周赶往密封区,发现是夜间气温下降,密封区没有保温措施,种子温度降到了0度以下。“我们给密封区加装‘临时地暖’!”老周迅速从仓库里拿出一批矿渣保温棉,铺在密封区地面,再用陶窑的保温陶板覆盖,“明天再安装加热丝,今晚先用这个应急,确保种子温度保持在5度以上!”

队员们冒着寒风,连夜给密封区做好了保温。陶窑的老何送来新烧制的密封陶盖,盖在储种罐上,用橡胶密封圈密封严实;河港的船队也连夜运回了氮气罐,补充到低温杀虫仓;芦苇的队员们则送来防虫纱布袋,将涂层后的种子整齐地装袋。苏晚晴和陈阳则留在实验室,连夜调制种子保护涂层,直到凌晨,所有完好的种子都完成了涂层处理。

立冬过后的第二天清晨,噬种变异体被彻底清剿。老周用种子活力检测仪检查所有处理后的种子,活力平均保持在90%以上,完好种子的数量足够明年播种使用;储种仓库经过彻底消毒,再也没有发现虫子和虫粪;新改装的智能储种系统也投入使用,屏幕上显示着各区域的温湿度和种子活力数据,一切正常。

“太好了!种子保住了!”老周激动地抱住林墨,手里的储种档案册差点掉在地上,“明年春天,我们不仅能种上所有作物,还能扩大种植面积,让联盟的粮食储备更充足!”

苏晚晴则带领医疗组对种子进行了发芽测试,培养皿里的小麦种子已经开始萌发,嫩绿的芽尖顶破种皮,充满了生命力:“发芽率达到92%,比预期还高2%,这些种子完全没问题!”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后勤组用温室里的白菜做了清炒白菜,搭配着畜牧据点送来的炖排骨,还有用完好的大豆磨的豆浆,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喝着热豆浆,聊着这一天的经历。老芦捧着一碗豆浆,感慨地说:“以前在芦苇荡,种子保存不了多久就会发霉或被虫子吃,现在有了低温杀虫仓和保护涂层,种子能保存一整年,联盟的技术真是太厉害了!明年我们也要建一个小的储种仓库,跟着联盟一起学习储存技术!”

林墨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站起身,举起陶碗:“这次能清剿噬种变异体,靠的是所有人的齐心协力——老郑的技术突破,老周和苏医生的细心守护,赵磊和队员们的日夜奋战,还有各据点的无私支援。接下来,我们要把‘低温杀虫仓’和‘种子保护涂层’推广到所有据点,还要在绿谷基地建立‘种子银行’,收集更多优质品种,为联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色渐深,储种仓库的智能系统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绿光,低温杀虫仓和种子过滤机静静地矗立在仓库旁,像守护着希望的卫士。林墨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远处的绿谷基地,月光下,温室里的白菜苗泛着淡淡的绿光,储种罐整齐地排列在仓库里,充满了对明年的期待。他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但每一次克服危机,都让这条路更加坚实。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在这片重生的土地上,人类用智慧和团结,一点点驱散末日的阴霾,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与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