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77章 春分育苗危机与噬苗变异体的清除

春分的雨丝带着温润的气息,断断续续洒了三天,绿谷种子培育基地的温室里,却弥漫着比阴雨更沉重的焦虑——老周蹲在育苗架前,手里捏着一株枯萎的抗虫水稻幼苗,根系已经被啃得残缺不全,只剩下几根发黄的须根,轻轻一碰就从土壤里脱落。“已经是第三批了,”他声音沙哑,指尖沾着湿润的营养土,“前两批幼苗也是这样,一夜之间就枯萎,根系全被啃了,土壤里连虫子的影子都找不到。”

林墨刚从新城赶来,手里还拿着老郑送来的土壤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土壤肥力正常,没有霉菌和毒素,却在根系残片上检测到微量的黏液,带着淡淡的酸性。“不是病虫害,也不是土壤问题,”林墨蹲下身,用小铲子轻轻拨开幼苗周围的土壤,土粒松散,没有明显的虫洞,却在土层下两厘米处,摸到一个细微的凸起,像一颗圆润的小石子,“这是什么?”

他小心地将凸起物挖出来——是一只通体透明的小虫子,体长不足一厘米,身体呈纺锤形,口器像细小的钩子,正抱着一根完好的幼苗须根啃食,体表分泌的黏液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是变异体!”林墨立刻将虫子放进密封试管,“老周,快把所有育苗架的幼苗都检查一遍,这种虫子藏在土壤里,专门啃食根系,不及时清理,所有种子都要毁了!”

消息很快传到联盟,老郑带着机械师团队连夜赶来了种子基地,苏晚晴和医疗组也背着急救箱和检测设备赶到。老郑将试管里的虫子放在改装显微镜下,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它的结构:口器带有倒刺,能牢牢钩住根系,体表的黏液含有消化酶,能溶解根须的细胞壁,让它更容易啃食。“是‘噬苗变异体’!”老郑脸色凝重,“这种变异体应该是从绿谷的土壤里滋生的,靠吸食植物根系的汁液生存,体型小,藏得深,普通的杀虫剂根本没用,得用专门的设备把它们从土壤里引出来。”

苏晚晴则检测了黏液的成分:“黏液酸性不强,不会腐蚀土壤,但会抑制幼苗根系生长,被啃食过的幼苗就算没立刻枯萎,后期也长不壮。我们得尽快清除变异体,还要给健康的幼苗补充营养液,增强根系抵抗力。”

林墨立刻在基地的临时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各据点的支援人员已经到位——河港的老河带来了防水布,用来覆盖育苗架,防止变异体扩散;枫木的老枫送来新砍的枫木,搭建临时的隔离育苗区;石滩的矿工们则带来了细筛网,用来过滤土壤中的变异体;孩子们也没闲着,朵朵和丫丫带着小伙伴,帮着搬运营养液陶瓶,小脸蛋上沾着营养土,却没人喊累。

“方案分三步,”林墨指着育苗基地的平面图,“第一步,隔离健康幼苗——把还没被啃食的幼苗移栽到隔离区,用细筛网过滤新土壤,确保没有变异体;第二步,清理染病土壤——将有变异体的土壤集中到一起,用老郑改装的‘土壤加热装置’加热到50度,杀死土壤里的变异体和卵;第三步,设置防御——在育苗架周围埋上‘震动驱虫带’,用低频震动干扰变异体的活动,防止它们再钻进土壤。”

老郑立刻展示他的改装设备:土壤加热装置是用旧时代的电热毯改造,铺在土壤下方,通电后能均匀加热土壤,温度可控;震动驱虫带则是用细铜丝编织,连接小型发电机,能释放20赫兹的低频震动,对植物无害,却能让噬苗变异体感到不适,主动逃离。“加热装置一次能处理十平方米的土壤,驱虫带的有效范围是半米,覆盖所有育苗架周围足够了。”他一边调试设备,一边给众人演示,屏幕上显示土壤温度正稳步上升,达到50度时,土壤里的噬苗变异体开始躁动,纷纷从土粒间爬出来,在高温下很快失去活力。

苏晚晴和医疗组则忙着调配营养液——用枫糖、鱼粉和矿物质混合制成,装在陶窑据点烧制的滴灌陶管里,能缓慢渗透到幼苗根系周围,补充营养。“每株幼苗滴灌5毫升,一天两次,连续三天,就能让根系恢复生长。”苏晚晴一边指导种植组的队员操作,一边叮嘱,“还要注意观察幼苗的叶片颜色,要是出现发黄,就减少滴灌量,避免烧根。”

赵磊带领队员负责清理染病土壤。他们用铁锹将土壤铲进特制的筛网箱,摇动摇把,土壤被过滤到下方的加热装置上,变异体和土块留在筛网上,集中收集后用火焰喷射器烧毁。“小心点,别让土壤撒到地上,”赵磊一边提醒队员,一边用刷子清理筛网上的残留变异体,“这些小东西生命力强,掉在地上说不定还能活。”

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育苗基地的危机终于解除。隔离区的健康幼苗重新焕发生机,新的须根从根系顶端冒出来,嫩绿的叶片在灯光下舒展;染病土壤被彻底加热消毒,重新铺回育苗架后,撒上了老周培育的“驱虫草”种子——这种草能释放特殊的气味,让噬苗变异体不敢靠近;震动驱虫带也全部安装到位,发电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幼苗的安全。

老周站在隔离区的育苗架前,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株水稻幼苗的根系——新根已经长到两厘米长,洁白细嫩,紧紧抓住土壤。“太好了!这些幼苗都活了!”他激动地对林墨说,眼里闪着泪光,“按现在的长势,再过十天就能移栽到田里,今年的抗虫水稻肯定能丰收!”

林墨看着育苗架上一排排嫩绿的幼苗,心里满是欣慰。从发现噬苗变异体的焦虑,到各据点齐心协力的应对,再到危机解除的喜悦,联盟的每一次挑战,都让彼此的联系更加紧密。老河正在指挥队员用防水布覆盖育苗架,防止雨水溅起土壤;老枫则在基地周围种植驱虫草,扩大防御范围;苏晚晴和陈阳在给队员们分发热姜茶,驱散连日奋战的疲惫;孩子们则在隔离区外,用彩笔在防水布上画着金黄的稻田,上面写着“丰收”两个大字。

“等这批幼苗移栽后,我们就把驱虫草和震动驱虫带推广到所有农田,”林墨对身边的老周说,“绿谷的种子基地还要扩大,老郑说可以在这里建一座‘种子库’,用恒温恒湿系统保存优质种子,以后联盟就再也不用愁种子的问题了。”

老周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我已经选好了下一批要培育的种子,是从研究所找到的‘抗旱大豆种’,适合在石滩据点的坡地种植,到时候石滩的矿工们也能自己种粮食,不用再靠新城接济了。”

夕阳透过温室的玻璃,洒在嫩绿的幼苗上,给叶片镀上了一层金边。远处的绿谷山坡上,河港的运输船正缓缓驶回,枫木据点的木材运输车在山道上蜿蜒,石滩的矿工们哼着小调,收拾着工具——整个联盟都在为新一年的种植忙碌着,为了丰收,为了希望,为了在这片废土上,长出更多能填饱肚子、温暖人心的庄稼。

林墨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新的挑战,但只要联盟的每个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在温室里茁壮成长的幼苗,不仅是粮食的希望,更是联盟团结与坚韧的象征——它们会在春天扎根,在夏天生长,在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像黎明联盟,在末日的废墟上,一点点扎根、生长,终会绽放出照亮未来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