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64章 初冬冰灾与供暖核心的突破

初冬的第一缕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掠过黎明新城的钢铁围墙。林墨站在了望塔上,指尖触碰到冰冷的钢板,瞬间缩回了手——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已经降到零下八度,比往年同期低了近五度。远处的黎明河面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河港据点的船队停在岸边,船员们正用木板和稻草包裹船身,防止水管冻裂。

“墨哥,枫木据点发来紧急通讯!”对讲机里传来林溪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他们那边昨晚下了初雪,积雪压断了不少枫木,还把通往外界的山路堵了,现在据点里的供暖木材不够,有三个老人已经出现轻微冻伤,急需支援!”

林墨立刻拿起望远镜看向枫木据点的方向,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具体情况,但天空中灰蒙蒙的云层还在聚集,显然雪还没停。“让老河立刻准备破冰船,优先清理黎明河到枫木据点的航道;赵磊带巡逻队,准备除雪工具和保暖物资,陆路也要尽快打通;苏晚晴,医疗组准备冻伤药膏和加热设备,随支援队一起出发。”

放下对讲机,林墨快步走下了望塔,刚到地面就遇到了匆匆赶来的老郑。老郑手里抱着一卷泛黄的图纸,脸上沾着机油,显然是刚从机械车间跑出来:“墨哥,你看这个!昨天整理旧时代仓库的零件时,发现了一张‘集中供暖系统’的设计图,上面标注着下游有个废弃的热力站,说不定能找到供暖核心设备!要是能修好,整个新城和周边据点都能用上稳定供暖,比烧木炭省太多了!”

林墨接过图纸,图纸边缘已经磨损,上面用蓝色墨水绘制的管道线路却依旧清晰——热力站位于黎明河下游三十公里的“暖泉镇”,标注着“核心设备:燃气锅炉x2,换热机组x1,管道阀门若干”,还备注着“可兼容生物质燃料”,意味着即使没有天然气,也能用木材、秸秆等替代燃料。

“这个发现太关键了!”林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初冬刚至就出现冻伤,要是进入深冬,仅靠木炭和羊皮袄根本无法应对,集中供暖系统一旦建成,不仅能解决新城的供暖问题,还能保障各据点的冬季生产,比如枫木据点的木材加工、河港的破冰运输,“老郑,你立刻组建技术小队,带上维修工具和燃料样本,我们兵分两路——我带支援队去枫木据点解决燃眉之急,你去暖泉镇探查热力站,务必确认核心设备是否能用!”

老郑用力点头,转身就往机械车间跑,嘴里还喊着:“小李!小王!带上液压钳、万用表和备用零件,五分钟后在东门集合!”

半小时后,两支队伍同时出发。林墨带领的支援队分乘四辆改装装甲车,车厢里装满了压缩木炭、羊皮袄、冻伤药膏,还有老周特意准备的耐寒蔬菜种子——这些种子经过陶窑据点的恒温培育,能在低温下缓慢生长,足够枫木据点应急。苏晚晴坐在第一辆车上,手里拿着一个自制的“体温监测仪”,是用旧时代的电子体温计改装的,能快速检测冻伤程度,“轻度冻伤会红肿发痒,中度会起水泡,重度会发黑坏死,到了枫木据点,我们要先给所有人做检查,不能漏过一个。”

陈阳坐在她身边,怀里抱着一个暖手陶炉,里面装满了烧红的木炭,炉身上裹着厚厚的棉布:“苏姐,我把医疗包里的纱布都用温水泡过,再放在陶炉边保温,给冻伤的人包扎时能减少刺激。”这段时间跟着苏晚晴处理过多次冻伤,他已经摸出了不少实用的小技巧。

装甲车行驶在通往枫木据点的山路上,路面已经积了一层薄雪,车轮碾过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赵磊坐在副驾,手里拿着一把工兵铲,时不时探头查看路况:“前面路段有积雪滑坡的痕迹,我们得放慢速度,让后面的车跟紧,别掉队。”

与此同时,老郑的技术小队已经抵达暖泉镇。镇子早已废弃,街道上覆盖着齐膝的积雪,倒塌的房屋间长满了耐寒的杂草,只有镇中心的热力站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外观——红色的砖墙虽然斑驳,却没有大面积坍塌,大门上的“暖泉镇热力供应站”金属牌还在寒风中微微晃动。

“小心脚下,雪下面可能有陷阱!”老郑走在最前面,用工兵铲拨开积雪,确认路面安全后才让队员跟上。热力站的大门被铁链锁着,锈迹斑斑的铁链一拉就断,推开大门时,一股带着霉味的冷空气扑面而来,里面漆黑一片,只能听到屋顶积雪融化滴落的“滴答”声。

队员们打开头盔上的探照灯,光线扫过室内——地面上散落着破碎的玻璃和生锈的零件,左侧靠墙的位置,两台巨大的燃气锅炉静静矗立,虽然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但锅炉主体没有明显的破损;右侧的换热机组外壳有些变形,连接的管道有几处断裂,却能看到内部的核心部件完好。

“太好了!主体没坏!”老郑快步走到锅炉前,用手套擦掉表面的灰尘,露出上面的压力表和阀门,“小李,测一下锅炉的密封性;小王,检查换热机组的电路,看看能不能通电测试。”

小李立刻拿出打压泵,将软管连接到锅炉的进水口,缓慢加压。压力表的指针缓缓上升,停在0.8mpa的位置,半小时后没有明显下降:“郑工,密封性没问题!锅炉内胆没漏,只要更换损坏的阀门,就能正常使用!”

小王则打开换热机组的控制箱,里面的线路虽然老化,但关键的接触器和继电器还能辨认:“郑工,电路能修复!我们带的备用电线刚好能用上,就是需要找些耐高温的绝缘胶带,防止短路。”

老郑松了口气,刚要安排下一步工作,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咔嚓”的声响——是从热力站深处的仓库传来的。“谁在那里?”老郑握紧手里的扳手,示意队员们做好战斗准备。探照灯的光线扫过去,只见仓库门口的积雪上,出现了几串奇怪的脚印——脚印细长,边缘带着尖刺,不像是任何已知的变异体。

“是冰棘变异体!”小王突然喊道,他之前在旧时代的生物图鉴上见过类似的记载,“这种变异体适应低温环境,身体能分泌冰晶,爪子上的尖刺带有冰冻毒素,被划伤会瞬间冻伤!”

话音刚落,三只体型像狼的变异体从仓库里冲了出来——它们浑身覆盖着半透明的冰晶,爪子上的尖刺泛着寒光,眼睛是暗红色的,奔跑时在雪地上留下一道淡淡的冰痕。“用火焰喷射器!低温怕火!”老郑大喊着,队员们立刻举起随身携带的小型火焰喷射器,橘红色的火焰瞬间笼罩了最前面的变异体。

冰晶遇到火焰快速融化,变异体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身体失去了保护,露出里面暗灰色的皮肤。老郑趁机冲上去,用扳手狠狠砸向变异体的头部,变异体抽搐了几下,重重地倒在地上。剩下的两只变异体见势不妙,转身想逃,却被队员们的火焰喷射器逼了回来,最终也倒在了火焰中。

清理完变异体,老郑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室内寒冷,但紧张的战斗让他浑身发热。他走到仓库门口,推开虚掩的门,里面的景象让他惊喜不已:地上整齐地堆放着几卷耐高温绝缘胶带、十几个备用阀门,还有一箱未开封的生物质燃料颗粒,上面的生产日期虽然是旧时代的,但包装完好,燃料没有受潮。“真是天助我们!有了这些物资,三天内就能修好供暖核心!”

与此同时,林墨的支援队也抵达了枫木据点。据点的景象比想象中更严峻——不少枫木的枝干被积雪压断,砸坏了几间木屋的屋顶;据点中央的空地上,几个老人裹着单薄的羊皮袄,坐在篝火旁瑟瑟发抖,脸上和手上有明显的红肿,是轻度冻伤的症状;孩子们则躲在完好的木屋里,透过窗户好奇地看着支援队的装甲车。

“老枫叔,我们来了!”林墨跳下车,快步走到老枫身边,递过一件厚厚的羊皮袄,“先让大家进屋里取暖,我们带了压缩木炭和冻伤药膏,苏医生会给大家做检查。”

苏晚晴和陈阳立刻展开工作,在据点的大木屋里搭起临时医疗点,将冻伤的人分成三组:轻度冻伤的用加热后的沙棘油按摩,涂抹防冻药膏;中度冻伤的用温水浸泡后包扎,避免水泡破裂;重度冻伤的则用随身携带的加热毯保温,防止伤势恶化。“大爷,您把手放进温水里,慢慢泡,别着急,泡十分钟就不疼了。”苏晚晴耐心地指导一位手部冻伤的老人,陈阳则在一旁帮忙递毛巾,动作熟练而轻柔。

赵磊带着队员们开始清理积雪,他们用改装的除雪车(在装甲车前面加装推雪板)推开山路的积雪,用铁锹清理屋顶的残枝,枫木据点的居民们也纷纷加入,有的帮忙递工具,有的负责搬运积雪,原本冷清的据点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老周则带着种植技术人员,在据点的温室里(用枫木和塑料布搭建的简易温室)播种耐寒蔬菜种子,他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进土里,浇上适量的温水:“这些种子十天就能发芽,长出的幼苗可以当蔬菜吃,也能当饲料喂牲畜,足够你们撑到供暖系统建好。”

当天傍晚,雪终于停了。枫木据点的供暖问题暂时得到解决,冻伤的居民经过治疗也都恢复了活力,孩子们在清理干净的空地上堆起了雪人,笑声在雪地里回荡。林墨坐在老枫的木屋里,喝着温热的枫糖茶,手里拿着老郑发来的对讲机消息:“供暖核心设备修复顺利,预计三天后能输送热力,已派船队运送管道零件,请求新城派建设队协助铺设主管道。”

“太好了!”林墨放下对讲机,对老枫说,“三天后,联盟的集中供暖就能通到枫木据点,到时候你们的木屋都会装上暖气片,再也不用靠烧木炭取暖,木材还能用来加工成建筑材料,供应新城建设。”

老枫激动得连连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没想到我们这些在末日里挣扎的人,还能过上有暖气的日子,真是托了联盟的福!以后枫木据点的木材,优先供应联盟,绝不耽误事!”

第二天清晨,林墨留下部分队员协助枫木据点加固房屋、清理积雪,自己则带着苏晚晴、陈阳返回新城,准备组织建设队铺设供暖管道。装甲车行驶在雪后的山路上,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苏晚晴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雪景,轻声说:“等供暖系统建好了,孩子们冬天就能在教室里安心上课,不用再冻得手都握不住笔了。”

林墨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规划供暖管道的铺设路线:“主管道从暖泉镇热力站出发,先通到新城,再分支到河港、枫木、石滩等据点,用陶窑据点烧制的保温陶管包裹,减少热量流失。老郑说还能在管道上加装温控阀,每个据点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温度,既节能又方便。”

陈阳坐在后排,手里拿着一张画纸,上面画着新城的雪景:有冒着热气的暖气片,有在教室里读书的孩子,有在贸易站交换物资的人们,还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旁边写着“黎明的冬天不冷”。“墨哥,苏姐,等供暖建好了,我要把这幅画挂在学校的墙上,让大家都能看到。”

林墨笑着摸了摸陈阳的头:“好啊,到时候我们一起挂,让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再冷的冬天也能温暖度过。”

回到新城后,林墨立刻召开联盟议会,部署供暖管道铺设工作:“建设队由石勇负责,带领各据点的建筑能手,优先铺设新城到暖泉镇的主管道;老河的船队负责运输管道零件和保温陶管,确保物资供应;老牧的畜牧据点提供牵引牲畜,帮助运输重型设备;医疗组在各施工点设立医疗站,防止队员冻伤或受伤。”

各据点代表纷纷响应,散会后立刻行动起来。建设队的队员们推着工具车,在雪地上挖出一米深的管道沟;河港的船队载着保温陶管,在黎明河上破冰航行;畜牧据点的野马拖着重型机械,在雪地上留下整齐的蹄印;医疗组的医护人员则背着医疗包,在施工点之间穿梭,给队员们递上热汤和暖手陶炉。

老郑的技术小队也传来好消息:暖泉镇的热力站已经成功试运转,生物质燃料燃烧稳定,锅炉输出的热水温度达到了80摄氏度,经过换热机组后,能将供暖水温稳定在50摄氏度,完全满足各据点的供暖需求。“我们还在热力站旁边建了一个燃料仓库,储存了足够用三个月的生物质燃料,后续可以用枫木据点的木材加工补充,不用愁燃料问题。”

三天后,新城的第一条供暖管道正式接通。当第一股热水流过管道,学校教室里的暖气片开始发烫时,孩子们欢呼着围了上去,用手触摸着温暖的暖气片,脸上满是惊喜。“真的热了!再也不用冻手了!”朵朵兴奋地拉着丫丫的手,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教室里的读书声也比平时响亮了许多。

与此同时,枫木据点、河港据点的供暖也陆续接通。老枫站在自家木屋的暖气片前,感受着源源不断的热量,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活了六十多年,没想到在末日里还能用上这么舒服的暖气,联盟真是我们的救星啊!”

林墨站在新城的供暖控制中心,看着屏幕上各据点的温度数据——新城22摄氏度,枫木据点20摄氏度,河港据点19摄氏度,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老郑坐在旁边,调试着温控系统:“现在可以远程调节各据点的温度,要是哪个据点温度低了,我们在这里就能操作,不用再跑一趟。”

苏晚晴走进控制中心,手里拿着一杯热枫糖茶,递给林墨:“外面下雪了,喝点茶暖暖身子。医疗组刚收到消息,各据点都没有新增冻伤病例,大家都在准备过冬的物资,有的在腌肉,有的在储存蔬菜,还有的在做新的棉衣。”

林墨接过茶,喝了一口,甜暖的味道在嘴里散开,驱散了所有的疲惫。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新城的屋顶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巡逻队的装甲车在街道上缓慢行驶,车灯在雪地上留下两道明亮的光轨。

“我们做到了。”林墨轻声说,身边的苏晚晴也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温柔。这个冬天,黎明联盟不再畏惧寒冷,因为他们有了稳定的供暖,有了彼此的互助,有了对未来的坚定希望。

夜色渐深,供暖控制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老郑还在调试着设备,确保供暖系统稳定运行;新城的街道上,偶尔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和人们的聊天声;远处的热力站里,生物质燃料燃烧的火焰,在黑暗中散发着温暖的光芒。黎明联盟的冬天,不再寒冷,因为团结的力量,早已将末日的冰雪融化,照亮了通往未来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