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56章 稻浪翻滚与陶窑新声

小满时节,黎明新城东侧的水稻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稻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水乡据点的老周正带领队员,用改装的收割机收割水稻——这台收割机是老郑的机械师团队改造的,在普通收割机的基础上加装了“脱粒装置”,能一边收割一边脱粒,效率比人工快了十倍。

“墨哥,这一茬水稻收了足足三千斤!晒干后能磨出两千多斤大米,够新城和联盟据点吃两个月了!”老周捧着一把饱满的稻谷,笑得合不拢嘴,“明年我们再扩大种植面积,在蓄水池旁边再开两亩水田,争取实现大米自给自足!”

林墨蹲在田埂上,抓起一把稻谷,放在手心揉搓,米粒洁白圆润,透着晶莹的光泽。“做得好!”他转头看向不远处的陶窑,“陶窑据点的陶器也该出窑了,正好用新陶缸装大米,防潮又耐用。”

陶窑据点的工地上果然一片热闹——五座土窑冒着袅袅青烟,陶窑队长老何正指挥队员打开窑门,通红的陶坯被小心地搬出来,放在阴凉处冷却。“第一窑出了五十个陶缸、三十个陶盆,还有二十个陶碗!”老何擦着额头的汗,拿起一个刚冷却的陶缸,“这陶缸壁厚均匀,能装两百斤大米,我们还在缸口做了密封槽,盖上木盖再糊层黄泥,放一年都不会受潮!”

孩子们围着刚出窑的陶器,好奇地摸来摸去。朵朵抱着一个小巧的陶碗,碗身上还画着她最喜欢的太阳花,是陶窑的叔叔特意帮她画的。“墨哥,这个碗能给我吗?我想用它盛新煮的米饭!”朵朵仰着小脸,眼里满是期待。

林墨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以后每个家庭都能分到新陶缸、新陶碗,我们再也不用用破旧的铁盒和塑料桶盛东西了。”

当天下午,新城的仓库里就堆满了新收获的大米和新出窑的陶器。林溪带着后勤组的人,将大米小心翼翼地装进陶缸,每个陶缸上都贴着标签,写着“小满稻”和储存日期。“有了这些陶缸,我们的粮食储存更安全了,就算遇到雨季,也不用担心大米发霉。”林溪一边贴标签,一边对身边的队员说。

然而,繁荣的景象下,危机正悄然逼近。当天傍晚,王医生拿着气象监测仪,匆匆找到林墨:“墨哥,不好了!根据监测,未来三天会有持续暴雨,可能引发汛期!新城东侧的水稻田地势低,很容易被淹;而且周边的河流可能涨水,会把下游的丧尸和变异体冲到新城附近!”

林墨心里一沉,立刻召集联盟核心成员开会。会议室里,气氛格外严肃,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

“我们必须尽快做好防汛准备!”林墨指着地图上的水稻田和河流,“第一,老周带水乡据点的人,在水稻田周围挖防洪沟,把雨水引到蓄水池,既能保护稻田,又能补充水源;第二,老郑带机械师团队,改装抽水机,准备好排水设备,一旦稻田积水,立刻抽水;第三,赵磊和周明带巡逻队,在河流下游设置警戒点,监测水位和丧尸动向;第四,苏晚晴和陈阳准备消毒物资,暴雨后容易滋生细菌,防止引发传染病。”

联盟成员立刻行动起来。水乡据点的人熟悉水性,很快就挖出了一条两米宽的防洪沟,还在沟边堆上沙袋,加固堤坝;机械师团队将三台抽水机改装成“移动排水车”,加装了更长的水管,能快速抽走积水;巡逻队在河流下游搭建了临时了望塔,24小时监测水位;医疗组则熬制了大量的消毒汤,准备了足够的退烧药和止泻药,防止暴雨后出现疫情。

第二天清晨,暴雨如期而至。豆大的雨点砸在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地面很快就积起了水。林墨站在了望塔上,看着水稻田——防洪沟发挥了作用,雨水顺着沟渠流入蓄水池,稻田里只有少量积水,老郑和队员们正驾驶着移动排水车,快速抽排积水。

然而,河流下游的巡逻队突然传来紧急消息——水位上涨过快,已经淹没了下游的废弃村庄,几十只丧尸被洪水冲下来,正朝着新城的方向漂来!更危险的是,其中还夹杂着几只“水生变异体”,它们在水里行动迅速,还能喷出带毒的水柱!

“赵磊,带一队人去下游,用穿甲箭和火焰喷射器清理丧尸和变异体!注意别掉进水里,水生变异体在水里更灵活!”林墨对着对讲机大喊,同时让周明带领另一队人,在河流上游设置拦截网,防止更多丧尸冲下来。

赵磊的小队很快到达下游,此时洪水已经漫过了道路,几只水生变异体正从水里探出头,朝着队员们喷射毒水柱。“用火焰喷射器!烧断它们的触手!”赵磊大喊着,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火焰落在水里,虽然不能完全烧到变异体,却逼得它们不敢靠近。队员们趁机举起穿甲箭,对准变异体的头部射击,箭支穿透皮肤,黑色的血液染红了水面。

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丧尸和水生变异体终于被清理干净。但暴雨还在继续,河流的水位仍在上涨,巡逻队不得不继续在下游警戒,防止新的威胁出现。

苏晚晴和陈阳则冒着暴雨,挨家挨户检查住房的漏雨情况,给低洼处的住户送去防水布,提醒大家储存足够的饮用水,避免饮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暴雨过后,一定要喝烧开的水,或者用盐消毒过的水,防止拉肚子。”苏晚晴一边给住户递防水布,一边耐心叮嘱。

陈阳则背着医疗包,在院子里来回巡逻,遇到有老人或孩子淋雨感冒,立刻给他们测量体温,分发退烧药。“陈医生,你真是个好孩子!”一位老奶奶接过药片,感动地说,“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些老人在暴雨天可怎么办啊。”

陈阳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苏姐教过我,医生的责任就是保护大家的健康。”

暴雨持续了三天三夜,当雨终于停了的时候,新城虽然有些狼狈——屋顶的茅草被冲掉了一些,院子里积了不少淤泥,但水稻田完好无损,没有人员受伤,也没有出现疫情。联盟的成员们立刻开始清理淤泥,修复受损的住房,整个新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老周站在水稻田边,看着绿油油的稻茬(收割后留下的稻秆),欣慰地说:“幸好我们提前挖了防洪沟,不然这稻田就全淹了。明年我们再把堤坝加高点,就算遇到更大的暴雨也不怕!”

老何则带着陶窑据点的人,用新出窑的陶盆收集雨水,过滤后用来和陶土:“这雨水过滤后很干净,和出来的陶土更细腻,烧出来的陶器更结实。”

林墨站在了望塔上,看着联盟成员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独自求生,到如今联盟各据点互帮互助,共同应对危机,黎明新城早已不是一座孤立的堡垒,而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大家庭。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联盟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在这片废土上,继续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希望。

第57章 汛后重建与地下资源的新发现

暴雨过后的阳光格外明媚,黎明新城的院子里,众人正忙着清理淤泥——男人们用铁锹铲起厚厚的淤泥,装进推车运到城外的空地上(未来可以用来改良土壤);女人们则拿着扫帚,清扫房屋内外的积水和杂物;孩子们也没闲着,帮着捡拾散落在地上的树枝和瓦片,虽然浑身沾满了泥点,却依旧笑得格外开心。

“墨哥,机械师团队已经把受损的抽水机和收割机修好了!”老郑拿着一张维修清单,快步走到林墨身边,“我们还在抽水机上加装了‘过滤装置’,以后抽洪水的时候,能过滤掉水里的杂质和病毒,抽上来的水经过简单消毒就能用。”

林墨接过清单,看着上面详细的维修记录,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汛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设备,有你们在,我们能省不少事。对了,水稻田的堤坝还需要加固,你们能不能做几台‘打夯机’,提高堤坝的坚固度?”

老郑立刻点头:“没问题!用废弃的电机和重锤就能做,明天就能完工!有了打夯机,加固堤坝的速度至少能快三倍。”

当天下午,打夯机就制作完成。两台简易打夯机在水稻田的堤坝旁运转起来,重锤反复砸向堤坝,将松软的泥土压实。老周带着水乡据点的人,在压实的堤坝上铺上一层防水布,再盖上一层泥土,防止雨水渗透。“这样加固后,就算明年再遇到汛期,堤坝也不会塌了!”老周拍了拍加固后的堤坝,满意地说。

陶窑据点的人则利用清理出来的淤泥,制作新的陶坯。“这淤泥细腻无杂质,是最好的陶土原料!”老何拿着一块湿润的淤泥,向围观的孩子们展示,“把淤泥揉匀,捏成想要的形状,放进窑里烧,就能变成结实的陶器。”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学着老何的样子揉泥、捏坯,虽然捏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医疗组的工作也没有停歇。苏晚晴和陈阳带领队员,对新城的水源和食物进行全面消毒——用盐滩据点送来的海盐,对蓄水池的水进行消毒;将仓库里的粮食和陶器重新检查一遍,确保没有受潮或被污染;还在院子里喷洒消毒水,防止蚊虫滋生,引发传染病。

“经过检查,所有水源和食物都没有问题,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苏晚晴在广播里向众人宣布,“如果有人出现发烧、拉肚子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疗室就诊,不要拖延。”

就在汛后重建有条不紊进行时,勘探队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新城西侧的废弃煤矿里,发现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还有一处天然的地下水源,水质清澈,适合饮用。“煤矿的储量至少有五千吨,够我们的钢铁厂和发电机使用两年!地下水源的水量很大,还能用来灌溉西侧的农田,扩大种植面积!”勘探队队长兴奋地向林墨汇报。

林墨立刻带领老郑、老周和石勇,前往废弃煤矿查看。煤矿位于一座小山的半山腰,入口被厚厚的石块堵住,勘探队已经清理出一条通道。走进煤矿内部,空气虽然有些潮湿,却没有刺鼻的气味——地下水源的水流声清晰可闻,沿着通道走了大约100米,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溶洞,溶洞中央有一个天然的水潭,水潭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

“这水太干净了!”老周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捧水,尝了尝,“甘甜可口,比蓄水池的水还好喝!我们可以在这里建一个抽水站,把水抽到新城,作为备用水源。”

石勇则在煤矿的煤层前,用锤子敲下一小块煤炭,放在手里观察:“这是优质的烟煤,燃烧值高,用来炼钢和发电最合适不过。我们可以在煤矿入口处建一个简易的采矿场,用机械师团队改装的采矿设备,提高采煤效率。”

老郑则拿出笔记本,开始绘制抽水站和采矿场的设计图:“抽水站用太阳能和发电机双重供电,确保不会停水;采矿场安装传送带,将煤炭直接运到地面,再用卡车送到钢铁厂,节省人力。”

回到新城后,林墨立刻召开联盟会议,宣布了煤矿和地下水源的发现,并制定了开发计划:“第一,老郑带机械师团队,负责建设抽水站和采矿场的设备,一周内完成基础建设;第二,石勇带建设组,修建从煤矿到新城的运输道路,方便煤炭和水资源的运输;第三,老周带水乡据点的人,规划西侧的农田,利用地下水源进行灌溉,种植耐旱的小麦和玉米;第四,盐滩据点和陶窑据点负责提供建设所需的物资,确保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联盟成员们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开发工作。盐滩据点的队长立刻表示,会提供足够的海盐,用于地下水源的消毒;陶窑据点则承诺,制作更多的陶管,用于输送地下水源。

一周后,煤矿的抽水站和采矿场正式投入使用。当第一股清澈的地下水流进新城的蓄水池时,众人都围在蓄水池旁,欢呼雀跃;当第一车煤炭运到钢铁厂,炼钢炉的火焰变得更加旺盛时,林建军激动地说:“有了充足的煤炭,我们的钢铁产量至少能提高一倍!以后就能制作更多的钢材,建设更强大的新城!”

西侧的农田也很快规划完成,老周带领队员,用机械师团队改装的灌溉设备,将地下水源的水引入农田,种下了小麦和玉米的种子。“有了充足的水源,这些庄稼肯定能长得很好!”老周站在田埂上,看着刚种下的种子,眼里满是期待。

林墨站在了望塔上,看着西侧农田里忙碌的身影,看着煤矿方向传来的机械声,看着新城里整齐的住房、热闹的工厂、欢笑的人们,心里满是自豪。从最初的图书馆据点,到如今拥有钢铁厂、煤矿、地下水源和多个联盟据点的黎明新城,他们用双手和勇气,在废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苏晚晴走到了望塔上,递给林墨一瓶用地下水源泡的沙棘茶:“尝尝这个,用新发现的地下水泡的,比以前的茶更甘甜。”

林墨接过茶,喝了一口,甘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带着沙棘的清香。他握紧苏晚晴的手,眼神坚定地说:“我们会把新城建设得更好,会让联盟的每个据点都过上安稳的生活。总有一天,我们会彻底摆脱末日的阴影,重建人类的文明,让孩子们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不用再害怕丧尸和变异体。”

苏晚晴靠在林墨的肩膀上,看着远处的稻浪和煤矿的炊烟,轻声说:“会的,一定会的。因为我们有联盟,有彼此,有永远不会放弃的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黎明新城的每一个角落,将钢铁围墙、水稻田、工厂都染成了温暖的颜色。联盟的成员们还在忙碌着,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心中的希望,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林墨知道,故事还在继续,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而他们,会带着“黎明”的信念,一直走下去,直到光明洒满这片曾经被黑暗笼罩的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