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76章 南极冰下空洞与绿髓矿脉的守护者

从红砂峡谷凯旋的第十天,黎明联盟的南极远征舰队正式启航。这支由十五辆全地形改装装甲车、三艘破冰船(从铁锈城邦废弃船坞修复)和两架小型运输机组成的远征队,承载着联盟所有成员的希望,从铁锈城邦的港口出发,沿着旧时代的航线,朝着南极思韦茨冰川驶去。

林墨站在旗舰破冰船的甲板上,望着越来越近的白色大陆,手中紧握着张教授绘制的绿髓矿脉分布图。南极的寒风裹挟着冰粒,狠狠砸在甲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气温已经降至零下七十度,就算穿着最先进的抗寒装甲,仍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还有多久抵达思韦茨冰川?”他对着对讲机问道。

“预计还有十二小时。”负责领航的铁锈城邦船员回答,“雷达显示,冰川外围有大量的冰裂缝,破冰船需要谨慎行驶,否则可能陷入冰窟。”

苏晚晴的临时实验室设在破冰船的底层船舱,此时她正和张教授一起,对从北极基地带回的绿髓样本进行最后分析。显微镜下,绿髓的分子结构呈现出独特的螺旋状,能与硅基生命的细胞结构完美结合,破坏其自我复制的基因链。“绿髓的纯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强。”苏晚晴记录着数据,“思韦茨冰川下的绿髓矿脉如果是原生矿,纯度应该能达到95%以上,足够我们彻底消灭所有残留的硅基生命。”

张教授看着屏幕上的冰下地形模型,眉头微皱:“根据旧时代的地质资料,思韦茨冰川下的空洞是由地热和冰川运动共同形成的,内部可能存在复杂的地下河和溶洞系统。更重要的是,那里可能残留着星尘科技的南极研究站,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未知的危险。”

老郑的机械组正在对装甲车进行最后的调试。为了适应南极的极端环境,装甲车加装了加厚的雪地履带、抗低温引擎和地热供暖系统,车顶的防御炮塔也换成了适应低温的冷冻射线发射器——这种武器能将目标瞬间冻结,对硅基生命有奇效。“所有装甲车都已调试完毕,能在零下八十度的环境中正常运行。”老郑擦了擦脸上的油污,“我们还在每辆车上配备了冰钻和破冰锤,遇到冰裂缝能快速开辟通道。”

巴图的部落勇士们则在甲板上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穿着用冰原巨熊皮毛和抗晶化装甲混合制成的防寒服,手中的武器也进行了防冻处理。“我的勇士们能在冰原上生存三个月以上,寻找食物和水源不成问题。”巴图挥舞着一把特制的冰镐,“冰川下的生物肯定很凶猛,但我们的勇气和力量,能战胜任何敌人。”

远征队抵达思韦茨冰川时,正赶上一场猛烈的暴风雪。漫天的风雪将冰川笼罩,能见度不足五米,雷达显示,冰川表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冰裂缝,最深的裂缝超过一百米。“必须找到矿脉入口才能停靠。”领航员大喊道,“卫星信号被暴风雪干扰,无法准确定位空洞入口!”

林墨立刻下令:“启动无人机侦查!降低飞行高度,仔细搜索冰川表面的异常区域!”

三架无人机顶着暴风雪升空,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显示,冰川表面除了冰裂缝,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圆形凹陷,凹陷周围的冰层呈现出淡淡的绿色——这是绿髓能量渗透的迹象。“找到了!”无人机操作员兴奋地大喊,“北纬75°30′,西经130°15′的位置,有一个直径五十米的圆形凹陷,下面很可能就是空洞的入口!”

破冰船小心翼翼地朝着凹陷位置行驶,避开沿途的冰裂缝。当船身停稳后,老郑的机械组立刻放下登陆梯,将十辆装甲车开到冰川表面。装甲车的履带在冰面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冷冻射线发射器随时待命,以防遇到突发情况。

林墨带领队员们来到圆形凹陷处,用冰钻在冰层上钻孔。当钻头深入到二十米深时,突然传来“咔嚓”的声响——冰层下面是空的。“是空洞入口!”队员们兴奋地喊道。老郑立刻调来大型破冰锤,对着凹陷处的冰层发起冲击。冰层在冲击下逐渐碎裂,露出一个漆黑的洞口,一股带着地热温度的暖流从洞口涌出,与外面的寒风相遇,形成了浓浓的白雾。

“洞口直径约三十米,深度未知。”队员用强光手电照射洞口,光线只能照亮下方五十米的区域,再往下就是一片漆黑,“探测器显示,下方存在强烈的能量波动,与绿髓样本的特征完全一致!”

林墨下令:“第一队由我带领,乘坐五辆装甲车,携带探测设备和武器,率先进入空洞;第二队由巴图带领,留在洞口建立防御点,防止外部生物偷袭;苏晚晴、张教授和老郑,带领剩余人员和设备,随后进入,建立临时基地。”

装甲车沿着洞口边缘的缓坡缓缓驶入空洞,强光手电照亮了周围的环境。空洞的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下隐约能看到发光的矿物质,地热带来的暖流让洞内的温度维持在零下五度左右,比外面温和了许多。装甲车行驶了大约一公里后,前方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地下河,河水泛着淡淡的绿色,显然含有绿髓的成分。

“地下河的水流速度很慢,深度约五米,装甲车可以直接通过。”驾驶员汇报,“雷达显示,河对岸有一条通道,通道尽头就是绿髓矿脉的位置。”

装甲车驶进地下河,河水漫过车轮,发出“哗哗”的声响。当车辆行驶到河中央时,河底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大量的气泡从河底涌出,水面泛起诡异的涟漪。“有生物!”负责监测的队员大喊,屏幕上显示,河底有大量的黑影正在快速靠近,数量不少于五十只。

“是冰下变异鳗!”苏晚晴通过通讯器传来分析结果,“这种生物是南极特有的变异物种,身体覆盖着冰质鳞片,能释放高压电流,牙齿含有剧毒,而且很可能被残留的硅基生命感染,具有晶化特征!”

话音未落,一条长达十米的变异鳗突然冲出水面,张开布满利齿的嘴巴,朝着最前面的装甲车咬去。“启动冷冻射线发射器!”林墨大喊道。装甲车顶部的发射器发出一道蓝色的射线,变异鳗被射线击中,身体瞬间冻结成冰块,重重地砸回河里,冰块碎裂后,绿色的血液混入水中。

更多的变异鳗冲出水面,有的撞击装甲车的外壳,有的释放高压电流,装甲车的外壳被电流击中,冒出阵阵火花。老郑立刻下令:“所有车辆启动防御护盾!用机枪扫射水面,阻止变异鳗靠近!”

装甲车的防御护盾亮起淡蓝色的光芒,挡住了变异鳗的撞击和电流攻击。车顶的机枪开始疯狂扫射,子弹落在水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不少变异鳗被击中,尸体漂浮在水面上。但变异鳗的数量太多,它们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鳗球”,朝着中间的装甲车撞去。

“用鱼雷!”铁山大喊道。他带来的铁锈城邦装甲车配备了小型鱼雷发射器,专门用于水下攻击。两枚鱼雷被发射出去,击中鳗球的瞬间发生剧烈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鳗球炸散,几十条变异鳗的尸体浮在水面上,剩余的变异鳗见状,纷纷潜入河底,消失不见。

装甲车顺利驶过地下河,来到对岸的通道口。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布满了发光的绿髓晶体,晶体散发着淡淡的绿光,将通道照亮。“这里的绿髓浓度很高,纯度达到了98%!”苏晚晴兴奋地说道,“探测器显示,矿脉就在通道尽头的巨大溶洞里!”

当队员们走进溶洞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整个溶洞的墙壁和地面都布满了绿色的绿髓晶体,晶体的形状各异,有的像巨大的宝石,有的像丛生的灌木,散发着柔和的绿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这是绿髓挥发的气体,对人体无害,还能增强免疫力。

溶洞的中央,有一个直径二十米的绿髓矿柱,矿柱的顶端连接着溶洞的顶部,底部深入地下,散发着强烈的能量波动。“这就是绿髓矿脉的核心!”张教授激动地说道,“只要开采这个矿柱,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绿髓!”

但就在队员们准备开采时,溶洞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嘶吼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只体型巨大的生物正从黑暗中走出。它们的身体像一头巨型北极熊,覆盖着厚厚的绿色毛发,毛发中夹杂着闪烁的绿髓晶体,头部有一个巨大的晶质独角,眼睛泛着红光,爪子锋利如刀,能轻易划破冰层。

“是绿髓守护者!”张教授脸色大变,“旧时代的实验日志提到过,星尘科技为了保护绿髓矿脉,用北极熊的基因和绿髓的能量,培育出了这些守护者,它们既有动物的凶猛,又有绿髓的能量加持,刀枪不入!”

绿髓守护者发出震天动地的嘶吼,朝着队员们冲来。它们的速度极快,转眼间就冲到了近前,一只守护者抬起爪子,朝着一辆装甲车拍去。“铛”的一声巨响,装甲车的防御护盾瞬间布满裂纹,车身被拍得侧翻在地。

“启动冷冻射线和火焰喷射器!”林墨大喊道。装甲车的武器同时开火,冷冻射线将守护者的身体冻结了一层薄冰,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火焰则点燃了它的毛发。但守护者只是甩了甩身体,冰层和火焰就被轻易挣脱,它再次发起冲击,将另一辆装甲车撞飞出去。

巴图带领部落勇士们冲了上去,手中的冰镐和长矛朝着守护者的独角狠狠砸去。但独角的硬度远超想象,冰镐和长矛被撞得粉碎,勇士们被守护者的冲击力掀飞,重重地摔在地上。“它们的弱点在眼睛!”苏晚晴大喊道,“绿髓晶体虽然能增强它们的防御,但眼睛是薄弱部位,没有晶体保护!”

林墨立刻举起步枪,瞄准一只守护者的眼睛射击。子弹穿透了守护者的眼睛,绿色的血液喷涌而出,守护者发出痛苦的嘶吼,疯狂地扭动身体,撞击着周围的绿髓晶体,晶体碎片四溅。其他两只守护者见状,更加狂暴,朝着林墨的方向冲来。

“用绿髓抑制剂!”苏晚晴将几支绿色的药剂扔给林墨,“这是用北极绿髓样本制成的抑制剂,能暂时削弱它们的能量,让它们失去战斗力!”

林墨接住药剂,趁着守护者冲来的瞬间,将药剂狠狠刺入它的眼睛。药剂进入体内后,守护者的动作瞬间迟缓,身上的绿髓晶体失去了光泽,毛发变得黯淡。老郑抓住机会,操控装甲车的破碎锤,狠狠砸向守护者的头部。破碎锤穿透了守护者的头骨,绿色的血液和脑浆混合在一起,守护者轰然倒地,身体逐渐僵硬。

第三只守护者见同伴被杀,变得更加疯狂,它低下头,用独角朝着林墨的装甲车撞去。装甲车的防御护盾瞬间破碎,车身被撞出一个巨大的凹陷。林墨从车里跳出来,拿起一把特制的穿甲矛,朝着守护者的独角根部刺去。穿甲矛穿透了独角与身体连接的部位,绿髓能量从伤口处喷涌而出,守护者的动作渐渐迟缓,最终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解决了绿髓守护者后,队员们终于可以安心开采绿髓矿脉。老郑的机械组启动了特制的采矿设备,这种设备采用了星尘科技的技术,能在不破坏矿脉整体结构的情况下,精准地开采绿髓晶体。开采出的绿髓晶体被装进特制的保温箱,防止其能量流失。

苏晚晴和张教授则在溶洞内建立了临时实验室,对开采出的绿髓进行提纯。提纯后的绿髓呈粘稠的绿色液体,纯度达到了99%,抑制硅基生命的效果比之前的样本强了一倍。“我们可以用这种高纯度绿髓,制作出‘终极抑制药剂’。”苏晚晴兴奋地说道,“这种药剂不仅能彻底消灭残留的硅基生命,还能净化被晶化污染的土壤和水源,让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机。”

在开采绿髓的同时,队员们在溶洞的深处发现了星尘科技南极研究站的遗迹。研究站的大门被厚厚的绿髓晶体封堵,老郑用破碎锤打开大门后,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研究站的设备大多保存完好,中央电脑的硬盘还在运转,屏幕上显示着“绿髓矿脉监测数据”和“硅基生命净化计划”的字样。

张教授打开电脑的数据库,找到了一份完整的“净化计划”:星尘科技原本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投放绿髓制成的抑制剂,彻底消灭失控的硅基生命,但由于实验资金中断和末日爆发,计划未能实施。数据库中还保存着全球硅基生命残留点的分布图,除了红砂矿脉和北极基地,还有三个残留点,分别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和亚洲的青藏高原。

“看来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林墨看着分布图,眉头微皱,“这些残留点虽然能量波动微弱,但如果不彻底清除,迟早会再次引发晶化灾难。”

铁山走到林墨身边,坚定地说道:“铁锈城邦愿意继续支持联盟的行动,我们可以提供足够的车辆、燃料和武器,帮助你们清除所有残留点。”

巴图也点头道:“我的部落勇士随时可以出发,无论天涯海角,我们都会跟随联盟,消灭所有威胁。”

林墨看着眼前的伙伴们,心中充满了感动。从黎明新城的建立,到联盟的壮大,再到如今的南极远征,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始终团结一心,从未放弃。“好!”他坚定地说道,“等我们开采完足够的绿髓,就立刻制定全球净化计划,彻底清除所有硅基生命的残留,让人类的文明重新在地球上绽放!”

开采工作持续了十天,队员们共开采出了五百公斤高纯度绿髓,足够制作一万支终极抑制药剂。在离开南极之前,苏晚晴和张教授用剩余的绿髓,在思韦茨冰川下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监测站,实时监测绿髓矿脉的状态和周围的生态环境。

当远征队的破冰船驶离思韦茨冰川时,暴风雪已经停止,阳光洒在白色的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林墨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南极大陆,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绿髓,更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旅程,他们将前往全球各地的硅基生命残留点,投放终极抑制药剂,净化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源。这注定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但林墨相信,只要联盟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破冰船行驶在广阔的海洋上,朝着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方向前进。船舱内,苏晚晴和张教授正在研究净化计划的细节,老郑的机械组在保养车辆和武器,巴图的部落勇士们在进行体能训练,铁锈城邦的船员们在驾驶船只。每个人都在为接下来的任务做准备,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

林墨走到船尾,看着身后的浪花,心中默默发誓:他将带领联盟的伙伴们,完成星尘科技未竟的事业,彻底消灭硅基生命的威胁,为人类重建一个安全、美好的家园。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黎明的光芒将照亮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的文明将在这片被拯救的土地上,续写新的辉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