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69章 跨区道路工程与噬骸母巢突袭

绿藤聚落加入联盟的消息传遍黎明新城的当天,陈博士的研究所就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们在坎巴尔山脉边缘发现了一条废弃的国道遗迹,这条国道向西连接黎明新城,向南直达绿藤聚落的植物园,向东延伸至巴图部落的夏季牧场,若能修复贯通,将彻底解决联盟内部的物资运输难题。

“这条国道修建于末日爆发前十年,路基用的是高强度混凝土,虽然表面布满裂痕、被杂草覆盖,但核心结构还在。”陈博士在联盟视频会议上展示着无人机拍摄的影像,“我们检测了十公里路段,只有三处需要重建桥梁,其余路段只需清理、加固和铺设防滑层即可。”

巴图看着影像里熟悉的地形,立刻补充:“国道穿过的黑风峡谷是变异生物的高发区,去年我们部落有三匹骆驼在那里被不明生物拖进了地下。修复道路前,必须先清剿峡谷里的威胁。”

绿萝则提出了生态防护方案:“我们可以在道路两侧种植‘荆棘藤’,这种藤蔓生长速度快,带毒的尖刺能阻挡小型变异生物,而且根系发达,能加固路基,防止雨水冲刷。”

林墨综合各方意见,将道路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巴图带领部落勇士清剿黑风峡谷的变异生物,开辟安全通道;第二阶段,老郑的机械组负责路基加固、桥梁重建和路面铺设;第三阶段,绿藤聚落的技术人员种植荆棘藤防护带,陈博士团队安装沿途的信号塔和监控设备,构建联盟信息共享网络。

工程启动的第三天,巴图的部落传来了第一个发现。在黑风峡谷中段,他们找到了三具被啃食干净的骆驼骸骨,骸骨周围的地面有大量不规则的孔洞,孔洞里渗出的黑色黏液与之前变异蝼蛄的分泌物不同,黏性更强,还散发着能腐蚀金属的酸臭味。

“不是我们见过的任何变异生物。”巴图用长矛戳了戳孔洞里的黏液,长矛头瞬间被腐蚀出细密的麻点,“这种黏液能溶解钢铁,要是钻进道路地基,不出三天就能把混凝土啃出大洞。”

林墨接到消息后,立刻带着老郑、苏晚晴和五名装备了防爆盾的船员赶往黑风峡谷。苏晚晴采集了黏液样本,现场检测发现其中含有大量蛋白酶和强酸成分,与陈博士数据库中记录的“噬骸生物”特征高度吻合。“这很可能是噬骸幼虫的分泌物,它们以腐肉和金属为食,通常群居在地下巢穴里,一旦数量达到临界点,就会形成灾难级的母巢。”

话音刚落,峡谷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震动,地面的孔洞开始剧烈蠕动,数十条灰白色的幼虫破土而出。这些幼虫长约半米,身体布满环状褶皱,头部的口器像盛开的菊花,喷吐着黑色黏液,落在岩石上发出“滋滋”的腐蚀声。

“戒备!”林墨大喊着举起弩箭发射器,合金弩箭穿透幼虫的身体,却没能阻止它们的前进——被射中的幼虫断裂成两段,每一段都在继续蠕动,口器依旧疯狂地撕咬着空气。

老郑立刻启动随身携带的火焰喷射器:“这些东西怕火!”熊熊烈火喷涌而出,幼虫在火中发出尖锐的嘶鸣,身体迅速碳化,黑色黏液遇火后燃烧起来,产生的黑烟带着刺鼻的气味。但火焰刚熄灭,更多的幼虫就从孔洞里涌了出来,数量至少有上百只。

巴图的部落勇士骑着马绕到幼虫后方,投出带着燃烧剂的长矛:“峡谷西侧的山洞里有更大的动静!母巢应该在那里!”林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山洞入口处的岩石已经被黏液腐蚀出大片凹陷,黑色的黏液顺着岩壁流淌,在地面汇聚成黏稠的水洼。

苏晚晴快速分析着检测数据:“这些幼虫的外壳含有硅质成分,普通武器很难彻底杀死,必须摧毁母巢。但母巢周围一定有大量幼虫守护,硬闯会造成重大伤亡。”她从背包里掏出一瓶紫色药剂,“这是我之前研发的‘生物凝固剂’,能让黏液快速固化,我们可以用它封锁洞口,暂时阻止幼虫涌出,再想办法从内部破坏母巢。”

老郑立刻改装火焰喷射器,在喷嘴处加装了药剂喷射装置:“我把凝固剂和燃烧剂混合,喷射出去既能固化黏液,又能烧死靠近的幼虫。林墨,你带两个人从山洞侧面的裂缝爬进去,找到母巢的核心位置;巴图,你带勇士们守住洞口,防止幼虫突围;苏晚晴,你留在安全区远程指导,监测黏液的化学成分变化。”

分工完毕后,老郑扣动扳机,混合药剂呈扇形喷射而出,落在洞口的黏液上瞬间固化成深紫色的硬块,正在涌出的幼虫被牢牢粘在硬块上,挣扎几下就不动了。林墨趁机带着两名船员,踩着岩石裂缝向山洞深处攀爬。山洞内部弥漫着浓烈的腐臭味,墙壁上布满了蠕动的幼虫,地面的黏液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避开脚下的孔洞。

“前方五十米有热源反应!”苏晚晴通过对讲机传来消息,“根据能量波动判断,应该就是母巢的位置。注意,母巢可能会释放腐蚀性气体,务必戴好防毒面具。”林墨加快脚步,转过一个拐角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头皮发麻——山洞深处的空地上,盘踞着一个直径约五米的血肉巨物,像一个膨胀的肉囊,表面布满了张开的口器和扭曲的触手,正源源不断地喷吐出幼虫,周围的地面上堆满了动物骸骨和腐蚀殆尽的金属碎片。

“这是噬骸母巢的分身!”苏晚晴的声音带着紧张,“它的核心在肉囊顶部,呈淡粉色,必须用高爆装置摧毁。注意避开它的触手,触手上的倒刺有毒!”林墨从背包里取出三枚手雷,拔掉保险栓后,用力扔向母巢顶部的核心位置。手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得山洞剧烈摇晃,母巢发出痛苦的嘶鸣,肉囊表面的口器喷射出大量黏液,触手疯狂地挥舞着。

趁着母巢混乱,林墨带着船员快速撤退。刚跑出山洞,就看到洞口的固化硬块已经被幼虫腐蚀出多个小洞,巴图的勇士们正用长矛不断刺杀突围的幼虫,身上的皮甲被黏液腐蚀出不少破洞。“母巢已经受伤,但还没彻底死亡!”林墨大喊着接过老郑递来的火焰喷射器,“老郑,把剩下的凝固剂都用上,封锁所有孔洞!”

老郑将最后几瓶凝固剂倒入喷射器,对着地面的孔洞逐一喷射,紫色的药剂顺着孔洞渗透进去,很快就传来幼虫的嘶鸣和黏液固化的声响。苏晚晴则将新调配的“蛋白酶抑制剂”交给巴图:“把这个撒在洞口周围,能破坏幼虫的消化系统,让它们不敢靠近。”

当天傍晚,山洞里的动静彻底消失。林墨带着人进入山洞检查,发现母巢已经停止蠕动,肉囊顶部的核心被手雷炸得粉碎,周围的幼虫全部变成了僵硬的尸体。苏晚晴采集了母巢的组织样本:“这种生物的再生能力极强,必须把尸体焚烧干净,再用混凝土封死山洞,防止残留的细胞再次繁殖。”

清理完母巢后,道路工程重新启动。老郑的机械组驾驶着改装的压路机和摊铺机,开始清理路面的杂草和碎石。压路机的前轮加装了合金齿,能轻松碾碎坚硬的岩石;摊铺机则配备了自动搅拌装置,将碎石、沥青和绿藤聚落提供的荆棘藤纤维混合后,铺设在路面上——这种混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是普通沥青的三倍,还能防止幼虫啃食。

绿藤聚落的技术人员在道路两侧种植荆棘藤,他们将藤蔓幼苗种在预先挖好的沟里,浇上含有生长激素的营养液,短短一天时间,藤蔓就长到了两米高,尖刺上开始分泌毒液。“这些藤蔓每十天需要修剪一次,修剪下来的枝条可以制成生物燃料,或者加工成纤维,用于制作防护服。”毛豆一边修剪藤蔓一边说,“我们还在藤蔓之间种了‘信号草’,这种草的叶片会随着辐射强度变色,能起到预警作用。”

陈博士的团队则在沿途安装信号塔。信号塔采用太阳能供电,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探测器,能实时监测道路周围的变异生物活动,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到各据点的控制室。“我们还在信号塔上安装了声波驱虫器,一旦探测到大量变异生物靠近,就会自动发出低频声波,驱赶它们远离道路。”陈博士调试着设备,“现在联盟的四个据点已经实现了视频通话和数据共享,以后不管哪个据点遇到危机,其他据点都能第一时间提供支援。”

工程进行到第十天,道路修复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只剩下黑风峡谷的桥梁重建。这座桥梁横跨五十米宽的峡谷,桥面已经完全坍塌,只剩下两侧的桥墩还矗立在峡谷两岸。老郑设计了简易的钢索桥方案:“用之前缴获的钢丝绳搭建桥面,铺上混合了荆棘藤纤维的钢板,桥墩用混凝土加固,能承受装甲车的重量。”

搭建钢索桥的当天,天气突然变差,狂风夹杂着沙尘席卷峡谷,钢丝绳在风中剧烈摇晃,施工人员根本无法站稳。“这样下去会出危险!”林墨大喊着让大家暂停施工,“老郑,能不能给起重机加装防风装置?”老郑立刻带领机械组改装设备,在起重机的吊臂上安装了液压稳定器,又在钢丝绳上加装了防风拉索,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试,起重机终于能在狂风中稳定作业。

就在钢索桥即将搭建完成时,苏晚晴的对讲机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信号塔监测到大量未知生物靠近!数量超过五百只,正在快速向桥梁方向移动!”林墨立刻爬上起重机的驾驶室,用望远镜向峡谷东侧望去,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幼虫正从地面的孔洞里涌出,像灰白色的潮水般向桥梁涌来——这些幼虫比之前遇到的更大,口器里喷吐的黏液颜色更深,显然是新繁殖的变种。

“是母巢的残余细胞复活了!”苏晚晴快速分析着数据,“这些幼虫的腐蚀能力比之前强了50%,普通的凝固剂对它们没用!”林墨立刻下达命令:“老郑,启动声波驱虫器;巴图,带勇士们守住桥梁东侧;绿萝,让荆棘藤释放毒素;苏晚晴,立刻研发新的抑制剂!”

声波驱虫器发出低频声波,靠近的幼虫开始出现抽搐,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继续向前爬行——它们的听觉系统已经产生了抗性。巴图的勇士们投出燃烧弹,火焰阻挡了幼虫的前进,但幼虫数量太多,火焰很快就被黏液扑灭。绿萝按下控制器,道路两侧的荆棘藤突然疯长,尖刺喷射出紫色的毒素,落在幼虫身上,让它们的行动变得迟缓,但依旧没有死亡。

“它们的外壳进化出了抗毒层!”绿萝焦急地喊道,“必须用物理攻击摧毁它们的口器!”老郑立刻将起重机的吊臂改装成巨型铁锤,对着地面的幼虫群猛砸下去,每一次撞击都能砸死十几只幼虫,但幼虫源源不断地涌来,很快就将铁锤包围,黏液开始腐蚀吊臂的金属外壳。

苏晚晴此时正在临时实验室里调配新的抑制剂。她将鳄蚁的甲壳粉末(之前从绿藤聚落交换的样本)和强酸中和剂混合,加入高温催化剂后,制成了乳白色的药剂:“这种‘甲壳溶解剂’能破坏幼虫的外壳,快把它装到喷射器里!”船员们立刻将药剂分装到喷射器中,对着幼虫群喷射,药剂落在幼虫身上,外壳瞬间开始溶解,露出里面柔软的身体,失去保护的幼虫很快就停止了蠕动。

战斗持续了三个小时,五百多只幼虫终于被全部消灭。林墨看着满地的虫尸,眉头紧锁:“这些幼虫的进化速度太快了,必须彻底清理峡谷周围的地下孔洞,否则还会再次繁殖。”老郑立刻改装了三台“地下钻孔机”,在峡谷周围一百米范围内钻孔,每钻一个孔就注入甲壳溶解剂和混凝土,将地下的孔洞彻底封堵。

三天后,钢索桥搭建完成。林墨驾驶着装甲车率先驶过桥梁,桥面平稳无晃动,两侧的荆棘藤防护带和信号塔正常运作。巴图骑着马跟在后面,兴奋地大喊:“以后我们部落运送沸石和苔藓,再也不用绕远路了,三天就能到黎明新城!”绿萝则看着道路两侧的监控屏幕:“信号网络覆盖了整条道路,任何变异生物靠近都能第一时间发现,这条道路以后就是联盟的生命线。”

道路贯通的当天,联盟四个据点举行了视频庆祝会议。屏幕上,陈博士的研究所展示着新研发的土壤检测仪,巴图的部落展示着刚收获的耐寒牧草,绿藤聚落展示着即将成熟的紫晶莓,黎明新城的麦田里,小麦已经长到了三十厘米高,泛着浓郁的绿色。

“这条道路不仅连接了我们的据点,更连接了我们的希望。”林墨看着屏幕里的盟友们,语气坚定,“接下来,我们要利用这条道路,共享资源、联合科研,培育更多的改良作物,研发更先进的防御技术,让生态生存圈不断扩大。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这片废土上,重建属于人类的文明。”

当晚,黎明新城的篝火再次燃起。老郑拿着新绘制的农机改装图纸,兴奋地向大家介绍:“等秋天收获后,我要改装一批联合收割机,加装信号接收器和自动避障系统,能在道路上自动行驶,直接把粮食运到各个据点。”老周则盘算着:“我们可以在道路沿线建立小型粮仓和灌溉站,以后不管哪个据点遇到粮食短缺,都能及时调配。”苏晚晴笑着补充:“我和绿萝已经开始培育‘抗腐蚀小麦’,以后就算再遇到噬骸幼虫,也不用担心粮食受损了。”

篝火的光芒照亮了新修的道路,也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林墨知道,道路的贯通只是联盟发展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四个据点团结一心,利用这条生命线共享资源、共抗危机,就一定能在末日中走出一条属于他们的生存之路,让希望的种子沿着道路蔓延,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