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29章 秋分储粮期与噬储变异体的防控

秋分的风带着凉意掠过黎明新城,田野里的作物秸秆已被翻耕入土,化作明年的肥料;仓库区却热闹得像另一片战场——金黄的玉米囤堆得比人高,水稻被装在透气的麻布包里码成整齐的垛,大豆则盛在陶缸里,缸口盖着晒干的稻壳防潮。这是全年粮食安全的“守护关键期”——储粮期一旦出问题,之前的收割全白费,冬天的口粮更是没着落。联盟的重心从田野转到仓库:老周的农务组每天测粮堆温度湿度,老郑的机械组改装“储粮养护设备”,苏晚晴的医疗组做粮堆防霉检测,河港的船员则忙着定期翻粮,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谷物的碎屑,却盯着粮囤的眼神格外专注——这满仓的粮食,就是冬天的暖阳。

老周每天背着“粮堆温湿度检测仪”在仓库里穿梭,检测仪的探头插进玉米囤,屏幕上立刻跳出“温度18c,湿度55%,安全!”。“西仓库玉米囤温湿度正常,东仓库水稻垛再翻一次!”老周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里满是谨慎。他蹲下身,拨开表层的水稻,里面的米粒依然莹白干燥,没有半点霉点,“按这状态,粮食能存到明年春天,一点问题都没有!”

旁边的小王正用“粮食水分仪”测大豆,仪器夹起几粒大豆,几秒后显示“水分12%,达标!”。“周叔,大豆水分控制得刚好,不用再晒了!”小王一边记录一边说,仓库里的通风扇嗡嗡转着,吹得谷物碎屑轻轻飘起。老周递给他一把木铲:“别大意,每周都要把大豆缸里的稻壳换一次,稻壳吸潮,受潮了就没用了。”

林墨正陪着老郑在仓库旁调试“智能翻粮机”。这是老郑针对储粮期改的新设备,能自动深入粮堆内部翻搅,把下层的粮食翻到表层通风,还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粮堆温度,超20c就自动启动。“你看,翻粮机的搅龙深度能调,玉米囤深就调3米,水稻垛浅就调1米,不会把粮堆搅散。”老郑指着设备上的显示屏,上面的粮堆温度曲线平稳起伏,“我还加了‘结块预警’功能,粮堆一结块就报警,避免潮气闷在里面发霉。”

小李正在测试“远程控制”功能,他在仓库门口的平板上点了“启动”,翻粮机立刻缓缓钻进玉米囤,搅龙转动着把下层的玉米翻上来,带着干爽的气息。“郑工,这机器太省力了!以前人工翻粮要三个人,现在一个人看平板就行!”小李兴奋地说,老郑拍了拍翻粮机:“储粮期最费体力,有这东西,大家能少遭点罪。”

苏晚晴的医疗组在仓库角落搭了“粮堆健康站”,桌上摆着“霉菌孢子检测仪”和“储粮毒素快速检测卡”。陈阳正用棉签沾取粮堆表层的碎屑,放在检测仪下:“苏姐,没检测到霉菌孢子!”苏晚晴则在调配“粮堆防霉剂”——用食品级二氧化氯和清水按1:1000的比例混合,装在透气的布袋里埋进粮堆,能缓慢释放防霉成分。“每个粮囤埋三个防霉袋,分别在顶部、中部和底部,全方位防霉;另外,每天都要测一次粮堆毒素,要是检测卡变红色,就得赶紧处理!”苏晚晴一边分装防霉袋一边说,目光扫过满仓的粮食,心里满是踏实。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在水稻垛旁翻粮,他们用木叉把底层的水稻包翻到顶层,确保每一袋都能通风。“小张,把受潮的水稻包挑出来,搬到晒场上再晒半天!”老河一边翻粮一边说,船员们的衣服沾了稻谷,却没人抱怨。“储粮就怕‘闷’,一闷就发霉,咱们多翻几次,粮食就能存得久!”老河擦了擦额角的汗,虽然天凉了,翻粮还是会出汗。

可就在储粮期的第十天,意外突然发生。负责玉米囤监测的队员小张,慌慌张张地跑到老周身边,手里捧着一把结块的玉米——玉米颗粒粘在一起,捏开里面是潮湿的,还带着淡淡的霉味,有的颗粒上甚至爬着细小的黑虫。“周叔!不好了!玉米结块发霉了!西仓库的三号玉米囤已经有半囤这样的了,虫还在往其他囤爬!”

老周的心瞬间揪紧,他接过玉米,用放大镜仔细看——结块的玉米间有白色的菌丝,黑虫是储粮常见的谷蠹,却比平时大了一圈,啃食玉米的速度更快。“林墨!苏医生!老郑!快到西仓库来!”老周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急切,“玉米囤发霉生虫,情况不好!”

林墨、老郑和苏晚晴赶到时,西仓库的三号玉米囤已经掀开了一角,结块的玉米像潮湿的泥巴,黑虫在里面爬来爬去,霉味弥漫在仓库里。苏晚晴立刻用无菌棉签沾取菌丝,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屏幕上的画面让她脸色骤变:“是‘噬储变异体’!这是专门寄生储粮的复合变异体——有腐霉和变异谷蠹,腐霉在粮堆内部的高湿环境滋生,让粮食结块发霉;变异谷蠹比普通谷蠹繁殖快三倍,啃食粮食的同时还会携带霉孢子扩散;更可怕的是,它们会在粮食里产生‘储粮毒素’,人吃了会中毒,要是不及时防控,所有储粮都会被污染,冬天就没吃的了!”

老郑用“粮堆深层检测仪”插入玉米囤,屏幕上显示“变异体浓度:腐霉孢子30个\/克,变异谷蠹15头\/公斤,已扩散到相邻囤!”。“现在西仓库有2个玉米囤受污染,毒素浓度已经超过安全值!而且粮堆内部温度已经升到25c,越闷变异体越活跃!”老郑的眉头拧成死结,语气凝重:“必须在22小时内防控住,不然毒素扩散到所有粮食,就算没发霉也不能吃了!”

林墨立刻在仓库旁搭起临时指挥部,霉味和虫蛀的气息让人不适,指挥部里的气氛却像结了冰。“噬储变异体的核心威胁是‘粮堆内滋生、虫菌共生、产毒致命’,防控的关键是‘粮堆降温、虫霉双杀、毒素隔离’。”林墨开门见山,目光扫过每个人,“老郑,你先改装设备,怎么给粮堆快速降温和杀虫?”

老郑立刻掏出一张草图,铺在桌上:“第一,改装‘粮堆低温灭菌机’——用-5c冷风快速降温,同时释放雾化消杀剂,既能杀死腐霉,又能冻死变异谷蠹;第二,制作‘污染粮隔离仓’——用密封钢板焊成隔离仓,把受污染的粮食运进去,单独消杀,避免毒素扩散;第三,升级‘智能翻粮机’——加‘毒素检测探头’,翻粮时同步测毒素,有问题立刻标记。机械组6个人,1小时内改好2台低温灭菌机、1个隔离仓,调好3台智能翻粮机!”

“药剂我来调整!”苏晚晴接过话,从医疗箱里拿出药剂瓶,“普通消杀剂杀不死变异谷蠹,我要调配‘储粮双效消杀剂’——用磷化铝(杀谷蠹)、戊唑醇(杀腐霉)、缓释剂按1:0.8:0.5的比例混合,制成药包埋进粮堆,能缓慢释放药效,持续杀虫灭菌;另外,还要准备‘毒素中和剂’,用食品级小苏打溶液,喷在轻度污染的粮食上,中和部分毒素。”

老河也立刻表态:“河港的船员负责‘污染粮转运’!用密封袋把受污染的粮食装起来,用专用推车运到隔离仓,推车每次用后都消毒;另外,我们还能帮忙给健康粮囤加铺防潮垫,防止地面潮气往上渗!”

老周最后补充:“农务组负责‘逐囤检测’——灭菌机处理一囤,我们就用毒素检测卡测一囤,确保毒素浓度低于安全值;同时记录每囤的温湿度和虫霉情况,建立‘储粮健康档案’;另外,还要安排人24小时盯着粮堆温度,超过20c就启动降温!”

“现在是上午8点,9点前完成设备和药剂准备,9点半开始防控作业,明天早上6点前必须完成所有粮囤处理和毒素清理!”林墨看了看手表,“大家抓紧,粮食是命根子,绝不能出岔子!”

命令下达后,所有人立刻行动。机械组的队员扛着低温灭菌机零件往仓库跑,老郑亲自给机器装冷风模块,小李拿着压力表测试:“郑工,冷风能降到-5c吗?会不会冻坏粮食?”“放心,粮食冰点低,-5c只会冻死虫子,不会冻坏颗粒!”老郑一边说,一边启动机器,冷风立刻从出风口喷出,温度表指针快速下降。

医疗组的配药点设在仓库门口,两个大盆分别装着双效消杀剂药粉和毒素中和剂。陈阳按比例将磷化铝和戊唑醇混合,老周帮忙装进透气的小布袋:“陈阳,磷化铝的量再核对一遍!每100斤粮食放10克,多了会有药残留!”“周叔,我算三遍了,这袋药粉刚好10克,能管100斤粮!”陈阳举着小秤,刻度精准无误。

赵磊的第三组队员推着智能翻粮机进入西仓库,小王操作机器,翻粮机带着检测探头钻进玉米囤,一边翻粮一边测毒素,有问题的区域立刻在平板上标红。“快!把标红的粮食装袋运去隔离仓!”旁边的队员立刻动手,用密封袋把污染粮装起来,袋口扎得严严实实。老周跟在后面,用毒素检测卡测健康区域:“毒素浓度安全!继续处理!”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忙着转运污染粮,他们推着专用推车,每运一趟就用消杀剂喷一次推车,生怕带跑孢子。“小张,把隔离仓的门封严,别让毒素飘出来!”老河一边指挥一边帮忙搬粮袋,手上戴着手套,却依然小心翼翼——他知道,这些粮食要是处理不好,冬天大家就得挨饿。

可就在下午1点,负责东仓库监测的队员突然报告:“周叔!东仓库的水稻垛也发现变异谷蠹了!有几袋水稻已经被啃了!”

林墨立刻赶到东仓库,老郑正在检查通风扇:“是通风扇没关好,谷蠹从西仓库爬过来的!”林墨果断下令:“立刻把东仓库的通风扇全打开,加放杀虫药包;苏医生,调两组人过来给水稻垛喷消杀剂;老河,安排人在两个仓库间拉防虫网,挡住谷蠹!”

队员们立刻行动,开风扇、喷药剂、拉防虫网,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急处理,东仓库的变异谷蠹终于被清除。“以后每小时都要检查仓库门窗和通风扇,绝不让谷蠹再跑过来!”林墨对着对讲机严肃地说,所有人都齐声应和——储粮是最后的保障,半点马虎都不能有。

接下来的一天里,所有人都在仓库里连轴转。白天,他们给粮堆降温、埋药包、转运污染粮;晚上,他们轮流值守,盯着温湿度仪和毒素检测仪,生怕变异体卷土重来。老周的膝盖蹲得发疼,却依然坚持逐囤检测;老郑的手被低温灭菌机冻得发红,却依然在调试参数;苏晚晴的眼睛熬得发酸,却依然在核对药剂配比;老河和船员们的肩膀被粮袋压得发紫,却依然在转运粮食。

明天早上6点,最后一次检测结果出来了——所有粮囤的温湿度恢复正常,虫霉死亡率100%,毒素浓度低于安全值,受污染的粮食也在隔离仓里完成消杀。“成了!噬储变异体被彻底防控住了!粮食保住了!”老周激动地举起毒素检测卡,卡面显示安全的蓝色,所有人都欢呼起来,仓库里的通风扇嗡嗡作响,仿佛在为他们鼓掌。

当天上午,联盟的食堂里飘着新米的香气,后勤组用刚煮的白米饭,炒了一盘大豆,还炖了玉米排骨汤——简单的饭菜,却让每个人都吃得格外香。队员们围坐在桌旁,手里捧着碗,脸上满是疲惫,却笑得格外安心。

老河喝了一口排骨汤,对林墨说:“以前在末日里,存粮发霉只能饿肚子,现在有了这些好设备,再难缠的储粮问题也能解决!这个冬天,咱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林墨笑着点头:“接下来咱们就要进入‘立冬备冬期’了,要准备防寒、冬播和明年的规划。老郑要改装温室设备,准备冬播小青菜;苏医生要调配防寒药剂,给仓库和住房做防冻处理;老周则要统计今年的粮食产量,制定冬季口粮分配计划;另外,咱们还要组织大家修补住房,应对冬天的寒流。”

老周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产量统计表,上面详细记录了每种作物的产量:“今年玉米收了8000斤,水稻斤,大豆5000斤,除去种子和冬季口粮,还能留3000斤当明年的储备粮!”

苏晚晴也补充道:“我已经调配好了‘防寒防冻液’,用丙二醇和清水按1:5的比例混合,喷在仓库门窗和住房玻璃上,能防止冻裂;另外,我还会给大家准备预防感冒的草药,避免冬天生病。”

老郑接过话,手里拿着温室设备的草图:“我打算在仓库旁搭两个温室,用太阳能供暖,种小青菜和萝卜,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另外,我还会检修取暖设备,确保冬天大家住得暖和。”

窗外的秋分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仓库里的粮香。远处的田野里,老周已经开始规划明年的种植地块;黎明河的水面泛起涟漪,映着仓库的轮廓,安静而祥和。

林墨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希望。他知道,立冬备冬期或许还会有挑战,比如暴雪、寒流,或许还会有新的问题,但只要大家像现在这样,团结一心、积极应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满仓的粮食,这些不断升级的设备,这些周密的规划,都是黎明联盟对冬天的承诺——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他们会用双手守护温暖,用智慧迎接寒冬,终将在明年春天,再次播下希望的种子,让黎明新城的家园,在末日里愈发坚固、充满生机。

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秋分,他们在仓库里防控噬储变异体,守住了冬天的口粮;立冬时节,他们会做好防寒准备,让每个人都能温暖过冬;冬天,他们会规划明年的种植,积蓄力量;明年春天,他们会再次播下种子,迎接新的丰收。

在这片被粮香笼罩的土地上,末日里的希望,正愈发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