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17章 清明幼苗养护与枯根变异体的应对

清明的细雨像牛毛一样,密密匝匝地洒在黎明新城的田野上。刚出土半个月的幼苗已经长到了10厘米高——玉米苗的叶片舒展着,边缘带着淡淡的绒毛;水稻苗在浅水里亭亭玉立,根系在透明的水中隐约可见;大豆苗则分出了两片真叶,像小巴掌一样托着露珠。整个联盟都沉浸在“幼苗精细化养护期”的节奏里,每个人的动作都轻了几分,生怕碰伤这些娇嫩的“希望”。

老周的农务组每天天不亮就下田,手里拿着老郑新改装的“幼苗生长监测仪”——这设备比之前的播种密度检测仪更精细,不仅能测幼苗高度、叶片数量,还能通过探针插入土壤,检测根系的长度和活力。“东边玉米地:苗高12厘米,叶片3片,根长8厘米,活力95%!”老周在记录本上写下数据,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细雨打在叶片上的“沙沙”声混在一起。他蹲下身,轻轻拨开玉米苗根部的土壤,白色的根系细密地扎在土里,没有丝毫腐烂的痕迹,“长得真好,比去年同期壮实多了!”

旁边的小王正用“手动除草器”清理田间的杂草——这工具是老郑用旧铁片磨的,刀刃薄而锋利,能贴着土壤表面切断草的根部,又不伤到幼苗的根。“周叔,这稗草长得真快,昨天刚除过,今天又冒出来了!”小王一边除一边抱怨,手指被草叶划了道小口子,他随便用衣角擦了擦,又继续干活。老周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草药膏递给他:“先涂上口,别感染了。稗草得除干净,不然会跟幼苗抢养分,等下周咱们就喷除草剂,能省不少力。”

林墨正陪着老郑在水稻田边调试“智能灌溉系统”。去年的灌溉抽水泵只能手动开关,今年老郑给加装了“土壤湿度联动模块”——田埂上每隔50米装一个湿度传感器,数据实时传到控制箱,当湿度低于20%时,水泵会自动启动;高于30%时,又会自动关闭。“你看,现在湿度25%,刚好在最佳范围,水泵就不会动。”老郑指着控制箱上的显示屏,上面的绿色数字稳定跳动,“我还在每个灌溉渠口装了‘流量调节器’,能控制每个地块的浇水量,避免有的地方涝、有的地方旱。”

小李正在测试“远程控制功能”,他拿着一个改装的旧手机,点开屏幕上的“灌溉控制”App,轻轻一点“手动启动”,远处的水泵立刻发出“嗡嗡”的响声,清水顺着灌溉渠流进水稻田。“郑工,远程控制也好用!以后坐在指挥部就能调灌溉,不用天天跑田里了!”小李兴奋地喊,老郑笑着点头:“等夏天天热,咱们还能在App上看水温,水稻怕高温,水温超过30c就得换水,到时候也能远程调。”

苏晚晴的医疗组在田边搭了“作物健康检测站”,白色的帆布棚里摆着显微镜、药剂瓶和各种检测工具。陈阳正用“叶片养分检测仪”给大豆苗做检测——他剪下一片大豆叶,放在检测仪的载物台上,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氮含量3.2%,磷含量1.8%,钾含量2.5%,养分充足!”“苏姐,大豆苗没问题,不用补肥!”陈阳松了口气,苏晚晴则在调配“叶面肥储备液”,她将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清水按1:0.5:10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装进塑料桶:“先备着,下周喷除草剂的时候一起喷,能让幼苗长得更壮,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强。”

河港的老河没闲着,他带着船员给畜牧据点扩建“青贮饲料池”。春播后,田里的杂草除下来不能浪费,刚好能做成青贮饲料,给牛羊过冬。“小张,把池壁再砌高30厘米,今年的杂草肯定比去年多,得多存点!”老河手里拿着瓦刀,将掺了石灰的泥浆抹在砖缝里,船员们则忙着搬运砖块,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却没人停下——他们知道,青贮饲料够不够,直接关系到冬天畜牧据点的供应。

可就在清明养护进行到第七天,意外毫无征兆地来了。负责巡查玉米地的队员小张,慌慌张张地跑到老周身边,怀里抱着一株枯萎的玉米苗——原本翠绿的叶片已经发黄卷曲,叶尖发黑,轻轻一拔,整株苗就从土里出来了,根部没有一丝白色的新根,反而发黑腐烂,用手一捏,烂根就会化成泥水,还散发着一股腥臭味。“周叔!不好了!玉米苗枯了!东边玉米地已经有十几株了,都是这样,根烂得不成样!”

老周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他接过玉米苗,用放大镜仔细看根部——腐烂的根系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色霉层,这绝不是普通的根腐病。“林墨!苏医生!快到东边玉米地来!”老周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玉米苗根系腐烂,整株枯萎,情况不对劲!”

林墨和苏晚晴赶到时,东边玉米地已经出现了好几片“枯萎区”——每片区域里有十几株玉米苗,全都耷拉着叶子,发黄发黑,和周围翠绿的幼苗形成鲜明对比。苏晚晴立刻蹲下身,用无菌棉签从烂根上沾取一点霉层,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观察。屏幕上的画面让她脸色骤变:“是‘枯根变异体’!这是一种寄生性真菌变异体,专门附着在幼苗根系上,分泌‘溶根毒素’,先破坏根系的吸收功能,再让根系慢慢腐烂;更可怕的是,这种真菌能通过雨水传播,只要雨水流过受污染的土壤,就能把孢子带到其他地块,用不了五天,所有幼苗都会烂根枯萎!”

老郑也赶了过来,他用“根系检测仪”插入枯萎区旁边的土壤,屏幕上显示“根系活力30%,已检测到真菌孢子”。“现在东边玉米地有5亩受污染,要是下雨,孢子会顺着田埂流到水稻田和大豆地,咱们所有的春播成果都得毁了!”老郑的眉头拧成一团,他蹲下身,扒开土壤看了看:“而且这真菌在土壤里能存活半个月,就算重新播种,新苗的根还是会被感染!”

林墨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在玉米地旁的临时指挥部开会,帆布棚外的雨还在下,棚内的气氛却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枯根变异体的核心威胁是‘溶根烂根、雨水传播、土壤残留’,应对的关键是‘阻雨水、杀真菌、修根系、防残留’。”林墨的目光扫过每个人,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老郑,你先从设备改装入手,怎么阻断雨水传播和消杀土壤里的真菌?”

老郑立刻掏出一张画满线条的草图,铺在临时搭起的木桌上:“第一,做‘田埂挡水板’——用塑料板和钢管做可拼接的挡水板,插在受污染地块的田埂上,高度50厘米,能挡住雨水流到其他地块;第二,改装‘深层土壤消杀机’——用旧时代的深耕犁改装,犁头后面装一排‘药剂喷射管’,深耕时往土壤深层喷消杀药剂,既能杀死真菌孢子,又能翻松土壤;第三,做‘根系修复灌根机’——用小型水泵加装分流管,能将修复液均匀地灌到幼苗根部,比人工浇效率高10倍,还能控制用量,避免浪费。机械组6个人,3小时内做好100米挡水板、2台消杀机和3台灌根机!”

“药剂方面我来负责!”苏晚晴接过话,她从医疗箱里拿出几个药剂瓶,放在桌上:“我和老周调配三种药剂:第一种是‘土壤消杀剂’,用恶霉灵(杀真菌)、乙蒜素(增强杀菌效果)和清水按1:0.5:100的比例混合,通过消杀机喷到土壤深层,能杀死99%的真菌孢子;第二种是‘根系修复液’,用腐殖酸(促进新根生长)、生根剂(刺激根系萌发)和磷酸二氢钾(补充养分)按3:1:2的比例混合,加水稀释50倍,通过灌根机浇到根部,能让受损根系重新长出新根;第三种是‘预防保护剂’,用代森锰锌加黏合剂,喷在未受污染幼苗的叶片和根部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真菌孢子附着。三种药剂要分步骤用,先消杀,再修复,最后预防,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赵磊站起身,腰间的匕首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他的语气果断有力:“巡逻队分五组:第一组协助老郑做挡水板和改装机器,负责搬运材料、组装零件;第二组跟着医疗组配药剂,装药剂桶、调试灌根机的流量;第三组在受污染地块周围挖‘导流沟’,深30厘米、宽20厘米,把雨水引到田外的排水沟,避免扩散;第四组用‘高温喷枪’处理枯萎的幼苗和受污染土壤,先把幼苗烧掉,再往土壤表面喷高温火焰,杀死表层的真菌孢子;第五组守在各个地块的入口,所有进出的工具都要消毒,比如锄头、鞋子,防止带菌传播。”

“河港和畜牧据点我来协调!”老河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干劲,“我带船员帮着运挡水板和药剂——河港有现成的塑料板,刚好能用来做挡水板,半小时就能运到;另外,畜牧据点有不少生石灰,咱们可以在导流沟里撒生石灰,生石灰遇水放热,能杀死水里的真菌孢子,双重保险;船员们还能帮着挖导流沟,人多力量大,争取1小时内挖完受污染地块周围的沟!”

老周最后补充,他手里的记录本已经翻到了新的一页,笔尖悬在纸上:“我带农务组的队员做三件事:第一,实时监测所有地块的根系活力和真菌孢子浓度,每小时测一次,受污染地块每20分钟测一次,确保消杀效果;第二,标记枯萎幼苗的位置,配合第四组处理,避免遗漏;第三,等消杀完成后,给未枯萎的幼苗做‘根系保护’,手动浇一遍稀释后的修复液,重点照顾根系活力低的幼苗。”

“现在是上午9点,12点前必须完成挡水板安装和导流沟挖掘,下午2点前让消杀机和灌根机下地,明天上午完成所有受污染地块的消杀和修复!”林墨看了看手表,表盘上的指针还在不停转动,“时间紧迫,大家行动!”

命令下达的瞬间,所有人都像上了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机械组的队员扛着钢管和塑料板往玉米地跑,老郑亲自划线定位,小李拿着电钻在塑料板上打孔,用来穿钢管固定。“小李,孔的位置要准,不然挡水板拼不起来!”老郑喊道,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滴,滴在塑料板上,很快就被雨水冲散。小李点点头,电钻的“嗡嗡”声在雨幕中格外清晰,每打一个孔,他都会用尺子量一下,确保间距一致。

医疗组的配药点设在帆布棚里,四个大陶缸并排摆着,分别装着消杀剂、修复液、保护剂和清水。陈阳按比例将恶霉灵和乙蒜素倒入陶缸,老周拿着长木棍搅拌,药液泛起白色的泡沫,散发出淡淡的药味。“陈阳,恶霉灵别加多了!100斤水加1斤恶霉灵,多了会伤幼苗的根!”老周一边搅一边提醒,陈阳举着量杯,杯壁上的刻度线清晰可见:“周叔,我量了,这缸水100斤,刚好加1斤恶霉灵,不多不少!”

赵磊的第三组队员正在挖导流沟,铁锹挖进湿润的土壤里,带出的泥土沾在锹头上,越来越重。小张的手掌磨出了水泡,他找了块破布裹在手上,继续挖:“再加把劲!雨越下越大,得赶紧挖完,别让雨水把孢子带出去!”旁边的队员小王也不含糊,他干脆跪在地上,用手把沟里的碎土扒出来,膝盖沾满了泥水,却丝毫不在意——在幼苗的生死面前,这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河港的运输船很快就到了,老河指挥船员搬下塑料板和生石灰,船员们扛着塑料板往玉米地跑,脚步在泥泞的田埂上打滑,却没人摔倒。“快!把塑料板递给机械组的同志!”老河喊着,自己也扛着两块塑料板往田里走,塑料板上的雨水顺着他的胳膊往下流,浸湿了他的粗布衣服,他却浑然不觉。

上午11点半,挡水板安装完成——100米长的塑料板沿着受污染地块的田埂插好,钢管固定在土里,像一道白色的屏障,挡住了雨水的去路;导流沟也挖好了,生石灰撒在沟里,雨水流进去,泛起白色的烟雾,那是生石灰遇水放热的痕迹,能有效杀死水里的真菌孢子。

中午12点,两台深层土壤消杀机和三台灌根机改装完成。老郑亲自驾驶第一台消杀机下地,机器驶过之处,深耕犁将土壤翻起30厘米深,后面的喷射管喷出细密的消杀剂,均匀地洒在土壤里。“消杀深度够了!药剂也喷匀了!”老郑通过对讲机喊,老周立刻用根系检测仪插入土壤,屏幕上显示“真菌孢子浓度0,根系活力正在回升”。

下午2点,灌根机开始工作。队员们推着灌根机,分流管的喷嘴对着幼苗根部,修复液缓缓地渗入土壤,原本耷拉着叶子的幼苗,在浇完修复液半小时后,叶片慢慢舒展了一点。“有效果!幼苗活过来了!”小王兴奋地喊,苏晚晴走过去,用手轻轻摸了摸幼苗的叶片:“修复液起作用了,明天早上再浇一遍,就能彻底恢复。”

可就在下午4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雨点砸在挡水板上“噼里啪啦”响,导流沟里的水很快就满了,开始往外溢。“不好!雨水要漫过导流沟了!”小张喊着,林墨立刻决定:“所有人都去导流沟旁,用沙袋加高沟沿!老河,让河港再送点沙袋过来!”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扛沙袋,有的往沟沿堆沙袋,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服,冷得人打哆嗦,却没人停下。老河的运输船很快就送来了沙袋,船员们也加入了堆沙袋的队伍,大家齐心协力,用了半小时,终于把导流沟的沟沿加高了20厘米,雨水再也溢不出来了。

第二天上午8点,所有受污染地块的消杀和修复工作全部完成。老周拿着根系检测仪走遍所有地块,每一块的真菌孢子浓度都为零,根系活力也恢复到了90%以上。他在“幼苗养护进度表”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对勾:“所有地块都合格!幼苗安全了!”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举办了“枯根变异体应对胜利庆功宴”。后勤组用新磨的玉米面蒸了窝头,炒了一盘青菜,还炖了一锅土豆炖萝卜;畜牧据点送来了一大盆煮好的羊奶,热气腾腾的,喝一口浑身暖和。队员们围坐在取暖炉旁,手里捧着粗瓷碗,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兴奋的笑容。

老河喝了一口羊奶,对林墨说:“以前在河港,遇到这种根腐病,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死,现在有了挡水板、消杀机,再加上苏医生的药剂,啥病都不怕了!明年我河港也要在旁边的地块种玉米,跟着联盟学养护技术!”

林墨笑着点头:“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幼苗分蘖期养护’了——老郑要定期检查智能灌溉系统和消杀设备,确保随时能用;苏医生要每周给幼苗喷一次预防保护剂,防止再出现病虫害;老周则要制定分蘖期的施肥计划,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补施钾肥,促进分蘖;另外,我们还要开始准备夏季的防旱措施,老郑要检修灌溉泵,确保夏天缺水时能正常供水。”

老周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施肥计划表,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施肥时间和用量:“分蘖期每亩施钾肥20斤,分两次施,第一次下周,第二次再过十天,这样能让幼苗多分蘖,秋天产量高!”

苏晚晴也补充道:“我打算在田里装‘根系健康监测传感器’,老郑已经画好图纸了——传感器能埋在幼苗根部周围,实时监测根系的活力和真菌孢子浓度,一旦出现异常,马上就能报警,再也不用人工天天检测了!”

老郑接过话:“我还想给灌溉系统加‘水肥一体化模块’,以后施肥的时候,能把肥料溶解在水里,通过灌溉系统一起送到幼苗根部,省得人工撒肥,还能让肥料吸收得更均匀!”

夜色渐深,取暖炉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远处的田野里,幼苗在雨后的阳光下长得更加茁壮,叶片上的露珠闪烁着光芒;灌溉渠里的水潺潺流淌,滋润着土壤里的根系;黎明河的水面上,月光洒下一片银辉,像给新城披上了一层薄纱。

林墨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分蘖期或许还会有挑战,比如病虫害、养分不足,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但只要大家像现在这样,团结一心、积极应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茁壮成长的幼苗,这些不断升级的设备,这些充满希望的规划,都是联盟对秋天的承诺——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他们会用双手守护每一株幼苗,用智慧应对每一次挑战,终将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属于黎明新城的又一季硕果。

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清明,他们在雨水中守护幼苗的根系;夏天,他们会在烈日下给幼苗浇水施肥,等待作物抽穗;秋天,他们会再次迎来丰收,把粮食装满仓库。在末日的土地上,黎明新城正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变强,终将成为更多人心中的“希望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