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瓦巷里的向阳花 > 第29章 邻里温情

青瓦巷里的向阳花 第29章 邻里温情

作者:祢猜我猜你猜不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4:30

青瓦巷,已成废墟。但那些曾经在巷口纳凉唠嗑、在灶台烟火中彼此帮衬的灵魂,那些被同一场浩劫碾碎了家园的邻居们,并未散去。他们在安置点这片更大的废墟上,如同被狂风打散的种子,顽强地在彼此靠近的角落重新扎下微弱的根须。共同的苦难,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将幸存者们更紧密地捆缚在一起。而苏家窝棚里那个失去了母亲、被舅舅们用命护着的小小婴孩——晓光,不知不觉成了这条断裂的邻里纽带中最柔软、也最坚韧的联结。

**旧衣里的暖意:**

那天清晨,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苏建国刚给晓光换上一块相对干爽(用草木灰垫过)的破布垫,看着那细嫩皮肤上依旧未消的红痕,眉头锁得死紧。布,太少了,也太硬了。他正发愁,窝棚那破草帘子被掀开一条缝,探进一张同样布满风霜却带着关切的脸——是住在巷尾的李婶。她怀里抱着自己那个同样瘦小的孩子,另一只手里,却攥着一小叠颜色暗淡、却洗得发白的旧布片。

“建国,”李婶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目光直接投向青瓦小床里的晓光,满是心疼,“娃儿…遭罪啊。” 她走进来,带着一股外面的寒气,将手里那叠布片不由分说地塞进苏建国粗糙僵硬的手里。

苏建国愣住了。低头看去,那叠布片大小不一,质地各异,有磨薄了的旧棉布汗衫,有洗得发白的旧床单边角,甚至还有两块印着小花的旧手帕。但共同点是都相对柔软,而且被仔细地裁剪成了适合婴儿使用的、巴掌大小的方块,边缘还用粗线笨拙地缝过,防止脱线硌人。显然是连夜赶出来的。

“家里…翻出来的旧衣裳,都糟朽了,也就这点还能拆拆。”李婶叹了口气,看着晓光苍白的小脸,“给娃儿垫屁股吧,软和点。这天杀的,大人遭罪就算了,娃儿…”她摇摇头,没再说下去,只是又看了一眼晓光,便抱着自己的孩子匆匆离开了,背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苏建国捧着那叠带着邻居体温和心意的旧布片,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柔软的棉布质地,深陷的眼窝有些发烫。他喉咙滚动了一下,最终只是对着李婶消失的帘子方向,极低地、嘶哑地道了一声:“…谢了。” 这声谢,轻飘飘的,却重逾千斤。

**米汤里的生机:**

食物的匮乏像悬在每个人头顶的刀。苏建国为晓光那点奶糊糊耗尽了心力,卫东用血汗换来的奶粉罐子依旧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浅。晓光的小脸,在短暂的安稳后,又透出一种营养不足的蜡黄。

一天傍晚,窝棚里弥漫着一种令人更加心慌的饥饿感。苏建国正用最后一点沉淀的水,试图将一小撮珍贵的奶粉调得稠一些。破草帘子又被掀开了。这次来的是住在苏家斜对门的王伯。王伯年纪大了,地震中伤了腿,走路一瘸一拐。他手里端着一个粗瓷碗,碗口有个豁口,碗里是浅浅一层、冒着微弱热气的、乳白色的液体,散发着一丝极其微弱的米香。

“建国,”王伯的声音苍老而疲惫,他把碗递过来,“家里…熬了点米汤,稀得能照见鬼了,就上面这点米油…给娃儿…润润嗓子吧。”

苏建国看着那碗里薄薄一层、几乎透明的米油,再看看王伯深陷的眼窝和干裂的嘴唇,心头猛地一酸。他知道,这点米油,很可能是王伯从自己和家人牙缝里硬生生省下来的!

“王伯…这…您自己…”苏建国喉咙发紧,声音干涩。

“拿着!”王伯不由分说,把碗塞进苏建国手里,力气大得惊人。他那双浑浊的老眼看向青瓦小床里气息微弱的晓光,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沉重,“娃儿…不能垮。我们老骨头…还能熬熬。” 他摆摆手,没再说什么,佝偻着背,拖着伤腿,慢慢地、一步一步挪出了窝棚。

那碗温热的米油,成了晓光当天最“丰盛”的一餐。苏建国用那根磨得光滑的小木片,极其小心地、一点点地将那蕴含着生机的米油喂进晓光嘴里。晓光似乎尝到了与寡淡奶糊不同的味道,小嘴本能地吮吸着,吞咽得比平时有力气了些。昏黄的油灯下,那一点点米油的光泽,映在苏建国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也映在默默看着的卫东和卫民眼中。这不仅仅是一口食物,这是废墟之上,邻里之间传递的生命薪火。

**共同的牵挂:**

渐渐地,晓光成了青瓦巷幸存者们心头一份共同的、沉甸甸的牵挂。

赵家媳妇抱着自己刚满周岁的孩子路过窝棚,总会特意停下脚步,掀开帘子往里看一眼,确认晓光还安稳地睡着,才松口气般离开。有时她会低声跟苏建国分享一点自己摸索出来的、照顾病弱婴儿的土方子:“试试用温水(如果能找到)给娃儿擦擦手心脚心,能散点虚热…”

那个曾经被苏卫东在取水点拎开、墩在地上的半大男孩柱子,后来再看到苏卫东,眼神里少了些畏惧,多了点复杂。一次,他偷偷跑到窝棚附近,飞快地将一小块自己省下来的、烤得焦黑的土豆皮塞给守在门口的卫民,结结巴巴地说:“给…给妹妹…磨牙…” 然后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跑掉了。卫民捏着那块带着柴灰的土豆皮,茫然地看了看,又宝贝似的塞进了自己的破包袱里。

连安置点负责分发那点可怜口粮的、平时总是板着脸的“干部”老刘,在看到苏建国抱着晓光来排队时,眼神也会不自觉地柔和一丝。虽然他无法多给一粒米,但偶尔会不动声色地将桶底相对稠一点的那勺浑浊汤水,舀进苏建国那个豁了口的破碗里。

这份邻里间无声的温情,如同细小的溪流,在冰冷的废墟下悄然汇聚。它无法彻底驱散饥饿和寒冷,无法治愈伤痛和恐惧,却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中,注入了一丝名为“我们还在”的暖意和力量。

苏建国依旧是沉默的。他小心地收好每一片邻居送来的旧布尿垫,珍视着每一口分给晓光的米汤。他从不言谢,只是将这份情谊,连同那罐沾血的奶粉、墙上卫民画的太阳、青瓦上刻下的“家”字一起,深深地刻进了心里,化作了支撑他继续佝偻着脊梁、在这片废墟上为晓光撑起一片天的又一股力量。

当他又一次用李婶给的旧布给晓光换上,看着晓光因为柔软干爽而舒展的小眉头;当他把王伯省下的米油小心喂进晓光嘴里,看着晓光满足地咂咂小嘴;当卫民拿着柱子给的焦黑土豆皮,献宝似的在晓光眼前晃悠,引得晓光发出好奇的咿呀声时……窝棚里那昏黄的油灯光晕,似乎都变得温暖了一些。

寒风依旧在窝棚外呼啸,卷着死亡的尘埃。但在这方寸之地,在青瓦巷幸存者们彼此扶持、共同守护着这个脆弱小生命的微光里,一种比血缘更广泛、比苦难更坚韧的东西,正在废墟的缝隙中悄然滋生。它叫做——同舟共济。晓光,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了这条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破船上,所有人共同想要守护的那一点微弱的灯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