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罪案清道夫:秦风 > 第39章 分组调查

罪案清道夫:秦风 第39章 分组调查

作者:兔兔格尔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3:26

张晓雯调查组由经验丰富的刑警老陈带队。

他们重新走访了张晓雯工作的银行,与她的每一位同事进行了深入交流,梳理了她的工作时间表和休息日安排。

“张晓雯生活极其规律。”

老陈在汇报时说,“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到达银行,下午六点下班,通常七点前到家。每周三晚上会去银河大厦的健身中心,周日下午偶尔会去城南购物中心。”

林小雨调查组则由年轻但细心的女警刘梅负责。

她从幼儿园开始调查,详细记录了林小雨的日常工作内容,甚至查看了教室的监控录像。

“林小雨比张晓雯的生活更多样一些。”

刘梅汇报道,“除了幼儿园工作,她每周二周四晚上在一家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兼职教绘画。周末喜欢户外活动,经常去公园写生。”

两组人员交叉比对了两名受害者的银行流水、消费记录、社交媒体动态和手机移动轨迹,寻找任何可能的交集。

“两人居住地相距十二公里,工作地点分别在城市两端,常去的商场超市也不同,社交圈完全没有重叠。”

老陈沮丧地说,“就像是两条平行线。”

技术人员小张突然举手:“等等,我查看了她们的手机应用使用记录,发现一个巧合——两人都安装过一个叫‘诗与远方’的小众App,虽然使用频率不高。”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诗与远方?”

秦风追问,“是什么类型的应用?”

“一个本地诗歌爱好者创建的交流平台,用户不多,大约只有几千人。”

小张操作着电脑,“数据显示,张晓雯和林小雨都在上面注册了账号,但都不活跃。张晓雯在过去半年登录过四次,林小雨登录过七次, mostly是浏览,几乎没有发过言。”

张铁林立即下令:“查这个App的所有信息!我要知道创建者是谁,用户群体是哪些人,服务器在哪里!”

技术科迅速行动起来,很快拿到了“诗与远方”的后台数据访问权限。

结果显示,这个App由一位本地诗人于三年前创建,主打诗歌创作和交流,用户大多是文艺青年和小众文学爱好者。

“两人在App上的活动确实很少。”

周毅汇报,“张晓雯只给三首诗点过赞,没有评论;林小雨稍微活跃一些,有七次点赞记录和两条简短评论,内容都是‘写得好’之类的套话。”

警员小王皱眉道:“这么微弱的联系,可能是巧合吧?毕竟本市安装这个App的人有几千呢。”

但秦风却摇头:“连环杀手选择受害者往往有特定模式,这个共同点虽然微弱,但在两个毫无其他交集的受害者之间,显得格外突出。我们需要深入调查这个平台。”

在张铁林的批准下,技术部门开始对“诗与远方”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数据挖掘。

他们分析了所有活跃用户的Id、发帖内容、登录Ip地址,寻找任何可疑迹象。

调查发现,这个平台虽然用户不多,但氛围极其融洽,成员之间经常交流创作心得,偶尔还会组织线下聚会。

大多数用户都使用笔名,真实身份难以直接确认。

“问题是,两位受害者在这个平台上都不活跃,凶手是如何注意到她们的?”

苏晚晴提出了关键疑问。

技术科的小李想到了一个可能性:“或许凶手不是通过她们的活跃度选择的,而是通过她们的浏览记录。App后台可以看到每个用户浏览过哪些诗歌和主页。如果凶手是平台的活跃用户,他可能会注意到有哪些‘安静’的访客。”

这一想法让所有人醍醐灌顶。

秦风站在白板前,目光紧紧盯着那个诡异的符号,突然开口:“这个标记,会不会与诗歌或文学有关?圆圈和三角形——在诗歌象征系统中,圆圈常常代表循环、永恒,三角形则可能代表冲突或上升。”

张铁林沉思片刻,做出决定:“不管这个联系多么微弱,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线索。我要一组人专门调查这个诗歌平台,从所有活跃用户中筛选可疑对象。”

然而,由于平台用户使用的大多是匿名,调查进展缓慢。

警方只能通过Ip地址大致定位用户区域,但无法精确到个人。

“我们需要一个人潜入这个社区。”

秦风忽然说,“以诗歌爱好者的身份加入,从内部观察哪些用户可能有问题。”

张铁林皱眉:“太危险了,如果凶手真的在这个平台上,他极其敏感警觉,可能会识破警方卧底。”

“所以需要找一个不会引起怀疑的人。”

秦风目光坚定,“我大学时参加过文学社,写过诗,了解那个圈子的文化和语言。由我亲自潜入最合适。”

会议室里一阵讶异的寂静。

大家难以想象一向理性的秦风如何伪装成感性细腻的诗歌爱好者。

“秦队,你的身份太敏感,万一暴露...”周毅担忧地说。

秦风却已经下定决心:“我会创建一个无任何警方痕迹的全新身份,使用专门的设备和网络接入。技术部门可以在后台支持,追踪与我互动频繁的用户。”

经过激烈讨论,张铁林最终同意了这一计划:“但必须保证绝对安全,每天汇报情况,一旦有任何危险迹象立即退出。”

行动计划迅速展开。

技术人员为秦风准备了全新的电子设备和不记名网络通道,创建了一个名为“墨痕”的诗人身份,精心设计了过去几年的虚拟创作经历和社交轨迹。

“你的背景是一个刚调来本市工作的建筑设计工程师,业余热爱诗歌创作。”

周毅解释道,“这个身份既能解释你为什么刚加入本地诗歌社区,又能为你可能有的设计知识(包括对那个符号的理解)提供合理铺垫。”

当晚,秦风以“墨痕”的身份注册了“诗与远方”平台,并上传了第一篇诗作——《雨夜的独白》。

“雨水敲打着窗棂/像是无数指尖轻叩/在这被黑暗浸泡的城市里/谁在倾听那些无声的呼喊...”

苏晚晴读完秦风写的诗,惊讶地睁大眼睛:“没想到你真的会写诗,还写得不错。”

秦风轻轻摇头:“只是模仿那个群体的风格而已。要潜入捕食者的巢穴,必须先学会伪装成它们的同类。”

技术部门开始后台全面监控“诗与远方”平台的数据流,特别关注那些频繁浏览新用户主页的账号,以及那些对特定主题(如雨夜、黑暗、孤独)异常痴迷的用户。

秦风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那个简洁的诗歌社区界面。背景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用户头像大多选用风景或抽象图案,整个平台弥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很难想象,在这片看似宁静的文艺天地里,可能隐藏着一个冷血杀手。

他点开平台用户列表,滚动浏览着那些充满诗意的笔名:

听风者、墨染千秋、夜航船、孤独的牧羊人...凶手会是其中之一吗?

他是否正在暗中观察着每一个新加入的成员,寻找着下一个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