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罪案清道夫:秦风 > 第3章 盲点与侧写

罪案清道夫:秦风 第3章 盲点与侧写

作者:兔兔格尔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3:26

鼎盛国际盗窃案的案情分析会,在刑侦一队的会议室举行,只是会议室里显得有些沉闷。

空调嘶嘶地吐着冷气,却吹不散空气中那无形凝滞的因子。

白板上寥寥几行字:

“鼎鑫商贸财务室盗窃案”、“失窃现金三千一百元”、“门窗完好”、“监控未见异常(一点十七分异常闪烁,待技术分析)”、“内部排查暂无发现”。

周强负责主讲,他条理清晰地复述了现场勘查结果和初步排查情况。

语气平稳,但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困惑。

作为主办侦查员,这种无处着力的感觉最是磨人。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技术中队那边对监控信号的初步反馈是,那段闪烁可能是瞬时电压波动或者轻微电磁干扰。”

“但他们也强调,不排除人为使用微型干扰器的可能性,只是无法确定。”

周强说完,看向主持会议的张铁林。

张队捧着那个标志性的大茶缸,吹开浮沫,嘬了一口,目光扫过与会的几人:

“都说说吧,怎么看?集思广益。”

老李先开了口,他是队里的老资格,经验丰富:

“我看呐,还是内贼的可能性大。”

“外人谁能摸那么准?还刚好就盯着那点零钱?肯定是知道内情的人,用了啥咱们还没想到的法子,绕开了监控。”

“内部排查还得继续深挖,特别是那个最后走的财务和老板,再细抠他们的时间线和社会关系。”

这是最稳妥也最传统的思路。

小刘打了个哈欠,接口道:

“老李说得在理。”

“要我说,也可能是哪个保洁或者保安干的?他们熟悉大楼结构,也有机会拿到一些通用钥匙什么的。”

“不过三千块钱…冒这风险,值当吗?”语气里透着对这案子的不以为然。

王媛推了推眼镜,补充了一点技术视角:

“现场提取到的那点微量纤维和痕迹,化验结果还没完全出来。”

“如果能在数据库里比中,或者和特定人群(比如物业人员的工作服)匹配上,就是重大突破。”

“目前看,嫌疑人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戴了手套,刻意规避监控,心理素质不差。”

讨论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内部人员、熟悉环境者。但缺乏直接证据,一切都只是猜测。

张铁林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一直沉默的秦风身上:

“秦风,你呢?你昨天在现场和看监控的时候,好像有些不同的想法。说说看。”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新人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也有几分等着看“学院派”又能有什么高论的微妙情绪。

秦风放下一直轻轻转动的中性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平和地投向白板,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

“张队,周老师,各位同事。”

“我刚才听了大家的分析,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也是目前侦查的主要方向。”

“但我个人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算是补充一个侦查视角。”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语言,确保逻辑严谨:

“这个案子有几个非常显着的矛盾点,或者说不合理之处。”

“第一,风险收益失衡。”

“闯入安保严格的甲级写字楼核心区域,风险极高,但收益极低,仅针对小额现金,这不符合绝大多数盗窃犯罪的动机模型。”

“第二,目标选择精准且克制。”

“嫌疑人无视了唾手可得的高价值电子产品,只取现金,并且金额不大。”

“这说明其目的非常明确,且可能存在某种自我约束,或者对非现金物品的处理存在困难或顾虑。”

“第三,手法呈现分裂性。”

“撬锁动作粗暴,显示其工具可能简陋或动作急促;但整体现场处理又异常‘干净’,规避监控、佩戴手套、几乎未留下生物检材,显示出相当的预谋和反侦察能力。”

“基于这几点,”

秦风继续道,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我做一个初步的、大胆的假设性侧写。嫌疑人很可能具备以下特征:”

“一,对鼎盛国际大楼的内部结构、安保布局、监控盲区、乃至日常运作流程(如保安巡楼时间、保洁工作时间)极为熟悉。”

“这种熟悉程度,可能超出普通公司职员范畴,更倾向于物业内部人员,或曾有相关工作经验者。”

“二,其经济状况可能面临某种特定且迫切的、额度不大的现金需求。”

“比如,急需支付一笔欠款、一笔不允许拖欠的小额债务、或者某种成瘾性消费(如赌博、特定药物),使其无法等待或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这笔钱。这解释了其目标明确且金额固定。”

“三,其性格可能具备谨慎、细致的特质,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强迫倾向(完美避开所有监控,处理现场干净),但同时,内心可能承受较大压力或存在道德愧疚感(只取急需之财,不贪婪其他)。”

“其身手可能较为灵活,能够利用一些非常规通道。”

“因此,我建议,”

秦风最后总结道,语气变得更加慎重,

“在继续内部排查的同时,是否可以适当拓宽侦查范围,重点排查大楼物业管理人员、安保团队、保洁人员,特别是近期有经济困难迹象、或行为出现异常(如突然关注监控盲区、打听安保细节)的成员。”

“同时,申请再次勘验大楼的公共区域,尤其是通风管道、水电井、吊顶夹层等可能存在的、被忽略的通道,寻找嫌疑人可能使用的‘幽灵路径’的痕迹。”

秦风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他的侧写清晰、逻辑严密,甚至带上了一点犯罪心理学的色彩。

将一个看不见的嫌疑人的轮廓,勾勒得隐隐约约。

老李摸着下巴,沉吟道:

“物业保安保洁…嗯,倒也是个思路。他们确实最有条件。”

小刘却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说得一套一套的,跟真的似的…”

“侧写这玩意儿,电影里看看就行了,现实中哪有那么神?”

“还得靠实打实的证据说话。”他显然对秦风这种略显“超前的”分析方式不太感冒。

王媛则若有所思地看着秦风,没有立刻表态。

周强眉头微皱,似乎在认真权衡。

他见识过秦风观察细节的能力,觉得他的推测并非全无道理,但确实缺乏实证支持。

张铁林放下茶缸,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他看着秦风,目光一如既往的锐利而难以揣测。

他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用他那特有的、带着沙哑磁性的嗓音说道:

“推测很大胆,也有点意思。”

“但是秦风,刑侦工作,推理要建立在扎实的证据基础上。”

“你提出的这些点,尤其是关于非常规路径的设想,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他话锋一转,却又留有余地:

“不过,拓宽思路也没错。老周,内部排查不能松,这是基础。”

“至于秦风说的物业安保这条线…你带个人,以配合安全检查的名义,去摸摸底,了解一下人员情况,注意方式方法,没有证据前别搞得人心惶惶。”

“大楼的二次勘察…”

他略一思忖,“等技术部门那边的监控分析最终报告出来再说。”

“如果确实存在人为干扰的可能,再申请不迟。”

这是典型的领导艺术——

既不完全支持冒险的新思路,也不完全否定,而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允许进行有限的、可控的尝试。

“是,张队。”周强点头领命。

“散会。”张铁林一挥手,众人起身离开。

走出会议室,小刘勾住周强的胳膊,压低声音:

“周哥,还真听他的啊?去物业查?那不是浪费时间吗?我看就是那小子想显摆他那套理论…”

周强瞪了他一眼:

“废什么话!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干!多查一条线,多一分可能。去,准备一下,跟我去鼎盛物业。”

小刘撇撇嘴,悻悻然地走了。

周强转头看向跟在身后的秦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

“想法不错,别管小刘那小子。”

“干咱们这行,有时候就需要点跳脱的思维。”

“走吧,正好,带你去见识一下怎么跟物业打交道。”

“谢谢周老师。”

秦风点点头。

他明白,自己的推测被采纳了一部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从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符合侧写的“幽灵”。

再次来到鼎盛国际大厦物业中心,气氛和上次明显不同。

周强亮出了警官证,但语气客气,表示只是例行安全随访,了解大楼安保情况。

并希望随机抽调几名近期当值的保安和保洁人员了解日常流程。

物业经理虽然配合,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和谨慎。

单独谈话在物业的小会议室里进行。

周强主要负责问话,问题看似随意,却暗藏机锋:

最近大楼有没有异常情况?”

“工作人员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

“安保巡逻的频率和路线是怎样的?”

“监控室值班制度如何?”

“近期有没有员工请假、离职或者表现异常?

秦风坐在旁边,安静地观察,记录。

他更像一个人形记录仪,将每一个受访者的表情、语气、小动作、回答问题时的迟疑或流畅,都默默记在心里。

询问对象包括保安队长、两名当天值班的保安、以及保洁小组的负责人。

保安队长是个退伍军人出身的中年汉子,身材魁梧,说话中气十足。

对安保流程对答如流,显得自信专业。

但提到监控异常时,眼神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闪烁,强调设备偶尔会有小问题很正常。

一名年轻保安有些紧张,回答问题磕磕巴巴,时不时看向队长。

另一名老保安则显得油滑些,说话圆滑,不得罪人,但也透露出一些信息,比如抱怨最近巡查楼层增多,有点累人。

保洁负责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婶,看起来很朴实。

她主要抱怨工作辛苦,人员紧张,提到有个老姐妹最近家里儿子生病,急着用钱,愁得不得了,工作时都心神不宁的。

她还顺口提了句,最近地下车库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好像有人动过,但也没丢东西,可能是野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秦风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保洁员,经济困难,心神不宁”以及“车库垃圾点异常”。

访谈结束,并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保安队长拍着胸脯保证他的队伍绝对没问题。

物业经理也表示会加强管理,配合警方。

返回局里的路上,周强开着车,叹了口气:

“看来这走访也没啥大收获。那个家里困难的保洁员,我让老王她们再去细查一下背景和经济状况。其他的…啧。”

秦风却看着窗外,忽然开口:

“周老师,您还记得保洁大婶说的那个地下车库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吗?”

“嗯?怎么了?她不是说可能野猫弄的吗?”

“野猫一般翻找食物,不会动了东西又不偷。”

秦风缓缓道:

“而且,地下车库…通常也有监控死角吧?”

“那里,算不算一个可能的‘非常规入口’或者‘活动节点’?”

周强愣了一下,猛地一拍方向盘:

“对啊!怎么把这茬忘了!走,不回局里了,拐回去,去车库看看!”

他们再次返回鼎盛国际,直接下到地下二层车库。

在保洁负责人指认的角落,找到了那个临时堆放纸箱和建筑垃圾的点位。

这里灯光昏暗,恰好是一个监控探头的边缘盲区。

周围散落着一些杂物。

秦风和周强打着手电,仔细勘查。

突然,秦风在一堆废弃的石膏板旁边,发现了一个被踩瘪的烟盒。

烟盒很普通,但吸引秦风注意的是,烟盒旁边,有一小撮极细微的、灰白色的粉末,以及一道非常不明显的、类似软底鞋拖拽留下的擦痕,指向更深处黑暗的消防通道门。

秦风小心地用证物袋收取了那点粉末和烟盒。

消防通道门被推开,里面是冰冷的混凝土楼梯间,通往楼上楼下。

这里的监控…几乎为零。

“看来…”

周强看着幽深的楼梯间,脸色凝重起来,

“你这‘幽灵路径’,还真他妈可能有点门道。”

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指向嫌疑人。

但一条可能存在的、避开所有主要监控的潜行路线,似乎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

回到局里,技术组传来了更好的消息。

对现场提取的微量纤维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那是一种常用于高档酒店地毯或特定行业工作服的耐磨损合成纤维。

而从那模糊水渍中提取的微量颗粒,含有一种特殊的清洁剂成分和极细微的金属碎屑,常见于大型中央空调风道清洗维护作业。

与此同时,内部排查组也反馈了信息:

那名家里有困难的保洁员,经过初步了解,情况属实,其子确患重病,负债不少。

但她本人性格老实,同事反映其最近只是忧愁,并无异常行为。

且案发当晚,她并不值班。

线索,似乎再次变得扑朔迷离,却又微妙地指向了某个特定的方向。

秦风坐在电脑前,看着大楼结构图、物业人员排班表、以及最新的化验报告。

他的手指在“中央空调风道清洗维护记录”上轻轻点着。

案发前一周,鼎盛国际大厦刚刚进行过一次例行的楼层通风管道集中清洁。

那个“幽灵”,是否就藏在这份记录里?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将“对大楼结构极度熟悉”、“可能存在经济压力”、“能接触或利用通风管道”、“可能穿着特定工作服”这几个侧写特征,重重地圈了起来。

盲点,正在一点点被照亮。

侧写,正逐渐变得有血有肉。

猎手,已经嗅到了空气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暗处猎物的气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