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秦末龙旗 > 第291章 新地接管,百废待兴

秦末龙旗 第291章 新地接管,百废待兴

作者:炸天帮炸子鸡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23:01:09

天策军的玄色大旗在临晋关的城楼上飘扬了整整三日,风卷旗面的猎猎声中,接管五城的政令正像蛛网般铺展开来。张颌站在临晋县衙的正堂,案上堆着五城送来的卷宗,最上面一本是临晋的户籍册,纸页泛黄,墨迹却依旧清晰——上面记载着这座城从秦末战乱到如今的兴衰,密密麻麻的名字里,不少已被朱笔圈去。

“将军,临晋的粮仓清点完了。”负责后勤的参军捧着账册进来,声音里带着疲惫,“原存粮两千石,被楚军征用了一半,剩下的多是陈米,还有三百石发了霉,得赶紧处理掉,免得滋生疫病。”

张颌指尖划过账册上的“三百石霉米”,眉头微蹙:“让伙夫营挑出还能吃的,掺上新米煮成稠粥,给守城的士兵和百姓分一分。霉得厉害的,运到城外埋了,记住,埋深些,别让牲口刨出来。”他抬头看向窗外,街上已有士兵在张贴安民告示,几个百姓正凑在告示前,指着上面的字小声议论。

“户籍核对得怎么样?”

“临晋原有户八百二十三,现只剩六百一十五,失踪的多是青壮,估计是被抓去当兵了。”参军翻到另一页,“安邑那边更惨,城破时烧了半个城,户籍册都不全了,得重新登记。”

张颌起身走到地图前,五城的位置被红笔圈出,临晋、河津扼守黄河要道,安邑、蒲坂是产粮区,陕城则是通往函谷关的门户。“传我令,五城各设一名主事官,从降兵里挑熟悉本地情况的,再配两个咱们的老兵辅佐。”他指着地图,“临晋管渡口税收,河津管粮草储备,安邑和蒲坂负责春耕,陕城……重点修城墙。”

一、粮仓前的长龙

临晋的粮仓外,百姓们排着队,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容器——陶碗、木盆,甚至还有破了口的陶罐。负责发粮的士兵穿着干净的甲胄,用木勺舀起稠粥,动作麻利却不粗鲁。

“李大爷,您家的粥。”一个年轻士兵把一碗粥递给白发老汉,还多舀了半勺。

老汉接过碗,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水光:“谢谢兵爷……多少年没见过这么稠的粥了。”他身后的小孙子踮着脚,盯着士兵腰间的水囊,士兵见状,解下来递给他:“慢点喝,别呛着。”

不远处,几个降兵正帮着搬运粮袋,其中一个 former 楚军士兵擦着汗,对身旁的天策军老兵道:“以前在楚军,发粮得看校尉的脸色,哪像现在,百姓也能排队领。”

老兵扛着粮袋,步伐稳健:“将军说了,百姓是根本。城守住了,人没了,守着空城有什么用?”

发粮的队伍里突然起了骚动,一个瘸腿的汉子插队,被维持秩序的士兵拦住。“我是老兵!我守过城!”汉子嘶吼着,露出胳膊上的刀疤,“凭什么不让我先领?”

张颌恰好巡查经过,看着汉子的刀疤,沉声道:“守过城更该懂规矩。排队领粥,没人会少了你的。”他对士兵示意,“给他多盛一勺,再加个粟米饼。”

汉子愣住了,接过粥和饼时,手都在抖。周围的百姓议论声渐止,队伍重新排得整整齐齐。

二、废墟上的炊烟

安邑的西城区曾是火海,如今断壁残垣间,已有百姓开始清理碎石。一个妇人蹲在自家烧毁的屋前,抱着烧焦的木梁哭,天策军的士兵路过,放下手里的工具,帮她把梁木抬到一边。

“大嫂,别哭了,先搭个棚子住着。”士兵递过一块干净的麻布,“那边有现成的木料,是将军让从军营匀出来的。”

妇人抬头,看着士兵额上的汗,突然道:“我男人……他被抓去当兵了,你们能帮我找找吗?”

士兵刚要回话,主事官带着几个文书过来,手里拿着登记册:“挨家挨户登记,有失踪人口的记下来,咱们会派人去附近找找,说不定能找回来。”他指着不远处搭起的临时棚屋,“那里有郎中,看病不要钱;还有针线铺,能领些布料缝衣裳。”

夕阳西下时,废墟间升起了炊烟。百姓们用找到的铁锅煮着粥,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笑声穿透了焦木的气息。一个老兵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幕,对主事官道:“将军说得对,有炊烟的地方,才有活气。”

三、渡口的新规矩

河津渡口,几艘商船正准备靠岸。税官站在码头,手里拿着新制的税牌,对船主道:“粮食抽一成,布匹抽两成,盐铁……抽三成。”他指着旁边的告示,“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收的税一半交军饷,一半修码头。”

船主是个红脸膛的汉子,验过税牌,笑着道:“比以前楚军收的少,还清楚。以后我每月都来!”

码头上,士兵们正修补栈桥,几个渔民帮着打桩,夯锤落下的声音整齐有力。“以前楚军占着渡口,咱们的鱼都卖不出去。”一个渔民抹着汗,“现在好了,兵爷还帮咱们修栈桥,这日子有盼头了。”

负责渡口的主事官拿着图纸,正和工匠讨论扩建方案。“得再修两个泊位,不然商船多了停不下。”他指着河对岸,“那边的了望塔也得加高,能看到十里外的船。”

四、夜灯下的文书

陕城的临时府衙里,烛火亮到深夜。五城的主事官围着桌子,汇报着各自的进展。

“临晋的税收了五十石,够发半个月军饷了。”

“安邑登记了三百户,找到失踪人口二十七个。”

“河津的粮仓补了新粮,够支撑到秋收。”

张颌听着汇报,指尖在地图上轻轻敲击:“春耕的种子备齐了吗?安邑和蒲坂是产粮区,耽误不得。”

“备齐了,从降兵的军械库里找到不少,都是以前楚军抢的,现在正好还给百姓。”

“城墙呢?”

“陕城的城墙修了三成,工匠说再有一个月就能完工。”

张颌点头,推开窗,陕城的夜色里,家家户户都亮着灯,不像刚破城时那般漆黑一片。“告诉百姓,只要好好种地、守规矩,天策军就保他们安稳。”他转身时,烛火在他脸上投下坚毅的光影,“这五城,不只是据点,是咱们的家。”

夜风吹进窗,带着泥土的气息。远处的军营里,传来士兵们的鼾声,踏实而安稳。文书们收拾着卷宗,墨迹未干的政令上,“安民”“兴农”“固防”的字样,在烛火下闪着光,像是在为这片新接管的土地,写下第一笔希望。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秦末龙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