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小河村李二狗 > 第222章 正月里头迎春到,工坊新岁启华章】

正月初六,年味还未散尽,工坊的朱红大门吱呀一声重新开启。老杨第一个踏进院子,手里还提着没吃完的年糕。

“都利索点儿!”他中气十足地吆喝着,“把灯笼取下来,该擦的擦,该洗的洗!”

工人们说说笑笑地开始洒扫庭除。石娃子踩着梯子摘灯笼,一不小心被积雪滑了脚,幸好被路过的孙铁柱一把扶住。

“小心着点儿!”孙铁柱皱眉,“这刚开年,别摔着了。”

秀姑带着女工们擦拭织机,棉布拂过之处,积攒了半月的薄尘纷纷落下。柳如烟仔细检查着江南织机的每一个部件,生怕北方的严寒冻坏了精密的机关。

“放心吧,”秀姑笑着递过温热的布巾,“年前都用油纸包好了,冻不坏的。”

这时,门外传来车马声。小翠领着几个伙计抬进来两个大箱子:“掌柜的让送来的开工礼!”

箱子里是崭新的围裙和手套,每副手套掌心处都细心地缝了防滑的皮垫。工人们领到新装备,个个喜笑颜开。

“掌柜的想得真周到!”小梅试戴着新手套,“这下织布时再也不怕丝线打滑了。”

午后,李二狗来到工坊。他先去了染坊,石娃子正对着染缸发愁。

“掌柜的,这天太冷,染料都不容易化开...”

李二狗伸手试了试水温:“去搬两个炭盆来,放在染缸下面温着。记住,要隔着一层砖,不能直接烤。”

又转到织机房,秀姑正在教新来的学徒穿线。那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紧张得手直发抖。

“别急,”李二狗温和地说,“我当年学穿线,学了整整三天呢。”

他接过梭子,手指灵活地一穿一引:“看,要顺着丝的劲儿走。”

小姑娘学着他的样子试了试,果然成功了,高兴得小脸通红。

开春第一单生意来得很快。初八这天,江南绸缎庄的少东家亲自登门,要订一批特殊的“春意锦”。

“要在布料上织出初春新绿的感觉,”少东家比划着,“要嫩,但不能太艳;要活,但不能太跳。”

这可难住了众人。石娃子调了十几种绿色,不是太深就是太浅。秀姑试织了几种花样,总觉得差些意思。

“我去城外看看。”李二狗披上外衣就走。

一个时辰后,他带着几枝刚发芽的柳条回来:“都来看看,真正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工人们围上来细看。那柳芽黄中透绿,嫩得能掐出水来,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光。

“我明白了!”石娃子一拍大腿,“要加一点点鹅黄!”

秀姑也若有所思:“这柳芽的形态,要织得含蓄些,不能太直白。”

三天后,第一匹“春意锦”织成了。布料上仿佛春风拂过,隐约可见新绿萌动,细看却又寻不着具体花样。

江南少东家见到成品,激动得连连称赞:“妙!太妙了!这料子我要再加订一百匹!”

首战告捷,工坊上下士气大振。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宫里传来旨意,要工坊为即将到来的万寿节准备贡品。

“这次要织一幅‘万寿无疆’图,”小翠传达着要求,“要在三尺见方的锦缎上,织出一万个不同的寿字。”

老杨倒吸一口凉气:“一万个?这得织到什么时候!”

工坊再次忙碌起来。秀姑带着最熟练的织工日夜赶工,石娃子专门调配了一种特殊的金线,老杨则翻遍古籍寻找各种寿字的写法。

这天深夜,工坊里依然灯火通明。李二狗提着食盒进来:“都歇歇,吃点宵夜。”

是王嫂做的酒酿圆子,甜滋滋、热乎乎的。工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讨论着织造中的难题。

“这个篆书的寿字总是织不好,”秀姑指着图样,“笔画太复杂了。”

李二狗仔细看了看:“试试把经线放松半寸,让纬线自然形成弧度。”

一试之下,果然成功了。柳如烟佩服地说:“掌柜的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也是慢慢摸索的。”李二狗笑笑,“当年为了学一个双鹤衔寿的织法,我在老师傅家门口等了整整三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工坊特意提早收工。院子里挂起各式花灯,最特别的是一盏巨大的织机灯,那是石娃子用废弃的梭子和丝线做的。

“咱们工坊啊,”老杨喝着元宵,感慨道,“就像这盏灯,看着是些零碎,凑在一起就亮了。”

夜深了,工人们陆续散去。李二狗最后检查了一遍工坊,为织机盖上防尘布,给染缸添好水。

走出工坊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月光下的工坊安静而祥和,但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又将充满生机。

开年的第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喜欢小河村李二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小河村李二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