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城已是深秋。商会门前那棵老槐树落叶纷飞,像是在为远归的游子洗尘。
赵四早就在城门口翘首以盼,见到马车便扑了上来:“二狗兄弟!你可算回来了!”
周寡妇抹着眼泪,往李二狗手里塞了个暖炉:“这一路辛苦了吧?婶子炖了鸡汤,一直温着呢。”
小翠接过李二狗的行李,轻声道:“掌柜的,您不在这些天,商会一切都好。就是...”
“就是什么?”
钱掌柜叹了口气:“就是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自从京城那档子事传开后,很多老主顾都不敢跟咱们来往了。”
李二狗环视众人,忽然笑了:“这不是正好吗?”
众人都愣住了。
“正好?”赵四瞪大眼睛,“二狗兄弟,你是不是在京城累糊涂了?”
李二狗不答,反而问道:“咱们商会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周寡妇脱口而出:“让大伙儿有口饭吃啊!”
“不错。”李二狗点头,“那现在咱们库里的粮食,够全城百姓吃多久?”
孙铁柱闷声道:“若是省着吃,够三个月。”
“这就是了。”李二狗目光炯炯,“既然大商户不敢跟咱们来往,咱们就专心做百姓的生意。”
第二天,李二狗做出了一个让全城哗然的决定:府城商会转型,主攻民生用度。
转型之路并不顺畅。
首先遭殃的是绸缎庄。原本专供达官贵人的上等绸缎,现在要改卖平民用的棉布,老师傅们第一个不乐意。
“掌柜的,”做了三十年绸缎生意的老师傅苦着脸,“让俺们这些做惯了精细活儿的去摆弄粗布,这不是...”
“这不是大材小用?”李二狗接过话头,拿起一匹棉布,“您摸摸这布料,虽然粗糙,但厚实耐用。穷苦人家一件衣服要穿三年,您说他们是想要一匹光鲜但不禁穿的绸缎,还是想要这样一匹结实耐用的棉布?”
老师傅怔住了。
李二狗继续道:“咱们商会要做的是让百姓穿得暖,不是穿得好。这其中的学问,不比做绸缎少。”
同样的难题也出现在其他行业。点心铺要改做耐储存的干粮,首饰铺要改卖铜簪木钗...
但李二狗有他的坚持。他带着老师傅们走街串巷,看百姓真正需要什么;他请来老农,教大家如何辨认粮食的好坏;他甚至亲自去学怎么修补锅碗瓢盆。
渐渐地,商会找到了新方向。
这天,小翠兴奋地拿着一本账册跑来:“掌柜的!咱们上个月的盈利,虽然比往年少了两成,但顾客数量翻了三倍!”
更让人惊喜的是,那些原本观望的小商户,看到商会真心为百姓着想,纷纷要求加入。
然而就在商会转型初见成效时,一个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这日深夜,李二狗正在核对账目,孙铁柱匆匆进来:“掌柜的,出事了。咱们从江南采购的那批药材,在运河上被扣了。”
“理由?”
“说是...涉嫌走私。”孙铁柱脸色难看,“押运的伙计都被扣下了。”
李二狗放下账本:“可知是谁扣的?”
“漕帮的新任帮主,雷震天。”
雷震天?李二狗想起之前打过交道的漕帮二当家雷豹,看来这是要为兄长报仇。
第二天,李二狗亲自前往漕帮总舵。
雷震天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见到李二狗,皮笑肉不笑:“李会长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雷帮主,明人不说暗话。商会那批药材,还请高抬贵手。”
雷震天把玩着手中的铁胆:“放货容易。不过...得按现在的市价,交三成的过路费。”
三成!这分明是敲诈!
李二狗不动声色:“雷帮主可能不知,这批药材是运往江北灾区的。若是耽搁了,数万灾民...”
“少拿灾民说事!”雷震天猛地拍案,“你们商会现在什么处境,自己不清楚吗?睿亲王虽然暂时失势,但收拾你们这样的小商会,还不是易如反掌?”
李二狗心中雪亮。原来背后还是睿亲王在搞鬼!
回到商会,众人义愤填膺。赵四撸起袖子:“二狗兄弟,俺带人去把货抢回来!”
“不可。”李二狗摇头,“漕帮势力庞大,硬碰硬只会吃亏。”
“那怎么办?难道真要交三成过路费?”
李二狗沉思良久,突然问:“咱们库里的药材还能支撑多久?”
小翠翻看账本:“最多半个月。”
“够了。”李二狗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铁柱,你立即带人去江北,收购当地药材。价格可以比市价高一成。”
孙铁柱不解:“掌柜的,咱们有货被扣,为什么还要去收购?”
李二狗微微一笑:“你只管去。记住,要大张旗鼓地收购,让所有人都知道。”
与此同时,李二狗做出一件更让人看不懂的事——他主动联系其他被漕帮刁难的商会,提出联合组建船队。
“李会长,”一个商会的代表质疑,“现在漕帮垄断漕运,咱们自己组建船队,不是以卵击石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