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的坚冰虽已消融,但堡垒的建设之路依旧如同在冻土上开凿运河,每一寸推进都伴随着刺骨的阻力与沉重的喘息。货币的齿轮刚刚嵌入河湾这台庞大机器的核心,磨合期的阵痛远比预想中更为剧烈。
西坊市的热闹喧嚣下,暗流涌动。崭新的铜币在粗粝的掌心摩擦,叮当作响,却难以立刻熨平几十年配给制刻入骨髓的习惯。领民们攥着新发的工分兑换来的铜板,站在粮铺前,眼神里混杂着新奇、犹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他们习惯了食堂大锅饭的蒸汽氤氲,习惯了按手印领口粮的简单粗暴。如今,要自己算账、挑拣、讨价还价……“一斗糙米三十铜板?够吃几天?”“这菜刀五十铜板?能砍骨头吗?”细碎的议论、迟疑的比价、甚至因算错账而起的争执,让初生的市场显得嘈杂而笨拙。
“张老!粮铺那边……又吵起来了!”一个年轻的文书气喘吁吁跑进币监所,“王二愣嫌米斗不满,李三娘说新刀卷刃要退钱!”
张仲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交易记录(符文钱箱自动生成,但纠纷需人工调解),重重叹了口气。他精通物资调配,擅长安抚人心,但对这瞬息万变的“市场博弈”,却感到力不从心。货币体系的血管虽已搭好,却缺乏一个精于“血液”调控的“心脏”。
“大人……”张仲的精神链接带着疲惫,“坊市……需专才。”
李维的目光扫过星尘酒馆那闪烁着微光的匿名招募面板。指尖划过一条条“人才”信息:
* “战场军需官(退役)”: 擅长配给制管理,厌恶市场“投机”。
* “黑市掮客(匿名)”: 精通物价操纵,附带“灰色渠道”。
* “商会学徒(被驱逐)”: 理论丰富,实操为零。
* “流放贵族管家(破产)”: 精于账目,傲慢刻板。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不起眼的条目上:
【匿名简历】:
代号: 秤星
专长:
* 微观市场调控(物价稳定/供需平衡)。
* 货币流通模型构建(工分/实物/信用点转换)。
* 基层商业纠纷调解(高效/低成本)。
* 情报:曾协助三个新生资源型领地建立初级市场(均存活至今)。报价: 年薪:500信用点 1%坊市交易税(代征) 独立核算权。备注: 不介入核心资源管控,不碰军工黑市,底线:不饿死人。
“务实。有底线。懂新生领地痛点。”李维瞬间做出判断。500信用点对如今的河湾不算负担,1%交易税更是将“秤星”的利益与市场繁荣直接绑定!
【雇佣指令】:
“星尘酒馆:雇佣‘秤星’,权限:坊市总调度(西区)。合同生效。”
“张老:移交坊市日常管理权(纠纷调解、物价监控、摊位规划)。你主抓币监所(防伪/铸币)及核心市(战略物资)。”
“是!”张仲的声音明显轻松了许多。
秤星上任。
他如同一个精密的钟表匠,悄然嵌入河湾这台初生的商业机器。
* 物价锚点: 粮铺门口立起巨大的“基准价目牌”:糙米(30铜/斗)、粗盐(10铜/斤)、月光草茶(2铜/碗)……每日更新!同时设立“平价粮摊”(张仲直供),以基准价无限量供应基础口粮,瞬间稳住民心!
* 工分转换: 在兑换所旁开设“工分咨询点”,帮矿工、农夫计算“今日工分能换几斗米几斤盐”,用最直白的换算消除恐惧。
* 纠纷快处: 设立“流动调解亭”(秤星亲自坐镇),处理退换货、短斤缺两。原则:小额优先,证据确凿当场赔付(从违规摊位罚金扣),不讲情面,效率奇高!
* 摊位优化: 按行业分区(粮区、铁器区、渔获区、杂货区),取缔占道经营,统一木棚规格。发放“诚信摊位”木牌(评级挂钩税费减免)。
效果立竿见影!争吵少了,交易快了,领民脸上的迷茫被精打细算的专注取代。铜钱的流通声,渐渐压过了抱怨的嘟囔。西坊市开始散发出一种粗糙却充满生机的活力!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随着人口突破千人大关(1024人),物资流通的便利也带来了秩序的阴影。
* 流放者营: 几个刺头利用放风时间,在西坊市边缘用偷藏的劣质金属片仿制铜币(粗糙易辨),试图套购粮食和烟草,被哈桑的巡逻队当场擒获!鞭刑三十,吊在广场示众!
* 新移民区: 深夜斗殴事件激增!为争抢好摊位、为几枚铜板的债务、甚至为一碗月光草茶!简陋的窝棚区成了治安黑洞。
* 河岸黑点: 渔获队报告,夜间有小型木筏偷运未登记的渔获,绕过坊市直接与流放者交易(换取私酒或违禁品)。
* 盗窃案: 工坊铁锭、粮库杂粮、甚至币监所收来的铜钱(库房外围),都出现了失窃!手法粗糙,但频率上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