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方向的沙漠,在“黑石”的扫描阵列中,变成了一片模糊不清的污渍。第一个“捕蝇草”节点被摧毁后留下的能量残影,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汁,缓慢扩散,持续干扰着周边的探测信号。那个代号“潜行者”的敌人,就隐匿在这片污渍的核心,如同蛰伏在阴影中的毒蝎,散发着冰冷而危险的频率波动。
林冬的意识高度集中,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以自身为基点,一遍遍扫描着那片异常区域。他不敢将扫描功率提升到最大,那无异于在黑暗中点燃火炬,彻底暴露自身。他只能像经验丰富的潜猎者,通过捕捉最细微的能量涟漪和环境参数的异常变化,来勾勒敌人的轮廓。
“它在解析‘捕蝇草’残留的结构和能量 signature(特征),”林冬的声音在寂静的厅堂中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学习,并适应。这东西具备很高的战场智能。”
阿豪和“夜莺”已经穿戴好了刚刚赶工完成的“频率遮蔽披风”原型。这种披风材质奇特,非布非革,表面流动着水波般的光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和吸收特定的探测波,并微弱地模拟周围环境的背景频率,提供基础的光学与能量隐身效果。这是他们应对未知强敌、必要时进行外围侦察或撤离的保命手段。
“我们不能让它一直待在那里当信标,”阿豪紧了紧手中的高频脉冲枪,尽管知道可能效果不大,“要不要主动出击,试探一下?”
“太冒险。”林冬否决,“我们对它的攻击方式和移动速度一无所知。贸然靠近,可能正中下怀。”
他沉思片刻,下达指令:“启动剩余所有‘捕蝇草’的‘共振示警’模式。调整它们的输出频率,形成一道低强度的、不间断的谐振栅栏。任何试图穿过或干扰这道栅栏的物体,只要其频率与我们预设的‘黑石’防御频率不符,都会引发所有节点的连锁共鸣,为我们争取预警时间。”
这是一种被动的防御策略,将“捕蝇草”从隐蔽的陷阱,转变为一道无形的警戒线。
就在“夜莺”准备执行指令时,异变再生!
一直保持隐匿状态的“潜行者”,突然动了!
它不是冲向“黑石”基地,而是如同鬼魅般,以一种超越物理常识的方式,瞬间出现在西北方向七公里处的另一个“捕蝇草”节点附近!它的移动轨迹在扫描阵列上留下了一道短暂的、扭曲的空间褶皱痕迹,仿佛进行了某种极短距离的“空间跳跃”或超高频率的“相位移动”!
“第二个节点!”阿豪惊呼。
几乎在出现的瞬间,“潜行者”发起了攻击。没有耀眼的光束,也没有震耳的爆炸。它只是“展开”了自身——那流线型的漆黑外壳如同活物般蠕动,释放出一片灰蒙蒙的、带着强烈侵蚀性能量的“雾霭”。这片能量雾霭迅速笼罩了第二个“捕蝇草”节点。
扫描阵列传回的图像令人心悸。被灰雾笼罩的“捕蝇草”节点,其稳定的能量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混乱、黯淡,构成其物理结构的特殊合金,如同被强酸腐蚀般迅速消融、分解,连带着内部精密的能量回路一同化为乌有!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却比任何爆炸都更具破坏力,那是一种彻底的、“净化”般的抹除!
几秒钟后,灰雾收回“潜行者”体内,原地只剩下一些失去所有能量反应的金属残渣。第二个节点,同样被“吞噬”了。
“侵蚀性能量场……具备能量中和与物质分解双重特性……”林冬快速分析着那短暂交锋中捕获的数据,脸色凝重如水,“移动方式涉及局部空间干涉……常规速度无法逃脱其追击。”
敌人的强大与诡异,超出了最初的预估。它不是在战斗,而是在执行一种冷酷的“消毒”程序。
“它在下一次会出现在哪里?” “夜莺”握紧了武器,手心渗出冷汗。这种神出鬼没的敌人,带给人的心理压力巨大。
林冬没有回答,他的全部心神都用于计算。他紧紧盯着扫描阵列,捕捉着“潜行者”在发动攻击那一瞬间泄露出的、极其细微的能量峰值和空间扰动规律。
“它在攻击前,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能量蓄积和空间坐标锁定过程……”林冬的瞳孔中,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过,“虽然快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确实存在……而且,它似乎倾向于清除掉所有它能感知到的、带有‘黑石’频率特征的‘异物’……”
一个大胆的、高风险的计划在他脑海中瞬间成型。
“阿豪,‘夜莺’,你们立刻前往三号备用出口待命,随时准备启动‘频率遮蔽’撤离。”林冬语速极快,“我要给它设一个它无法拒绝的‘靶子’。”
不等两人回应,林冬的意识已经与“黑石”核心深度连接。他调动起庞大的能量,不再用于隐藏,而是主动地、有控制地向外辐射!同时,他远程激活了位于正东方向十公里处,最后一个,也是能量反应最明显的“捕蝇草”节点,将其输出功率提升至超载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