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迅速生根发芽。林冬(陈默)几乎可以肯定,雷豹与养护站的伏击脱不了干系。但正如他之前所想,对付这种级别的老臣,没有铁证,贸然动手等于自杀。
他将调查的重点放在了两个方向上:一是雷豹那个与“沿海商人”接触的亲信,二是那伙突然撤离的、疑似陈树明团伙的外地悍匪。他隐隐觉得,这两条线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小斌手下的眼线被全部调动起来,如同无形的蛛网,悄无声息地笼罩在雷豹及其核心圈子的周围。同时,林冬也通过吴奎那边的关系,试图从道上打听近期是否有成建制的雇佣兵进入南都的消息。
几天后,线索开始浮现。
首先是小斌这边。那个与“沿海商人”接触的雷豹亲信,外号“泥鳅”,是雷豹的司机兼保镖,跟了他十几年,极其忠心。眼线回报,“泥鳅”最近行踪诡秘,经常独自外出,而且反跟踪意识很强。不过,还是被眼线捕捉到,他曾在城西一家新开的、名为“碧海潮生”的粤式茶楼,与那个“沿海商人”见过两次面。
“碧海潮生……”林冬记下了这个名字。粤省沿海,口音吻合。
“默哥,那茶楼背景查过了,老板确实是粤省人,刚来南都不久,生意还算规矩,暂时看不出什么问题。”小斌补充道。
“规矩?”林冬冷笑,“越是规矩,越可能有问题。让眼线想办法摸清那个‘沿海商人’的底细,住在哪里,平时和什么人来往。”
“是!”
另一方面,关于那伙外地悍匪的消息也传了回来,来源是王胖子一个在长途汽车站混饭吃的远房亲戚。据他说,那伙人大概有六七个,打扮普通,但眼神吓人,前几天包了一辆私人中巴,去的方向是邻省一个以矿业闻名、治安相对混乱的城市。
邻省矿区?林冬眉头微蹙。陈树明团伙流窜作案,去那种地方倒也符合他们的风格。难道养护站的伏击真的与他们无关?只是巧合?
他将这两条线索在脑海中反复推演。雷豹勾结雇佣兵伏击自己,逻辑上说得通,动机是权力和利益。但那伙外地悍匪在此敏感时期出现在南都,又匆匆离去,仅仅是路过?他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就在他梳理线索时,吴奎那边传来了关于内部调查的消息,结果令人失望。知道完整押运计划的人屈指可数,除了高世坤、吴奎、林冬本人,就只有高世坤的贴身保镖队长和集团内掌管核心账务、地位超然的一位元老“账房先生”。这几个人,背景干净,几乎没有背叛的可能。
“路线和时间,会不会是在执行过程中某个环节泄露的?”吴奎在电话里提出另一种可能,“比如,负责安排明线车辆和人员的刘经理?或者,你码头内部负责调度的人?”
林冬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一种可能。刘经理胆小怕事,但保不齐被人利用。码头内部人员复杂,虽然经过几次清洗,也难保没有漏网之鱼。
“我会内部再排查一遍。”林冬应道。
然而,他内心深处,依然更倾向于雷豹是主谋。直觉告诉他,“泥鳅”和那个“沿海商人”是关键。
他决定亲自去会一会那个“沿海商人”。
这天下午,林冬换上一身不起眼的休闲装,戴了顶棒球帽,独自一人来到了“碧海潮生”茶楼。他没有进去,而是在马路对面的一家书店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点了一杯茶,看似随意地翻着书,目光却始终锁定着茶楼的门口。
黑金之眼悄然开启,如同无形的扫描仪,过滤着进出茶楼的每一个人。
他等了将近两个小时,目标终于出现。
一个穿着藏蓝色西装、打着领带、提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从茶楼里走了出来。他身材中等,相貌普通,但步伐沉稳,眼神锐利,带着一种久经商场的精明感。最重要的是,在林冬的视野中,他身上浮现出清晰的金色字样:
【黑金数额:500,000 元】
【来源:境外资金 / 军火交易中介费】
境外资金!军火交易!
林冬的心脏猛地一缩!果然不是普通商人!雷豹竟然在和这种背景的人接触!他想干什么?购买军火?对付谁?高世坤?还是自己?
只见那个“沿海商人”在门口站定,似乎在等车。不一会儿,一辆黑色的皇冠轿车停在他面前,他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林冬立刻记下了车牌号,同时拿出新买的不记名手机(专门用于此类行动),快速发了一条信息给小斌:“盯住车牌南A-XXXXX,黑色皇冠,目标在车上。”
发完信息,他迅速下楼,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跟上前面那辆黑色皇冠,别跟太近。”林冬塞给司机一张百元大钞。
司机看了一眼钞票,二话不说,踩下油门。
皇冠车在市区的车流中不紧不慢地行驶,最终停在了一家五星级酒店门口。“沿海商人”下车,走进了酒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