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河道的空气带着久违的、属于“正常”世界的湿润与微腥。岩壁上覆盖着常见的暗绿色苔藓,偶尔有盲眼的小鱼从脚边游过。远离了枯萎沼泽的毒瘴与源点回廊那超越认知的压迫感,阿豪和“夜莺”都不由自主地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松弛。
唯有林冬,眉头依旧微锁。
重返相对熟悉的环境,并未让他感到轻松。恰恰相反,在初步适应了地底世界那种高浓度能量环境和全息感知模式后,重返这能量稀薄、规则稳定的“表层”,他反而感到一种隐隐的“剥离感”和“束缚感”。就像习惯了深海压力的潜水员突然回到海面,需要重新适应。
他体内融合的“钥匙”能量也变得相对安静,不再像在地底时那样时刻与周围环境产生强烈共鸣和躁动。但这并非消失,而是如同潜入深海的巨兽,将磅礴的力量收敛于平静的表象之下,等待着再次掀起波澜的时刻。
他尝试着调动那初步掌握的“协调”之法,将自身能量频率调整到与周围岩石、流水近乎一致。效果显着,他整个人的存在感急剧降低,若非阿豪和“夜莺”亲眼看着他,几乎会忽略他的存在。
“你这……藏匿的功夫,越来越吓人了。”阿豪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林冬微微摇头:“还不够。‘堡垒’的探测技术远超想象,地表的秩序力场也比地底更强。想要完全隐藏,需要更精细的控制。”
他一边说,一边将感知力如同蛛网般悄然扩散开去。与地底时那种借助地脉网络的、近乎上帝视角的宏观感知不同,在地表,他的感知更依赖于自身能量场与微观环境的交互,范围缩小了许多,但精度和对细节的捕捉却有所提升。
他能“听”到百米外岩缝中水滴渗落的声响,能“感觉”到头顶土层厚度和植被根系的分布,甚至能隐约捕捉到极远处、来自地面方向的、极其微弱的人造电磁波信号。
“沿着这条河道继续向前,大概三公里左右,有一个向上的天然裂隙,可以通往地面。”林冬根据感知到的气流和能量微弱梯度变化,迅速判断出了路线。“外面的能量背景……很熟悉,我们应该还在南都附近,但具体位置不确定。”
三人不再耽搁,沿着地下河快速前进。一路上出奇地平静,没有遇到任何变异生物或“堡垒”的巡逻单位,仿佛地底那惊心动魄的追杀只是一场遥远的噩梦。
然而,林冬心中的警惕并未放松。越是平静,越可能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很快,他们找到了那个向上的裂隙。阳光从裂隙顶端洒下,在黑暗中形成一道清晰的光柱,带着久违的暖意。
攀爬出裂隙,重新踏上坚实的地面,沐浴在午后略显苍白的阳光下,三人都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他们身处一片荒废的郊野,四周是半人高的杂草和废弃的砖石结构,远处可以看到南都市区那熟悉却又带着几分陌生感的天际线。空气中弥漫着工业尘埃和汽车尾气的味道,与地底的腐朽、硫磺或纯净能量气息截然不同。
“总算……回来了。”阿豪深吸一口这并不算清新的空气,语气复杂。
“夜莺”立刻打开恢复工作的终端,快速定位。“我们在北区边缘,旧工业园附近,距离我们之前进入地下的入口直线距离超过五十公里。”
林冬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环境。他的感知告诉他,这片区域并非绝对安全。几处制高点上,有极其隐蔽的观测设备残留的能量痕迹,虽然此刻并未运行,但说明这里并非无人关注的死角。
“先离开这里,找个地方落脚,弄清楚我们离开这段时间,外面发生了什么。”林冬沉声道。他迫切需要了解地面的局势变化。高世坤、李秘书、忠信社、赵正明……这些人和势力,在他深入地下这段时间,绝不会静止不动。
凭借着对北区的熟悉和强化后的隐匿能力,林冬带着两人避开主干道和可能有监控的区域,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废弃的厂房和狭窄的巷弄之间。
他没有直接返回码头或任何已知的据点,那些地方很可能已经被监视。而是选择了一个位于三不管地带、鱼龙混杂的底层聚集区——“锈水街”。
这里充斥着违章建筑、无证摊贩和各种见不得光的交易。污水横流,噪音刺耳,空气中混合着食物**、劣质燃料和汗液的味道。混乱,是这里最好的保护色。
林冬用身上仅剩的一点现金(在地下世界几乎没用),在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破旧旅馆开了个临时的钟点房。房间狭小肮脏,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喘息的私密空间。
一进入房间,“夜莺”立刻开始工作。她连接上旅馆那不稳定、但勉强能用的廉价网络,开始如同贪婪的海绵般,搜集着过去一段时间南都方方面面的信息。
阿豪则负责警戒,检查房间内外是否有监听或监视设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